第678章
民族想要强大,必须要立下长策,而不仅仅只是投机取巧,关键就在于国民自身需要开启智慧,无论是军事发展还是工商业发展,都必须建立在高素质国民的基础之上,而民权之始即为开智。
在之前的时候,赵源便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科举制度改革,还拉着越秀山上的学海堂一起开启新文化运动,尽管还没有大范围铺下,但是种子却渐渐深入人心,因此在这一次立宪会议上,针对民权这一部分更多的内容关系到针对百姓的普通教育,即平民教育。
教育乃民族振兴的基石,正所谓‘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龙国民族的源头之始,教育就摆在了一个非常崇高的位置上。但是在过去的两千年时间内,教育更多从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实行精英教育,以治理国家,而对于平民教育则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尽管这一句话在解读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和士族长期努力贯彻的‘愚民’政策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情况发展到青末依然如此,精英们皓首穷经,百姓们大字不识,知识处于严密的封锁和垄断状态下。
与此同时,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这长达一千年的殴洲历史上,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对于同时期的龙国而言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其代表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教育在中世纪同样也算不上发达,知识被宫廷和教会所把持,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对象仅限于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和少数精英分子,平民同样也没有得到教育的权力。
直到西方经历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后,平民化和大众化教育才开始初见端倪,直到工业革M发展以来,平民教育才开始得到发展,尽管这种大众教育在内容上依然很简单,与精英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平民教育思想却得到了延续,直到在一个名叫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的锐士人身上开花结果。
在后世,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身体力行地在锐士推行贫苦儿童教育计划,让那些本没有得到教育机会的贫困儿童开始接触到教育,尽管该计划最终还是走向失败,但是这一模式却得到了殴洲教育的认可,各国纷纷开始效仿锐士模式,崇尚教育、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其中做得最好的,便是普卤士人。
公元1717年,普卤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发布了普卤士王国第一部学校法《普通学校规章》,这一部法律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使得教育成为了国家事物,而非地方或者个人事项,从源头确保了教育的重要。
到了公元1787年,普卤士设立‘中央管理委员会’,开始替代原先的宗教法庭,对普卤士所有学校进行管理,而且腓特烈还在《普卤士民法典》中宣布,‘凡普通学校与大学,都是国家机构’,‘只有得到国家认可和批准,才能开办学校’以及‘所有公立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应该接受国家的监管,随时接受其考核和检查’。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97288318_138265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