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临东柴言
早在大腾一统沧茫前,位于大漠深处的古老国度——迦兰便早已存在,而迦兰,也一直是威胁西沧茫,尤其是东州稳定的头号大敌。
为了应对迦兰的威胁,一个比大腾还要久远得多,在当时一统了西沧茫的古老帝国——夜帝国,便在东州与大漠的交界处,西沧茫山与巫山之间,建造了一个连通了两片群山,长五百里,宽三十里,高五丈的雄关。由于周围群山高峻,鸿雁只能从位于缺口处的关隘之上飞越,因此得名“雁门关”。
在雁门关建成后,东州逐渐稳定,迦兰也收敛了许多,如此一来,作为沟通东西沧茫唯一通道的大漠,也逐渐有了商旅来往,作为沧茫最重要的商路,金石之路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型,临东郡便是依托着金石之路而兴起的。
但自古以来,雁门关也多次被迦兰,甚至是东沧茫诸国的军队攻破过,而临东郡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雁门关后的第二道防线,加之又是商贸重镇,历朝历代都对郡城进行了多次修缮,使得临东郡城的规模比之东州都还要更胜一筹。
而临东的坚固,也是在大腾覆灭后,内部大量官吏外逃后,没有像东州都、琅琊榜那般沦为匪帮大本营,继续维持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几时此刻的临东郡城外,大量的人在北城门在排起了长队,其中有来自他乡的商旅,有前往东沧茫的旅客,但更是是来自东州都、琅琊郡的难民。每天,都会有不计其数因为对匪帮的压迫不堪其扰的人,争先恐后地想进入临东郡城内生活。
在这一眼几乎望不到尽头的长队中,李承星的队伍便混杂在了其中。
不过,如今李承星的队伍,与从乌霄出发时已经是截然不同,原本一直与李承星并肩走在前列的秦皓,此时正倚坐在被马匹拉着的货箱上。而取代秦皓原本的位置的,也是腰配短刀,英姿飒爽的冬清,她与身旁的李承星说笑着,显得很是轻松。
而他们身后的货箱,此时只剩下了十九箱,护卫货箱的人也从亲卫们换成了三十多位手中提着长棍,尚且稚嫩的年轻小伙,他们一个个虽然看上去有些消瘦,但身体却都很是精壮,神态也十分精神饱满。
十日前,冬清与李承星两人达成合作后,二人便带着一个货箱,足足一千五百两沧金(冬清扛着)拜访了周围的四个村子,起初只是给那些因为客栈一事遇害的年轻人的家人补偿,但李承星在仔细考虑后,一是为了让冬清看见自己的诚意,二也是为了在村子里雇佣护送自己的护卫,他二话不说,便将一整箱沧金全部分发,每个村子的每一户人家竟都分到了三两沧金。
散完千金,四个村子都对李承星感恩戴德,村子里的年轻人也都十分积极地加入了护卫李承星一行的队伍中。
虽然李承星一行人到达临东郡较晚,但排在前面等着进城的人们,在看到如此声势浩大的队伍后,也很识趣地纷纷让开了道路,而其中一些看着便凶神恶煞的匪徒和桀骜不驯的江湖客,冬清也是略微展露一丝杀气,便使得这些人被迫相让。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临东郡城的北城门前。
李承星抬头看向传闻中坚固无比的临东郡城池,此处的城墙并没有被李永乐斥重金加固的乌霄郡那般高耸,但长年累月抵御关外之敌,从而沉淀下来的那无形却又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却是乌霄郡远远无法企及,而且面向西沧茫的北城门尚且如此,面向雁门关的东城门,李承星就无法想象了。
而在李承星望着城池心生感慨时,冬清则是一直观察着城门附近的状况,她先前开客栈,自然需要采购食材,她早已是临东郡城的常客。
放在平日,城门在一般都是四五个隶属于雁门关守备军的士兵把守放行,为了通行方便,冬清在他们身上也花费了不少的钱财。但今日,那几个熟络的士兵却不在那里把守,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批人,而这批人,冬清也颇为熟悉,但她的目光却是警惕了许多。
此时,李承星也回过神来,目光也看向了北城门下,只见一伙人数不下二十的队伍正立于城门之下,站在这伙人最前头的,是一名身着华贵锦衣,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的目光此刻也在打量着李承星。两人的四目相对,这男人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
“此人,就是临东三大豪强之一,称霸城西的柴言。”与此同时,冬清的声音也从李承星的耳畔响起,“城北不属于任何一方的势力范围,所以柴言才能如此大摇大摆地带着人堵在这里,看他那神情和态度,恐怕是专门来此迎接你的到来。”
李承星听见冬清之言,先是轻轻点头。随后又带着一丝疑惑问道:“看来这柴言的确是在等着我,只不过,他是怎么知道我们会今日到达,而且他是从何得知我的身份的?”
冬清思索片刻,突然想到什么,脸色变得略微有些难看,她咬牙道:“那些家伙,前脚刚拿了你的好处,后脚就跑到柴言那儿把你给出卖了。但他们只知道你是个身怀巨款的富家公子,那柴言虽然也有些本事,但也仅限于临东境内,估计对你的了解不会有多少真材实料。”
两人正交谈着,柴言却十分主动地走上前,他手中握着一根通体用千山紫玉打造的手杖,朗声道:“哈哈,黎公子,鄙人柴言,听闻公子大驾光临临东,特来此地恭候多时了!”
见柴言表现得如此友善,纵使心中明知对方心怀鬼胎,李承星也只得笑脸相迎,他行礼道:“柴大人在临东声名远扬,今日却是亲自来到此地迎接黎某,黎某心中甚是惶恐。”
柴言伸出空闲的左手,用力按住李承星的双手上,摇头笑道:“黎公子,无需如此客气,如果不介意的话,大可称呼我为柴兄。”
李承星并没有急着回应,他微笑不语,双眸打量着柴言的目光,他敏锐地休息到,柴言总是在不经意间将目光移向他的身后,发现对方的这点小动作,李承星先前的警惕却是逐渐褪去,因为他明白,一个眼中只有钱财的人,对他来说,反而是最没不需要戒备的。
想到此处,李承星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真诚,语气也愈加和气:“柴兄,无需太过客气,称呼我为贤弟即可。”
“哈哈,黎贤弟,来,为兄带你进城,再到为兄的府上小酌几杯,也算为贤弟接风。贤弟无需太过担心,虽说临东鱼龙混杂,但城里各方都会给为兄几分薄面。”
柴言牵着李承星的手,刚向前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在那十九个货箱上大量了一番。
“贤弟,一路舟车劳顿,为兄看着那些护送货物的小兄弟们都颇为劳累,要不,为兄让手下带这些小兄弟去临东最好的酒楼畅饮,费用由为兄出,至于这些货物,便由为兄的那些手下代为护送搬运,贤弟大可放心,为兄绝不会贪墨任何一点货物,如有一点遗失,为兄会赔偿十倍等同价值的财物。”
李承星向后看了一眼,那些临时雇佣的年轻人各个都是精神饱满,冬清为注意到了这一点,她眉头微皱,走上前正欲开口,目光却是与李承星的目光对上,她看见李承星的目光闪烁不定,也明白了此时此刻李承星有着自己的考量,她也只得深吸一口气,又退回了原本的位置。
见冬清明白了自己的目光示意,李承星这才看向正等着他回答的柴言,他笑道:“柴兄在临东的名声有口皆碑,我又怎会不放心?冬姐,还请劳烦你去跟小兄弟们说一声,让他们跟着柴兄的手下,尽情享受一番,也算是我对他们能如此热情相助的报答。”
“嗯,明白了。”冬清又扫了一眼李承星与柴言,随后轻轻点头,便转身向后走去。
“呵呵,贤弟果真是明白人,为兄喜欢。”柴言见到李承星如此举动,心中也是颇为舒坦,他轻挥了两下手杖,二十余位手下便陆续向货箱走去,在其中一位头戴赤色头巾的高瘦男人经过时,柴言看似无意地用手杖轻轻击打了一下那男人的右肩,但脸上依旧是笑容灿烂地看着李承星,但这一切举止,都被心思细腻的李承星看在眼中,但他只是笑而不语。
在冬清的吩咐下,那三十多位年轻人也很自觉地给柴言的手下腾出了位置,其中三位年轻人在冬清的授意下搀扶着秦皓,并紧跟在李曦与侍女小月的身后,至于其他的人,则跟着柴言的其中一位手下,向临东郡城内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此情此景,显然都在十分顺利地按着柴言的意愿在发展,他牵着李承星的手,边向前走着,边笑着说道:“贤弟,为兄可是为你精心布置了接风宴,我们走吧。”
李承星也笑着跟上柴言的脚步,冬清、秦皓、李曦三人先是相视片刻,他们都不清楚李承星此时的真正想法,但也只能紧跟上去。
ps:如果对《沧茫志》感兴趣,或者想对十七在写作上提出指点和建议的书友,可以加QQ群747592198,打广告、骗子和带着其他不怀好意目的人还请不要打扰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90363770_7728205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