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溯世书 >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公元573年,潼关。

        冯小怜在潼关两年,除了知道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就只是听说周国的死对头齐国常年有十万大兵驻守在潼关外的百里之内。

        她当然也不需要知道太多,她只是个乐伎,同其它乐伎一起被骠骑大将军李端养在家中。将军在长安为官时,她们在长安;两年前将军驻守潼关,她们便随亲眷一起来到潼关。冯小怜总和姐妹们说她们是幸运的,将军也好,夫人也好对下人们都是亲和的。她四岁入府,将军摸着她的头说,就把这当自己家。那日阳光和煦,将军的胡须迎着阳光闪着金光。小怜笑呵呵的点头。将军喜欢琵琶,高兴的时候自己也能弹上一曲。小怜苦练琵琶,就为将军听的时候会心一笑。

        将军喜欢热闹,更喜欢别人赞叹自家乐伎的技艺精湛。十岁以后,每每夜宴,小怜总是抱着琵琶在席间唱和,一曲又一曲,赞誉不断。李将军家琵琶语在周国已成一绝,在长安时连皇帝都慕名来听过一次。

        与仁纲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样的场合。潼关战事稍歇期的一场李府夜宴上,冯小怜抱着琵琶在席间缓缓弹奏。她垂着眉,纤纤玉指拨弄琴弦。乐声起的那一刻,周遭已经寂寂无声。小怜凤眼微扬,侧首浅笑,手臂上曼妙薄纱随春日夜风浮动,天地间只有美乐美人,而已。

        年轻的仁纲靠着水池的酒案而坐,并不显眼。他独自一人,握着琉璃的酒盏聆听琵琶音。小怜能注意到他并不是因为他一袭青衫朴实但不失清雅卓绝,而是在一曲终罢众人立刻转首饮酒时,他起身来朝她揖了一下。

        小怜想,这个面孔她肯定从未见过。如果见过肯定能烙到心底,他就这么站着,头上的月亮,身边泛光的池塘都顿失光彩。

        当天夜里,宾客散尽,小怜抱着琵琶在芙蓉花间穿行,再次碰到这位清雅素淡的青衫少年。显然是等待已久,他脸侧的巾纶结着淡淡水汽。见小怜踯躅,他抱拳略略施礼,将一卷琴谱递到小怜面前。

        那是一卷《汉宫秋月》的古本,书卷外另有一张花笺,上面有一行隽秀的章草:“琴谱赠知音!——仁纲。”

        在小怜翻看棋谱时,他已离去,从赠书的落款上小怜知道了他的名字。

        再次见到仁纲是在三个月后,潼关的战场上。周国和齐国鏖战一月终于两败俱伤,不得不停战。

        小怜抱着琵琶登上城楼,要为阵亡者奏一曲安魂曲。城楼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争王图霸的战火熄灭后惨绝人寰。

        这种场景,小怜从来不敢看,只在城楼端正坐好,垂着首默默听了片刻天地间的声音。天地间有什么声音?穿梭在横尸间的脚步声,他们在收拾遗骸;还有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是有人收拾残落的兵器;远处有一下一下的铲土声,那是在掩埋遗骸了吧。有人在说话,汇报着伤亡的人数。城楼下,李端老将军一声长叹……

        除此以外,就是细雨淅淅沥沥的声音,小怜想:雨雾起来了,潼关雾大,这残败的沙场大半氤氲在雾里,血色也该淡了很多吧。

        手腕抬起,指尖微动,琵琶音才响了一个,沙场上传来异动。急促凌乱的马蹄声混杂着北齐语的呼喊。沙场的另一头,白雾被骑兵搅动,铁蹄下的血气蔓延升腾。

        小怜抬眼去看,竟然看到骑兵间矗立着的仁纲。那么远的距离,她只能看了一个小小的模糊的影子,但是就那么肯定是他。

        他一袭青衣在血色白雾里非常扎眼。长长的乌黑的发尾在迷雾里浮动。在铁的黑色、血的红色里,柔弱温婉的远山青是一个十分不和谐的存在。

        细小脆弱的青色很快被血雾淹没了。浓重的血腥一定是深深灼伤了那个清雅细腻的青衫少年。

        小怜长舒一口气,手腕一转,弹了那首《汉宫秋月》。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8421264_1448352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