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市值千亿,却没造一辆车,为那般
最近恒大造车这事儿在财经圈里闹的沸沸扬扬,但都是只言片语的没意思。黑哥今天呢就把这个事儿给梳理梳理,把恒大的di裤给扒一扒。
恒大汽车,于2021年1月24日与6名投资者分别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27.30港元定向增发共9.52亿股新股,占公司扩大后总股数的9.75%,共引资260亿港元。六位投资者中四位投资50亿港元,两位投资30亿港元。此次是恒大汽车半年内的第二次增资。2020年9月15日,恒大汽车先后引入腾讯控股、红杉资本、云锋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名投资者,合计筹集40亿港元。也就是说,恒大汽车在半年内就已经引资300亿港元了。
按港股恒大汽车当日股价计算,市值已经是4000亿港币。但搞笑的是恒大汽车目前并没有生产过一辆车,车还躺在许老板的PPT里呢。但就这样,恒大堂而皇之的成了中国第三大市值的汽车企业,就问你服不服吧!难怪有人感叹“老婆饼里没老婆,恒大汽车没汽车啊。”
如果大家对4000亿市值没有概念,那我给大家做个对比。一汽解放的市值是500亿人民币,东风汽车的市值是140亿人民币,吉利汽车市值3380亿港元,长城汽车3800亿,上汽集团市值2700亿人民币,美股的蔚来940亿美金,比亚迪7000亿人民币。明白了吗,恒大在没有生产出一辆车的情况下,已经坐上了中国汽车企业市值的第三把金交椅。但人家许老板的目标是马斯克的特斯拉,特斯拉目前的总市值为8025亿美元,这还有十几倍的差距呢。
(音频:喜马拉雅—搜索“财经聊斋”,加关注,最新章节随时听)
其实,从2018年开始,以房地产起家的恒大集团开始跨界造车。在没有技术、人员、工厂的情况下,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先是入主瑞典汽车品牌NEVS,随后又与柯尼塞格组建合资公司,并接连收购了荷兰、英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音频:喜马拉雅—搜索“财经聊斋”,加关注,最新章节随时听)
恒大汽车前身是恒大健康,2020年下半年才改的名。这财报显示啊,没改名之前的健康管理营收44.57亿元,占比98.82%,新能源汽车营收5300万元,占比1.18%。而到了半年报的时候,亏损24.57亿,解释是新能源汽车业务扩大,费用增加。在健康管理业务中,恒大养生谷收入占比88.8%,你一要问这个“养生谷”是什么?其实就是养老社区,本质上还是卖房子。健康管理还有一项收入是医疗美容,收入达到1.1亿。这项业务开始于2016年,并购了韩国整形机构原辰。从养老地产到医疗美容再到新能源汽车,这恒大的步子迈的还真有点大。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此前恒大还有农业板块,2016年相继出售了粮油、乳制品和矿泉水三大业务,分别卖了3个亿、6个亿和18个亿。
以大家还算熟悉的恒大冰泉为例,前后总投入超过60亿,2014年定的销售目标是100亿,最后只有10亿入账,远远未达目标,最终亏损割肉。
之后的恒大集中资源开始了造车之旅,并一发不可收拾。新能源汽车的两大技术是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恒大一口气入股了两家企业。
一家是卡耐新能源,国内第一批符合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恒大持股58.07%,成为第一大股东。
另一家是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旗下的荷兰分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研发生产轮毂电机及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恒大以5亿元拥有泰特70%的股权。至此,恒大基本上拥有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技术。这还不算完,除了技术,恒大还买下了汽车经销渠道。
2018年9月,恒大以144亿元入股了广汇集团。广汇集团是国内第一大汽车经销商,恒大顺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广汇在全国拥有的经销商渠道自然也为恒大所用了。如此看来,恒大真的是万事俱备,只欠生产了。没生成不要紧,人家有规划。恒大的规划是:正在同步研发包括轿车、 SUV、 MTV和跨界车在内的14款车型,首年汽产能为每年10万辆车。到2035年,恒大汽车规划总产能为,每年500万辆。
位于上海和广州的两大生产基地也于2020年11月中旬全面启动生产调试。据了解,恒大汽车这两大生产基地均是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装配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均采用德国舒勒、库卡,日本发那科等世界先进的设备。据说投产后,一分钟可生产一辆车。这恒大一分钟能不能造辆车,现在还不知道,知道的是,在这两个生产基地的周边,恒大开发的楼盘卖的都不错。所以,生产不生产车不要紧,只要饼画的好,画的圆就行。此刻,贾老板,贾跃亭的那句话闪现在了我脑中。“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吧。”对了,说到老贾,人家贾老板估计也要回来了,最新的消息是,吉利将与由贾跃亭创办的FF在产品技术和产能代工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也参与投资了FF(法拉第未来)最新一轮融资。看看,人家贾老板那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比那清道夫还耐活,只要给点水,就能缓过来。其实恒大汽车跟贾老板也有过合作,但算不上愉快。2018年恒大集团向当时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投资8亿美元,希望与贾老板共同造车。但许老板估计是低估了贾老板的花钱能力,仅仅几个月后,贾老板就希望恒大再投资7亿美金,原因是那8个亿花光了。这下许老板不干了,我再有钱,你也不不能拿我当冤大头啊。老子不跟你合作了,老子自己搞。从此,恒大汽车横空出世。
正所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买一买,配件变整车。
可以说2019年至今,恒大是硬生生买出来了一套“汽车产业拼图”,从整车制造、传动系统、动力电池、汽车销售、充电装置等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领域,都买了过来。恒大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潘大荣曾表示, 2019年集团对恒大汽车汽车产业投入147亿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亿元,下半年继续投入27亿元,2021年投入90亿元,此后集团不再投入。前后恒大集团总投入294亿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收购。潘大荣还透露,2020-2022年,预计现金流出分别为607亿元、1333亿元、1880亿元,现金流入数额与当年流出数额相近。如果集团不再投入,又没有营收,那流动资金从哪里来呢?靠什么来维持现金流?除了融资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其实恒大在2020年还有一个宏伟项目,就是“房车宝”。前身是自己的线上平台“恒房通”,它面向的是房产中介公司,给投资者许诺四年上市的目标,承诺5-20万的股权,据说目前已经收购了3万多家中介,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还是资本的游戏,多少有点民间融资的味道,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纳各方资金。但目前监管部门并没有出手制止,咱也不好乱下评论。
还是来看公开消息。2020年10月,深圳证监局官方消息透露,恒大汽车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此前腾讯控股、红杉资本、云锋基金和滴滴出行等多家企业以配股的方式参与到恒大汽车的融资,共计募资40亿港元。而1月24日,这一轮的260亿属于接近上市前的融资。并且,这笔融资还能帮助母公司恒大集团。恒大2019年财报显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83%,净负债率159%,现金短债比0.61。这三项指标及其不乐观,可以看出集团的资产抵押率很高,不能说资不抵债,也是差不多拆东墙补西墙了。但因为中国恒大仍然控股恒大汽车,财务上可以并表,这笔资金可以帮助集团降低负债率。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不难看出恒大对融资,对资本市场的迫切需求。其实早在2016年10月,恒大地产就与深深房这样的上市公司传出过资产重组的消息,如果交易完成,恒大旗下的凯隆置业将成为深深房的控股股东,可实现其回归A股的梦想。
2017年,恒大为了推动与深深房的重组工作,开启了一系列资本运作:从2017年1月至11月,恒大累计引入三轮投资者,三轮增资完成后,投资者合计向恒大地产投入1300亿元资金。但在2020年11月8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已终止与深深房的重组计划。恒大的回归A股之路以失败告终。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大环境不利是重要的原因,自2010起,A股就没有直接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几乎已是明牌,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 A股可以说直接关闭了对房地产企业的大门。恒大重组上市失败了,但那1300亿的战略投资还在那儿摆着呢。这些战略投资是以对赌协议为前提的:即,如果2021年1月31日前重组未能完成,1300亿战略投资资金将从权益变为负债,恒大必须悉数回购。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如期完成重组,这1300亿投资就变成负债了。但许老板就是许老板,不服不行。按照据恒大目前的公告披露,这1300亿战投中的863亿已签订补充协议,同意不要求进行回购并继续持有恒大地产权益;357亿已商谈完毕,即将签订补充协议;50亿由于涉及其自身大股东的资产重组,正在商谈;剩余的30亿恒大集团将支付,回购。(音频:喜马拉雅—搜索“财经聊斋”,加关注,最新章节随时听)
这意味着,在1300亿的战投资金中,超过九成选择继续持有,对赌风险将暂时消除,恒大的资金链危机得以喘息的机会。
就在这个当口,恒大汽车引资260亿港元,恒大物业的股权也在上市前分拆转让,引入235亿港元战投。这一些列资本市场的动作,虽然看起来潇洒,但隐隐约约也让人们嗅到了恒大很缺钱的味道。这2021年的1月31日,马上就到了,是否还有什么更大的好戏上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那恒大真的能通过,买买买,买出一套汽车生产体系吗?从现在恒大公布的这些数据来看,恒大并不掌握造车的核心技术,顶多也就是个汽车组装厂。与其说恒大热衷于造车,不如说恒大热衷于资本运作。这几年的政策一直对新能源和新能源车吹暖风,许老板的嗅觉很灵敏,捕抓到了这个风口。 但似乎许老板的胃口太大,他可能想把恒大从一个房地产企业彻彻底底的转型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并在很多场合直言特斯拉就是他的目标,但这谈何容易啊。对于许老板的宏图大志,我们一般人不好过度猜测。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先看财报,是不是欠钱,是不是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不是资不抵债,是不是有高额的商誉。对于科技型企业,还要看它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和独门技术,我!不相信,技术可以买过来。通过这些指标的对比,恒大怎么样呢?各位自行对比。
最后,用新华社的一段话来做个总结。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屡屡出现的行业浮夸现象、不实宣传、安全事故,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少“吹牛”多实干,新能源汽车“浮夸炒作风”当休矣。经历了多年的攻坚发展,我国部分车企在电池等领域积累了一定优势,但与欧美传统车企相比,在整车技术、控制系统、内饰工艺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爬坡跃升之路仍路漫且长,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好了,各位,咱们下期再见。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9786005_7737457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