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鲁迅 > 17在矿路学堂

17在矿路学堂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初,周树人再次离家到南京,改考江南陆师学堂。恰巧在陆师学堂开办了矿路学堂,其性质与“格致书院”相似,因为附设在陆师学堂,故名称不叫书院而叫矿路学堂。周树人不能成为正式陆军学生,而是进入了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是洋务派张之洞仿照德国体制搞起来的。他认为陆军与铁路有特殊关系,便在陆师学堂下设置一所铁路学堂。后来,刘坤一接任,听说南京附近的青龙山有蕴藏量丰富的煤矿,开煤矿非常有利可图,便决定在学堂里设置矿务班,培养一批具有开矿专门知识的人才。于是,便形成了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的课程重点在开矿,以铁路为辅,开设有算学、格致(物理与化学)、金石学(矿物学)、地学(地质学)、历史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周树人来说,一些自然科学初次接触,实在是非常新鲜。虽然画铁轨断面图什么的有些麻烦,但他过去是善长画画的。当时金石学有江南制造局的《金石识别》可用,地学却是要用手抄本的,他发挥了旧日影写画谱的本领,非常精细地照样子抄写了一部。

          在矿路学堂学习期间,周树人学习十分勤奋刻苦。他在班上年龄最小,而成绩却是最好的。学堂里有规定,每月考试一次,考第一名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枚三等银牌,有了四枚三等银牌可以换取一枚二等银牌,攒够四枚二等银牌又可以换取一枚五钱重的金牌。周树人是这个班中惟一的一名获得了金牌的学生。他得到金牌以后并不向别人炫耀,而是把它卖掉,将大部分钱寄给家里,一小部分钱留下来买书用了。他知道家里现在已经很困难,不可能接济他学习费用,学堂每月发给的津贴不够用,在矿路学堂读书期间的生活只能靠自己节俭了。冬天,学堂发放的棉衣薄得不足以御寒,他就多吃辣椒来增加体内热量,结果竟然养成了吃辣椒的习惯。

          周树人处处注意节省,每次回家都是自己扛行李,不像别的学生那样找挑夫。在船上,当地的地痞无赖常常在开船前抢占船仓里睡觉的地方,然后卖给乘客收劝卧铺费”。大多数乘客都害怕这些地痞无赖,只好花钱买他们强占的铺位。但是,周树人偏偏不吃他们那一套,从来不花钱买他们的铺位,他把自己的行李往那儿一放,坐在行李上面眼睛微闭,任凭那些地痞无赖怎么样威吓就是不予理睬,如此对峙到要开船的时候,那些并不乘船的地痞无赖只好乖乖地滚蛋。于是,被那些地痞无赖抢占的地方空出来了,周树人从容地打开行李铺好便舒舒服服地一直睡到绍兴。在与地痞无赖的斗争中,他认识了社会恶势力的外强中干本性,一切恶势力并不可怕,必须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矿路学堂的总办是由陆师学堂总办兼职的。当初陆师总办是钱德培,据说是绍兴“钱店官”出身,懂得德语,陆师学堂是按照德国体制办的,聘请的都是德国教官,所以这位总办就有用武之地了。后任的总办是俞明震(字恪士),虽然也是候补道,却是新派人士,是一位很开通的人。他思想活跃,每天坐在马车上还阅读维新派报纸《时务报》,给学生出国文题再也不是论管仲或汉高祖之类,而是出了一道《华盛顿论》,结果连国文教师都弄不明白,还要问学生华盛顿是个什么人。周树人对他一直很有敬意,在日记中说及这位总办时称他为“俞师”。

          在总办俞明震的倡导下,学堂里设立了阅报处,不但有总办喜欢的《时务报》,还有传播国外新说的《译学汇编》。周树人每天都到这里来阅读。

          周树人在南京修业期间,所得到的提高确实不校文史方面知识底子是在家里就打下的,而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则是在南京上学时学得的。此外加上一点《天演论》,便造成他的唯物思想的基矗一次,周树人从南京城南书店买到一本《天演论》,使他爱不释手,读得着了迷。这本《天演论》是维新派严复根据英国人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过来的。严复针对旧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借着“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进化学说,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中华民族不思进取图强,就要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总有一天在这个星球上将无法生存下去。书中充满着激情,严谨的说理,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使周树人深深地被打动了,从中吸取了进化论的思想,激发了他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热情。此后,严复的新译作一出版,他就买来阅读。他阅读了甄克斯的《社会通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及《穆勒名学部甲》等著作,从此,周树人开始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西方译著。

          与此同时,周树人还广泛阅读西方文学名著,成为正在风靡一时的林琴南翻译小说的狂热读者,阅读了《生长术》、《茶花女遗事》、《撒克逊劫后英雄传》、《全探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从这些小说开始,周树人接触西方文学,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冲动。在矿路学堂期间,周树人不仅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开始显露出文学方面的才华。此时,他开始使用“戛剑生”等别号,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如《戛剑生杂记》、《莳花杂志》(1898年)、《别诸弟三首》、《莲蓬人》(1900年)、《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惜花四律》、《别诸弟三首》、《挽丁耀卿联》(1901年)。周树人在这些作品中满怀深情地倾诉了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安贫乐道的书生情怀和对于人格的执著追求。这些作品,已经充分显露出他对文学的迷恋和他的文学天分。

          在矿路学堂这段日子,是周树人最开心快乐的时光。学生们穿的服装和警察制服差不多,而且又都是吃官饷的,每逢走在街上路遇不平而出面相助的时候,警察总是站在学生一边来,真有意思。可是,后来见到学生们出来请愿,警察却把学生当成敌人一样对待了,真是让人气愤!

          那时候,周树人最得意的事是骑马。他和几个同学受了陆师的影响,喜欢骑马,还刻了一块石章,上面刻了四个字“戎马书生”。他们课余练习骑马,练得很刻苦,摔下来爬上去再练。有一次,周树人从马上摔下来,碰断了一个门牙竟然满不在乎,爬上马继续练。他的骑马技术提高得很快。骑术也还不错,敢和旗人子弟竞赛。清朝的旗人子弟是以善于骑射而自豪的,对于汉人骑马是很不满意的。有一次,竞赛中竟然遭到了旗人暗算。一个旗人把腿脚放在马脖子上急速奔驰过来,在擦肩而过的一瞬间用马鞍子迅速地刮周树人的腿脚。这是很厉害的一遭,甚至可以将腿刮断将脚刮掉的。周树人差一点从马上跌下来。周树人和同学们还常骑马跑到故宫一带去。那时候,故宫是八旗官兵驻防的地方,他们的气焰虽然在太平天国以后已经下去不少,但还是对汉族人存有很大的歧视,至少汉人骑马跑到那里去是很不平安的,要是遇见叫骂或投石头打过来,还是很麻烦甚至很危险的。有一次,一个旗人军官怒气冲冲地骑马冲过来,在贴近周树人时突然抬起腿向他踢来,显然,这是旗人自恃善于骑射而故意伤人,幸亏周树人平时练得一身好骑术,躲避敏捷,没有受到伤害。周树人他们冒险去访问故宫,自然是由于他们年少血气方刚,但更主要的还是他们出于民族思想,具有一种养成革命精神,决心练好骑术,将来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胸怀。

          学习了三年关于开矿筑路的课程,加上第三年到句容青龙山煤矿去考察实习,接触到了实际的采矿生产情况,周树人所得到的益处实在是不小,这不仅是在技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

          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1902年1月27日),周树人从矿路学堂毕业了。他排在一等第三名。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他自己并不满意,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要想为改变祖国的贫穷落后状态做出贡献,还必须进一步深造,还必须掌握更大的本领,于是,他像当时的有志之士一样,把求知的希望寄托在出国留学上。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97610471_3054461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