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鲁迅 > 80夜晚的心血

80夜晚的心血


          夜深人静,在昏黄的灯光下,桌面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书稿。左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支翠鸟牌烟卷,右手中的毛笔不时地在书稿上圈圈写写,将那些不通顺有偏差的词句改正过来,鲁迅正在为一位青年作者叶紫的小说集《丰收》编选修改书稿。

          叶紫是一位青年作者,他在最近一个时期里创作发表了不少文章,现在打算将这些文章筛选一下、修改一下,结集出版。一方面自己拿不定主意哪些文章适合结集,另一方面有些文章还需要进一步推敲推敲,于是便请鲁迅先生帮忙。鲁迅照例是欣然接受下来,每天晚上替他一篇一篇细细地看,修改、比较、选择决不含糊。最后应作者的要求还写了一篇《叶紫作〈丰收〉序》。鲁迅想,抓紧时间赶快替他编好,使他能尽快实现心愿,自己也好腾出手来做其它事情。

          鲁迅每天都很忙,要出去做事、应邀演讲、接待来访客人、及时撰写针砭时弊的文章、为出版著作编选校对书稿,所以阅稿的事只能留在夜晚来做。鲁迅虽然很忙,进步文学青年托做的事,他总是乐于帮助的。有的青年写了文章向他请教,有的青年翻译了一些文章请他校阅,有的青年写出一部书来请他指点,有的青年想将累积的多篇文章结集出版也请他帮忙,他总是伸出热情的手给予帮助。他每次帮助别人校阅或编审完稿子送还给作者时,只是淡然地说一句“校好了”或“编好了”,而丝毫没有费了力气的表示。

          鲁迅对青年的作品是用心血来呵护的。中国大学的一名学生向培良写了一篇戏剧送给鲁迅看,鲁迅看过之后觉得很不错,便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向培良把这篇戏剧文稿用挂号信寄给上海的《东方杂志》编辑部,这篇戏剧作品很快就发表了。青年胡也频写的小说,鲁迅曾推荐给《语丝》;学生姜华写的文章,鲁迅曾推荐给《莽原》……鲁迅说:人家用心血制作的作品,我不用心血去保护总觉得不安。

          对于初学写作的青年,鲁迅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鲁迅对一位热爱文艺初学写作的青年说:“如果不会创作,可以先翻译一点别国的作品;如果不会写纯文艺的东西,可以先写一点小品杂记之类。”许多青年就是受了鲁迅这种鼓励而走上了成功之路,并且学着鲁迅的榜样也鼓励后来人。

          鲁迅每办一种刊物,都非常留心投稿者,注意从中发现可造就的人才。在办《语丝》、《奔流》杂志时,投稿者纷至沓来,有的写了稿子请鲁迅修改,有的翻译文章请鲁迅校阅,那些蝇头小字模糊难辨的,那些错误连篇需要精心指正的,那些翻译不准确需要对照原文加工的,鲁迅在青年作者身上所花费的心血太多太多了。

          鲁迅一生中创作和翻译达数百万字,其劳动成果是丰富而伟大的。但是,他也花费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和时间,为进步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翻译、书稿的修改、审阅、编癣校对、写序、推荐等做了大量工作。

          鲁迅并不单单帮助青年写文章搞创作,也鼓励青年学习科学知识,认为科学是很有用处的。他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的学识渊博,造诣很深,文章所向无敌,就是因为他有相当深的科学功底,随处以科学的方法剖析、综合与论证。

          鲁迅喜欢和青年交朋友。青年人不论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写信向他请教,他都是详详细细地给予回复。每一周,他在写回信上就要用去两天。在上海期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监视跟踪,时刻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他必须躲避起来,不能去教书去演讲,不能去和青年广泛接触,因此,他时常感到寂寞和烦闷。每当有敲门声,他就兴奋地赶快跑到窗口去看看是不是他的客人来了。就这样,他一面躲避着,一面又会见朋友。

          鲁迅喜欢和青年在一起,十分关心爱护青年,这是他可敬的性格的一面。在前期,他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后期,他坚信革命的主力是工农阶级,但仍然认为青年是一支重要力量,认为青年应担负起革命马前卒的责任。他相信青年,接近和帮助青年,他的思想感情和青年息息相通,不管那些青年在修养上和能力上有多么幼稚。他在帮助青年上所消耗的精力,如果用到他的创作或学术上去,肯定会更有利会产生更多的成果,但他从不考虑和计较这些。在鲁迅看来,青年富有进取性和战斗性,培养和帮助青年也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是战斗事业的一部分。他和青年在一起的时候,自己也显得更年青更有生气。

          鲁迅将接近进步的、革命的青年作为联系工农群众斗争的桥梁。他目睹和接触过不少立场坚定、宁死不屈的青年革命者、年轻共产党员,如像“左联五烈士”,这些青年的坚强性格和革命气质对鲁迅有很大影响,使他更增强了对青年的信心,也是使他更接近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和条件之一。

          鲁迅对青年的帮助是多方面的。尽管他的收入不多,但常常资助处于困境之中的青年。在上海的十年间,鲁迅一家四五口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人收入来维持,而书店或书局老板往往拖欠版税。鲁迅穿的一条灰绿色毕几西裤,还是他民国前在日本留学时的,破了缝缝补补再穿。但是,为穷困的学生付学费,为有困难的文学青年出书捐款等,他总是尽自己力所能及。在鲁迅指导和支持下,柔石、崔吾真、王方仁创办文学团体朝华社(又名朝花社),在和王方仁、崔真吾、柔石一起合资出版印刷《艺苑朝花》时,每人一股,鲁迅除了替柔石垫付之外,自认一股,又加一股,合起来鲁迅负担了五分之三。

          鲁迅一生中扶持、栽培、帮助了许多文学青年和青年革命文艺工作者,使他们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的勇敢冲锋陷阵的骁将和战士。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97610471_3054454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