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凰城未央 > 第8章 第七章

第8章 第七章


出征的圣旨很快就降了下来,此次择兵,除了提拔沈怀忠有些出人意料之外,帝君还重新启用了先帝所废的赤邵营玄甲军,并由伏波将军朱检铭领军,补大军侧翼。

        帝君此举引来了朝中诸多非议,尤其是以右相彭卿儒为首的旧派,他们大多是先帝手下的老臣,认为帝君此举有违先帝意志,尚需斟酌,但是玄彻此次在朝上却异常坚定,全不似过去对旧派的忌惮退让,态度强硬。

        更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一向在新派和旧派之间保持中立的裴太尉竟在朝上公开支持帝君,甚至说出玄甲军实力雄厚,多年被废是源于先帝私心之言,令众臣瞠目。局势瞬间急转直下,这时候倒还是左相顾奉远站出来打圆场。右相不好驳下顾奉远的脸面,又颇为忌惮裴光正太尉之职,只好暂且忍让。

        经此事发,大魏朝中便有流言传新派即将主政,旧派党中之人尽早转投新派才是明智之举。一时间人心涌动,蠢蠢欲发。

        五月初三,大军于应天门前严整以待,由镇远将军蒋南洲亲自挂帅,兵部侍郎祁连峰任参军,礼部尚书及太常寺卿主持告祭,左相顾奉远代帝君接誓师词。

        辰时过后,大军离都,左相携众臣于鸿宁殿前遥祝大捷。

        陶太后亦在后宫听闻裴光正朝上之举,感其深明大义,立即派人从宫里赏赐了一件祥云万福椰雕碗到太尉府上。这椰雕碗是琼州年后方才进献上来的名贵珍物,因对雕工要求极其严苛而且耗时费力,所以一年也只成了这么一件。

        这样一来,朝中诸臣眼羡不已,更使得旧派大有倒戈分裂之迹。

        朝中态势既然已经开始向新派倾斜,玄彻更想趁此机会把握朝局,便在慈寿宫欲与太后商讨立后一事。

        “皇上是说,想趁此时册立皇后?”陶太后放下手中茶盏,反问说。

        “不错。”玄彻淡淡抿了一口茶:“册立中宫事关重大,儿臣想请母后帮忙议定。”

        陶太后皱了皱眉。帝君立后,并非眼下不妥,只是按玄彻以前的性格,定会提早告知自己,由她出面拟定人选。这一次,帝君似乎主见颇强。

        不过陶太后面上未动声色,只缓缓说道:“眼下虽是册立中宫之机,但皇上若要拟新人为后,恐怕会使宫中旧妃心寒。立后之事,当从长计议。”

        “母后,”玄彻打断陶太后的话,“皇后是大魏国母,不仅要有合适的出身背景,更重要的是要膝下有子。宫中的妃子虽然伴朕日久,却并无所出,册立新后当合时宜。况且此时朝中局势大好,只有后宫从旁助力,儿臣才能在朝上坐得更加安稳。母后,当年儿臣大婚,您为儿臣选择了怡妃,不正是因为当时需要蛰伏在五哥身后,不想惹父皇注意,引祸上身,后来五哥大势已去,您才为儿臣添了瑶贵嫔和淑嫔两人为侧妃。您应该清楚,眼下儿臣必须要有皇后和皇嗣支持。”

        陶太后一时沉默。不错,玄彻所言,句句属实,这的确是她几年间的精心筹划,现在帝君同理而论,她反而不好再劝。

        “皇上既然心意已决,想必定是已经拟好了人选?”

        “儿臣心里的确有了人选。”

        “哦?”陶太后讶然,试探问道:“听闻裴太尉长女正值婚龄,莫非皇帝是看中了她?”

        “并非是裴家女儿,儿臣想要册左相之女为后。”

        “左相顾奉远?”陶太后又是讶异,丝毫没想到玄彻想要册立的是左相家的女儿。

        “哀家记得顾相有三个女儿,长女和次女都已经出嫁,只有幼女尚在阁中。听说过她两个姐姐品貌不凡,却未曾见过这个小女儿……依我看,还是裴太尉的长女最为合适。左相与太尉家世相当,都配得上皇亲,只是幼女性娇,恐难有母仪之风;长女性谨,往往宽仁随和,有国后之相。”

        “母后可知,儿臣为何要坚持册立顾相之女?”

        陶太后思量片刻道:“朝中旧派倒戈,大起因于裴太尉公然选择站队,相较而言,左相则隔岸观火,莫非皇帝是想……”

        “母后想得不错,虽然裴太尉看似倒向新派,但朕不得不有所防备,若此时立裴女为后,不仅助长裴家一家独大,而且如果裴太尉再次反戈,必将引起哗变,届时儿臣就很难把控朝局。左相旁观在侧,对裴太尉近来的变化不可能无动于衷,儿臣若立顾家女,就是拉左相必须下水,防止他坐山观斗。这样以来,朕不仅可以从内部逐渐瓦解旧派,还可以让左相和裴太尉形成制衡。”

        陶太后听了默默点头,自然也明白了玄彻的用意,笑道:“皇帝大了,很多事情已经比哀家想得周到。既如此,哀家也要为皇帝铺好前路。凭竹。”

        “是,太后。”

        “拟哀家懿旨,请左相夫人、太尉夫人明日进宫觐见。”

        玄彻听了,负手一笑:“多谢母后。”

        陶太后召见左相夫人和太尉夫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朝野上下都明白看出了帝君将要立后的心思。除左相府和太尉府,另也有几位朝中高官的夫人女眷请求进宫拜见陶太后,这都是在竭力攀附皇亲。

        旧派颓势已现,引来许多大臣纷纷见风使舵,投向新派。旧派党首,右相彭卿儒一气之下卧床不起,更是将新派革旧运动推向了高潮。

        前朝风波未平,后宫暗潮日盛。帝君此次册后,是要从帝都城中的高门之女择定人选,这就意味着久居深宫的妃子们将来要对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行嫔妾之礼。陶太后心里明白,帝君此举虽然有些无情却也只是早晚的事,毕竟六宫无嗣,从旧妃里册后,于俗于理难容,更何况左相与太尉势强,对于现在的局势而言,有更重要的意义。

        恰逢慈寿宫里的月季今年开得有些早,陶太后便请怡妃、瑶贵嫔、淑嫔和陶才人一同赏花,也想趁此机会嘱咐立后之事。可惜入春以来,淑嫔的身子愈发不好,近来咳嗽得也厉害,又不敢扫太后雅兴,只好让侍女来慈寿宫提前请罪。陶太后素来知道她体弱,自也不去计较,只让她好好养病,一并免去晨省请安之礼。

        陶宛如自上次被姑母斥责心急便再不敢随意到慈寿宫请安,是故今天来得最早。陶太后远远就见陶宛如清瘦了许多,待她一走近便问:“好好的,怎么变成这副样子。”

        陶宛如扭着身子道:“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快过来让哀家瞧瞧。”陶太后仔细看去,才见陶宛如满眼无精打采,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忙嗔道:“你如今已经是皇帝的妃子,怎么还是一副小家子气,你这个样子别说哀家不喜欢,皇帝见了也不会开心。”

        “姑母!”陶宛如见太后身边只有凭竹在,委屈便再也忍不住:“皇上立后在即,我肚子里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您快给宛儿想想办法。”

        “胡闹!哀家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在宫里你只能叫我太后。六宫的妃子们不在意,皇帝却会听在心里。你明不明白?”

        陶宛如目光一震,既是因为陶太后动怒,也是因为太后所说的话。

        “太后的意思是?”

        “哼。”陶太后冷冷说道:“这次皇帝坚持立后,确实让我颇感意外。本以为这一天来得没这么早,但眼下皇帝羽翼渐丰,以后我能在宫里帮你走的路,只会越来越少。宛儿,你绝不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犯糊涂!”

        “那,那太后您说,臣妾现在该怎么做?”

        陶太后眯了眼睛,在陶宛如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却见陶宛如脸色大变:“这事?”

        “你只管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做,后面的我来为你安排。你记住,此事一定要成,否则就再难有回旋的余地。”陶太后还想再继续说些什么,却听外面侍女已经通传:“瑶贵嫔娘娘到了。”

        陆云菱一进来就含笑施礼:“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想是臣妾来得早了,扰了太后娘娘和陶才人说体己话。”

        “免礼。你这孩子话说得没理,你们几个在哀家心里都是一样的。”陶太后笑意慈祥,丝毫看不出方才对陶宛如动过怒的模样。陶才人也起身给瑶贵嫔施礼。

        “五月里天气暖了,臣妾瞧着日头也好,特意把宁儿抱来给太后娘娘瞧瞧。想来宁儿也会思念皇祖母的。”

        陶太后听了,急忙叫人把大公主玄宁抱进来。玄宁也有一岁半了,尚还不能独自走路,虽还不会讲话,嘴里咿咿呀呀的倒也可爱。陶太后带着亲近了一番,又忙叫嬷嬷带下去好生看护,只怕小孩子皮肤娇嫩,被日头晒毒了。

        “只顾着和宁儿玩,都忘了怡妃,往日她来得最早,今儿是怎么了?”陶太后转过头疑惑问道。

        “今早臣妾去仪元宫请安,却也不曾见到怡妃娘娘,似乎是病了。”陶宛如正答话,听外面宫女通传:“怡妃娘娘到了。”

        今日苏蘅不似往日端丽得体,一身素银色的对襟织锦衬得她脸色苍白,一进来也只柔柔施礼道:“太后娘娘恕罪,臣妾来迟了。”

        “免礼,快赐座。哀家方才还说到你,听说病了,可让太医来瞧过?”另外两人起身朝怡妃施礼。

        怡妃搀了侍女绿珠的手坐下,语气依旧轻弱:“劳太后娘娘挂念,已经叫郭太医来看过,只是身子有些劳累,并无大碍。”

        “没事就好,这些年宫里都靠你仔细打点,满宫上下挑不出一点错处来,真是难为了你。待册后大典结束,你便也可以歇歇了。”陶太后顺着话想安慰怡妃,按道理,苏蘅也是有册后的资格,她毕竟是帝君发妻,在帝君身边最久,只可惜出身不好,又多年无嗣。

        怡妃勉强扯了个笑容,柔声说:“都是臣妾应该做的。这几日臣妾已经把皇后印宝整理妥帖,只等着皇后娘娘入主中宫。”

        “哀家素来知道你是个贤淑体贴的,凡事总是考虑得周全,有你在皇帝身边,我一向是放心的。你们几个要多学习怡妃,贤恭淑敬,待新后入主未央宫,一定好好辅佐皇后。”

        瑶贵嫔和陶才人听了,只低头答是。

        陶太后见怡妃憔悴无神,瑶贵嫔心不在焉,陶才人魂不守舍,当下便也觉得没趣,便没了赏花的心情,随便聊了几句就叫大家散了,只让陶才人留下用饭。

        怡妃和瑶贵嫔知道太后是要和陶才人叙姑侄之情,便也不再留,一并告退了。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97082314_1621533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