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悲欢的层次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时候欣赏美丽只配和懂得欣赏的人一起才能共情,而所谓“悲欢”并不局限于欣赏美丽,它包含了更广阔的意义。
一个经常放声大笑的人未必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快乐,然而一时常沉默寡言的“独行侠”也未必向像我们认为中的自卑和伤感。真实的情感被外表蒙上了朦胧的面纱,与生俱来或阶段性的特性造就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倘若无处流露和倾诉将导致精神的腐朽和碎裂。任何人都需要倾诉情感,需要找到“共情”。然而并不是每次都能够顺利实现“共情”。“共情相通”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相互磨合和相互接受,在我看来,我们没办法与所有人达成“共情”,但我们有办法选择“共情”,而我们却没办法知晓“共情源泉”,所以我支持放弃”共情”的权利,哪怕真切感受到情感共鸣,哪怕不在意任何共同相处的机会。
“共情”是人性的一种本能,准确来说,善于“共情”的人定会是一个内心火热,并且感情丰富的人;而“放弃共情”的人定会是一个冷漠,自私,没有同情心的人。在此补充以上所有关于“放弃共情”的解释,放弃“不同层次”的共情。哪怕是情感的流露倘若无人理会也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达不到所谓“共情”的效果,与其说我是在强调“放弃共情”,倒不如说我是在强调如何更好的“共情”。我的答案是远离那些“不同层次”,再次情调“不同层次”的共情。
这里必须对“层次”有一个详细的解释,否则会有人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等级”。“层次”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相通”的条件。人与人的交际必须建立在社会提供的一切物质资源上,而一个人无法感受所有资源,更不用说透彻,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于社会资源聚合而来的生命体相匹配,工作场所,路边咖啡馆,繁华的商业区,以及有限的社会资源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环境,都促使范围内的生命体感受到范围内的事物,于是会有选择性地感受那些不同的情感流露,所谓“层次”并非“长度”而是“宽度”。
接受越多社会资源的生命体感受到更多相较于接受到更少的社会资源的生命体所没有的“共情能力”。我始终强调“共情”一如既往的是本能反应,一旦一个人放松了对环境的警惕性,就会本能的放松“情感壁垒”,不同“层次”的情感流露会一如既往的贯穿于每一个眼神,交流,行动之中,按理来说接受同样社会资源的生命体不会出现“共情”的“情感壁垒”,可事实确实如此。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伟大产物,哪怕是人们无法与所有人“共情”,但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因为灾难而哭泣和哀悼,都会因为社会问题而反思,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地域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能力”似乎得到了提升,但只有声临其境的生命体能真切地感受到正真的“共同情感”而千里之外的观望者虽然能够感受到那些情感的“外泄”,却始终无法真切感受到那些“深层次”的“悲欢”。
上海二零二二年四月十三日凌晨十二点十一分完稿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96963220_1569450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