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星火2003 > 第253章 又省下上千亿

第253章 又省下上千亿


第253章  又省下上千亿    几天之后,川崎集团的水谷隼作为碳纤维联合体的代表到达了华夏。
    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双方便就引进事宜达成了协议。
    当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是华夏主动出让的印度高铁的订单。
    毕竟,在华夏退出之后,川崎重工拥有了更高的议价权,也可以免于恶意竞争的风险。
    这其中获得的潜在利益,要远比“三亿订单”的利益高得多。
    当天晚上,无论是华夏方面,还是岛国方面,都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只不过,在这欢乐氛围下掩盖的,一面是巨大的危机,另一面,却是史无前例的机会.    西工大的办公室里,陈念满意地看着手里的合同副本,开口说道:    “陈教授,你们这次运作的真漂亮!”
    “6条千吨级生产线,其中还有4条大丝束线,未来十年之内,我们的碳纤维材料都不用愁了。”
    陈念这话并非没有依据,在他的印象里,华夏在上一世是知道2017年左右,才建成了第一条48k大丝束千吨级生产线,在那之前,大部分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都是依靠进口。
    而现在,有了初始的“启动母机”,后续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必将持续加速。
    这可不是一个小市场。
    不提快速发展的航空、高铁事业,光是民用产品,涉及到碳纤维的就不胜枚举。
    汽车、自行车、建筑、各类体育器材.包括钓鱼佬最爱的碳纤维鱼竿,其实都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持。
    在2006年以前,国内的碳纤维材料进口率达到80%以上,少的可怜的20%也几乎全都是低端产品。
    大量利润流出海外,带来的都是不必要的、纯粹因为“技术代差”而导致的损失    听到陈念的话,对面的陈果坦然地笑了笑,回答道:
    “我们也没想到会那么顺利,小日子确实是被印度的订单冲昏头脑了,搞的我们都有点犹豫,觉得印度那边的项目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
    “不过,反正事情已经定下,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这次的引进不仅可以解决H-20项目的燃眉之急,在后续,还可以盘活整个产业。”
    “初步估算,我们这次引进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应该在百亿人民币以上,省下的外汇就更多了。”
    “以10年为基础,总共节省的金额应该会超千亿。”
    “这些钱,以后就可以投入到更有用的技术部门里去了。”
    陈念点了点头,从陈果的话里,他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东西。
    也许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民众之间,甚至在某些上层决策者看来,搞一些大项目、搞一些决定性的装备,才是推动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
    但实际上,有个老人说的那句话无比正确:    治大国如烹小鲜。
    每一勺的调料、每一下翻炒,都有可能决定整道菜的滋味和火候。
    锱铢必较、小心翼翼地去拿到那一分一毫的利益,并且将其积攒起来,才能真正地通过量变引发质变。
    芯片项目是如此,移山项目也是如此,现在的碳纤维项目也是如此。
    一步一步往前,不知不觉间,我们其实已经走得很远了。
    也许未来有一天再回头看时,才会发现此时眼前的寻常小事,其实都是垒成大厦的坚固砖石    想到这里,陈念继续开口问道:    “材料问题能解决的话,H-20打算什么时候试飞?”
    “唐总那边预计是在明年3月初,还有五个月的时间。”
    “基本上也差不多吧,变循环发动机的‘南岭’项目也进行到尾声了,预计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次测试。”
    “不过,这台发动机要上H-20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调试,这个时间差算起来刚刚好。”
    说到这里,陈果思索片刻,像是想起了什么,继续开口道:
    “杨总想要把变循环发动机先用到J-20B上,现在金银岛的机场基本上已经完成建设了,未来肯定要在那边部署各类战斗机。”
    “如果能让J-20B提前形成战斗力,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都会轻松得多。”
    “嗯我觉得也没问题。”
    陈念点头回答道。
    在上次事件平息之后,海外邻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来搞事情了。
    但有备无患,维持住基本的军事存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而最好的军事存在方式,就是军舰和战斗机。
    “不过说起来,米国那边好像也把他们的环太平洋战略暂停了啊?”
    “之前不是还说要在南边部署中程导弹吗?现在没消息了?”
    “没消息。”
    陈果摇头回答道。
    “不只是中程导弹计划——就是他们的导弹墙计划,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被搁置,连岛国那边的THAAD部署,也已经被取消了。”
    “而且,这两个项目都不是他们主动撤出的,反而是当地官方拒绝的。”
    “这种情况对我们很有利啊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第一次出现了被动的下降。”
    “看来,我们前期的几次行动,确实是成功地打出去了。”
    “按照这个趋势,只要深蓝16项目完成,01号航母一下水,整个第一、第二岛链不说尽在掌握,至少也能势均力敌了。”
    “很不错。”
    陈念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通复盘下来,让他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整整三年过去了。
    三年之前,整个国家还处在一片恐惧和焦虑的氛围之中。
    一个军事实力与我们相差无几的中东强国被吊起来打,每个人都在问,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悄悄地消失无踪了。
    大家普遍在想的问题只有一个:    还需要多少年,我们才能真正与他们抗衡?
    暂时,还没有答案。
    毕竟,现在的我们只是在努力的补上那些缺少的东西、堵上那些最紧急的漏洞。
    想要走到引领者的位置,还需要时间。
    但陈念相信,很快就会有的。
    离开陈果的办公室之后,陈念按照之前定好的计划前往王建成的实验室。
    这时候,乔麦已经正式加入了他的团伙,开始帮他做外骨骼机电液一体化改造了。
    自己过去,就是想看看他们的进展怎么样,需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帮助。
    在路上,陈念打开系统,开始审视自己当前的源点情况。
    由于此前京石段铁路的“引流”宣传,他的源点增长数量远远超过预期,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24点源点,日均源点增长数量也达到了0.5的峰值。
    不过,最近几天,源点增长的数量显著下降。
    很显然,是因为“重型机械”这个分类的技术裂变潜力已经快要被榨干了。
    下一步,应该要让李想他们那边再去沟通,输出更多的科普类节目,从而引发新的裂变。
    做什么好呢?    歼二十二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
    或者,燃气轮机?
    总之让他们去操心好了    几分钟的时间,陈念已经到了实验室的门口,还没走进敞开的大门,他就已经听到了里面王建成和乔麦的讨论声。
    “.这个电机完全不行,反应速度太慢了,再加上液压系统的延迟,操作会有严重的顿挫感。”
    “这玩意儿真上身了,别说跑步了,连走都很难走起来。”
    “延迟至少要控制在300毫秒以内吧,超过这个数字,敏捷性就没办法保证了”
    说话的是王建成,他似乎对现阶段的成果很不满意。
    “那没办法,现在的电机极限响应速度也要到500毫秒了,要达到你的标准,起码要等下一代直流伺服电机出现才行。”
    乔麦有些无奈地回答道。
    “但不是说电机的响应速度都在10毫秒内吗?快的甚至可以达到0.1毫秒。”
    “.你说的那是启动响应速度!要达到工作转速,0.1毫秒够吗?我们现在能做到500毫秒已经很不错了”
    “实在不行就不要追求敏捷性了吧,先把负重的问题搞定。”
    “那跟我设计这套外骨骼的意图就违背了啊!”
    “哪有什么设备是能一开始就完全达到设计目标的啊?都得一代一代地去迭代.”
    里面的两人还在争论不休,陈念拨开防尘的帘子走了进去,插嘴问道:
    “伱们俩吵啥呢?”
    听到陈念的话,两人下意识地转过头来,看清陈念的脸后,王建成赶紧说道:    “学长,你来的正好。”
    “我们现在遇到问题了,直流伺服电机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外骨骼反应很慢,穿上去简直是一步一摔.”
    陈念看了眼王建成,又看了眼乔麦,后者的脸上写满了愤愤不平的神情。
    那模样,就好像是家里的姐姐好心帮老弟做作业,最后还被嫌弃了一样.    这让陈念不由得有些想笑,他轻轻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我刚才也听到你们吵了。”
    “其实乔麦说的是对的——我之前不就已经说过了吗?想要真正达到机械外骨骼的敏捷化,你唯一的方法就是实现BCI脑机直连。”
    “现在这种技术条件,就算解决了直流伺服电机的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外骨骼‘如臂指使’。”
    “你不如真的换个思路,就按你乔麦姐说的那样,先解决负重的问题,再去考虑敏捷性.”
    “但负重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也没有用啊!军队作战的时候,没有敏捷性,难道敌人会等你慢悠悠地挪上去吗?”
    听到王建成的话,陈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懂个锤子的军队啊!”
    “你不会真的觉得,机械外骨骼造出来,是为了培养像士官长那样的超级士兵的吧?”
    “可别开玩笑了.机械外骨骼的真正出路,是为了解决疏散化作战的问题。”
    “啥叫疏散化作战?”
    王建成一脸懵逼地问道。
    “.所谓的疏散化作战,就是指将大规模集团作战拆解成多模块、分散化、超视距的复杂战役,通过独立的作战单元来组成整个作战和指挥体系。”
    “这种作战方式,实际上是空军、海军现代化作战的延续。”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传统作战方式中天然劣势,尽可能发挥出单个作战单元的最大战斗力。”
    “这么说吧,它是一种宏观上的三三制体系”
    “哦明白了。”
    王建成点点头,但随即又问道:    “但这跟我外骨骼的设计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这样的作战方式,要求每一个作战单元都拥有极高的火力投送能力,否则作战单元一旦分散,就很容易被围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么去搞武器小型化,要么搞无人体系人机配合,要么就是提高载重——也就是现在的机械外骨骼。”
    “所以,机械外骨骼的意义,并不在于敏捷作战。”
    “因为在大多数战场上,并不存在需要战士频繁机动、高速移动的场景。”
    “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一条战壕里一蹲蹲一天,在漫长的行军路线上一走走几百里,或者是守在大炮后面搬运弹药,一搬就搬几百上千发。”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他们真的需要多敏捷吗?”
    “毕竟,我们培养的不是士官长,是普遍的、能够紧密配合的战士啊.”
    听到陈念的话,王建成一时沉默下来。
    而一旁的乔麦,则满脸都是“对对对就是这样”的神情。
    趁着王建成没有回答的当口,她开口说道:    “我的思路也是这样的,解决了负重问题,就能提高持续作战能力,至于进一步的应用,我们可以慢慢来嘛。”
    “也不是说敏捷化的外骨骼完全没用,比如特种作战啊、民用的机械操控啊等等,都还是有用的。”
    “但产品总是要一步一步迭代的嘛。”
    “就像我们的歼二十二、J-20B,别看它们现在表现那么完美,但在背后,肯定也是经过了一版又一版的改进的,不信你问你学长,他不是也参与了一部分工作嘛。”
    “没错吧,陈念?”
    听到她的问题,陈念一时愣住了。
    一版又一版的改进?
    还真不是    不过,现在的状况,这种话肯定是不方便说的    于是,他只好开口道:
    “嗯,是的,确实是要改很多次的.”
     晚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82979391_2020176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