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梦轮回之 > 第22章 好戏连台

第22章 好戏连台


词曰:

日月隙驹,尘埃未定皆黑马,

东流不尽江河泻,地底成海,

人低成王;争名夺利为哪般,

百年尚有几人存;童叟闲谈,

渔樵赞;是非不在《春秋》下,

自斟自饮自长吟,何须赞叹知音寡……

千年以来,成绩一直是学生的命根,但现代即使落榜,还可以报名其他学校,而古代的科举考试却是万里挑一,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中状元更不是一般人。

在永明朝时期,帝王权力再次到达了顶峰,对科举考试也更加重视。

王云汉族,名文成,字伯安,号文成公。

浙州绍府人,学者皆称之为文公先生。

永明朝德高望重的文圣!

文章博大宏大,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创立心意学——

心学,又称阳明学。

        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是由王云发展的儒家学说。

根据王云一生中的经历,结合佛、儒、释三学于一身所创立的新学说,其宗旨为“致良知”,王云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后王学徒分五个学派:

右派(江右学派)  代表人物:聂豹、王垦、胡夙;

左派(浙中学派)代表人物:苏墨、王畿、穆念慈;

中派(中州学派  )代表人物:戚贤、薛甲、徐正;

南派(闽粤学派  )代表人物:薛侃、蒋信、朱妍;

北派(帝都学派  )代表人物:朱得之、张牧、冀元亨;

        而中州徐正,汉族,名无极,字中正,十七岁就获得春闱第一的头衔。

当时永明朝战乱四起,很多考生都想考以功名,每个人都发奋读书,希望能通过科举完成自己的梦想,享受荣华富贵,亦可以报效国家。

        其中苏墨、徐正也不例外。

徐正本就聪慧过人,天才加上努力,他没有理由不成功。

公元1660,永明十四年,庚子年,秋闱。

这是永明朝第六次科考,徐正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在考场上披荆斩棘,出口成章,拔得头筹。

          太过优秀的人,往往不是被万众瞩目就是被嫉恨,徐正的优秀被永明宗所欣赏,并钦点徐正为状元。

但他的才华,也同时被来自帝都的考生所嫉恨。

原本徐正是永明朝最年轻的状元,本该拥有荣华富贵的他,却在中榜后二十天削去状元资格,这是为何?

金榜题名的风光!

      在中州可以说未出仕就已经家喻户晓,徐正是“中神州十大才子”之一。

与落云皇朝小王爷苏墨,并驾齐驱,同一时期考中状元!

然而结局却截然不同……

当时科举考生分为南北两派,但因为南北两方的境遇不同,南北方的考生水平也大相径庭。

北方可以说是连年战乱,一些考生平时食不果腹,甚至衣不蔽体,南方考生则大都优雅并且水平也要优于北方。

而徐正虽生在北方,却在南方求学,成为南方考生的代表,可以说,他把所有的风光都收入了囊中。

        这次总共出了进士52人,细数过来竟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徐正考取状元后,人气极其高涨,就连地方的父母官都来巴结徐正,给他挎红花骑白马的待遇。

        徐正故乡更是如同过年了一般,家家灯火通明迎接状元郎。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徐正考中状元,下一步就是在京城入翰林院,做翰林院的修撰,可谓开局踮脚就能碰到巅峰。

    甘州、盐堡城之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而徐正也定不会忘记乡里乡亲,必然会给他们安排个一官半职。

其风光荣耀可想而知,并且徐无极的潜力亦不止如此。

翰林院只是起点,未来更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但是树大招风,徐无极愈风光,落榜的京城考生心里就越难受。

导致了科举界最大冤案!

俗话说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北方考生为了翻盘,竟然联名举报主考官蹈暗箱操作,打压北方考生。

但不得不说这次的情况实属特殊,所有中榜考生无一个北方人。

但是也不怪人猜忌,不只是刘思吾两人,几乎所有的考官也都是南方人,这不能不引起怀疑。

这些北方考生,大张旗鼓在京城游街示众,所到之处无不喊冤。

永明宗本就关注科举之事,再加上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事已至此,他必须给落榜考生一个说法。

永明宗立刻下令,严查此事,但不管如何查证,刘思吾一众考官,竟然没有一个贪赃枉法之辈,这可让永明宗犯了难。

要知道但凡有一个考官被抓住贪污受贿,暗箱操作的把柄,那这件事就好办了,只需要一颗人头就能平息北方考生所恨,可现在事实证明南方考生确实是真材实料。

当时的考卷,永明宗也亲自与查审官员一一过目,没有任何作弊行为,而北方考生的考卷确实不堪入目,甚至连读书人基本的常识都能答错。

    但对于这种结果,北方考生并不买账,依然认为科举考试存在不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不知情的人也加入北方考生的游行大队。

可永明宗其实心里已经有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承认科举不公,重新考试,故意给北方考生放水,分给北方考生一些名额。

但这件事又不能明说,于是让查审官员继续审查。

永明宗已经暗示得很明确了,但是查审官员丝毫没有领悟皇帝的意思,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严格的正常审查,甚至更加严格,最终还是明昭宗亲自来解决这件事。

要知道皇帝出手那必定见血,直接将审查官凌迟处死,主考官刘思吾一众以奸党同伙的罪名或杀或流放,而最倒霉的当属刚刚成为状元的徐正。

只杀了一众官员肯定不能平民愤,必须在南方考生中找一个替罪羊一同顶罪,那这个人就是徐正。

徐正荣归故里,二十天里一直在等待调令,但他士气太过高涨,就连京城之人都听说他骑马挎花好不风光。

皇帝一纸令下,将徐正提到京城,直接把考试作弊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

        此时徐正一脸无辜,根本不知道内情,直呼冤枉,但殊不知此时喊冤已经没有用了。

    当日徐正就被剥夺功名,发配边疆,短短二十天,徐正从天堂到地狱,大起大落堪比过山车。

      随着徐正被发配边疆,京城考生也终于平静下来。

      接着永明宗重新举办考试,他亲自监考,这场考试共录取了京城考生六十一人。

京城人韩山成为了新晋钦点状元,这场南北榜案就此结束。

永明宗的这一波操作,直接赢得了北方百姓的好感。

要知道北方常年战乱动荡,百姓对永明宗还是有所不满的,但这一次虽然“误杀”几个官员,但是却获得了江山稳定,这就是帝王之手段。

徐无极亦是如此,很多人说徐正发配边疆很冤枉。

可实际上,何止冤枉二字就能了结的?  京城发生这么大的案子,徐无极父亲花下巨额黄金,打点当朝大小官吏。

然而在发配边疆的途中……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80479723_7330212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