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建国大事
此劝进之事,法正原本打算让诸葛亮庞统二人之一做牵头人,见二人都不是很积极,便只好在商议他人。
但诸葛亮给出一个看法:“此事不能以主公亲疏远近为论,当考虑其身份,代表各方之势,方为上策。”
几人想了想,由代表天下各势人物劝进,才能说明主公真的众望所归,看来诸葛亮考虑事情真比他们更慎重,也更周到。
首先,能代表汉民和少数民族皆奉刘皇叔为汉中王者,非马超莫属。
其次,能代表天下文人士子皆奉刘皇叔为汉中王者,非许靖莫属。
再其次,代表刘备所在益州士族奉刘皇叔为汉中王者,当以刘璋为首。
再其次,代表于大汉朝方面奉刘备为汉中王,使有救汉之功的皇甫嵩女婿射援比较合适。
再其次,使代表交州的交趾郡太守士燮最为合适。
再其次,使代表汉中的天师道大天师张鲁最为合适。
在其次,代表荆州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最为合适。
另外,诸葛亮也是个过渡,然后是刘备几个近臣,庞统、关羽、张飞!
再然后,代表荆州的武将的黄忠,代表交州的文臣赖恭、代表益州的文臣法正、武将李严,共十四人为主。
刘封认为,自己毕竟是刘备的直系晚辈,不宜出现在主劝表名单之中,法正觉得这倒也好,因主劝进表人不宜过多。
因如刘封赵云这等功劳尚未在主劝进表中,其余可进可不进,却没能进入主劝进名单的人也没有话说了。
便使刘封与赵云、黄权、张松等在排在后面的一百二十余人中。
公元214年秋,建安十九年!
十四位重臣出列进表,劝刘备进位汉中王曰: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
……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万邦,而遭厄运不造之艰。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劫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
……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交、凉五州牧宜城亭侯备……
……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一篇繁杂冗长的劝进表念毕,一百二十多位臣属一起跪下相求。
这一刻,刘备感动得热泪盈眶。
适当的推辞是有的,但以现在刘备之功勋,也确实可以坦然接受这汉中王位。
刘封于其中也颇为感慨。
人常说自己为刘备打下了半个天下,但刘封却深知,若无自己,刘备照样可以打下荆州和益州,照样有资格进位汉中王。
而刘备真正牛逼的能力在于,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让周围的人对其无比敬佩和爱戴。
不信你看看黄权,曾经为保刘璋,恨刘备入骨的一个人,现在成了刘备的忠诚拥趸。
这笼络人心的效率,可比他的系统都牛逼,自己要学的地方可还多着呢!
看着满朝文武,刘备最终接受了汉中王之位。
换上了早已准备好的王爵礼服,此时的刘备气派威严,周身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帝王之气。
至此,刘备成为了汉中王,比原世界多了两个州,又提前了五年。
百官也换好了大汉王爵礼制的官袍,文着黑袍从水,武着红袍从火。
刘封从前正经场合都穿文人的黑袍,这一次终于穿上了代表武将的红袍。
他站在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之后,自觉排在了第五位。
这让黄忠感到不小的压力。
接着便是三日祭天拜地之礼,由费观主持,三日之后,便封百官。
众人背后都在猜想,汉中王如今进位,自己能得个什么官?
谁会是国相,谁又会是世子,谁会是大将军,这成了众文武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第一轮祭祀过后,孙乾找到了刘封:“忠嗣啊,主公让你过去一趟。”
刘封说道:“好,我马上去。”
刘封走了两步,觉得有点不对劲。
现在正是敏感时期,世子之事尚未决论,刘备不应该这时候找自己啊。
难道,他要和自己商量将世子之位给阿斗行不行?
这可不是刘备做派!
于是,他又问孙乾:“还找了谁?”
“只你和孔明先生二人。”
“哦……”
尽管心存疑惑,刘封还是跟着孙乾进了刘备的书房。
诸葛亮和刘备对坐于案上讨论着什么,刘备见刘封来了,便招招手:“封儿,你过来。”
“是!”刘封走了过去。
孙乾很自觉的退下,从外面关好了门。
现在,书房里只剩下三个人,刘封注意到,桌案上摆放了很多纸张,上面写着很多名字和官职。
“封儿,有些建国之事宜,为父想听听你的意见。”
“父亲……啊不对,父王,这种事您和孔明先生就可以决定了,孩儿只会骑马打仗,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懂。”
诸葛亮摇着羽扇呵呵一笑:“大公子治理江夏,治理汉中皆有成效,怎会不懂治国理事?”
莫不是诸葛亮的意思?
刘备继续说道:“为父既称汉中王,当定国都,理论上当效仿高祖,以汉中南郑为都,然其距离战线太近,要么当以成都为都,但又离前线太远,你二位帮我想想,以哪里为都更好?”
刘封这才知道,刘备原来要和他商议的事竟然这么重要。
如此大事,能找我商量……
刘封还在思索,诸葛亮已然给出了意见,先定成都,待打下长安,再考虑迁都。
刘封想了想,觉得诸葛亮说的有道理,便也同意以成都作为国都
刘备接着说道:
“另外,当置国相总领全国要事,另置尚书部,总理民政,这国相嘛,我想用孔明先生,这尚书令亦是高官,我现在有些犹豫,是用庞士元先生,还是用法孝直先生。”
诸葛亮当即拒绝:“主公不可!大汉王国国王不济,方使国相总领要事,主公年富力强,臣建议不置国相。”
刘封最近真没考虑过这些,只得说道:“不置国相,便由诸葛军师做尚书令呗!”
刘备思索点头。
诸葛亮则立刻拒绝:“臣建议,以庞士元先生为尚书令。令法孝直,刘子初为尚书部左右仆射!
另置六曹尚书,为董允、杨仪、黄权、张松、秦宓、邓芝、李恢共掌国家大事。”
诸葛亮信口说来,就好像在心里早就打好了草稿。
接着,又是类似九卿之类的宫廷要职,三个人商量半天,最终决定:
太傅 许靖(掌习文师教)
太常 费观(掌宗庙礼制)
太仆 简雍(掌王城车马)
光禄勋 赵云(掌王属亲兵)
大司农 糜竺(掌国家财政)
大鸿胪 李严(掌迎宾礼送)
少府 伊籍(掌王室支取)
侍中 孙乾(掌王佐差办)
卫尉 陈到(掌王城禁卫)
廷尉 董和(掌断狱罪罚)
宗正 刘磐(掌王族赏罚)
……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80474237_1863979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