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我师兄实在太暴躁 > 第124章 座前童子

第124章 座前童子


恭送皇帝陛下离开之后,群臣纷纷起身,魏时兴看了看杨将军,抱拳说道:

“陛下让我等商议出兵之事,杨将军请吧。”

杨昂雄冷哼一声,踏步而出,并未理会魏大人的邀请。

“你。”魏时兴面色微寒,对着身后几名下官,大袖一挥:

“走吧,别管他。一个浑人而已。”

几个枢密院任职官员,齐齐跟在中书令大人身后,朝枢密院方向走去。

当朝皇帝并没有设置枢密院首脑,而是让中书省,兵部和三军司马以及护国将军杨昂雄一起参政议事。

“杨将军请留步。”镇远军首领广成斌叫住杨昂雄,他知道大将军脾气,也怕因此被小人逮到把柄,因问道:

“大将军你这是去哪里?”

“去哪里,自然是回家吃饭,不然还等你们请客啊?”从早到现在颗粒未进,又在朝堂平白一番争斗,肚子早咕咕叫了。

广成斌是杨昂雄的老部下,知晓大将军身高体阔,食量惊人,一顿不吃就难受,加上大将军淬炼肉身,早已进入武道第五重天,自然是急着回家吃饭,却说:

“大将军真会说笑。”

“谁特么跟你说笑,滚一边去。别以为有了将军军衔就在老子面前耀武扬威。”说完转身就走。

广将军虽然敬重杨老将军,可他也算当朝大员,何人敢对他如此说话,魏大人见了都礼让有加。当即心生不悦,却还是强忍怒火,拉住杨将军说道:

“杨老头,陛下有旨,令我等参政议事,军政大事你最好还是去一趟,不然老臣说不得,去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杨昂雄甩开胳膊:“爱去不去,老子没道理去受那个鸟气。”

广将军无奈看着杨将军远去,感叹大将军真的老了。

如今这个护国将军,哪有丝毫当年霸气,守了一个空名号,名为三军统帅,手里却无半只兵卒,任谁都受不了这个窝囊气。

当年陛下鸟尽弓藏,灭了赵家军最后一只奇兵,杨昂雄凯旋回朝,皇帝陛下出城三十里亲自迎接。

一时间君慈臣孝,引为佳谈,杨将军功勋卓著,风光无两。

哪里知道,陛下略施小计,含泪一声杨大哥,一杯兄弟酒,竟然把老将军的三军兵符全部收回。

之后,封了杨大将军为护国大元帅的空头名号,使其在朝内这些年,也没少受闲气。

广成斌也颇有些手段,杨昂雄手下原有三只风云军队,其中一只的指挥权,被广成斌拿到了手,成为镇远军的大统领。

广成斌一直记得老将军恩情,所以他对老长官的尊敬,从未因为杨昂雄的轻视怠慢而放下。

看着杨将军远去的身影,高大威猛的背影中暗藏一丝孤单与落寞,连腰板都似乎没那么硬了。

广成斌无奈转身,往枢密院方向赶,等到他走到的时候,屋内早已座无虚席了。

细数房内,中书省左右仆射,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还有禁卫军,黑羽军两军的首领齐齐在座。

中书令魏大人率先开口:“陛下有旨让我等三司共议,但大家都知道,供奉司的衙门,比天都高,我等还是商议出结果,再去请法旨吧  。”

众人回应:“魏大人说得对。”

广成斌长剑杵地,大大咧咧坐在下首,开口问道:“不知魏大人有何高见。”

魏时兴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说道:“先听听几位将军的吧。”

禁卫军和黑羽军的两位将军都齐齐看向广成斌,似乎等他拿主意。

广成斌也不藏着掖着,当即表明了态度说道:

“我等一介武夫,没有什么见地,只知道领兵打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不出兵,还是魏大人商量着办吧。”

魏时兴当然不愿出兵,这些事,能推就推。

如果他提倡出兵,胜利倒还没有他的功劳,必然是将军们得到封赏,若是有闪失,论罪责他魏大人第一个跑不掉。

其次,这几年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不得不防。

再加上去岁蝗灾,今春矿难,朝廷财政吃紧。

朝堂里里外外,都是他在张罗,皇帝陛下不问缘由只看结果,他这个朝廷大当家,实则没有表面那么风光。

“依照老夫愚见,朝廷还是不要管这档子事,让地方官员筹集粮饷,征集赋税,重新招募士兵,练兵两年,再去剿匪不迟。”

“魏大人所言极是。”

“中书令公,深谋远虑,实乃我等楷模。”

“是啊是啊。”

“佩服佩服。”

广成斌平静看着几位大人出声赞扬魏大人,掌心杵着腰间剑柄,不发一言。

这几个文官大人,除了溜须拍马,实在一无是处。

禁卫军首领还有职责在身,难得听他们这酸腐之气,站起身来抱拳道:

“既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魏大人,易大人,还有诸位大人,下官先行告退。”

说完又朝着另外两位将军行礼:“广将军,杜将军,请。”

广将军和杜将军也纷纷起身,我们也告辞,回家吃饭。便对着禁卫军首领白启年说道:

“白将军请。”

几位文官大人纷纷起身:“诸位将军慢走。”

正此时,门口来了一个道童,面红齿白,脑袋圆圆,模样十分乖巧。

大家心中微凛,知道这个小道童正是大供奉座前童子,不敢怠慢,当即请了进来。

那童子说道:

“这里谁是魏大人。”

“老夫便是,敢问仙童有何指示。”

道童手里一张绢帛,用稚嫩双手托起,睁着大眼睛说道:

“这里是家师大长老法旨,请魏大人恭阅。”

魏大人躬身接过长老法旨,白色锦缎上书一行文字:

听闻西南边陲剿患为祸,民生凋敝,怨气冲天,长此以往,于本朝气运有损,望诸位大人,尽快妥善处置。

又闻朝中龙军虎将辈出,皆愿前去剿匪,本师颇感欣慰。

即日起诵经百部,为陛下祈福,为子民求顺,本师于法堂前,静待公等佳音。

今着供奉院两名法师随军前往,以备敌方妖法诡谲,祸乱人间正道。

此致,公哲圣手书。

大家看后,都不言语,静等中书令魏大人发话。

魏时兴无奈叹道:

“大供奉如此说,我等遵命就行了。”

知道这大供奉乃供奉司首座,修为通天,统管天下宗门岁贡之事,连皇帝陛下都得礼让三分,自然不敢有违法旨。

魏大人弯下腰,对着面前童子,谄媚一笑说道:

“灵童小友,请你回去禀报大法师,就说我等收到法旨,立即遵命行事,不日便派军前去镇压匪军,请公真人宽心。”

童子点头,稚嫩的脸庞似乎没明白其中含义,眨了眨眼,将魏大人的话记下,转身便走。

白启年看着道童欢快地跑去,神色凝重。

杜将军因问道:“白将军有何不妥了吗。”

白启年回过神来,有点不自然地说道:“哦,没什么,没什么。”

只是压低声音在杜将军身边悄声说道:

“杜将军你才回到皇城不久,自然不知道,这供奉院的小道童,这么多年了,一直都长不大,似乎永远都是六七岁的样子。”

“哦?竟有此事,难道是仙师的驻颜术。”

白启年不知道家真法,凝神不语。

魏大人打断大家议论,都散了吧,我去面见陛下。

他知道,有些事还得询问陛下真意,和这些人也商量不出个结果了。

来到御花园,皇帝陛下正在赏花。

叫来陈公公低声道:“总管大人,老臣有要事要启奏圣上。”

陈公公压低声音:“魏大人稍等片刻,陛下正在赏花,不方便觐见。”

魏时兴面色微凛,咽了口唾液,垂手站在园外,和陈公公并肩而立,背对院门。

似乎站了一些时辰,魏大人伸手拍开身边蚊蝇,忍不住压低声音,几不可闻:

“陈公公,陛下今日,赏的哪几朵花?”

陈公公也觉得无聊,随意回了一句:“芙蕖,秋菊和红梅等。”

魏时兴眼中银光一闪而逝。

暗自点头,心道这几朵花当真人间绝色,偶尔有幸,能远远看见一角,都能被花香迷魂,留恋不已。

咽下口水,魏时兴眯眼神游而出,仿佛已至云端。

陈公公面色平静,手拿拂尘,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奇,也不知道魏大人问这个干什么。

二人不一样的心思,约莫又过了半刻钟,背后园门打开,一位宫女来至门前:

“陛下有旨,宣魏大人觐见。”

陈公公前面带路:

“请随老奴前来。”

魏时兴躬身:“总管大人请。”

二人进入御花园,沿着花园小径,穿过两重园林月门,来到一处极为雅致的庭院,凉亭幽糊,花圃山石,应有尽有。

陛下斜倚在凉亭龙榻,喝茶听曲,凉亭之后,一群宫女簇拥三位娘娘由后面洞门出去,自去寝宫不表。

魏时兴目不斜视,在庭前叩拜皇上。

“魏爱卿免礼,何事急于见朕,竟连片刻空闲时间都不得给予。”

魏时兴刚刚站直了腰,听见皇帝怪罪,扑通一下跪地:“老臣惶恐。”

大泽天子兴趣缺缺,打了一个哈欠,摆了摆手:

“算了,有事就说吧。给魏爱卿赐座。”

宫女搬来一把檀木方凳,魏大人看看左右,陈公公面无表情站在一边,讪讪道:

“陛下,老臣还是站着舒服。”

“不必拘礼,你且坐下。朕有话说。”

“诶,老臣失礼了。”对陛下抱拳告罪之后,半边屁股挨着木凳坐下。

“先说说你有何事禀报。”

魏时兴把供奉司大长老给他的旨意重复了一遍,以显示忠君之事,不敢怠慢。

又说道刚刚在枢密院发生的事,看见陛下静心喝茶,知道陛下刚刚赏花尽兴,现在不急着赶他走,便拣了些陛下平时爱听的话说。

比如,刚刚在枢密院,各位首领大臣的神态表情,和说话言语,每一个人每一桩事,竟然是模仿得惟妙惟肖,此时的中书令大人,更像是一个表演丰富的戏子。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9444468_7349629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