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五代十国传奇 >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岐王李茂贞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岐王李茂贞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是河北蠡县人,不过当时此地归属深州博野。他生于公元856年,此时正是唐宣宗励精图治,企图挽救大唐危局的时候。

        那时,大唐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军人成为一个比较有希望的职业。少年宋文通和众多同乡壮丁一起参加了镇州成德军,由于作战勇敢,他被选入了藩帅的牙军,还因功升为队正。

        不久,他随着军帅一起到了奉天驻防。这个奉天也不是后来的沈阳,而是长安附近的乾县。彼时大唐余威犹在,藩镇军要为天子服役。

        这种异乡当兵的日子很无聊,宋文通是个有志青年,可是面对天下崩坏的局势,他一个小小的队正也只能徒唤奈何。

        公元880年,就在宋文通百无聊赖之时,黄巢义军攻入了长安,曾经让四夷宾服的大唐天子又一次当起了寓公。逃亡中的天子命令各地藩镇勤王,防区本就离长安不远的宋文通所在部队奉旨出兵。

        来自河朔三镇的镇州军可不是被宦官们玩坏了的神策军,这支常年征战的军队战斗力硬是要得。

        镇州军一个突袭,就将志得意满的黄巢首将尚让打得没了脾气,让尚让见识了什么才是大唐雄师。

        这一仗,宋文通打得可圈可点。战后论功行赏,他被封为了神策军指挥使。让他去指挥一帮滥竽充数的软蛋神策军,真不知上面是怎么想的,也许是希望用他们这些真正的悍将去训导疲软多年的神策军吧。此后,宋文通一直在西北神策军,和各路大神战斗,从他们身上学习自立之法。

        六年之后,陕西、山西等地的数家军阀以静难军节度使朱玫为首,共同向朝廷发难,就连盘距河东的李克用也跳出来声援。这几家军阀对田令孜把持朝政甚为不满,认为马球皇帝唐僖宗李儇当初之所以被黄巢修理得那么惨,罪魁祸首就是田令孜。如今大家合伙团灭了黄巢,凭什么朝政还有这个死宦官把持,而且这家伙贪得无厌,总想着从大家碗中捞好处,如何能让这些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兵头服气?

        田令孜一看众怒难犯,索性带着唐僖宗出宫巡狩(皇家逃跑专用语),一口气逃到了凤翔。朱玫一见皇帝跑了,随性拥立宗室李煴为帝。

        哪知道,这个"性谨柔,才无过人者"的李煴虽然被朱玫隆重推出,却无人买账。毕竟,皇帝不是你姓李就可以,至少得讲究个正统吧,哪能说立就立啊?

        彼时,仍在神策军中担任唐僖宗护军都将的宋文通就不认可李煴。他带着经过自己重新改造后的神策军一部,硬扛朱玫手下大将王行瑜的追兵。当年闻风而逃的神策军在这一仗中打出了威风,让世人看到了天子亲军的雄风不减当年。

        唐僖宗曾亲历过当年神策军的狼奔豕突,如今看到神策军满血复活,立刻龙颜大悦,下旨封宋文通为武定节度使。不仅如此,他认为别人不可靠,还是这个河北汉子靠谱,为了更好抓住这个保命的王牌,他亲自为宋文通赐国姓李,名曰茂贞,还特意赐字为正臣,其意不言而喻。

        此时的李茂贞虽然步入了大唐藩镇的光荣行列,但追随流浪的皇帝,根本不知道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因此,那时他的命运与唐僖宗是紧密相连的。他对皇帝非常感激,流着泪好好地表了一番忠心。这也是乱世君臣的经典桥段,不必赘述。

        成为大唐公务员高阶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后,李茂贞的表现更突出了,迅速蹿红成乱世中的一枚网红。

        887年,朱玫创业之梦破灭了,田令孜和唐僖宗彻底分手了,唐僖宗也终于可以回到长安继续打马球了。可是,皇帝的车驾刚走到凤翔,就遇上了劫道的凤翔镇帅李昌符。说起来,此位李将军当初也是反皇派一枚,如今生怕皇帝回京反攻倒算,索性提前打个劫,万一做掉了皇帝,就不会再有人秋后算账了。

        可惜,李昌符不幸地遇上了另一位新科李将军。李茂贞正是积极表现,争取早日转正成为货真价实的一方之主的关键时刻,如何能够听任第三者插足。

        于是,李将军遇唐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李昌符瞬间悲剧了,不仅被李茂贞的神策军穷追猛打,而且还用自己的人头染红了李茂贞的官帽。

        唐僖宗高兴坏了。一直以来,不是起义,就是叛将,他的幸福生活全让人搞砸了。如今,一个乱臣贼子的大好头颅摆在面前,那滋味比打马球狂揽冠军还爽。于是,唐僖宗立刻加封李茂贞为凤翔、陇右两镇节度使,将李昌符空出来的地盘悉数赏给了护驾有功的李茂贞。李茂贞终于在而立之年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小目标。

        此后数年间,羽翼未丰的李茂贞一边埋头治理自己的地盘,一边继续为天子保驾护航,狂刷存在感。这让受够了乱世之苦的唐室很满意,于是,刚刚上台没两年的唐昭宗李晔就大气地封李茂贞为陇西郡王。这个封号很有点儿讲究,因为陇西是李唐皇室的郡望,轻易不会与人的,如今却封给了一个赐姓之人,确实有点高看李茂贞了。或许,这也是李茂贞发达之后,仍一如既往地姓李,而没有改回本姓的初衷吧。毕竟李唐皇室虽然已经不值钱了,但姓李还是很时尚的。

        就在李王爷高高兴兴地戴上王冠不久,唐昭宗又摊上事了。要说这个如同崇祯前世一般的唐昭宗也是够点儿背的。他比自己的哥哥唐僖宗有理想,时刻想着重兴唐室,可是他志大才疏,且所用非人,越是努力,越是事多,一直在亡国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这不,枢密使杨复恭又闹上了。闹后,他跑到汉中,与自己的养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一起合伙造反。不过,杨氏父子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结果分分钟成为别人升官的垫脚石。

        这个迅速完成灭杨大计的人就是本文猪脚大哥李茂贞,在杨家父子造反前途一片黯淡之际,李茂贞的大军杀进了汉中兴元府,杨家父子被迫走上了逃亡之路,等待他们命运可想而知。

        仗越打越顺的李茂贞此后如同开挂一般,在秦陇这块帝王沃土上横冲直撞,一口气攻占了凤州、洋州、泾原等地。

        势力大增之后的李茂贞脾气渐长。因为自己的辖区离长安很近,加上自己这些年为唐室立了些许功劳,不免骄傲起来,越发地关心起朝政来,这让本来就对他渐生提防之心的唐室变得异常敏感。

        于是,一些大臣便公然指责他目无君主,似有不臣之心,希望朝廷早点儿翦除,以免尾大不掉。这也是那个年代武将发迹后的经典戏码。

        李茂贞当然不肯服软,就上书驳斥,以证清白。哪知道,那些大臣都是咬文嚼字的高手,很快从中找出李的不敬之语,迅速上纲上线。看了大臣们众口烁金的奏章,唐昭宗颇为生气,下旨调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让听话的宰相徐彦若接掌凤翔。

        李茂贞在基层工作多年,深知天高皇帝远,虽然可以自由自在,但同样意味着远离权力中心,难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公然拒绝调任,还煞有介事地上书吓唬唐昭宗:"本来我是想走的,可是,凤翔军中不稳,恐有他变,到时候百姓遭难不说,就怕陛下要想出京巡狩,连个落脚地都找不到!"话里话外,李茂贞已经把凤翔变成了自留地。

        唐昭宗见文的不行,就想来武的。他召见宰相杜让能商讨如何搞定李茂贞。杜让能曾经吃过李茂贞的亏,暂时不想惹事,就好言劝道:"李茂贞虽然骄狂,但终究尊奉唐室。况凤翔军势大,离京亦近,一旦朝廷讨伐失利,恐怕变生肘腋,谁来收拾残局呢?"哪知,杜让能的好心让年轻气盛的唐昭宗登时气炸了:"朕不能任由藩镇欺凌而不作声!"

        自此,李茂贞与唐廷的蜜月结束了。

        公元893年,头脑发热的唐昭宗正式出兵讨伐李茂贞,希望在李身上收获杀鸡儆猴的奇效。

        可惜,事与愿违,此时的唐朝早就是一艘四面漏风的破船,平静地驾驶也许还能苟延几年,一但将其狂暴地驶入军阀混战的浊流,分分钟就有倾覆的危险。

        果然,早就士无战心的唐军根本不是血战经年的李茂贞的敌手。李茂贞打败了前来问罪的中央军后,不依不饶地领兵进京讨说法。

        昨天还气势汹汹的唐昭宗立马怂了,害怕引火烧身的他赶忙杀死两个主战的枢密使,然后指天誓地地说,都是这两个倒霉蛋搞的鬼,自己是受蒙蔽的。

        李茂贞并不买账,直接陈兵临皋驿,要求朝廷杀死杜让能。虽然这次讨伐杜让能是反对派,但李茂贞深知如果留下杜的话,早晚是个祸害,不如借机除去。

        杜让能倒是条汉子,朗声道:"我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既然李茂贞非要我死,那我又何惜以死纾难!"一席话,说得唐昭宗满面羞愧,一个劲儿地流泪。

        搞定了老对手杜让能,李茂贞又和河东李克用因为河中节度使的继承人问题起了冲突。唐昭宗站在李克用一边,非要为李克用的姑爷王珂背书,这让李茂贞又有了叫板中央的借口。

        李茂贞和另外两个军阀王行瑜和韩建一起,进兵长安,逼着唐昭宗换人,捎带脚还逼着唐昭宗杀掉了两个宰相李溪和韦昭度。几年里,昔日高不可攀的大唐宰相,居然让李茂贞一下灭掉了三个,不得不说,乱世之中,有权真不如有兵实在。

        不过,这次李茂贞撞到铁板上了。他刚刚退回凤翔,李克用就打着勤王的旗号开到了长安。李茂贞心知自己可以轻松搞定唐昭宗,却无法面对纵横天下的沙陀兵。无奈之下,他也只能丢车保帅,杀掉留守长安的义子李继鹏,向唐昭宗请罪。这年头,做义子也够杯具的。

        这回轮到李克用不依不饶了。他可不想轻易放过插足关中的机会。于是,他要挟唐昭宗杀掉李茂贞。

        关键时刻,唐昭宗还是明白权力制衡要义的,知道如果李茂贞就此挂了,那么,本就依违两可的李克用就更制不了。于是,他好言相劝,说了李茂贞一大车好话,然后请李克用看在大家都是"为了朝廷"的份上,放过李茂贞。李克用见皇帝不开面,也不好过于逼迫,只是恨恨地摞下一句话:"李茂贞不死,京师永无宁日!"然后,拍拍屁股离开长安,继续和他的宿敌朱温死磕。

        李茂贞躲过一劫后并不死心。他发现唐昭宗也在痛定思痛地大散金箔招募军队,并且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宗室成员。皇帝打的什么算盘,久在神策军中的李茂贞太明白了。与其等着皇帝有朝一日练出精兵再来剿灭自己,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又向长安进发了。

        唐昭宗带着一群新兵蛋子,哪里是李茂贞的对手,还没看到敌人就做了鸟兽散。这回唐昭宗可是急糊涂了,只能逃到韩建的地盘上巡狩,将好不容易攒起的家底败了个精光。

        韩建虽然保民有方,但保民先得保住自己的道理,他比谁都懂。所以,他一面收留唐昭宗,一面为李茂贞说情,借以讨好李茂贞。

        结果,将皇帝吓得出巡,并将长安抢了个精光的李茂贞不仅没罪,还被加封为岐王,并拜尚书令。

        此后,李茂贞一度和朱温抢皇帝,争正统,在关中一带打得不亦乐乎。不过,他哪里是朱老三的对手,最终只得乖乖地将皇帝的控制权转让给朱温,眼睁睁地看着朱温一步步地走上事业的巅峰。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与朱温结下深仇的李茂贞一面坚持沿用唐哀帝李柷的天祐年号,以示自己"汉贼不两立"的决心,一面与昔日的冤家李克用化敌为友,共同写就讨朱檄文,声称要兴师问罪。当然,面对强势的朱温,李茂贞也就是表示一下政治正确的态度而已,至于李克用,也并不信任这个老对手,双方的联合不过是抱团取暖,打朱温,恐怕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此后,那些军阀大佬们见朱老三称帝,纷纷步其后尘,过上了皇帝瘾。

        此时,李茂贞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他深知关中残破,早就没有了问鼎天下的本钱,充其量就是个自求多福的封国,皇帝这个帽子太重,绝不能轻易触碰。

        于是,他仍然只称岐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开府设官。不过,他也一度有些技痒,索性以其所居为宫殿,其妻称皇后,各种仪仗都跟皇帝一样。但是,他坚决不称帝,始终为自己留下一条可进可退的后路。

        915年,邠宁降梁,这让李茂贞的岐国登时门户大开。李茂贞生怕梁军乘势深入,就趁后梁政权更迭之际,派出刘知俊率军夺回宁州,进围邠州。就在这个朱温悍将刘开道以为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全取邠州之际,却遇上了后梁大将霍彦威的全力固守,愣是围攻半年不克。

        李茂贞的倒霉事还不止这个,916年,蜀主王建也来分一杯羹,亲率蜀军进击陇州,这让李茂贞很没面子。从前让李克用、朱温吊打也就算了,如今就连王建这个"贼王八"也敢来欺侮自己,还有没有天理啊?

        不过,李茂贞深耕凤翔、泾原一带长达数十年,根基牢固,虽然遇上些小挫折,但最终还是化险为夷。只是他的实际控制区只剩下了七个州,与鼎盛时期势力波及四道十五镇四十五州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公元923年,后唐灭掉后梁,年迈的李茂贞为了讨好李存勖,特意以家人礼(大家都是李唐赐姓)给李存勖写了封信,祝贺他攻入开封。

        李存勖定都洛阳后,老谋深算的李茂贞越发心里不安,忙不迭地上表称臣,还让儿子去朝见李存勖。李存勖为了能够顺利进军蜀中,实现自己的大目标,决定对他采取怀柔政策,以李茂贞是前唐元老为名,对他倍示尊敬,不仅保留了他的前朝旧职,还晋封为秦王。李茂贞宝押对了,心也放宽了,本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可惜,岁月不饶人。在他生病时,李存勖还派人去给他送药慰问。公元924年,就在李茂贞被封秦王后不久,这位西北王便与世长辞了,终年六十九岁,谥曰"忠敬"。

        戎马一生的李茂贞杀人无数,但却一心礼佛。供奉舍利的凤翔法门寺在唐武宗会昌法难后几经颓废,无人打理。李茂贞坐镇凤翔期间,花了二十多年,修寺宇、建法舍、铸铜炉、造佛塔,对法门寺进行了旷世持久地修复,使法门寺重现了皇家寺院的繁华,这是唐末以来绝无仅有的。也许,李茂贞是想通过佛法无边来化解自己生处乱世的烦心吧。

        史料有限,我们不知道李茂贞治理凤翔的详情,但是从其长子李从曮被凤翔百姓执意挽留,就如同当年镇守河内的东汉名臣寇恂一样,可以看出李家父子是深谙"好汉护三村"道理的,也确实为当地百姓做过不少善事,对此,就连对武臣无比挑剔的欧阳修也称赞李茂贞"以宽仁爱物,民颇安之"。李从曮兄弟也都受过良好教育,皆以书画见长。或许,这也是曾经雄据一方的李茂贞,能够在乱世中得以善终的要因之一。

        却说唐庭自李嗣源离去,郭崇韬斩首,朝中百官如群龙无首,竟纷纷归附伶官景进门下,百般奉承贿赂以求保官。李存勖骑马打仗骁勇果断,可让他治理国政却是坐不住。既然无仗可打,干脆就四处打猎游玩。宫中奏章全由景进、史彦琼一群男宠独断专行。

        朱友谦本是朱温养子。梁兵西攻李茂贞时,太祖往来过陕,友谦奉事尤谨,因请曰:“仆本无功,而富贵至此,元帅之力也。且幸同姓,愿更名以齿诸子。”太祖益怜之,乃更其名友谦,录以为子。太祖即位,徙镇河中,累迁中书令,封冀王。

        太祖遇弑,友珪立,加友谦侍中,友谦虽受命,而心常不平。已而友珪召友谦入觐。  朱友谦不行,归降后唐。

        庄宗灭梁入洛阳,朱友谦来朝贺,赐名李继麟,赏赐以万计。第二年,加封太师、尚书令,赐铁券恕死罪。用他的儿子朱令德当遂州节度使,朱令锡当忠武军节度使,诸子及其部下将校当刺史的有十几人,恩宠之盛,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

        朱友谦对伶官独霸朝纲陷害朝臣甚为不满。

        景进、史彦琼等怀恨在心。经过一番勾结,异口同声地向庄宗请杀朱友谦。景进说:“河中有人告发,朱友谦任职河中时曾与郭崇韬勾结谋叛,对陛下处死崇韬颇有微词。当断不断,日后必乱。”

        庄宗闻言道:“友谦自归顺以来未见其有异心,与郭崇韬相互勾结恐怕是有人在其中离间?”郭崇韬本人谋叛都是莫须有的罪名,何来相互勾结一说?

        景进道:“朱友谦曾是朱温的干儿子,因反了朱温才归顺陛下。昔日吕布杀丁原而降董卓,杀董卓而自立,以奴才之见朱友谦必是吕布之类的小人。”

        庄宗一听信以为真,连夜遣禁军统领元行钦将朱友谦、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白奉国等十人一并拿下,皆斩于徽安门外。又下诏叫魏王继岌在遂州杀朱令德,王思同在许州杀朱令锡,夏鲁奇到河中杀朱友谦全家并灭族。正是:

        洛阳城下阎王愁,

        徽安门外冤血流。

        良将满门本无罪,

        男宠祸国几时休?

        据说夏鲁奇奉命到河中诛杀朱友谦家眷时,朱友谦的妻子张氏取出铁券对夏鲁奇说:“这是皇帝去年赐给我家的,我是个妇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夏鲁奇很惭愧,但君命难违,最终还是决定将朱友谦一家处死。张氏平静地对夏鲁奇说:“朱氏宗族当死,希望不要滥杀下人。”就把婢仆百人分出来,以家族百人就刑。

        朱友谦及其副将九族上千口被诛杀,震惊天下。后唐同光四年二月,魏州太守赵在礼、邢州太守赵太、幽州太守高行周、博州刺史翟建,四路兵马起兵造反,扬言  “杀伶官,诛倡优”。

        各州郡飞章急报洛阳,庄宗李存勖召见百官商议对策,太博学士冯道奏道:“臣启陛下,四路兵马造反来势汹汹,臣以为可急招镇州节度使李嗣源出兵讨伐。”

        侍中景进道:“李嗣源手握重兵一直对京师虎视眈眈,启用李嗣源如同放虎归山。”

        丞相豆卢革奏曰:“陛下,李嗣源乃我大唐擎天得力柱,架海紫金梁,倘若不用,也无人可选。”

        庄宗实出无奈只得降旨命镇州节度使李嗣源为内外诸军都招讨,出兵讨伐四路叛军,又令魏王李继岌率领入蜀兵马返回京师。

        李嗣源封疆于镇州已近两年,整日庭院赋闲。庄宗诏书传至镇州,李嗣源看过诏书,即刻诏来左右副将商议对策。李从荣、李从珂、石敬瑭、安重诲、刘知远等众人分作两厢,李嗣源道:“如今四路兵马揭竿而反,声言‘杀伶官,诛倡优’。圣上令我发兵,诸位意下如何?”

        李从珂道:“父帅不如按兵不动,让万岁明白祸害忠良的报应。”左右众人连声响应。

        安重诲道:“主公若是按兵不动,诸侯必定蜂拥而起,中原必定大乱。倘若主公能平定四路乱兵,则中原收复三分天下有其二,霸业可成矣。”

        李嗣源道:“众人之言,唯有重诲之言颇具远见。传令摆帐中军,老夫要点将排兵。”正是:

        赋闲两载气不衰,

        老骥犹慕点将台。

        乐宇茫茫久未到,

        乱世浮沉卷土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9438142_1479076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