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三百六十九章:这才是他们反对修铁路的真相

第三百六十九章:这才是他们反对修铁路的真相


  散朝后。

  武英殿。

  朱高煦端坐在御桌之后,太子朱瞻域坐在御桌左下方的圈椅上。

  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于彦昭、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蔡信四人依次分别坐在殿内右侧。

  大都督府左都督徐辉祖、大都督府右都督李景隆、兵部尚书齐泰三人依次分别坐在殿内左侧。

  此时,大明乾熙皇帝正在与七大当朝重臣商议同时修建三条铁路之事。

  “陛下,臣与工部众臣一致认为,以大明如今的国势,足以承担同时开建三条铁路的压力。”

  工部尚书蔡信微微欠身道:“至于雇工采办材料所费,并非一年内必须完成,可分批进行,如此国库对修建铁路方面的支出将会比预算降低至少五成。”

  乾熙四年九月,原工部尚书宋礼在巡视有线电报修建进度的途中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他比历史上多活了五年,因其性格刚直,驭下严急,虽然为朝廷办成了许多实事,却不被人所亲,病逝后,家里甚至没有多少余财。

  朱高煦念其治理会通河,便利漕运有功,下令追赠其“太子少保”,谥“文靖”,以其长孙补为国子生。

  此外,为了表彰宋礼及当年配合宋礼一起治理会通河、疏通黄河故道的原刑部侍郎金纯、工部主事周长之功,朱高煦还特地下诏在南旺湖上建立宋公祠,以金纯、周长配祀。

  宋礼丧事结束后,朱高煦擢升原工部左侍郎蔡信为本部尚书。

  蔡信,武进阳湖人,有巧思,少习工艺,授营缮所正,升工部主事。

  永乐年间,朝廷营建紫禁城,凡天下绝艺皆征至京,都遵从蔡信之绳墨。

  乾熙五年,蔡信升任工部尚书后,为了像宋礼那样赢得生前身后名,他竭尽全力的想要在任上做出一番功绩。

  当朱高煦在乾熙七年六月下旨工部,要求用五年时间修建三条铁路之后,蔡信会同工部六品以上官员连夜商讨,制定了一个针对修建铁路的工作计划。

  于是,工部先后派出七十多名官吏,从各大常科书院招募了三百多名专修建工科的学子,作为勘测人员。

  这些人被蔡信分成三队,每队负责勘探一条铁路线。

  十个月之后,每个勘探队皆做出了一份详细的铁路修建规划书。

  朱高煦看完蔡信呈上的三份铁路规划书,大喜,特地用御笔写了“办事可靠”四个字赐给蔡信作为嘉奖,并赐南洋冰糖十斤、胡椒十斤等御用贡品作为赏赐。

  如今朝堂上反对同时修建三条铁路的声音尤其的大,就连亲征大漠,一战灭掉瓦剌、鞑靼之后声望比肩朱棣的朱高煦,也颇有顾忌,不敢轻易决断。

  为了增强朱高煦开建铁路的决心,蔡信毫不犹豫的做了一回出头鸟。

  “陛下,大司空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兵部尚书齐泰先是对蔡信的话表示赞同,接着却话锋一转道:“但臣觉得,还是应该先修建一条或两条铁路,待摸索出成熟的经验之后,再开建另外的铁轨路线。”

  “依大司马之言,朝廷该先修建哪条铁路?”

  朱高煦看似随意的问道。

  “回陛下,臣认为,若是财力充足的话,应该先修京同铁路与玉同铁路。至于原因,乃是为了加强朝廷对草原的控制。”

  齐泰是积年老臣,自然不会真的认为皇帝只是随口一问,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很深,一般人根本把握不住。

  刚才在朝堂上,皇帝一声令下,将十一名朝臣当场摘了乌纱,其中右佥都御史李新级别最高,乃是正四品。

  李新的罪名是勾结陕西商人,往草原走私粮食,赚取巨额钱财,以权谋私,收受贿赂。

  然而,在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却是李新、陶圭、谢俊等十一名朝臣皆在陕西、山西境内有产业。

  他们是所有反对朝廷修建铁路的官员之中,声音最大的那一批人。

  他们反对修铁路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敌人若来犯,用铁路之便,可直抵京师”的“愚蠢荒谬”之言论正是出自以李新为首的这一批人。

  齐泰仔细一想,就能理解李新等人为何会极力反对修建铁路。

  因为铁路修好之后,朝廷往草原运送物资,以及从草原运回牛羊马匹等“税收”将会更加便捷,所需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如此一来,朝廷便可以组织或雇佣较少的商队,从漠北运回“税收”,陕西、山西等境内的商人就会失去至少一半的利润。

  商人都没有了“余粮”,李新等人的财路自然也就断了。

  齐泰虽然知道这才是李新他们反对修铁路的真相,但他并不打算说破此事,而是紧接着说出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来。

  “从龙城至京师,走官道约有三千两百里,分为南北两段路线。”

  “北线有一千八百余里,从龙城向东南出发,途径浚稽右卫、九原上卫抵达九原右卫之后,再改向东,途径玉龙左卫抵达玉龙卫(二连浩特)。”

  “南线是从玉龙卫南下,经过玉龙右卫(苏尼特)、兴和(集宁)至山西大同府,再从大同经宣府、保安、延庆等地,便可抵达顺天府宛平县,进入京师,这段路线约有一千四百余里。”

  “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商队从漠北至京师,多选择夏秋两季。”

  “若是运输的货物不多,商队全员乘坐减震马车,在非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日行百里,从龙城到京师走一趟需要一个月零数日。”

  “倘若运输的货物较多,除了每日的走走停停休息之外,商队每至一处驿站还必须全员休息一二日,否则人马都吃不消。”

  “这样从龙城到京师走一趟,就需要一个半月。若是运气不好在路上遇到暴雨或狂风,甚至得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而陛下打算修的三条铁路之中,京同铁路是大同至京师的路线,玉同铁路是玉龙卫至大同的路线。

  “换言之,若这两条铁路修好之后,从京师前往龙城的南北两段路线之中的南线,就完全变成了铁路。”

  “据臣所知,目前墨巧司最新改良的蒸汽火车可以日行千里,而且火车不需要像马那样停下来休息,只要保证燃料充足,可以不间断的一直行使下去。”

  “若漠北起了战事,朝廷派兵增援,用火车运送兵马至玉龙卫,只需两日。再从玉龙卫赶至龙城的话,以骑兵急行军,七日即可抵达。”

  “倘若是商队用马车配合火车,从京师至龙城的路程,可以缩短到十八天至二十天。”

  “如此一来,朝廷对漠北、漠西的掌控,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蒲昌、甘肃、陕西、山西乃至辽西五省,将真正成为大明的腹地!”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5327983_73759695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