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五百九十四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

第五百九十四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


巡抚衙门,官厅

        坐在条案之后的蟒服少年,目光掠过下方一众官吏,沉声道∶「此次不再向百姓征发徭役,而以先前寇乱之民夫为主力,修建河堤,同时,京营步卒也会支应,但为了尽快完成工期,还有一定人力缺口,诸县招募有糊口之难的百姓,愿至河堤挖河者,可得官府支取一份粮米,以为家中生计补贴,对于此事,诸县不得强行征派,而凭个人自愿。」

        下方一众知县,闻听这番解释,都是又喜又惊。

        太康知县叶朗面色一松,连忙拱手说道∶「下官代县域中百姓,谢过制台大人体恤。」

        待众知县、知州议论之声稍停,贾珩徐徐道:「徭役无度,百姓屡受治河之苦,今京营步卒至河南,将统筹各地府卫,齐治河堤,不再惊扰地方,如百姓自愿修河者,官府以粮米馈给酬劳。」

        中原之乱,前后俘虏贼寇逾万人,肯定不能即行放归,大致要劳动改造三年,而裹挟的丁夫两万余,多属煽动,罪责较轻,正好要以河工赎刑,等河役一罢,就可放归乡里,耕种田亩。

        同时,来自京营的四万步卒也要轮成几班筑堤,先前完全没有厮杀大战,派他们过来不能白派。

        这样一来,大约就有近十万军民,修堤挖渠的人手就不缺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银子,营堤造堰所需石料、土方都需银子购买。

        这一部分,贾珩打算抄没河道贪官污吏之财,然后再号召开封府城中的富户捐输,剩余若还是不够,再请求朝廷拨付。

        目前,锦衣府已经查封河道总督衙门下辖藩库,等朝廷旨意一至,即刻查账、核销,抄没河衙贪赃吏员的家财。

        可以说,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只要官僚机器自身运转起来,想要办成一件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一省总督,封疆大吏,没有任何掣肘,几乎是说一不二。

        说句不好听话,昨天晚上贾珩做个梦,第二天都能让梦实现。

        「本官就说这两件事,诸位知县回去后要照此办理,不得贻误。」贾珩面色淡漠,沉声说道。

        「是。」下方众官吏纷纷应命称是。

        贾珩目光掠向下方的数十位知县,默然片刻,转头看向祥符知县宋暄,道∶「宋知县,将这三天汇总而来的贪以败官之事,与几位知县、知州通报。」

        先前,宋暄主持搜集、汇总、核实相关贼寇以及丁夫所提供的州县贪官污吏的线索,在贾珩的指导下,对百姓反应的比较集中、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对相关官吏以及事迹登记造册,另外派人稽查、核实。

        宋暄道:「是,大人。」

        这位青年官吏,面容遗传了宋家的优良基因,白皙如玉,五官更是俊朗非凡。

        说话间,拿起放在手边儿的簿册,起得身来,看向场中一应官吏,高声说道∶「经稽录贼寇以及丁夫口供,派人核实,中牟县知县康克庆、阳武县知县杜绍修、西华县知县范贵勇、项城县詹敬真、商水县知县路鸿章,五人任职以来,贪赃枉法,收受贿赂,在地方勾结乡绅,通过强买强、敲诈勒索等手段,帮着县中士绅侵占百姓粮田,摆平人命官司,其贪酷乖戾,恶名昭彰,以致百姓民怨沸腾……」

        通过对来自不同丁夫、贼寇的线索,汇总到一起,确信不同来源,经过核查,确认五个问题尤为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五名县官。

        此言一出,中牟县知县康克庆面色大变,心神一沉,疾呼道:「制台大人,下官冤枉,下官冤枉啊,这都是那些刁民含血喷人,下官履任以来,清廉如水,从未有此贪酷之举。」

        阳武县知县杜绍修更是「噗通「一声跪下,面如土色,颤声说道∶「下官冤枉,从未有贪

        腐之事。」

        其他两位知县也是面色苍白,手足冰凉。

        宋暄面无表情,沉声道:「这些都是经由不同人之口,并且经详细核查后的定罪,相关罪证确凿。」

        贾珩目光逡巡过几人,沉声说道∶「冤枉不冤枉,要看臬司衙门的巡查、鞠问。」

        看向按察副使廖明琨,道:「廖按察,你即刻带此五人回衙司详加查问。」

        廖明琨面色一整,不敢怠慢,起身朝着蟒服少年拱手道∶「下官谨遵大人之命。」

        不多时,从官厅外进来衙差,将面如死灰的几位官吏架走,而廖明琨也出了衙堂。

        贾珩转而看向其中一位参议,道:「藩司之经历司,准备本省七品知县县吏人事档案,搬至巡抚衙门,本官亲自过问。」

        他要对整个河南的人事进行一次梳理,并且派锦衣府探事对省域范围中的官吏,从官声到能力进行考核,综合打分,汇总成一个考核表,以便提拔任用。

        根据大汉会典,地方督抚,尤其是总督,位高权重,可谓集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军事大权于一身。

        其中监察之权,包括对所属文官布、按两司、学政以下,武官都司指挥使以下的各级官吏可行使考核权,对所属文武官员有具本题参之权。

        人事之权,文职道府以下有提调权,即可不经吏部而直接任命官员,但需要向吏部备案,提调范围因时因地制宜,但名额一般不会超过一半。

        也就是说府县以及分守、分巡两道的官吏,基本可以自由任命,除非全部撤换这样的极端情况,一般只需要向吏部备案即可。

        立法之权,包括可以制定省例。

        这就是为何史鼎心心念念想要做督抚之故,督抚在地方上等同于土皇帝。

        故而巡抚还好,权力局限于民政,总督就尤为权重。

        以往,大汉也就四川、两江、湖广、两广等四地设置总督差遣,而且因事常设常罢,就是说过了三五年,突然又进行裁撤,相关官吏或升或调,比如云贵总督也曾因战事短暂而设,事后即罢。

        贾珩在河南呆不久,也会随之而走,那么河南重设巡抚督查民政,权力肯定大为缩水。

        随着几位知县「开会之中」就被带走,场中官吏面色微变,大气都不敢出,心头凛然不已。

        贾珩面如玄水,声如金石,道:「朝廷寇乱,百姓生计无着,多系地方官吏贪酷而不知恤民,尔等为一县父母,多要引以为戒。」

        「是,大人。」下方众官吏拱手应到。

        至于一些人心怀怨怼,可小胳膊怎么可能扭过大腿?

        贾珩又对在场知县警诫了几句,然后吩咐人领着知县知州下去歇息。

        待地方官吏一走,贾珩目光逡巡过藩臬两司的官员,目光定在一人面孔上,唤道∶「许参议。「

        「下官在。「一个面容儒雅,身形清瘦的四品官吏,连忙起身,行礼道。

        方才当场免去五名知县的差事,不仅震慑了地方官吏,也将在场藩臬两司的官吏大为震慑。

        贾珩道:「以总督衙门名义,举办一份官办报纸,主要用于向民间宣教总督衙门以及朝廷中枢的惠民之策,向省、府、州县等县学刊行,同时张贴于乡亭教民榜,咸使与闻。」

        邸报,原就有之。

        许参议倒也不奇怪。

        贾珩道:「内容包括廉政建设,本省要闻,政务公开……编辑人手可向学政衙门求助,从省、府学、县学招募,另外,再从民间招募说书先生,唱曲的民间艺人,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事迹,编制成《恶人录》,《贪官传》等评书、戏曲,下乡宣传,传唱南北。」

        这时代,受限于繁体字,百姓文盲率都比较高,大部分都看不懂报纸。

        所以报纸更多还是向士林(学校)宣传,而戏曲、评书则是向县乡基层的百姓宣教。

        他虽然不惧恶名,但也不会放弃舆论阵地,因为他不占领,别人就去占领,尤其是能够读书的都是中小地主,他们在省、府、县、学大造舆论,又当如何?

        他不是要在中原之地大搞均分田地,不分善恶,从根本上摧毁一个阶级。

        而是要以司法狱讼名义,将豪强劣绅定点清除,缓和一下尖锐的社会矛盾。

        至于拼音简化字扫盲,开启民智,这都是他真正掌柄国政之后,攀科技树以后的事了。

        事实上,在未开启工业化前,低下的生产力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不事生产的人上人,都读书当官,都坐轿子,谁来种田?谁来抬轿子?

        那些掌握了文科知识的读书人,如果没有就业,将成为庞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统治成本也会相应上升。

        科举教育终究要服从于工业门类的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工业化时代的开启,自然而然需要受过初等普及教育、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投入生产部门,这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迫切呼唤政治上层建筑的适应和匹配,你不适应,它帮你适应和匹配。

        贾珩思量着,看着时而迷茫、时而恍然的许姓参议,叮嘱道:「稍后,本官将方式方法记录成册,你回去揣摩,如有不懂的,及时来问。」

        其实,官办邸报,就有时政要闻,比如某某大员被吏部任命到何地,不过更多是面向官府和士林。

        「下官领命。「许参议拱手应命,也明白过来,旋即,面上现出思索,问道∶「大人,报纸如何命名?」

        官办报纸总要有个名字。

        贾珩思忖了下,说道:「就唤为大河报吧。,

        许参议思量了下,眼前一亮,恭惟说道∶「大河滔滔,浊浪排空,制台大人好文采,好名字。」

        贾珩也不以为意,这等旧文人就善于牵强附会。

        等许参议领着差事前去学政衙门寻找学政招募人手。

        贾珩转而看向冯廉道:「冯公,人手招募齐全之后,河工衙门的人,就要陆续施工。「

        冯廉道:「这几天已经动工了,疏浚河淤,工程量并不多。」

        通济渠因为朝廷一直用来向关中转运漕粮,其实,情况不算太恶劣。

        「远一些的黄河河堤也要修修才是,以防再次泛滥成灾。」贾珩道。

        待打发藩臬两司官吏离去,官厅之中就仅仅剩下京营的一干将校。

        不仅有瞿光、蔡权这等在果勇营中的老班底,也有戚建辉,谢鲸,庞师立这等在贾珩掌管京营后主动靠拢而来的将领。

        贾珩看向戚建辉,道:「戚同知,你和蔡游击、庞将军,将京营几营步卒排班,以备上堤。」

        戚建辉、庞师立纷纷称是。

        贾珩将目光先看向蔡权,他已行文兵部,保举蔡权为参将,如事无意外,最近会有公文降下。

        投向瞿光,说道:「瞿将军,本帅已向朝廷保举你为都指挥使,先将都司宣武、汝宁、南阳两卫的兵马筹建起来,兵马成型之后,这些人也要发往河堤,修建堤堰。」

        瞿光心头一喜,拱手道:「末将这就拣派人手,组织兵马。」

        都司都指挥使,官居正二品,哪怕是京营中也是一营都督,在地方可称都帅。

        贾珩将其提拔为正二品,本身也是酬功,汜水关歼敌三千,荡灭贼寇主力,升为一省都司,哪怕放在朝堂上也能说的过去。

        待瞿光离去,贾珩看

        向下方的众将,沉声说道∶「剿灭贼寇是战争,修河也是一场战争,一旦黄河决堤,开封府县百万军民危若累卵,诸位互勉之。」

        众将齐声称是。

        将众将都离去,贾珩留下了关守方,说道∶「河堤营造图纸,以及监督河道衙门的河工施工,这些细务,还需关先生操持、把关。」

        关守方拱手说道:「学生义不容辞。」

        待将众人都发回去,见已是晌午时分,贾珩也没空有在官厅多待,转身返回后宅。

        ……

        ……

        神京城,宫苑,坤宁宫

        正是晌午时分,崇平帝在宋皇后的相陪下,刚刚用完午饭,正在品茗叙话,不远处还有端容贵妃以及晋阳长公主陈荔,清河郡主李婵月,过来探望崇平帝。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崇平帝气色好了许多,也是因为中原之乱渐渐平定。

        端容贵妃玉容上见着怅然之色,轻声道∶「陛下,咸宁有几天没有音信,陛下这里可曾收到河南来的奏报?」

        崇平帝放下手中的茶盅,说道∶「自几天前,开封一战的详细军报送来,子钰那边儿已有许多日子未曾发来奏疏,朕也有些纳闷。」

        提及此事,这位中年天子,心底深处隐隐有着几许失落。

        先前已经习惯了贾珩事事都有奏报,一下子好几天,没有来自贾珩的音讯,就显得颇为不适应。

        宋皇后两只白皙如玉的纤纤素手,端过一个图绘云纹的玉碗,如朝霞桃蕊的丰腻脸蛋儿上现出盈盈笑意,柳叶细眉下的凤眸秋波婉转,轻声说道∶「陛下,药膳不怎么烫了,可以喝了。」

        随着崇平帝渐渐痊愈,原本前段时间也不怎么化妆的宋皇后,又重新回复往日云髻翠丽的雍容美艳妆容。

        崇平帝接过药碗,一边拿着汤匙吃着,一边说道:「这几天,朝臣都纷纷说着要让京营还有子钰班师归京。」

        端容贵妃宛如琪花玉树的清丽容颜上现出期冀之色,清声问道:「那陛下的意思呢?」

        「河南安抚之事,也不可小视,如是剿而不治,难免贼寇死灰复燃,再次兴风作浪。」崇平帝摇了摇头,声音温和几分,说道:「朕也盼望着子钰能早些回来,但河南也离不得他镇抚,待上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晋阳长公主想了想,正要开口。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内监快步进得殿中,跪下行礼,说道:「陛下,军机大臣、河南总督贾珩的奏疏,以六百里急递,送到宫里了。」

        此言一出,原本议着河南之事的众人,心头都是一惊。

        贾子钰的奏疏?

        晋阳长公主芳心一喜,美眸潋滟,宛如凝露乍闪,一瞬不移地看向那内监,转而心头就有几分忧虑。

        崇平帝诧异了下,放下手中的玉碗,急声问道∶「奏疏呢?

        宋皇后见着这一幕,凤眸闪了闪,心头就有几分吃味。

        端容贵妃也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内监,将到了嘴边儿的可有芷儿消息的话咽了回去。

        内监忙说道:「陛下,就在外面。」

        「快拿进来。」

        不多时,外间一个内监捧着一个大木盒,戴权连忙上前接了,转过身来,轻笑道∶「陛下。」

        崇平帝拿手帕正擦着手,见此面色就是一愣,道:「是密奏?」

        大汉除逢年过节一些贺表,并没有大清那种无意义的问安奏疏,地方督抚例行按月都要递送奏疏,主要是工作汇报,而且各地的巡按御史也要将所见所闻奏报于京。

        「陛下,听信使所言,内里是六封密奏,外以密匣盛放,这是钥匙。」内监解释说着,将钥匙递给大

        明宫内相戴权。

        宋皇后:「……「

        这位肤色白腻,一如雪美人的丽人,容色微滞,檀口微张,樱颗贝齿在宛如桃蕊的唇瓣中,晶莹如玉,甚至还反射着熠熠光芒。

        贾子钰这是将前几天没写的奏疏一下子都补回来吗?

        「六封奏疏?」崇平帝也诧异了下,惊声说道。

        别人都是上一封,这一下子上六封,自然让崇平帝大吃一惊。

        不仅用后世话说「太卷了」,还有一事,在崇平帝心头,连发了六封奏疏,难道河南出了什么大事?

        晋阳长公主玉容微变,乌珠流盼的美眸,泛起阵阵异色。

        李婵月俏丽脸蛋儿上,也有几分惊讶之色流露。

        这时,端容贵妃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问道∶「陛下,贾子钰怎么连上着六封奏疏?」

        「他刚督河南,诸事繁芜,许是要奏禀的事儿多一些,只是朕已让他不论大小之事,不需奏禀。」崇平帝想了想,轻声解释说着,面色却不自觉有着几分凝重。

        晋阳长公主美眸闪了闪,面上若有所思。

        戴权这会让内监将木盒抬来,取过钥匙,打开锦盒密匣上挂着的小锁,将其内一摞奏疏抱起,上面还按着甲乙丙丁的方式编排。

        崇平帝先打开第一封,凝神阅览着,随着时间流逝,面上凝重之意渐渐退去,笑了笑,说道:「这几天过去,余寇也被肃清,寇乱已被彻底平定了,中原大地再无寇乱。」

        至此中原寇乱,算是尘埃落定。

        众人闻言,心头都是一喜。

        宋皇后美眸闪了闪,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暗道,只要是好消息就是,起码陛下看着心情不错。

        崇平帝笑了笑,说道:「戴权,将这封奏疏派人递送内阁,通传上下,另外等下午后,议议封赏事宜。「

        既督抚河南,不知有几个月,对子钰的晋爵以及相关将校的封赏也可提上议程。

        宋皇后见着天子面色悦然,眉眼笑意藏起,凤眸弯弯如月牙儿,宛如莺啼燕语一般的悦耳声音响起:「陛下,中原不复为患了。」

        崇平帝点了点头,又是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第二封,聚精会神地阅览起来。

        过了会儿,迎着宋皇后的目光,语气不无感慨说道∶「这个瞿光,当初在果勇营时,跟着牛继宗那帮人和光同尘,现在到了子钰手下,倒是大放异彩,重建河南都司,正需得一员猛将,戴权,将朱笔拿来。」

        戴权连忙应了一声,从内监手中接过朱笔,双手递送过去。

        崇平帝接过一旁的朱笔,在奏疏上题上准奏,而后放到一旁,道:「即刻着人递送军机处,以兵部正式行文河南方面,升授瞿光为河南都指挥使。」

        「是,陛下。」戴权应命一声,连忙躬身接过,吩咐着一个内监往武英殿军机处去了。。

        晋阳长公主和清河郡主,对视一眼,面上也见着喜色。

        崇平帝又拿起一份奏疏,再次垂眸阅览起来,这次就阅览的比较详细,过了会儿,眉头皱了皱,问道:「戴权,白莲教是怎么回事儿?」

        戴权小心翼翼回答道:「陛下,白莲教匪前几年还在山东作乱,后来为陆琪剿灭,但现在又在开封府活跃,前不久还在京中刺杀忠顺王府。」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传朕口谕,让军机处行文山东提督陆琪、巡抚石毓卿,对二人严厉申斥,剿灭白莲教匪,刻不容缓,不得让其等再行死灰复燃,另吩咐锦衣府同知纪英田,在神京城中深挖白莲教匪藏身之地,京师重地,岂得这些宵小作祟?「

        戴权记下崇平帝之言,然后小声吩咐着内监前去传谕。

        崇平帝

        又是拿起第四封奏疏,这一次看的时间就格外的长,原本微微靠坐在垫子铺就的靠背椅上,已然渐渐正襟危坐,面色凝重下来,目光也明晦不定。

        宋皇后目光落在崇平帝脸上,自然意识到天子这般的神态变化,将手中斟好的一杯茶,放在崇平帝身旁的小几上,美眸中现出疑色。

        贾子钰究竟在奏疏中写了什么,让陛下这般心神不定?

        崇平帝最终阖上奏疏,大叹了一口气,目光复杂,沉声道:「贪官污吏,豪强劣绅,鱼肉乡里,又岂止一个河南?子钰在地方大刀阔斧,革除弊政,这些举措,雷厉风行,颇有可取之处。」

        却是为贾珩奏疏所言所陈感到惊讶。

        贾珩在奏疏中解释了自己在县乡对士绅施以重拳所做的考虑,更进行了充分大说理,最终落实在了「平抑豪强,察决冤狱,重典治吏,以平民愤」的十六字方针。

        之后,并列明了详细举措∶「凡为富不仁者,草菅人命者,欺男霸女者,纠问其罪,科处严刑,籍没不义之财,与彼沆一气的贪官污吏,不论事涉乡、县、道、府,绝不姑息养女干。」

        最后,提到了廉政教育,包括不限于编制《恶人录》、《贪官传》,通过说书先生、戏曲、大鼓、评书等宣传方式在士林(府州县学)进行广泛宣讲,当然着重宣传圣明天子在朝,中原寇乱都是地方上的贪官污吏欺上瞒下所致。

        嗯,大意是,皇帝是好的,坏的是下面的人。

        而且现在朝廷,已经决定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反贪风暴,清朗行动,还中原大地一片朗朗乾坤。

        最后,隐晦暗示了可能会有士绅会借助一些人际关系,说他在地方滥施恶政,行严刑峻法。

        并言,一家哭,何如一省哭?苦一苦贪官污吏,豪强劣绅,骂名他贾珩来担。

        其实这些预防针也没有太多必要,因为崇平帝原就有意整顿吏治。

        宋皇后、端容贵妃面面相觑,对崇平帝这话都没有应。

        晋阳长公主明眸闪了闪,有些想看那封奏疏,但又不好问,担心犯了崇平帝的忌讳。

        李婵月黛眉之下,晶莹明眸眨了眨,暗道,也不知小贾先生写了什么奏疏,得皇舅舅这般感慨。

        不过,小贾先生原就擅写政论,她记得当初,小贾先生就是这般……俘获娘亲的芳心罢?

        崇平帝默然片刻,旋即又拿起一封奏疏,迅速阅览而罢,思忖片刻,又大拿起第六封奏疏,分明是参劾河道总督费思明等相关员吏的奏疏,落在这位中年天子手中,随着阅览,手臂都有些颤抖起来,道∶「河道衙门,贪污成风,积弊至深,不得不整顿了。」

        这位天子还在潜邸为雍王之时,就曾执掌刑部,对地方官员贪腐问题就深恶痛绝,如今看到奏报,只觉颇为窝火。

        宋皇后凝了凝秀眉,脸上笑意敛去,忙柔声劝说道∶「陛下息怒,为这些贪官污吏气坏了身子,实在不划算。」

        端容贵妃和晋阳长公主也都纷纷劝说着,心头就有些好奇奏疏上写的什么。

        「子钰奏报,河道总督衙门,自总督费思明以下,贪污修河工款,并与前河南巡抚周德桢、布政使孙隆、参政江元武等人勾结,经过子钰巡堤,河堤残破不堪,并推断今年或有雨水降下,河堤亟需修缮加固,并请求严查河道衙门贪腐一案,同时恳请朕整顿河务。」崇平帝面色沉郁,如蕴雷霆。

        当然,崇平帝说这些,并不是指望着宋皇后和端容贵妃帮着自己出着什么主意,而是为了纾解心头的烦闷。

        宋皇后秀眉之下的玉容上现出担忧,说道:「陛下,也不要太过忧虑了,子钰他在河南坐镇,应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晋阳长公主心眉头

        蹙了蹙,明眸现出思索之色,暗道,他这是要整顿河务?

        就在这时,外间又来了一个内厂的内监,说道∶「陛下,咸宁公主殿下的急递送了过来。」

        宋皇后闻言,容色一怔,对着女官吩咐道:「快拿过来。」

        端容贵妃脸上也见着讶异之色。

        待女官将一个锦盒拿来,打开来,里面赫然是一个簿册,先递送给崇平帝。

        在一道道或端丽、或柔美、或清丽的目光注视下,崇平帝缓缓打开簿册翻阅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行娟秀的小字,这字迹,崇平帝自然识得,就是自己女儿咸宁公主的笔迹。

        崇平帝眉头舒展开来,目中皆是震惊。

        不同于贾珩奏疏多是政论,咸宁公主的蓝色封闭的簿册,更像是日志,然而那种没有公文属性的平时文字,却以感性的方式讲述了开封府的寇乱经历以及普通百姓的困苦。

        从当初随着贾珩领兵出京平叛,到收复开封府城,再到巡视河堤,所见所闻,当然没有和贾珩的……谈情说爱部分。

        甚至对贾珩的描写,只是以贾先生指代。

        咸宁公主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为崇平帝描绘了一副中原画卷。

        崇平帝翻阅完日志,然后递给宋皇后,道:「你们也看看,这是咸宁写的,这次平叛经历,文字跃然纸上,宛如亲眼所见。」

        宋皇后连忙伸手接过簿册,放在自家裙上腿上,和一旁的端容贵妃凑在一起看着。

        两个仪态端庄、雍容华艳的丽人,此刻凑在一起观瞧,宛如并蒂双莲,只是一个温婉可人,一个幽清谲艳。

        而李婵月也凑了过去,俏丽脸蛋儿上见着好奇,软声道:「舅母,我也看看表姐写的什么。」

        过了一会儿,等着几人传阅完毕,李婵月也拿过簿册,给着晋阳长公主,道:「娘亲。」

        晋阳长公主明眸微闪,翻看一页,见着其上的文字,心底生出一股没来由的烦躁……有些不大想看。

        「黄河河堤经年失修,是需得修缮了。」崇平帝思量片刻,沉声说着,对戴权道∶「以急递给河南方面,让贾子钰兼管开封府河道衙门,严查河道衙门贪腐之案,整顿河务,如银两……」

        说到此处,看向晋阳长公主说道∶「晋阳,子钰推断今年河南可能会泛滥成灾,而河堤残破,难以相抗。户部财用不足,如子钰那边儿需要银两,就从内务府拨付,不再经由户部,直接拨付给子钰。「

        因为先前的汝宁寇乱,现在的崇平帝对贾珩在公文中「推断」、「推演」词语,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

        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确信无疑,言听计从。

        再说,纵然没有大水,修缮、加固河堤也是例行之事。

        如果旁人提议修固河堤,还要担心是不是乞银贪污的问题,但贾珩这边儿不存在。

        晋阳长公主点了点头,应将下来,美眸流波,心神恍惚了下。

        他在河南整顿河务,只怕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回不来。

        而她这几天早已相思成疾,她担心两三个月不见他,只怕黄河没有泛滥成灾,她就先……泛滥成灾了。

        而且他在河南整顿河务,也势单力孤,或许她过去陪陪她也好?

        念及此处,丽人打定了主意,美眸抬起,柔声说道∶「皇兄,不若臣妹亲自带一批银两,押往河南,帮助修堤?「

        崇平帝:「???」

        见崇平帝诧异,晋阳长公主解释道∶「河南那边儿也有生意上的事儿,还有这都清明节了,母后让我去洛阳看看,母后一直惦念着洛阳那边儿,昨个儿婵月还说呢,她也有些想念她咸宁姐姐。」

        李

        婵月∶「???」

        她有说过吗?

        好,她是说过想念咸宁表姐,也想去河南看看。

        宋皇后∶「......」

        心头闪过一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晋阳为了婵月的终身大事,在神京已经坐不住了。

        端容贵妃颦了颦秀眉,清眸闪过一抹思索,心头有些不自然。

        提及冯太后,崇平帝沉吟片刻,问道:「母后她是有许多年没回洛阳了。」

        冯太后年纪大了,人一上了年纪,就怀念故乡故人,一直起念想回洛阳看看。

        晋阳长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皇兄,母后一直想往洛阳家乡看,但虑着出行至洛,给皇兄有着麻烦,也就没有启程,臣妹这个当女儿的去河南看看,皇兄觉得如何?」

        崇平帝闻言,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此事,先问过子钰之意吧,戴权,飞鸽传书给贾子钰,如确有必要,也好让他派人接应。」

        他也猜出一些缘故,只怕他这个妹妹还是为着婵月的事儿在绸缪。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1715889_73832388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