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历史
看着对面来袭的数百土著士兵,吴金堂心里头很不爽。膒
对面的这些土著士兵,手里头拿着的火绳枪,长矛,盔甲可都是楚国自己生产并经由早年的东洋贸易公司出口的。
所以心中对于东洋贸易公司早年的行径也是不由觉得很不爽。
但是不爽归不爽,仗还是要打的。
作为一个在陆军里服役了十年,并曾经两次被部署到北美洲金山地区服役,做到了上士军衔后才退役的资深陆军士兵,吴金堂有着和美洲土著丰富的战斗经验。
他很清楚对面的这些土著看似拿着火绳枪了,但是打法上海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部落作战模式,真说起来,这些拿着火绳枪的土著士兵,还没有南洋的那些土著国家实力强悍呢。
因此哪怕己方只有五十人左右的兵力,但是他依旧没有退却,反而是下令部队展开了战斗队形。
这不仅仅是己方都是携带了马匹的骑马步兵,机动力更高,并且能够在战斗不利的时候随时进行快速撤退。膒
也不是因为他们退无可退,身后就是松溪村,他们的家。
而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来犯之敌。
就对面的这些土著士兵,吴金堂敢说全歼他们不现实,但是击溃他们问题不大。
为什么?
你真当以为吴金堂这些民兵手中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和人手一把的左轮手枪是假的啊!
更别说民兵队里除了吴金堂外,还有六个退役士兵,分别担任民兵队里各小队长等职务。
有这些退役士兵再加上吴金堂这个资深退役上士作为骨干,不客气的说带着这些经历过频繁长时间军事训练的五十号民兵,别说打这些没有章法,武器装备落后的土著部落士兵了。膒
就算是面对同等数量,装备了燧发枪的西班牙的正规军,他们都能打一打……反正他们都是骑马步兵,机动力更强悍,能够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五十名民兵,很快就在吴金堂的命令下齐齐翻身上马展开了战斗队形。
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小队大约三十多人在正面一线,还拉着一门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继续推进。
赵感通所在的第三小队十二个人则是开始骑马进行侧翼迂回。
此时,对面的那些土著士兵们也发现了松溪村的民兵队,一开始有稍微的停顿,但是很快就有数十名骑着马的土著士兵冲了过来,后头的一大群土著步兵也是手持长矛或火绳枪跟着冲过来。
看这这样子,似乎是想要趁着绝对的人数优势主动冲过来打一波。
就在这个时候,吴金堂果断下令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就地展开准备炮击。膒
只见这门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被迅速展开,这种轻型野战炮的展开非常的简单方便。
直接把火炮和前导车分开就行了,双个炮兵一起动手把分离后的火炮推着进行快速瞄准,同时有一个炮兵牵着马匹离开,而前导车,同时也是弹药箱则是被留在原地。
一个炮手直接从前导车的弹药箱里拿出来了一枚带木制弹托的六十五毫米的圆球形实心炮弹还有发射药包。
为了增加射速,楚军里的六十五毫米系列野战炮,在统一战争早期就开始采用定量发射药包。
这种定量发射药包,都是提前称量好一定的发射药,并用纸包裹好,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直接把整个纸包定量发射药包裹塞进炮管里就行了。
采用纸包定量发射药包,这是楚军六十五毫米野战炮的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两发,熟练炮组甚至能够达到三发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定量发射药包也广泛在楚军的其他火炮里使用,一些中大口径火炮使用的发射药包,甚至还会采用昂贵的生丝作为包装呢。膒
虽然使用生丝发射药包,价格贵了点,但是和大口径火炮发射一次炮弹所需发射药本身的成本相比,其实生丝那点钱不算啥。
而且生丝有个好处就是燃烧的非常完全,发射药不会出现太多的残留物,大大减少了阴燃情况,更方便后续的装填,这对于中大口径,尤其是舰炮而言非常的重炮。
目前楚军的中大口径舰炮的发射药,基本用生丝包裹的。
陆军这边用的生丝比较少,只有少量长身管的加农重炮使用,大部分野战炮还是使用廉价易得的纸作为发射药的包装材料。
主要是陆军使用火炮普遍都是中小口径火炮,同时装备数量也多,使用也非常的频繁,弹药整体消耗量也比较大,因此直到目前为止,陆军方面依旧使用纸包定量发射药包为主,生丝发射药包极少……当然了,也可以说是穷,用不起。
————
松溪村民兵队里的这门六十五毫米野战炮,从推进到展开,再到装填完毕,四个人就完事了,并且过程极为快速,对面的土著展开战斗队形还没有多久,甚至都还没来得及靠近五百米范围内,松溪民兵队里的这门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就已经装填完毕随时可以进行射击了。膒
如此轻便快速的展开以及装填,就是楚军为什么迟迟不愿意抛弃这种看似威力不咋地,甚至都无法发射榴弹的轻型火炮的缘故。
这玩意,用起来太方便了。
再者这东西看似射程和威力都不怎么样,但这是相对而言,用来对付楚军自己肯定是够呛的,但是用来对付没啥火炮或者是只有落后老旧火炮的欧洲殖民军队,那是一打一个准。
吴金堂看见己方火炮已经准备妥当,再看看对面的数十名土著士兵已经越过五百米线。
在这个距离上,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已经具备一定的杀伤力,尤其是如今楚军的滑膛火炮,哪怕是实心炮弹也广泛采用木制弹托,以增加炮弹发射时候的气密性,以获得更大的膛压以及出口动能。
由此也带来了更大的射程和威力。
不过楚军的木制弹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早期的弹托已经不一样了,最大的特点就是楚军的新型的木制弹托并不是和炮弹永久性固定在一起,炮弹出膛后木制弹托就会和炮弹分离。膒
和炮弹连接的部分其实并不算太牢固,平常时候用手一拉就能拉出来。
这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在战场上临时更换弹托,搞出来比较松动容易更换的弹托,但是实际使用后却是发现这种不牢固的弹托在炮弹出膛后,就会因为风阻而脱落,继而让炮弹减少风阻,获得了更大的速度和动能,进而增加威力。
于是乎楚军干脆就专门进行了试验和研发,最后设计出来了一种炮弹出膛后,就会和炮弹直接分离的木制弹托。
毕竟木制弹托的作用,只是为了火炮发射的时候的气密性,如果是榴弹的话还需要稳固炮弹出膛时候的角度,以确保榴弹内的金属圆盘引信被点燃。
而炮弹出膛后,木制弹托就没什么用了,甚至还会成为拖累。
因为圆球形炮弹出膛后,炮弹会出现不规律的快速翻滚,木制弹托的存在会让弹道变的更加复杂,并且影响精度,同时还因为弹托增加风阻,进而影响威力。
所以楚军在实际使用经验里,最后搞出来了分离弹托。膒
随着一声炮响,一颗实心炮弹就从炮口飞出,炮弹刚出炮膛呢,炮弹尾部的木制弹托就在风阻的作用下直接和炮弹分离,只剩下一颗黑乎乎的圆球实心炮弹朝着天空飞去,在天空划出一道略微弯曲的曲线后落入了数十名土著骑兵之中。
六十五毫米的实心炮弹虽然看起来个头很小,四百多米将近五百米的距离对于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而言也略远,然而带去的杀伤力依旧非常充足。
只见这枚实心炮弹先落地,紧接着在结实的地面上出现了弹跳,第一次弹跳后直接朝着以名土著骑兵飞了过去。
因为弹道比较平直,因为弹跳的幅度也不大,只弹跳起来大概一米多,这枚炮弹弹跳起来后,直接撞上了一名土著骑兵的肩膀。
但是炮弹依旧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进并下坠,下坠过程里又撞上了一个土著骑兵麾下战马的左前蹄,随后在地上继续弹跳……又连续击中了两名土著骑兵胯下战马的马腿。
跳弹战术,这是滑膛火炮发射实心弹的时候,最实用,也是效果最好的战术,楚军的炮手们就这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弯曲弹道,以便让炮弹进行弹跳。
这个条件许可,自然是指地面足够结实。膒
如果是在松软地面上,实心炮弹就无法出现弹跳了。
仅仅是第一炮射击,就让对面的四个骑兵遭到了损失,其中一名骑兵直接重伤,还有三名骑兵看似人没被击中,但是他们乘骑的战马在奔驰的时候遭到断腿攻击,连带着把骑兵也拉下了马背,死伤不明。
并且炮声还导致了对面的土著骑兵出现了慌乱,一些土著骑兵甚至无法控制住他们胯下的战马。
马匹是很容易受惊的,尤其是枪炮声更容易让马匹受惊。
想要让马匹在战场上适应枪炮声,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对面这些土著,显然是没条件让战马进行这种适应性训练的,因此炮击导致了土著骑兵的战马发生了动乱、
看取得了开门红,吴金堂微微一笑,随后下令道:“左轮手枪准备,随我冲上去!”膒
如今对面的土著已经上来了,但是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对面数百人的土著步兵,那些土著步兵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真正有威胁的是对面数十个土著骑兵。
这些土著骑兵虽然连盔甲都没有多少,手上拿着的也都是一些火绳枪或者长矛、弓箭,但是借着战马所带来的机动能力,却是足以对他们造成的一定的威胁。
刚好吴金堂看到对面的步兵和骑兵有些脱节,更看到了对面的土著骑兵因为己方的炮击而发生了阵型动乱,甚至不少土著骑兵的战马不受控制的时候,当即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带着麾下的民兵冲了上去。
不过并不是和正规军的骑兵那样,直接挥着马刀,列出楚军骑兵标志性的骑墙密集队形发起冲锋……而是准备骑马上去用左轮手枪打一波。
松溪村的民兵队虽然人人有马,但他们真心不是骑兵……只是一群拿着火枪训练了一些时间的步兵而已,你让他们骑马赶路,甚至在马背上开枪什么的勉强都还可以,毕竟平日里也经常训练。膒
但是你让他们和正规军的轻骑兵那样,直接挥着马刀冲上去砍杀,他们真心不行。
虽然他们也配属有马刀!
所以,列队用马刀冲锋这种事就别想了,能骑马上去,然后在马背上用左轮手枪打一波就很不错了。
而这也是北美地区楚国骑马民兵,甚至正规军骑兵里,面对土著敌人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战术。
原因无他,左轮手枪太好用!
目前最先进的天五式左轮手枪,拥有可翻滚,防前翻弹巢,六发子弹,后装线膛,采用纸包定装弹,击发成功率极高,极少出现哑火的情况,同时射击过程里,能够使用转轮击发。
而且还采用了纸壳定装弹,装填非常的方便。膒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左轮手枪的火力密度以及二次装填所带来的持续火力非常的强悍,当属目前的第一。
然而哪怕是其他一些左轮手枪,其火力密度也非常相当。
左轮手枪嘛,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连发,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半自动枪械了,哪怕是楚军老早装备的滑膛左轮手枪,也同样具备连发。
这也是为什么左轮手枪,最开始是在骑兵部队里大规模服役,然后才逐步在其他兵种里服役的缘故。
骑兵喜欢这玩意。
吴金堂虽然不是骑兵出身,但是他同样喜欢使用左轮手枪。
只见他单手手持马缰,一手拿着早已经装填完好,处于待发射状态下的一支两广武器公司生产的西江牌十一毫米口径左轮前装线膛手枪,西江牌系列左轮手枪,是楚军海外驻军的骑兵部队里大规模服役的左轮前装线膛手枪,也是海外市场很多民兵们的最爱。膒
倒不是因为别的性能什么的,纯粹是因为在潮湿炎热等天气里不容易生锈,好保养,故障率极低,随便你怎么用基本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两广武器公司的枪炮产品一向来在耐腐蚀上有着非常独特的技术工艺,国内最早采用烤蓝工艺对枪管进行防锈处理的就是该公司。
该公司的枪械产品,一向来都比较受海外驻军的欢迎。
西江牌十一毫米口径系列的左轮手枪,不仅仅耐腐蚀,容易保养,使用方便,而且威力也不小,一枪下去,敌人的战马什么的能直接一枪撂倒。
这枪在美洲这破地方里很受民兵们的欢迎,哪怕民兵是不配发手枪的,但是很多民兵都会自掏腰包买上一把。
至于普通人嘛,使用的倒是不多,毕竟这枪口径大,后坐力也大,设计目标就不是用来自卫,而是作为骑兵手枪使用,使用是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的,要不然射击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手腕搞伤。
北美地区的民间人士的日常自卫武器,普遍更喜欢河北武器公司的两种武器,一种是旧式的前装滑膛左轮手枪,河十二式,口径不过九毫米,后坐力小,精度也还行,使用简单。膒
因为后坐力很小,这枪女人都能轻松驾驭!
最近一年则是河十三式左轮手枪抢过了风头……这玩意其实就是天五式军警用后装线膛手枪的民用版本,名字虽然不一样,细节上略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同一个玩意。
天五式/河十三式左轮手枪,在最近两年里几乎抢走了所有手枪的风头,没办法,人家性能实在是牛逼……
只是这玩意太贵,一般人舍不得买,就连军方都舍不得大批量采用。
松溪村的这些民兵也都不是什么有钱人,自然舍不得购买上百楚元一支的河十三式左轮手枪,哪怕这枪使用的是纸包定装弹,还是后装线膛手枪,性能绝对够好,但还是没人买。
才十多楚元一支的西江左轮前装线膛骑兵手枪,划算多了。
吴金堂也好,他身后的其他民兵也好,基本上都是带着这西江牌骑兵手枪上的战场,一群骑马的民兵小跑着前进。膒
这个时候己方的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又进行了两次射击,对面的土著骑兵又死伤了好几人,并且队形更加散乱了,其中好几个人甚至离开了队列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吴金堂当即带着民兵们进行加速,朝着对面剩下的三十几号零散的土著骑兵冲了过去。
人数看似相当,但是楚军民兵的队形可是更加的密集,毕竟这些民兵虽然都是普通农夫青壮出身,但是日常农闲时候的训练可都是吴金堂这样的退役士官们负责的,并且还有完善的军方组织编写的民兵训练指导教材文件。
也就是训练时间少了些,每次训练的间隔也久了一些,但是:训练科目基本和正规军也没啥太大的区别。
这打仗的时候,用的自然也是正规军的那一套东西。
骑兵进行攻击的时候,采用的是标准的半回旋战术,骑兵分成了三个波次冲上去,然后高速中进行转向,在转向过程中使用左轮手枪朝着数十米外的敌军土著进行射击。
更搞笑的是,对面的那些土著骑兵们遭到攻击后,竟然没有直接冲上来用冷兵器作战,而是也停下来使用火绳枪和弓箭进行反击……膒
实际上,这个时候对于这些土著骑兵而言,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硬着头皮直接冲上来,用马刀或长矛直接冲击楚军民兵的队列。
当年明军和东掳,蒙古的骑兵,就特别喜欢用这一招对付楚军的手枪骑兵,打的楚军早期的手枪骑兵欲生欲死,最后导致楚军全面裁撤了手枪骑兵这么一个兵种。
也迫使楚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过去二十几年来一直都不待见手枪骑兵,骑兵部队里很多骑兵将领都不喜欢使用手枪作战。
哪怕是现在有了更好的左轮手枪,很多老一辈的骑兵将领也很排斥骑兵使用手枪,认为这是懦夫的表现。
他们坚定认为真正的骑兵,就应该堂堂正正的骑着战马,挥着马刀或长矛,采用密集阵型向前冲击,碾碎沿途一切敌人。
今天这种战斗,这要是换成了正规军的轻骑兵来,是绝对不会玩什么半回旋战术的,如果带队的骑兵指挥官开明一些,那么兴许会让骑兵们在接敌前用左轮手枪打一波,以发挥左轮手枪的密集持续火力,打完接触敌人了,再使用马刀,但是这就是极限了。
更多时候,楚军的骑兵往往是挥着马刀直接就冲上去了!膒
开枪,不存在的!
然而吴金堂他们也不是正规骑兵啊,想要进行马上冲锋也不可能吗,这能够骑着马用手枪进行射击就很不错了。
左轮手枪的密集火力下,对面的土著骑兵很快倒下了六七个人,当他们想要冲过来进行反击的时候,吴金堂已经带着骑兵们跑远了。
然后吴金堂他们就在土著残余骑兵的眼皮子底下对左轮手枪进行装填!
火炮再轰击,民兵们第二次使用手枪出击并射击,又是好几人倒下后,这下对面的土著骑兵撑不住了,一转身就朝着后方退去。
但是这还没完。
之前进行迂回侧击的第三小队,这个时候又从侧后位置杀了出来,看样子似乎要堵截土著骑兵的退路。膒
这场景让剩下的二十来个土著骑兵看了惧怕无比,哪里还敢停留了,直接就改变方向朝着另外一侧快速退去了,溃逃的时候已经没有丝毫队形可言,一个个争先恐后,生怕跑得慢了。
更加没管后方数百人的土著步兵……
于是乎接下来的数百土著步兵们,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局:他们想要靠近作战或组织退走,都因为楚军全员骑兵而无法做到,最终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对面的一门火炮,在数百米外持续对自己发起炮击,每一炮都能带来不小的伤亡。
这样还打个屁……挨了几轮炮,组织撤退又被楚军民兵队压回去后,直接就全员崩溃,各自逃命去了。
再不各自逃命,楚军能利用火炮把他们活生生打死。
但是在这战场上想要逃命也不是那么好逃的,毕竟松溪村民兵都是骑马的,短距离冲刺的话,你两条腿可跑不过人家四条腿。
于是乎,大量土著死伤也就成为了必然。膒
绝大部分战斗当中对战阶段伤亡一般不大,哪怕看似打的很激烈,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大部分死的都是前排的,后排的人员都好端端的呢,前排一些兵力的死伤,对于全军而言不算什么。
战斗中大部分的伤亡,往往都发生在溃逃的阶段里,基本上十个战死的,有八个都在这个阶段里战死。
这一次松溪村民兵和上河部落之间的战斗也同样如此,前期对战阶段其实松溪村民兵杀伤的土著兵力,撑死了也就那么三十几号人。
但是后续的乘胜掩杀阶段里,松溪村民兵斩杀了至少接近三百敌军……那场面,就跟一群乱跑的羊被后面的狼群挨个从背后击杀!
后面的狼群毫不费力,甚至还有余力驱赶羊群。
羊群也没有丝毫反抗之心,甚至连回头看一眼都不敢,只是盲目的朝着前方逃跑,直到被松溪村的民兵从后方策马追上,再一刀砍死!
承顺三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北美金山府双河县松溪村遭土著上河部落五百余人袭击,松溪村民兵队先用炮击,再用骑兵手枪射击,重创敌军后乘胜掩杀,敌大溃。膒
经此一战,双河县西北方向的上河部落损失惨重,再无一战之力。
三天后,楚军百余骑正规军轻骑兵,伙同三百多民兵骑马步兵奔袭上河部落,以报复该部落袭击楚国人定居点,威慑其他部落。
该部落见机不妙,试图向东边的山脉逃离,远离世代居住的金山谷底中部区域,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被楚军骑兵跟追上并彻底绞杀!
上河部落,就此彻底成为了历史!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1354839_76496750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