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上海之行
白子睿结束了喇叭裤的生意,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深藏功与名,喇叭裤引起的轩然大波,也在慢慢的平息着,他的学习生活又恢复到了平常。
1981年3月20日晚是他在燕京大学校园时光中最难忘的一夜。那晚,中国男排先输两局,再扳回三局,最终赢了韩国男排,获得世界杯排球赛的入场券。
校园里一片沸腾,学生们举着点燃的扫帚当火把,游行、喊口号。有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好多同学是个多年之后还记得当时的场景,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人心也比较散,这个口号把大家凝聚起来了。
他们77级这一代正处在中华民族要崛起的历史阶段,一直都觉得振兴中华是他们的使命,这样白子睿深受感动,更加坚信了他的经济报国梦想。
好多同学们兴起了出国留学,将来学有所成回来报效祖国,好多人都展开了行动,就像他们经济系二班的易纲,已经通过面试取得留学资格,大三下学期要到美国留学。
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出国留学就成为中国快速培养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1950年,新中国先后两批共35名公派留学生赴欧洲留学,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派遣留学生的先河。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留学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公费和自费留学生开始“走出去”,为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大多数人选择了去美国留学,政府资助的美国公费留学生,都是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自费生则必须有美国公民的经济担保,必有海外关系,就像电视剧《BJ人在纽约》中所描绘的,都需要自己打工谋求生活和支付学费,相当艰辛。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观之,留学具有双赢效应,即无论对留学派遣国,还是对留学接受国,均有益无弊。但无论公派或自费出国,“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是改革开放早期海外留学生共同的底色。
他们一方面通过打工挣钱来缓解经济上的窘迫;一方面在学术上刻苦钻研,精进闯关,待学有所成之后归国报效祖国。
白子睿也在为自己的留学做着准备工作,只不过他留学的地方不是去国外,而是到香江。
徐静理知道之后也要跟他一起到香江,于是白子睿委托一位叫梁正威的香江供货商,办理进入香江大学留学的手续。
香江大学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学校建校史可追溯到1910年,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学校初期非常小,1916年首届毕业生仅有23名。经过多年发展,香江大学是与清华、燕京大学同级别的顶尖名校。
他考虑到香江的社团猖狂,便让从部队回家探亲的表哥叶明辰介绍了两位退伍的战友,分别叫董家豪、潘海洲,他们是经历过凉山战斗的英雄。
叶明辰将他们介绍给白子睿,白子睿与他们进行过切磋,正常比武白子睿完胜他们,可如果是真到拼命的时候,恐怕白子睿未必是他们两人的对手,白子睿对他们的身手很是满意,马上聘请二人。
派他们先行到香江打前站,与他们一起前往的还有几位中远贸易公司优秀的人才,前往香江成立办事处。
白子睿将这些事情处理完的时候,大三学习已经结束准备过完暑假赶赴香江。他却接到陈江河打来的电话,他要带着自己袜厂的袜子前往上海参加了一个展销会,并邀请白子睿前去帮忙,白子睿刚刚考完试,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陈江河、骆玉珠承包袜厂以后,为了谋求更大发展,他们就和厂里唯一的大学生技术员小蒋一起去上海参加展销会,就在白子睿乘坐火车赶往上海的途中,他们已经先行到达上海。
他们到达上海之后,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了上海的繁华景象,处处感到惊奇,差点闹出笑话。
三人走在上海繁华的街上,小蒋看到一个店里的模特,惊讶的说道:“厂长,你们看那里边的假人做的就像真的一样。”
陈江河与骆玉珠虽然对店里逼真的模特感到惊讶,但他们不愧是做大事的商业奇才,很快就做到了处变不惊。
陈江河沉声说道:“小蒋,看什么假人?看它腿上的袜子。”
他隔着玻璃窗看到了袜子标明的价格牌,指着牌子说道:“你看看人家这袜子多少钱一双?”
小蒋仔细看了一下价格铭牌,回答道:“12元钱一双。”
陈江河说道:“12元钱一双袜子,这袜子是金线织的吗?”
小蒋还是被玻璃窗里边的模特给吸引了注意力,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笑呵呵的说道:“你看人家着这假人做的跟真的一样的?”
这时店里面的真人模特,因为是站了太久换了一个姿势,将三人吓了一跳,小蒋惊讶无比的说道:“这人是真的啊!”
陈江河觉得很是丢人,赶紧拉着小蒋忙不迭的说道:“走……走!”
三人来到来到一家宾馆安顿下来,然后赶到上海书市设在上海展览中心技术革新馆布置展台,白子睿在展览会开始的前一天赶到上海与他们会合。
白子睿与陈江河、骆玉柱时隔一年之后相聚,很是亲热的一阵寒暄,各自诉说这一年来的情况,因为对他们有所保留主要是怕惊吓到他们。
白子睿在陈江河心中一向是见多识广,他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他说道:“白大哥,为什么上海这边一个商店里边的袜子可以卖到12元钱一双,而我们厂生产的玻璃袜子却只能卖两元一双?两者之间的价格为什么会相差如此之大?难道他们的袜子是金线织的吗?”
白子睿前世看电视的时候看过这段剧情,陈江河在上海一家外贸店中看到人家卖的12元一双的袜子,受到很大的刺激。
正是这一次的上海之行,让陈江河一下子转变了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上海一双袜子可以卖出12块钱的天价,而他们厂生产的那种玻璃丝袜子,早就没有人穿了。
回到厂子之后,陈江河下定决心要更换设备,聘请技术人员。然而添置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这一举动遭到了厂里工人的一致反对。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1234271_74467396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