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果蝇
“果蝇,有什么奇怪的?”刘助教也叫了一声,颇有些心虚。
华锐的实验室同样用的是小白鼠,这是刘助教转述给理查德的消息。
胥岸青不明就里,跟着道:“我们继续研究的话,选小白鼠还是果蝇?”
这下子,大家的目光又集中到了理查德脸上。
理查德脸色阴晴不定,过了一会儿,说道:“接下来,我们也用果蝇做。”
有的人松了口气,有的人暗暗叹气。
叹气是因为用果蝇做下面的实验,其实意味着理查德实验室前面的工作基本白费了。当然,锻炼了队伍这种经验还是可以保留下来的。但除此以外,过去几个月的辛苦,并不会积累下来多少东西,理查德刚刚说过的豪言壮语,不过是鼓舞人心的假话罢了。
果蝇和小白鼠连种属都不一样,互相之间不能都不能谈恋爱的动物,又能有多少共同性。
松了口气的,是不够自信,又害怕方向错误的人。克隆钾离子通道的突变基因,从而确定钾离子的功能,这是全新的研究方式,也是前人没有做过,或者没有做成功过的。理查德实验室用小白鼠做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没做出结果来,华锐实验室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却做了出来,且进度明显快于理查德实验室,这不禁让人想,会不会是果蝇的特别好做,或者小白鼠的特别难做?
面对客观事实,现在也没有去质疑杨锐等人为什么做的如此快了。
给成功者找理由,那是历史学家的专利。
胥岸青低下头,心里突然有种压抑的痛苦。痛苦来源于自己的辛勤工作没有回报,痛苦来源于自己的努力不能改变现实,痛苦来源于虚无缥缈的未来。
“我们在果蝇上没有积累,开始会做的很慢,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立即开始工作。”康纳斯用英语提出一条建议,立刻被理查德采纳了。
胥岸青看完论文,又听了一遍理查德的演讲鼓劲,默默的回去工作了。
理查德实验室里的气氛,也变的无比紧张。
现实并不像是理查德所言,他们与华锐实验室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实的情况是,杨锐他们对果蝇相关的基因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而理查德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却要放下熟悉的小鼠基因,转而了解果蝇基因。
如果用看文献来形容的话,这就相当于要多读几百篇的论文。
虽然不至于人人都是这样的工作量,可即使缩减十倍,每人略读近百篇论文,精度二十篇论文,那也得用掉好几天的时间。
而且,不像是平时的了解性阅读,相关研究的研究员们必须在做实验以前,完成阅读,用掉的时间是结结实实的。
最重要的是,杨锐所在的华锐实验室已经得到了突变的细胞,而理查德实验室,还得再用时间将实验重现,以得到突变细胞,这里所需的时间,和杨锐前期花费的时间,几乎没有差别。
可以说,理查德实验至少落后了一个月以上。
可惜,理查德别无选择。
他与北大合作的实验室就是为此目的而建立的,前期付出且不谈,现在抽身走人,理查德的名声也就丢光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理查德还舍不得放弃,他还有机会。
杨锐仅仅得到了阶段性的成果,后面的步骤只会更难更耗费时间。
理查德自觉落后一个月的进度,依旧可能追回来。
小会结束,实验室诸人像是工蜂似的转悠了起来。
同一时间,华锐实验室内,一片的欢声笑语。
捷利康送来了大蛋糕,华锐公司的香港经理李章政买来了成箱的啤酒和白酒,还叫了东来顺的外卖。
院子的空地里,一溜三个铜锅子摆开,周围放上肉片、蘑菇、白菜等物,吃的众人浑身冒汗,大呼过瘾。
到了下午时分,捷利康在中国区的首席技术官特拉普也从天津过来了,陪着杨锐喝了两口酒,遗憾的道:“我当初建议捷利康在华锐实验室入股,没有获得通过,现在,他们大概在后悔了。”
“研究到目前的程度,还不能申请专利。”杨锐没有被特拉普的话冲昏头脑。
特拉普摇头,道:“现在不能,马上就可以了,而且会是一个极受欢迎的专利。”
“希望如此。”
“如果我们当初入股,再购买专利,就方便多了。”特拉普再次提起。
杨锐笑笑没接茬。
杨锐在华锐公司拥有100%的股份,而华锐实验室又是100%的属于华锐公司的,所以,华锐实验室的成果,完完全全的属于杨锐。
相比杨锐能够从大脑中找到的知识,现在的华锐实验室是被严重低估的,所以,即使特拉普说服捷利康高层入股,他也是不会同意的。
不过,这些事情是不用特拉普知道的,杨锐于是只是陪着特拉普喝酒。
庆祝活动从午餐持续到了晚餐时间,研究员们陆陆续续的离开,黄茂却是出人意料的返回了实验室,他现在正是无比兴奋的时间,根本不想回去休息。
杨锐却是回去放心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才过来做指导——由于实验能力比不上汪颖,也比不上美国训练回来的黄茂,杨锐在实验室里工作性质越来越像是老板了。
很多高级研究者,尤其是教授、研究员一流的人物,他们虽然呆在实验室里,却往往是监工般的存在,并不一定会亲自进行实验。
一方面,准确快捷的完成实验,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另一方面,实验室老板往往需要解决的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而非具体的实验。
以前的时候,杨锐做的都是小型科研,与其说明自己的需求,不如自己动手,但在钾通道一类的中大型科研项目中,科研实践已经变的很难,实地操作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杨锐也就自然而然的从纯一线的研究员,变成了准一线的实验员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杨锐要亲自去做的实验数量变少了,而他有时间关注的小组变多了。
当然,协调的工作会多一些,但对现在的杨锐来说,却是颇为简单的工作。
……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7045_187938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