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预定的剧情走向(补个结局)
======
一、本书前期会集中于河东问题,重点突破北汉。
北汉为什么能够在北宋立国后仍旧坚持了近20年,直到宋太宗即位亲征方才投降?
突破北汉会不会难度太大?
北汉之所以能够熬死太祖,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和,北汉内部在刘钧这一代放弃了南下争雄的野望,对内稳定统治,在被北宋打怕后,开始谋求缓和和辽国的关系。
内部,并人弓马娴熟,再加上刘家在河东经营多年,境内的吐浑人仍旧可堪一战。
2.地利,晋阳城千年古城,东西中三座城池分立,汾河绕其中城和东城,从十六国开始,历来是北方重镇霸府,更是唐朝的北都,坚固异常。
五代中更是有三代君主起势于晋阳,在势力微弱的时候依靠晋阳城硬生生地熬了过去。
3.北宋采取的是浅攻蚕食的策略,在一次瘟疫退兵、国丧退兵,几次征伐北汉中,掳掠了大量的生口,安置在内地,死死抵住了晋阳北部的西山一线,数次阻击辽人援军,终于围城数月,刘继元投降。
所以本书的河东卷剧情就是依葫芦画瓢,潞州、晋州、隰州再加上府州,以及会凑热闹的夏州,东取辽州,北取石岭关一线,西边南面的石州、慈州,北面的宪州、岢岚军一带,将北汉四肢尽去。
取下河东后,河东配置是李守节加上曹彬,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以及西北部分蕃官。
可以说东京北面的河东、河北、陕西(未来的陕西路)密密麻麻地都是保皇党。
在禁军内部则会慢慢结交韩通、袁彦、董遵诲(其舅舅高怀德)等三四人,将势力插入禁军体系。
在郭荣北伐退兵后,李守节会带人暗中潜伏进东京,顺利维持住后周的统治。
关于老赵反不反,其实我的倾向不反大一点,大局已定,他根本不可能硬反,除非我写赵老三过于敌视主角,他不得不反。
=======
二、经略西北、南下削平诸国。
李守节会进驻西北,同时国家开始征伐南方小国,削平诸国李守节并不会过度参与,但是在主帅的选择上会议曹彬这样的“能人”(关系可靠,人品可靠)为先。
抓住时机,此时定难军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而且西北蕃部也没有那么心向李家,趁机向西发展,可以说第二部分李守节重心在西北。
======
三、重返东京
削平诸国和西边规制初定的时候,李守节会返回东京城,携着荣誉,开始进入朝堂,进行改革。
======
四、混一天下
西边采取北宋后来的蕃官政策,进入到兰州西线。
南面削平诸国
======
五、收复幽燕,剑锋北指
王师重新北上,同辽人争锋。
======
关于主角是否称王和后宫问题:
其实我想写的是并非是那种单纯的称王小说,可能会类似宰执那样的改革,主角作为一个文科生,有着文科生固有的迂腐(浪漫?文青?)……
后宫问题,主角起身比较高,又有了魏王这个大联姻,老实说不需要额外的联姻了。其次主角大部分战场都在外,也不会有和一些小姐碰面的机会,顶多是符六娘(历史上早逝???)、符四娘以及一二个后宫,极有可能是没有后宫。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9522961_66534747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