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惟愿马上取功名
秋风萧瑟,浊云漫天,枯黄的草叶在风中摇曳,从年初至今,始终未有甘霖落下。
尽管不是秋高马肥,但魏王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发起东征,东征大军共计两万,部落兵一万一千、镇戍兵四千,禁卫军五千。
庾岳、叔孙建、张衮、燕凤四人留守京师,出征的重将有于栗磾、拓拔仪、独孤信、拓拔遵、穆崇、王建。
各路大军陆续抵达牛川,诸军汇聚神鹿旗下,旌旗招展,兵甲赫天。
祭天、祭地、告庙、祭军神,誓师,一系列繁琐流程举行完毕,魏军自于延水尽头出发,一路向东。
此次东征,将士士气无比高昂,皆是盼望战胜之后,分得妇女财货。
据白鹭司传报,凡被抽中者,无不踊跃添置良马、良弓,甚至有不少部民以牛羊为抵押,租借强弓、副马。
生活在代地、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拓跋珪没有想到游牧民族对于劫掠如此热情,只见副马上承载的武器满满当当,明显不是一帐可以凑齐。
颇有秦军闻战则喜、死不旋踵的精神,当然,拓跋珪没有深思这一现象背后的主义,反正他已经决定将“毒输于敌,以邻为壑”。
魏军行军速度不快,日行百里,行军两日,遇风沙,风力过于猛烈,拓跋珪下令大军停止前进,择一地势险峻之地扎营,等待风暴过去,也顺势制定具体作战方案。
魏军最终选择扎营在一座三面环山,谷口敞开的开阔山谷中,营地南面是一段倚山而建,残破不堪的长城。
士卒安营扎寨,人嘶马鸣间,郎中令许谦为魏王解说起眼前的人文地理。
“此地名野狐岭,因林高草茂、野狐成群而得名。
东周之时,赵襄子称此地为无穷之门,以此为界,厘定疆域,构筑要塞停止开拓步伐,与东胡互不相扰!
常有猛烈呼啸的大漠劲风吹过,仿若厉鬼怒嚎,又名黑风口。
山势高峻,风力猛烈,雁飞过此,遇风辄堕,端是一处险地”。
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魏王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展开潦草的地图,添上几笔。
魏燕必有一战,从燕使到来的那一刻起,拓跋珪便开始寻战燕国的软肋,北方漫长的边境线,总能寻到突破口,只要能撕开一条口子,便可利用轻骑的优势频繁袭扰,令燕国疲于奔命。
有地图和没地图完全不同,画好地图,魏王一眼便看出眼前关隘的军事意义,心中暗忖“野狐岭扼中原与塞外咽喉之地,过此要塞,沿上谷叩居庸关……若能破居庸关,便可长驱直入,马踏河北”。
虽然此地算不上兵家必争之地,但也不失为一卓越的战略选择。
拓跋珪收起舆图,审视一眼许谦,语调平和:“郎中令学识非凡,让你做都护府长史未免过于屈才,此役之后,且回孤身边作侍中,以备咨询”。
眼下,白鹭司已经将眼线安插在拓拔遵身边,如此一来,许谦也没有继续待在漠南的必要,索性将他调回王庭,参赞政务。
“谢王上”许谦精神一振。
拓跋珪颔首,淡淡说道:“且随孤一观士卒”。
塞外遭遇暴风实属正常,魏王早早命令士卒将大纛收起,因此没有发生旗杆折断这类不详之兆。
军心丝毫未受影响,士卒取出牛皮囊中的肉干、奶酪、胡饼,再于粮官处领上一份鲜奶,同族、乡党聚伙,胡侃起来。
事实上,民族隔阂并不是魏王一指诏书可以打破,不同种族之间,泾渭分明,语言交流上的困难严重阻碍民族融合。
拓跋珪压低脚步走向一伙鲜卑士卒聚集的地方,默不作声听一伙他们的闲聊。
“伏连,你是一部之长,为何要争当征召兵,与我等糙汉抢食?”一人目光直视场中一名少年,语气中带着好奇。
只见那少年眉宇间有些贵气,身着月白色的紧袖短衣,束一条镶嵌美玉的蹀躞带,脚下蹬一双鹿皮小靴。
“是啊,以你的武艺、才略,再过两三年必定可以选为禁卫军。战场凶险,岂是你这等未经历战事的少年郎可以理解。”有人附和说道。
听闻一部之长入营做征召兵,拓跋珪也是来了兴趣,据他所知,此次抽丁,大多数贵族都是以部民代役。
少年撇撇嘴,星眸闪动:“一部之长算什么,我的志向是做将军”。
“大王说过,只要立下功勋,不论出身,一律按制受赏,你们,就不想做将军吗?”
少年的质问,引得一帮糙汉热血沸腾,一名士卒夹杂着恼怒的声音传出:“将军不敢想,只求我的套马杆不要落空。
该死的屈突律,为了租借马匹、强弓、骨朵,我付出了十张羊皮、三只羔羊。”
“哲伦阿干,不要丧气,只要捕到一个奚人便不算亏,捕到两个便有的赚,若是捕到三个,便是大赚”一人笑着出言安慰。
实际上,此话算不上虚假安慰,大军出征之前,魏王明令颁布赏格,捕一人,得其三成訾产,诸人兽皮袋中都有数根缚人、套马的绳索。
对于士卒表现出的战意,拓跋珪极为满意,若是能够一直保持这种斗志,便有希望脱胎成一支强军。
拓跋珪阔步上前,有士卒注意到来人兜鍪上的白缨,单膝跪地,抚胸行礼。
白缨兜鍪是魏军将领的象征,再观其兜鍪之上凤羽,身份呼之欲出。
“见过大王!”
闻声,其余人也纷纷行军礼。
“多大了,叫什么名字?”拓跋珪打量方才出言的少年,此子算是难得的有志之士,已经进入他的视线。
审视的目光令少年有些局促,平静下来,少年恭敬答道:“小子娄伏连,十五岁”。
十五岁,算是拓跋珪的同龄人了,如今,魏军之中的未成年士兵足足占了两成,他们也是军队未来的主力。
“兵危战凶,可有惧怖?”魏王表情和善问道。
娄伏连摇摇头,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战意:“刀枪剑戟皆不惧,惟愿马上取功名”。
“有志气,孤等着封你将军的一日”。
称赞一声,魏王将目光转向在场所有士卒,沉声说道:“大业尚未成功,汝等亦需多加努力,争取做百夫长、千夫长、将军”。
人群一阵躁动,望着拓跋珪远去的背影,不少人露出崇拜的目光,无论是相貌、军略、个人品德,魏王身上,都没有过多可挑剔之处。
晚间,军中开始流传魏王“勉励士卒”“有功必赏”的光辉形象。
拓跋珪认为,赏功罚过四个字,不比解衣推食的效果差,事实也是如此,普通士卒根本不在乎君主如何享受,他们只在乎自己用生命换取的一份酬劳。
对比袁大帅的袁家军,封建时代,收买人心,打造一支基本忠诚的军队,简直不要太简单。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9455681_66036688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