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唐朝诡事录(套装共3册) > 唐人的罗生门

唐人的罗生门


唐宪宗元和年间,博陵人崔无隐跟亲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杜某曾于汴州招提院闲谈。在座的有一远方来的僧人,鼻额间有一道明显的伤疤。姑且称他为刀疤吧。大家问其疤的来历,刀疤沉默良久,随后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回忆。
刀疤家住大梁,有父母与兄嫂。哥哥是个商人,第一年,去江南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第二年,就没了音讯;第三年,有同行者回来说,刀疤哥哥不慎溺水而亡。刀疤的父母与嫂子自是悲伤。
但没多久,忽有个自汉南来的游客来到大梁,寻找到刀疤,并说:“我有你哥哥的消息,他没死。”
刀疤大惊,把游客邀到家中,说与父母。
游客说:“您家长子在江西做生意赔了,辗转流浪至汉南,很是潦倒。我觉得他很不幸,就跟当地官员说明情况,将他安置起来。现在么,虽然他身上没什么钱了,但还能勉强活下去,只是没有颜面回乡。他知我北游,于是顺便让我给你们带个口信。”  说完,游客就告辞了。
家人皆悲万分。转天,刀疤被父母派去寻找哥哥。
刀疤出大梁,一路奔向汉南。走了七八天,进入南阳地界,当时太阳将落,刀疤孤身穿过一片沼泽,走着走着,前路几乎断绝,四下大野茫茫,更无人烟。刀疤抬头看天色已近傍晚,远处阴云汇聚,大雨将至。
刀疤一人独行,渐觉恐惧。他又往前跋涉了一会儿,日暮时分,才看到有三两家住户,于是敲响其中一户的大门,欲寄宿。里面有声音传出:“你因何至此?这里不太平,附近刚刚有人被杀,凶手还未捉到,追捕正急。南行三五里,有一寺院,你还是去那里投宿吧。”
刀疤无奈,只好继续前行。此时夜风渐急,很快有大雨落下。淋了雨的刀疤寒冷至极,又行了四五里,进入了更为荒凉的一处大泽。
这时候雨更大了。刀疤长叹路途艰苦,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这样一想,他反而有些平静了,于是信步而行,竟然见到前方有一点光亮。他感到那光亮离自己很近,但走了十多里地才到达。与此同时,风雨更疾,刀疤一头撞进发出光亮的宅院。
进去后发现,这好像是一空宅,里面死寂无人。而那微微的烛火是从厅堂里传出的。于是他上得台阶,推开厅堂的门,往里看了一眼。
眼前的景象让他几乎窒息:微微烛火下,满屋都是死人!
刀疤惊惧,差点跳起来。此时,一道闪电划过,他看到尸体堆里慢慢站起一个披着头发的女人。刀疤一声惨叫,连滚带爬地出了宅子。
荒野中,刀疤狂奔,跑了七八里,前面又出现一户人家。此时雨停了,月光稍现。他所能做的就是继续投宿,在这寒夜他必须找个落脚的地方。
他推门入宅,发现是个空宅。宅子有一前厅,厅中有张床。刀疤感到一丝安慰。
但他刚躺下,就听到庭院里有脚步声,于是他的心一下子又悬到嗓子眼。他急忙起身,就在这时,厅门被推开,一人提刀而入。刀疤侧立墙角,屏住呼吸,靠着屋子里的黑暗隐蔽了起来。
提刀之人在床上坐下,像在等人。可以想象,那段时间是多么难熬。
终于等提刀之人走了,刀疤长出了一口气。这时候,他又听到宅中院墙边有女人在说话,像是在说有关盗窃的事。
很快,提刀之人带着一个包袱又进了厅,并拉着一个女人。提刀之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自言自语地说:“这里面有人吗?”一边说着,一边举刀乱划。
刀疤紧紧贴着墙壁,刀刃划在他脸上,但持刀之人没感觉到。后来,那人似乎改变了主意,没住下,拉着那个女人跑掉了。
刀疤心想,此处是断不可住了,便趁机逃跑。出门没跑二里地,却掉到了井里。他觉得井底软软的,于是用手去摸,摸到一个圆圆的东西。井下幽暗,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只好两手抓住那东西,慢慢凑到眼前:那是一颗女人的头!
五更天过后,刀疤终于听到井上有脚步声。他睁大眼睛,紧紧地抱着人头,大约已麻木了。井上来的是被杀者的家人,他们发现了刀疤和尸体在一起,于是将刀疤打捞上来,押送到县城衙门。
这时刀疤反而不害怕了。是因为终于可以看到白日的景象了吗?
县官还不糊涂,听完刀疤的陈述后,认为他是清白的。随后,那个持刀之人和他的同伙,以及在宅子里说话的女人都被抓获。
事情水落石出,刀疤继续南行,终于到了汉南地界。他坐在界碑旁的大树下休息。旁边有个老者,问其所来,刀疤如实相告。老者说自己长于算卦,希望给刀疤算一卦。刀疤没拒绝。
卦成后,老者说:“你前生有两个妻子,但你辜负了她们。死尸堆里站起来追你的那个是你的大妻,井中那个被杀的是你的侧室。县官明断秋毫,因为前生他是你母亲。”
刀疤冷冷地问:“那你呢?”
老者:“在前生,我是你的父亲。但你永远也不会找到你的哥哥了。”
刀疤听后,潸然泪下,再看树下,老者已经消失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汉南,寻访其兄。大家都告诉他没这个人。
至于他脸上的刀疤,便是被废宅中的那个持刀人划出的。
元和中,博陵崔无隐言其亲友曰:城南杜某者,尝于汴州招提院,与主客僧坐语。忽有一客僧,当面鼻额间,有故刀瘢,横断其。乃讯其来由,僧良久嚬惨而言曰:某家于梁,父母兄嫂存焉,兄每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初一年,自江南而返大梁,获利可倍;二年往而不返;三年,乃有同行者云:兄溺于风波矣。父母嫂俱服未阕,忽有自汉南贾者至于梁,乃访召某父姓名者,某于相国精舍,唯曰诺。贾客曰:“吾得汝兄信。”某乃忻骇未言,且邀至所居,告父母,而言曰:“师之兄以江西贸折,遂浪迹于汉南,裨将怜之,白于元戎,今于汉南。虽缗镪且尽,而衣衾似给,以卑贫所系,是未获省拜,故凭某以达信耳。”父母嫂悲忻泣不胜。翌日,父母遣师之汉南,以省兄。师行可七八日,入南阳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绝,目无人烟,四面阴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其家曰:“师胡为至此?今为信宿前有杀人者,追逐未获,索之甚急,宿固不可也,自此而南三五里,有一招提所,师可宿也。”某因言而往,阴风渐急,飒飒雨来。可四五里,转入荒泽,莫知为计,信足而步。少顷,前有烛光,初将咫尺,而可十里方到。风雨转甚,不及扣户而入,造于堂隍,寂无生人,满室死者……(《博异志》)
在中唐薛用弱所著《集异记》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说的同样是元和年间,沂州有一小寺,住着两个僧人,他们约定只在寺内修行,寸步不离寺院。
他们坚持了二十年。
这一天,住在东廊的僧人听到门外有人在哭。开始他不为所动,可哭声慢慢近了,接着见一身影一边哭着一边钻进西廊,再后来听到扑打声和牙齿咀嚼声。东廊僧人惊慌失措,跑出屋子,逃出二十年不出的院子。
正如他担心的那样,那个神秘身影已开始追赶他了。眼看就要追上,幸好东廊僧人及时渡河,把后面的人甩开。
身后的身影说:“若不是被水所阻,我当把你也吃了!”
东廊僧人更是害怕。此时天降大雪,他狼狈而逃,钻进一户人家的牛栏。很快,他发现有一黑衣人手拎尖刀来到栏下,也像是在等人。东廊僧人屏住呼吸。不一会儿,院墙那边扔过来一个包袱。很快,一个女子攀墙而出,与黑衣人一起带着包袱逃去。
东廊僧人继续逃窜。与上面那个故事相同,他也掉到井里了,而且井里也有一具女尸。
这里的女尸,正是刚才出现的那个黑衣人的同伙。天亮后,东廊僧人被人发现,送至县衙。不过这次,尽管他百般解释,也没人相信他是无辜的。因为他告诉官府,西廊僧人已被异物吃掉了。而官府派人去查看,结果西廊僧人安然无恙,只是说:“当时二更天,自己正在打坐,见东廊僧人忽然独自出门离去,至于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这个故事就有些蹊跷了。按东廊僧人的叙述,他在当夜看到了吃人的异物;而按西廊僧人的说法,当夜什么也没发生,搞不清东廊僧人为什么独自跑出门。难道说,这一切都来自东廊僧人梦游中的幻觉?
这是唐朝版的“罗生门”。双方各执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该相信谁呢?
此外,从这两个故事中也可以发现,唐朝有一些志怪传奇是雷同的。上述两个故事的作者,即《集异记》的作者薛用弱和《博异志》的作者谷神子,都大致生活在宪宗元和时代,没人知道哪个故事是原创。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8657461_1350162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