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葛洲坝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葛洲坝


第1484章  葛洲坝
    “所以你说,这些项目哪个能砍,然后用来搬迁葫芦城的城墙?”周至几人将项目列举完:“这里哪个项目不比葫芦城重要百倍?”
    “那我再提最后一个要求。”老陈听完大家的列举也是无力反驳,对着几人连连拱手:“邓植墓,无论如何,这个墓得搬迁走。”
    “南唐邓植?”周至吓了一大跳:“他的墓不是在闽省泰宁吗吗?”
    “谁?”老陈反倒给周至弄糊涂了。
    “最初在闽越王手下当节度副使,后来归随南唐李璟的邓植啊。”周至说道:“邓植被李璟设计以耽误军机为由关进死牢。时任南唐宰相的严续设法保释他。邓植出狱后秘密携家眷潜逃。李璟追查邓植潜逃之事,案发后严续遭株连入狱,满门抄斩。”
    “幸得禁官赵元德将其密释,于是只身逃至飞猿岭削发为僧。”
    “至南唐灭亡,宋太祖立国后,对五代十国文武旧臣,皆按功封官受禄,邓植、严续二人均得妥善安置。”
    “邓植为报严续救命之恩,将年仅十八岁之女,配给当年五十八岁的严续为妻,以续后嗣。”
    “这是五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儿,要不是如此,以二人的文韬武略,南唐也不见得灭亡得那么快。”
    “额……我们这儿的这个邓植,却是生于雍正壬子年,死于乾隆乙卯年,该墓为乾隆五十七年建造。”
    “那也没啥意思……”周至这才松了一口气,要真是五代邓植墓,那就是基金会工作没有做好,出现了重大失误没有将之纳入进去,现在听说是乾隆朝的,顿时就不紧张了。
    然后一想又没对,捏着指头算了下:“诶?雍正壬子年是1732年,乾隆乙卯年是1795年,乾隆五十七年却是1792年啊。”
    “对呀,死前三年就开始造墓,所以这个墓的规模不一般嘛!”老陈说道:“这个墓由茔城、望亭、望柱、墓冢等部分组成。茔城,东西宽十一米,南北进深十五米有余,占地面积三百多平。北面正中有门洞和台阶,城墙为高一到三米的条石垒砌而成。望亭、望柱、墓冢等部分在茔城内,望柱柱础呈鼓形,柱近方形,高三米,直径分别为六十厘米和三十厘米。”
    “望亭四角为方形石柱,中间为一方形碑,碑四面有文字,亭高三米,围石两米。”
    “墓碑为三层,残高三米二。墓门柱、门楣、望亭、香炉、门、栏板之上都有狮、虎、龙、凤花草等各种雕像和历史及生活故事图案,”
    “这个墓葬形制较完整、纪年确切、有丰富的石雕,对于研究我们三峡清代墓葬结构、雕刻及书法艺术都有意义啊。”
    见到老陈急切的模样,周至已经明白意思了,自己夹川做田野考察的时候,一个石穴,一个圹基,都会当做宝贝研究一番,何况老陈所说的这样兴致的大墓。…。。

    类似的大墓在蜀中一些地方有很好的遗存,比如巴中,就类似夔州路的北邙山,不少结构精美宏大的古墓就坐落在莽莽群山当中,保护起来当真吃力。      
    那些大墓历朝历代经历盗墓贼太多光顾了,里边的东西几乎都被盗得干干净净,可是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伸手到了地面建筑上,比如石刻造像的头部,雕饰精美的阙楼,如关中平原上的那些,甚至有盗墓贼动用卡车和起重机来整体抬走,可谓嚣张至极。
    “那这样吧,”周至翻了一遍老陈关于邓植墓资料介绍,看了看林婉秋和李老三:“咱们把邓植墓也给加进去,不过这事儿我们只负责拨款,不过多参与,搬迁的事情就只能交给老陈你们县里自己搞,尤其是要取得当地村民们的谅解,毕竟这是墓,和一般的古建还有区别。”
    李老三看到这个墓精美的茔城、望亭、望柱,内心里是觉得这个墓应该保留下来的,但是经过周至一提醒,才知道这事儿底下的内容还挺复杂,迁墓啊,当然和迁宅子不一样。
    周至提供的办法果然是最好的,不能干预太多,光给一笔钱,让地方上去料理。
    当然这也不是说李老三多笨,他只是不大了解内地处理类似事情的思路而已。
    秭归这个文保大县的项目太多了,除了这些需要搬到凤凰山集中“安置”的古建以外,其余还有无数待淹老宅里边的各种有价值的构件,这些就都是需要基金会搬迁到蜀都去的。
    不过有一件秭归出土的人文瑰宝,现在在秭归却已经看不到了,因为过于珍贵,必须送到保管条件更好的地方去保管。
    秭归出去就是三峡大坝工程所在地,虽然国家公布的动工日期是十二月初,但是现在这里已经可以见到两岸已经推出了巨大的工地。
    这么大的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繁琐的,交通运输,电力,仓储,人员吃住等,随便提起一条都是一大摊子的事情。
    不过考察船就比较轻松了,长江拐过两个大湾以后,就穿过了雄伟壮丽的西陵峡,抵达了葛洲坝。
    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样,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同样是“因地制宜”,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
    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五里的地方。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一下子就从峡谷地形进入了平原地形,江面由四百米突然扩宽到两千两百米。
    唐代诗人诗歌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就绝妙地描述了这一景象。
    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座岛屿,将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
    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这样的地势,给制造横截大江的水利工程提供了绝无仅有的便利。
    江水蓄起来以后,将坝上游的水位提高了二十多米,向上游回水一百多公里,形成一个蓄水巨大的人造湖,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三峡航道的险恶之情,也为长江中游洪水的调峰填谷提供了可能。
    为了保障通航,葛洲坝修建了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一号船闸建在大江上,面积相当于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比著名的田纳西河上的威尔逊人字门还要大,在三峡大坝的“船用电梯”那样的逆天机械完工之前,这里就可以称为“天下第一门”。

39314755。。
...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8509665_80773272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