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民间的变化
路过当年住过的驿站看一眼,冬素简直认不出来,土屋草棚变成一长排的砖瓦房,长满杂草拿篱笆围起来的院落,变成了平坦宽阔的广场。
只是驿站变化她能理解,这条路是从幽州到中原的主路,路过商户多,沿途驿站大改是情理之中。
但以驿站为中心,左右有邮局、药铺、杂货铺、食肆,还有高档些的客栈,比驿站住得舒服。
也有集市摊位,主要是给挑新鲜菜蔬瓜果来卖的农户准备的。
更让人惊讶的是,竟然有了广告招牌,颜色鲜艳极吸人眼球,写着城中什么区哪家商户,主打什么产品的。
还有梨园、拍卖行等来发传单的。这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商业街区嘛!
怪不得总听人说,大州城的驿站都变了,方便又快捷,很多商户不必进城,也能完成货物买卖。
提前收到皇后娘娘要来的消息,驿站方圆十里都大扫除过,地面很是干净,当年四处可见的牲口粪便是一点也见不着了。
邮局的负责女官带着各商铺的管事来迎接皇后,禁军只让女官靠近,其他人远远行个礼。
冬素主要就是看看邮局和药铺的成品药,邮局目前的业务只有邮送物资,帮百姓送的小件,还有帮商人送的大件。
只是目前大件必须有商人跟队,这是商家自己要求的,便是皇后娘娘的名声再好,他们怕下面的人偷奸耍滑啊!
冬素看了一下,这送货的价格比镖局是要便宜一些,但跟后世的物流费相比,要贵太多了。
可商人觉得还是便宜了,比起他们自己找车、找船、找工人押送,走邮局是即快捷又省心的。
邮局还有小额金、银邮寄业务,但额数过大,便会转接到银行。
最便宜的就是信件,哪怕送到最远的州城,最多也就收五文钱。
信件邮寄最让百姓欢喜,以前家书难收,外出的家人一年半载也能送一封信回来。
自从有了邮局之后,几乎每月都能收到家书。
其中往边关军中寄的信最多,因为军属邮寄的价格极为优惠,并且邮寄信件是免费的。
冬素进邮局转了一圈,里面的工作人员大多是着统一制服的女子,只有一些干重活的男工,还有专从退伍兵中招的护卫。
比后世的邮局要大,毕竟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人口又少,驿站附近的店铺,都修建得很大。
放货物的库房和拴马的马厩,还有停车的停车场。
旁边就是药铺,有各种中成药,最受欢迎的就是医护学院出品的成品药,很多成品药一上架都会售罄。
因为驿站附近往来的商人极多,都会买一些成品药备着。
导致药铺不光要限购,还要提前预定。
药铺是两个医护学院毕业的女医护管理,还请了一些工人,她们介绍说,最受欢迎的就是小儿药品。
她们也会制作一些保持期短的儿童营养补品,同样是预定的客人排长队,只要做出来立即就能售罄。
医护学院虽然即将被朝廷接手,但还是她的人。邮局估计几年后也会被朝廷接手,可只要有她在,她依旧是女子们的后台。
笑问她们需不需要什么帮助?就本地而言,可有什么要改进之处?
几个女子不约而同地说,当地官府很支持她们的工作,没遇到过什么困难。
真要说的话,那就是人手不足。邮局还算好,女管事虽然忙,但工人多,能忙得过来。
药店则是再来多少医护都不嫌多,虽然这是成品药店,主要是卖药的,可往来商人,和当地百姓。
都把这里当成医馆,尊两人为医生,离大医院远的,都会跑到这里请她们医治。
病人上门又不能置之不理,除非是重病,会派车送到医院,小病小痛两人都会医治。
城中有一个大医院,但附近的县、镇只有几家药店,医师完全不够用,有时候百姓急的跪下磕头,请她们到家里救治病人,只能关了店铺先去救人。
冬素当然知道缺药护,这次白师父去岭南,带走了两百多个女医护,来信依旧说人手不足,比起病人的数量,医护人员的数量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毫不夸张地说,小镇上来了一个医护学院的女医师,当地人恨不得当菩萨上供。
她只能安慰她们,朝廷已经正式接受医护学院,以后医护人员会越来越多,再坚持一下,很快全国的县、镇都会有医院的。
这一次她独自巡查,凌墨萧带着官员进了城中,她则在城外转了转,从驿站区离开后,便去看农田水利。
放眼望去,四处皆可看到正在转运的水车,大片大片的稻田稻穗已经金黄,麦子才收割,新种的豆类长着绿的喜人小苗。
之前百姓种豆,都是撒到地里,任其生长,有瞎种没出芽的,则后面再补种。
自从农科院大力向百姓传播种植知识后,都知道育苗了。育苗后再移栽,虽然更费时一些,可苗不易生虫,长得还粗壮,结的果实更多。
片片农田之间偶有一片灰白,那是水塘,离塘近些的地方,必有几户农家。
这一带的农舍不是几十户或几百户聚集起来的,而是三、五户一处,隔不远又有三、五户。
据说这是从旧村新搬来的农户,旧村子被水淹了,官府规划的新村落,挑地势高的地方建新农舍。
都是砖瓦房,远远能看到修路的村民。据说是官府只修大路,想让大路接到自家门口,那段路就得自己修。
村民们相互帮助,男人们修路,女人和孩子送水搬东西,打着下手。不时有家养的黄狗跑来跑去,假装自己也在帮助。
那般朝气蓬勃的场面,让冬素的记忆回到沈家村,不知道家乡有没有修这样的大道?
这里的田园风光跟光州极为不同,冬素没进村居里看,对平民来说,看到皇后娘娘,应该是又喜又惊吧?
正辛苦干活呢,何必去吓到人家。
她主要是看荒地的开荒情况,再看看有没有土地荒芜。
结果她发现,这城外竟然也有工坊,大片的房舍,进进出出的工人,大路上停了很多马车。
陪她的女官忙说,那是一家造纸作坊,因为造纸要用大量的水,还要麻棉木材,在城外比在城中更方便运送原材料。
女官笑说,像这样的小工坊不少大些的村子都有,女官机构可向百姓租赁工具。
像纺织机,有的村子租上十台,就能开办一个小型纺织作坊,工人都是村里的女村民。
还会教导村民简单的副食或农产品制作,像米粉、炒茶、麻绳等,一个村子就能开办一个小型作坊。
再穷一些,人少一些的村子,则能租给村子鸡、鸭、猪的幼崽,等喂大了女官机构会上门收购,也能挣些银钱。
总之就是学幽州的政令,女官和官府配合,全力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蹭上海商这趟财富巨船。
冬素对此很满意,就连这样的个小州城女官的工作都做得这么好,再多给她几年,她一定能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的。
偶尔看到大片肥沃的土地,但种的农作物长势却不太好,女官们面露鄙夷地说,这些是士族大户才上交的田地。
目前是做军囤地,因为误了耕期,播种晚了,故而长势不佳。
看来这里的士族对土改制,也是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不得不认命的。
等听过修河渠的地方,禁军首领不让冬素过去看,说是有几百青壮在劳作,怕冲撞到皇后。
冬素一直以来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从不让身边人为难。
在看到一片荒坡,低阴处种满艾草,坡上搭了花架子,种的是茉莉和忍冬,她大感兴趣地问:
“难道这里也有商人收购花草?”
她和姜家合资的香水作坊,需要大量鲜花,为此姜家还去滇州租了数万亩田地种花草。
女官笑道,这不是为做香水或胭脂种的,而是为种蚊香。
“蚊香?”
这名字着实让她惊了一下,难道有别的穿越者?
她自己刚穿越来的时候,是有想过做蚊香赚钱的,可因为很快就认识凌墨萧这个大佬,她就没再费心去想这些小生意了。
但在听了女官的详细解释,她才确定没有别的‘老乡’。
这蚊香是一个道观的道士做的,他做贡香几十年,为了驱蚊,他结合熏艾驱蚊和做贡香的技术,用艾草加各种驱蚊草。
用做贡香的黄泥搅和,烘烤出了驱蚊香,广受好评,百姓上道观不求神了,专求驱蚊香,道观也要赚钱啊。
老道干脆开办了一个驱蚊香作坊,这些花草正是供那道观用的。
冬素再次感叹,果然,历史的进程根本不可能压在一个人身上。
只要有好开放自由的环境,自然能滋生出很多点子来。
“可惜这道士不知道,若这个秘方送到幽州,本宫高低奖他一个发明奖。”
这是她今日巡查的意外之喜,赶在傍晚前回到船上,小满牵着小宝,已经望眼欲穿。
小宝很委屈:“父皇带哥哥去城里,母后一个人去巡查,都不带小宝。”
冬素笑道:“这是娘亲第一次去民间巡查,怕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才没带你。”
“娘亲保证,下次一定带你一起去。”
小宝嘟着的小嘴这才露出甜甜的微笑,跟冬素说着今天她陪弟弟玩的事。
摆饭的时候,凌墨萧带着大宝回来了,冬素很奇怪,城里难道没设宴?
凌墨萧笑说,自然有人要设宴,只是他不想带孩子在外面吃,还是回船上一家人吃晚饭的好。
至此,这趟南巡之旅,彻底变成一家人旅游。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8083768_2020163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