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这个冬天有些忙
王业泰从广鹿返回旅顺数日后,孙元化才派人送信来,在心中不轻不重的说了王业泰几句,末了告诉王业泰毛承禄已经被委任为文登守备,让王业泰有些发愣。
这孙元化先是收了孔有德耿仲明,现在又把毛承禄收入手下,到底想干什么啊?他以为自己能感化还是能驾驭这几个人?
想想另一个时空发生的登州之变,绵延达两年的孔有德之乱,整个胶东被打成了一片废墟,便连孙元化也因此获罪被朝廷处死,王业泰便不禁为孙元化担忧起来。
平心而论,孙元化此人其实不错,技术性的官员,比朝廷中那些王八蛋强的太多,和孙元化合作也很融洽,登州又是辽南的大后方。所以从哪个方面来说,王业泰都不希望登州发生动乱。有心想提醒孙元化一番,又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合作这段时间以来,王业泰也对孙元化有了了解,知道这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不像其他官僚那样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
自己以前就曾向孙元化索要孔有德所部军队,却被孙元化拒绝,现在发生了广鹿岛之事,若是再请孙元化把孔有德毛承禄调回,孙元化肯定不答应。劝说他注意提防孔有德毛承禄?多半又会被认为是小肚鸡肠。
盘算再三,王业泰发现自己竟然全无办法,无奈之下只能给孙元化写信,提醒他孔有德毛承禄等人,至于孙元化肯不肯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东江军这帮将领因为远离大陆,跋扈自由自私惯了,和山东本地的军队又有不同,王业泰真的担心孙元化无法驾驭他们。
唉,算了,自己还是先顾好自己吧。孙元化肯听就听,不听就算,到时大不了自己派人监控登州一下就是。
对现在的王业泰来说,事情实在太多,广鹿诸岛百姓的迁来安置,七八千军队的整编,这些都是问题。
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到了十月底,军民的安置工作才彻底完成,而这还多亏了水泥的出现,使得能够短时间建筑大量的棚屋用于安置工作。
十一月初,一场大雪突如其来,整个关外关内一片银装素裹。
往年这个时日,正是辽民们最难过的时候,他们要忍饥挨饿艰难的度日,而现在,辽南的军民日子好过了许多,他们不用再担心饿肚子问题。士兵们需要训练值守,而百姓们都躲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难得的清闲。
满天大雪之中,王业泰召集幕僚心腹,开始商讨军队的建设工作,王业泰决定趁着这个冬季,把所有军队重新整编,使得军队的管理更加细化。
现在王业泰的手下军队总兵力越两万八千人,其中战兵一万八,辅兵一万两千人。军队的最大建制是营,一营约有兵力一千五百人,全军共有十五六个营。
经过考虑之后,王业泰决定增加战兵营的人数,一营人数增加到三千人,这样共有战兵六个营。
营的长官称营正,级别和游击将军相对应。营以上的建制王业泰暂时不准备设立。
六个营中一个营驻守皮岛,称之为皮岛营,营正由副将周遇吉担任。两个营驻守旅顺,营正王猛、张良斌,均为王业泰直属的标营。两个营驻守金州兼守长生岛,称之为金州营,长生营,营正分别是徐敷奏、张旭。最后一个营驻守大连湾的青泥浦,青泥浦城被命名为大连城,这个营则称为大连营,营正由原皮岛将领沈世奎担任。
六个营中,三个营营正是王业泰亲信,两个是原来东江军旅顺一系,一个营则是皮岛将领,兼顾了各方利益。
而为了彻底控制所有军队,防止军队沦为营正的私兵,各营中的营副,还有团正把总中层军官皆有王业泰选派,大部分是从北京跟到旅顺的家丁。比如杨小磊、李小轩各在沈世奎、张良斌等营中担任营副,也就营正的副手。
而且,为了防范营正权力过大,王业泰决定对营正进行制衡,往各营派出监军,并且分割营正权力给监军,规定营正负责军队日常工作,军队训练、战斗指挥,而粮饷发放,战功核对,士兵奖惩,皆有监军负责。至于各营监军的人选,王业泰还在考虑中。但可以想象,各营监军的设立必然使得营正的权力大大减小,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几乎不复存在。
而为了加强军队的控制,王业泰又在各营设立镇抚官,归监军领导专门负责军纪,而镇抚官兵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敌情司细作,专门打探营中消息,而敌情司的头领则是孟洛夫,现在已经成为了王业泰铁杆心腹。
监军、敌情司,等于是上了双保险,以保证军队不脱离自己的控制,这便是王业泰准备对军队的下一步建设工作。
对于辅兵,则采用了和战兵不同的编制。说实话,辽南的辅兵已经算不得军队,他们担负的更多的是建设辅助性的工作,比如晒盐的辅兵,打鱼的辅兵,屯田辅兵,制作水泥的辅兵,已经工匠营也是辅兵。因为辽南是军镇,按照规矩所有成年男子都是军户身份,所以便是全民皆兵。所以这些辅兵其实是农夫是渔夫是工匠是工人,但也悉数纳入军队管辖。
晒盐由王庆负责,打鱼的船队由赵直统帅,屯田的常有田,管理工匠的梁九,还有东江商队的陈寿阁,这些人都挂上参将副将的官衔,率领的辅兵人数却不尽相同。
说道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陈寿阁的东江商行,在陈寿阁的运作下,东江商行已经组建完成,并且走了一趟朝鲜,销售了大明的特产棉布茶叶,带回了貂绒皮毛人参等高丽特产,赚了七八千两银子。考虑到商行刚刚成立已经十分不错,陈寿阁已经向王业泰禀告,开春后会去趟倭国,目前正在准备货物中。
王业泰向陈寿阁提议,趁着冬天派人去江南采购生丝棉布运回山东,为此把最后的两万两银票给了陈寿阁。因为王业泰知道生丝在倭国最为畅销,往往能获得两三倍的利润。江南的海商走一趟倭国便能赚十几万几十万银子。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5255_47161614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