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笛上春行录 > 第一百七十九录:劫后逢

第一百七十九录:劫后逢


  文履善谦谦一笑,风度翩翩,随着王应麟的指引在厅内落坐。

  着了一袭水天蓝春衫的王夫人面色虽是憔悴,却依旧漾着笑容,亲自奉了茶点出来,温柔有礼道:“贤弟请用茶!”

  文履善起身回礼,眉眼皆是醇厚笑意:“嫂嫂客气,怎可亲自奉茶,折煞小弟了!”

  王夫人赶忙也回礼,款款退回后堂。

  文履善与王家那是有一段非同寻常之渊源,实际上王应麟算得上是文履善的伯乐良师。

  十年前,也就是理宗朝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朝廷举博学鸿词科。

  当时,先帝御驾到了集英殿,亲自策选进士。这次策选,宝祐元年进士及第、时任太常寺主簿的王应麟才学通博,受到理宗的看重,命他任为此次策选的覆考官。

  彼时,知举官员已经将若干卷士子的评定名次呈录完毕,但是理宗皇帝浏览一遍后还是觉得需要重新将诸卷名次甄选一番,官家之意似更看中第七卷,意欲改置于榜首。

  待官家看罢,又将卷子放给王应麟覆考,后者仔细读完后,面露激赏,一色赞许,不由顿首奏请道:“第七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臣恭贺圣上得一贤德之臣!”

  理宗皇帝自然大喜,遂以第七卷为首选。及至唱名赐第,乃是庐陵文履善。

  待到理宗皇帝亲见状元郎其人,竟是如此俊逸非凡、风度翩翩一少年郎,不由大为赞赏,还给他特赐“宋瑞”二字。

  殿试后,新科状元郎文履善一时风头无二,但是他却很是恭敬地拜谢了覆考官王应麟。

  那个春日,二人在著名的望湖楼里赏西湖春日美景,品北苑香茗。

  一番推心置腹,王应麟发现这年方二十出头的俊美青年不但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情纵横,并且对国对民,亦果然不负他一眼相中的满身肝胆忠义。

  此为报国良臣矣!他归家后对夫人谈及文履善其人,不由感叹道。

  不过,登科不久,文履善父亲便去世了,他需要返回庐陵为父丁忧。

  离别前,王应麟设家宴款待了他。

  二人一樽菊花酒,畅叹报国之志,为民之心,相惜之意惺惺。于是酒过三巡间,二人拈香结义,互为义兄弟。

  后来二人都是宦海沉浮,于庙堂之上以一己之力企图对抗滔天的权柄,从丁大全到贾似道,兄弟二人从不顾自身之安危前途,也从不屈服强权利刃,只愿能为天下苍生请命。

  可惜,如今的大宋早非太祖、仁宗朝的盛世达明,数十年奸臣当道,天子权柄倒悬,但凡有些报国热血的臣子,最后的结局都如他二人般惟有贬谪一途。

  “为兄也两年未见过你了!”王应麟对着一身雅致风骨的文履善上下打量,不由感叹,“怎么会突然回临安府?府上一切可好?母亲、弟媳、子侄可身体安健?”

  文履善放下茶盏,笑着颔首:“一切都好,劳哥哥关心了!小弟刚得了一个刑部郎官的差事,前日才上任!刚接手妥当,正说要来拜访一下哥哥,跟兄嫂问个安!”

  见到义弟,王应麟满心虽然欢喜,但还是觉得有些怪异——他这个义弟最是达雅有礼,怎么会如此清早便急切地来拜访于他?莫非另有底细?

  他二人正寒暄着,突然院中有小厮一路奔跑兴奋地高呼:“相公,小公子回来了!小公子回来了!”

  王应麟闻言霍地站了起来,继而就听另有一阵几椅推动倾倒的动静,随之从后堂里冲出两个妇人——

  “贤弟稍待!”王应麟刚待要走,骤然醒悟般颤抖着声音对文履善道了歉意,说完也不待对方反应,便一路踉跄地疾步半跑冲将出去。

  抄手游廊中很快便出现阿丁抱着小公子的身影——

  孩子母亲秦氏飞一般奔过去,直接从惊慌慌的阿丁手上抢过那四五岁的孩子,焦急地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

  孩子依旧穿着素青对襟短衣、裹着牡丹花绣纹腹围,鹁角儿发有些散乱,圆圆的大眼睛也红肿着,脸色苍白,表情昏昏欲睡。

  看着裹在怀中的娇儿如此神色,秦氏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低低呜咽地唤着孩子乳名。

  王夫人也拥上来,一把搂住孙儿与媳妇,凄惶苍老的脸上终于裂出喜极而泣的缝隙,不由也呜呜哭出声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王应麟颤抖着声音道,边说边搓着手围着妇人孩子打转,想抱孙儿却又喜得不知如何下手。

  文履善负手走出堂外,目睹游廊中似久别重逢、劫后余生般的一家人,眼神深邃,不言不语。

  阿丁白着脸看着眼前一幕,腿脚抖抖索索地站在一旁——他的恶行就快败露了!

  惶惶难安的少年腿一软,“啪嗒”不由跪了下来。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5241_9698830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