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旱灾初现端倪刘氏存粮
金辉定好亲已经过去好几日,成亲的日子方兰花也和陶家商议好,就放在秋后八月底。
刘氏算是放下一条心事。
后院的地瓜秧苗也长的老高,天一直都没在下雨,也不能再等。
这日一早,李大旺和王大头赶着牛车要上山栽地瓜秧苗。
崔华锦拎着木桶冲在厨房里的刘氏嚷嚷着,“奶,锦儿和秀花婶子上山了,你再忙也别忘了把我的四只小白鹤给喂饱了啊?”
自从母鸡孵出了四只小白鹤,这丫头就整日的在她耳边念叨,刘氏从厨房里出来笑着回了孙女的话,“知道了,你快去吧。”
坐在牛车上,崔华锦不忘叮嘱王大头,“大头哥,你今儿忙完了活,千万别忘了多给咱的小白鹤多捉些虫子。”
“嗯,忘不了,没虫子会把小白鹤饿死的。”
王大头应着她的话,又把崔华锦常挂在嘴边的话又公给重复了一遍。
到了山上,李大旺和王大头挑着木桶去找泉水回来栽地瓜秧苗。
崔华锦和秀花俩人在田里挖坑,等有水再开始栽种。
她俩挖了三条坑,挑水的人也回来了。
崔华锦看着他二人进了田里,俩人脑门上都是汗水,急忙问着,“大头哥,你们挑水的地方离咱田里远吗?”
放下担子,王大头撩起衣摆擦着脸上的汗水,“远,咋不远,翻过前面的小山头,才有个小泉眼,可惜不是平地,不然用竹筒接着泉水进地,也省得挑水了。”
后面的李大旺喘着粗气放下了担子,寻思着那小山头路也没多难走,要是在牛车上放个大木桶拉水,可能省不少力气,晌午回去就做个大木桶试试。
他趁着又去挑水和王大头说了这事,王大头忙不迭的点头应着,“大旺叔,还是你脑子好使,我家还有好些干木板正好能做木桶,我爹的木匠工具也有几样,咱晌午就做,要不了多久木桶就能做好!”
四个人还没干到午时,天热的让人受不住,崔华锦直嚷嚷着晒的脑袋晕,秀花只好让王大头和当家的收拾东西回家。
回到家,崔华锦喝了一大碗的茶水就跑去后院看她的几只小白鹤。
小白鹤看到她,都围了过来冲她扑扇着翅膀,嘎嘎直叫。
在山上累得腰酸背痛,哪里还有工夫去捉虫子,可又不忍心饿到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崔华锦只好拿个小竹筒悄悄去了屋后的荒林子边的草丛里捉虫子。
王大头带着李大旺径直赶着牛车,去自家拉木料准备回来做木桶。
知道他们在山上挑水累,刘氏把午饭做的很是丰盛。
正晌还要上山挑水栽地瓜秧苗,李大旺和王大头只能趁着回来吃午饭和晚饭后做木桶。
费了两三日,一个大木桶被他俩给做了出来。
三日来因挑水慢,他们几个仅仅栽了不到二亩的秧苗,有了新木桶,可以去拉水,刘氏也跟着他们几个上了山。
水用着便利,秀花她们栽秧苗也快了许多,还没到晌午,在王大头他们拉回两趟水,又帮着挖坑,一亩半的田就栽好了秧苗。
看奶心情正好,崔华锦又是卖好又撒娇的,刘氏被她缠不过,只好答应让她和秀花去林子边的草丛里捉虫子。
王大头已经带着满是兴趣的李大旺进了林子深处去查看陷阱里有没有猎物。
不负他的期望,他们没多大时候就拎回只肥兔子。
崔华锦冲咧嘴直笑的王大头扬扬手中的竹筒,“大头哥,我也收获满满呢。”
王大头得瑟的逗着崔华锦,“你那蚂蚱和虫子我们又不能吃,还是这肥兔子稀罕人!”
被王大头笑话,崔华锦噘着嘴,“哼,我的白鹤养大换了银子能买好几车的兔子!”
刘氏和秀花把地上李大旺割回的草和树叶都放在牛车上,她笑着催促着孙女,“锦儿,这么热的天,你俩快别斗嘴了,咱要赶快回去了。”
“奶,今儿不累,我想和秀花婶子走着下山。”
崔华锦回着奶的话,拿着小竹筒,拖拽着秀花的胳膊朝山下走。
回到家,刘氏意外的看到了刘承风在院子里和大儿子说话。
见到刘氏他们回来,他站了起来,“六妹,我这几日要进山里瞅瞅,特意来看看你们。”
刘氏去石桌边坐下,就说了心里的想法,“大堂哥,过了年就下了那两日的雨,天又热的和往年不一样,村子前的田都干裂的怕人,我正寻思着要不要再去府城买一次粮食呢。”
知道六妹给金辉那小子定亲用了好几袋粮食,刘承风想到这两日府城粮食又涨了许多,连想都没想就让六妹要买粮就赶早,不然过些日子粮价恐怕会涨的更高。
刘氏点点头应下,吃罢午饭,她带着王大头随着刘承风进城买粮。
没了牛车拉水,刘氏不想让李大旺再去挑水,就让他们后晌在家里歇歇,明儿再上山种地瓜。
后晌没事,崔华锦缠着秀花去自家村子里的田里转转,看能不能找些野菜回来做饼子吃。
这傻丫头,田里旱的苞谷苗都长不起来,哪里会有野菜,看她撅着嘴,秀花只好陪着她去瞅瞅。
她俩走近村外田里,看到有好多村里人正从河里挑水浇田里的庄稼。
秀花的眉头皱了起来,这几日连续上山,没想到村外的田都要用水浇了,看来今年又是个很不好的年景。
挎着篮子到了自家田里,崔华锦看到才出来还没二指高的苞谷和豆子秧苗都蔫巴巴的,要枯死的模样。
心里有些焦急,“秀花婶子,若是再不下雨,咱今年又吃不上苞谷和豆子了。”
田里的土都要被晒干,那么小的秧苗就需要浇水等长到能收获还不知要费多少力气呢,秀花也苦着脸,“锦儿小姐,咱庄户人家就靠天吃饭,老天爷不下雨,谁也没法子。”
在田里转了转,连一株能吃的野菜都没见到,崔华锦郁闷的拉着秀花的手往回走。
回到家的秀花看着崔华锦闷闷不乐的坐在院子里,她想起后院下的地瓜秧苗还有好多,横竖家里的田都快栽完,剩下的秧苗肯定也没用,就去后院菜畦里割了小半篮子回来做饼子。
天黑透,刘氏王大头赶着装满粮食的牛车进了村。
这次府城的糙米已经涨到二十五文,稍好些的米三十文,就连杂面也是二十五文一斤,掌柜的说过几日还要涨。
眼下天气已经不正常,今年恐怕要应了三郎说的天灾,自家种的粮食秋后能不能收还不知道,秋后还要给金辉娶亲,粮食肯定不能少。
难得这家粮铺有苞谷,价钱才二十文一斤,刘氏想到苞谷耐存,打算多买些回去。
她是糙米和杂面都各买了五百斤,稍好些的米买了一千斤,又买了一千斤的苞谷,花了一百两银子。
即使她买的多,掌柜的满脸歉意,说自家铺子人手和牛车不够用,不能下乡送粮食。
刘氏也不想张扬,让村里人得知她买大批的粮食可不是好事,就把所有的粮食都装在自家牛车上,又去杂货铺买了好多盐巴和调料。
看到老太太又买回这么多的粮食,秀花和李大旺心里稍微的安定一些,亏老太太心里是个有成算的,即使几年真是灾年,有这么多粮食在,他们也不怕会饿死。
几个人依然把买回的粮食放在地窖里,看到地窖堆满了粮食,刘氏心里稍稍放了心。
接下来的日子,崔家把山上的田全部都栽种上地瓜,又接着用牛车拉水浇村外的那几亩苞谷和豆子。
村里有牛车的看到李大旺他们用牛车拉水浇田,纷纷也做了大木桶用来拉水。
有木桶拉水自然浇田省力还快了许多,崔家村外的五六亩田用了四五日也全部浇完。
看九斤和媳妇日日挑水浇田,刘氏就把牛车借给了九斤家用。
这日吃罢晚饭。
刘氏和大儿子说起田里的事情,“大郎,你还记得锦儿初到咱家的那年吗?”
看了眼老娘,崔平安心情复杂,“娘,我咋不记得呢,那年天大旱,咱村河里的水都干的只剩几个水洼,咱村好多井都打不上来水,田里所有的秧苗都早早的枯死成了干草。”
刘氏想起那年的旱灾,心就开始发慌,“是啊,咱家若没你大堂舅不时的送些杂粮,你又勤快拼着命的在山上砍柴送府城里卖,只怕家里的孩子都要饿死几个。”
那日天又闷又热,偏偏没多久就开始下暴雨,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那天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崔平安眼里有着庆幸,“娘,你说事情有多怪,那日我和三郎去府城送柴,天突然变了,又打雷又下雨的,等雨停下没多久,三郎就抱着锦儿回来,娘你说咱锦儿是不是个有大福气的丫头,才出世就带了雨?”
这十几年发生的事太多,刘氏心里有喜有苦,她叹口气,“可不是,村里那些黑心的偏说咱锦儿是妖孽,我看是他们的心彻底的黑透了,今年估摸着又是大灾之年,还不知哪些嚼舌根子的又要咋埋汰糟践咱锦儿呢。”
自从他躺倒在床上,村里人可没少欺负自家,崔平安不想让老娘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就劝解着,“娘,三郎今年秋末肯定能考上举人,金辉他哥俩已经长大,你也别太苦着自己。”
三郎若真能考上举人,金辉顺利的把媳妇娶回家,锦儿这丫头也平安的长着,她也没烦心的事,想到自家日子正缓缓的走上坡路,刘氏稍稍欣慰一些。
娘俩在堂屋里说了好一会子的话,这才各自安歇。
在五月初,崔家山上的七亩多山田里的荞麦已经收了回来,虽然没下雨,有李大旺和王大头隔几日就去拉水浇灌,这些荞麦竟然收了两千多斤。
怕村里起坏心思的人会偷她家的荞麦,早早的李大旺和王大头就在田里搭起窝棚,他们吃住都在山上,看守那些快成熟的荞麦。
有他俩在山上住着,家里还时常吃些野味,连肉也不用去买。
转眼已经到了五月底,每日日头高高的挂在天上,还是一滴雨没落,纵使天天去浇田里的庄稼,也没见秧苗长的有多好,都蔫巴巴的卷着叶子。
河里的水也少了好多,有几家的井已经打不出来水,今年怕是又和十几年前的那场大旱一个样,村里好多早已经缺粮食的人都开始恐慌。
关于崔华锦是个妖孽、克星的流言又在村子里开始流传。
刘氏也时常的带着孙女去村外的田里看庄稼,看着越来越干枯的苞谷秧苗,心里后悔,早知道也把这些好田都种上荞麦和地瓜了。
崔华锦看着已经长到她腰身那么高的苞谷秧子,可惜的摇摇头,只怕到秋后一根苞米棒子也结不出,人吃不上苞米,自家牛犊倒是不缺口粮。
不过想起自家地窖存的粮食还没吃下去多少,新收的荞麦也有那么多,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山上自家种的地瓜,前几日王大头挖了一窝,里面的地瓜已经长的和鸡蛋大小差不多,一窝就有十好几个。
怕地瓜被村里缺粮的人祸害,李大旺和王大头依旧住在山上。
村里的风言风语,刘氏听到也装做听不到,两个孙子时常从私塾回家,她也不想往常把孙女藏在家里,每日都要带上她在村子里晃一圈。
村里若说从前过的最不好的就是孤儿王大头,可这王大头靠上了崔家吃喝不愁,连人也精神许多。
让那些吃不饱饭的村里人是又恨又嫉妒。
毕竟山上的田不能用东西盖着,崔大郎家山上田里长的荞麦有收成,田里如今还有绿油油的庄稼,好多人都知道崔大郎一家今年不会缺粮,心里虽然酸溜溜的,可想到崔老六一家的下场,他们倒也安分。
崔老四婆娘怂恿着自家俩儿子夜里上山偷崔家田里的粮食,还没到田边就被王大头和李大旺给捉到,挨了一顿好打回到家,他们一家除了暗恨,压根不敢让村里人知道。
村里人的庄稼都快枯死,崔家的山田里竟然有那么好的庄稼,这给他家惹出了层出不穷的祸端。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4908_9946618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