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画坛全能怪咖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看这丁晓剑究竟何德何能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看这丁晓剑究竟何德何能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的都捡点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黄袍加身,率军杀回都城汴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后,心里头就有了一个心结了。

  同年,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元建隆,国号“宋”,仍定都汴京,史称宋朝或北宋。

  此后,赵匡胤的心结越来越重。

  大宋王朝的都城和后周王朝的都城一样,都是汴京,这令赵匡胤很不满意。

  他是雄才大略之人,可不仅仅只是想换个地方摆脱柴荣的阴影,其实他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比较老道的。

  这个汴京自古就是有名的“四战之地”。

  四战之地,即所谓的四面平坦无险可守,极易受到攻击,而且是四面被攻击。

  想想?住在这样一个都城里,赵匡胤的心又怎么能够安得了?

  “四战之地”虽然乃兵家必争之地,但却非帝王所居之地。

  都城乃是一个国家的中枢所在,一旦遇到突袭,那可就是极为凶险的大事啊!

  再说了,赵匡胤之所以能够陈桥兵变成功,顺利带着后周禁军兵不血刃地返回都城,也正是因为汴京四周平坦,无险可守,否则的话,假若有个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想这么轻易的就成功,那可就两说了。

  自己钻了空子,偷机取了巧,日日夜夜也就担心别人了,怕别人也和他一样,钻漏洞,偷了他的鸡。

  所以自从他一登上皇位,心里头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把汴梁这个都城,迁到洛阳或者长安去。

  可是赵匡胤登基称帝之后,国家并未大一统,他虽然将后周改成了大宋,可是大宋也仅仅只占据了中原地区的一小片儿,在大宋的南边和西边,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等较大的割据政权,而在北边,更是有着新兴强大的契丹辽国及辽国罩着的北汉。

  而北汉就在黄河以北,离汴京也就只相隔了一条黄河而已,以赵匡胤建立宋朝时的实力,对北汉及契丹也不敢轻易招惹。

  北方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兵,向来都是南方政权的噩梦。

  以南伐北,纵观历史,在明洪武之前,根本就没有成功的个案。

  这可就更令赵匡胤寝食难安了。

  等到大宋国力强盛了一些之后,可以对外用兵了,赵匡胤的宰相赵普所提出的对外用兵方略又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赵匡胤虽然很想先消灭了北汉,但他也知道,这样操作的话,风险太高。

  可是若要执行先平南的计划,北面的虎狼之师又随时都有可能挥戈南下,即使有黄河天险,赵匡胤还是担心会守不住。

  因此,赵匡胤在建立大宋之后,就陆续将全国的精锐之师全都汇集到了汴京,禁军数量后来多达80万之众,这就是“80万禁军”这个词的来历,其目的就是捍卫京畿。

  80万禁军拱卫京师,这个事实,足矣体现出大宋皇帝住在汴京的皇城之内是多么的没有安全感!

  所以说,赵匡胤自从继位之初,心里头一直心心念念的都是迁都。

  今年三月,赵匡胤西巡洛阳祭祀先祖。

  他生在洛阳,长在洛阳,自12岁离开洛阳之后,戎马半生,一直未曾回过洛阳,如今,君临天下后,衣锦还乡,可就更不想走了。

  再加上洛阳山川关河的雄壮,让他在洛阳感到了非常明显的安全感。

  于是乎,将都城迁到洛阳的想法,就更加的迫切了。

  据险立都,不用繁冗守军就能自固,80万禁军腾出手来,实力一下子不就增强了好几倍吗?

  于是,回到汴京之后,赵匡胤就提出了迁都之议。

  怕遭人反对,他故意提出了两个都城备选地,一迁洛阳,二迁长安。

  还王霸之气侧漏,大手一挥,说出了:“重现汉唐雄风,让大宋迈越汉唐辉煌”的野望。

谷</span>  然而,赵匡胤的这个提议一出,顿时就遭到了以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为首的群臣的反对。

  首先是起居郎李符的上疏反对。

  李符的理由很牵强:“汴京有汴渠,有江淮每年数百万斛的漕米,都城数十万兵马皆仰于此,迁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天下未定,群狼环伺,不可!

  铁骑左右东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亦提出谏言:“吾大宋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安固已久,岂能动摇根本?”

  再然后,以宰相赵普为首的文武群臣也强烈反对。

  说出来的柬言,大体上都差不多:“天下未定都城乃大军中枢,脚不可轻动,动则军心不稳,大不吉。”

  晋王赵光义,是赵匡胤的胞弟,深受这些大臣的拥戴和太后的怜爱,又是大宋主要的军事统帅,同时还是当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主要操作者,他的羽翼早已丰满。

  因此,晋王赵光义的意见,相当的有份量。

  见时机已经成熟,赵光义跳出来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安天下者,在德而不在险啊!”

  这句话说的虽然空洞却极为漂亮,一时之间,引得朝中腐儒赞誉有加。

  赵匡胤心心念念的迁都之议,一时之间,就蕴酿成了一场拉锯战。

  从最初的提议到后来的迁延不绝,朝议拖拖拉拉,一议就是数月。

  赵匡胤实在没想到,黄袍加身的时候他说句话一呼百应,而现如今,只不过是一个迁都,却用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无法说服群臣。

  他也不是笨人,知道这里头有两个人最为关键,一个是宰相赵普,一个是他的胞弟赵光义。

  这两个人都是他极为器重之人,一人是他的肱骨之臣,一人是他的骨肉至亲,这两个人不支持他,他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他预感到了,他自己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实现迁都洛阳或长安的愿望了。

  失望之余,发出一句长叹:“患不在今日,自此去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英明而又心慈手软的赵匡胤,为了顾全大局,迫不得已即将要作出了一个灾难性妥协的时候,内侍来报。

  “启禀圣上,江南国主李煜派出的使者丁晓剑到了。”

  赵匡胤顿时恍然。

  早在半个月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线报,早就得知李煜派出了一个阵容强大使团出使大宋。

  至于究竟为何而来?尽管他的线人很多,可是这一次却怪了,没有一个线人能替他搞清楚,李煜心血来潮派出的这个使团所为何来?

  “丁晓剑?

  这个名字很陌生啊!

  此人好像并非南唐肱骨重臣吧?他何德何能竟然能够成为正使?”

  内侍还行,得亏前来禀报之前已经对丁晓剑有所了解。

  于是直言不讳的回道:“回禀圣上,这丁晓剑是一位僧人。”

  “僧人?

  这李煜!这是黔驴技穷了,派一位僧人,想要来渡朕吗?

  那朕倒要好好看看了,看看他派来的这丁晓剑,究竟何德何能?”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1324416_69510658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