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人心
回到住处以后,朱厚照正在脑中筹划着“大明日报”的创办事宜,,令他苦恼的依旧是那个老问题—手底下可用的人才太少。当日晚上,几个负责查抄华府家产的豹房亲卫就带着结果求见了朱厚照。
“陛下,华府家业已全部被我们奉命查抄,共搜出白银八千六百两,地契十一张,古玩珠宝共两箱,还有一本华氏医谱。”说完就恭恭敬敬的等待朱厚照决断。
“嗯,辛苦了。刘伴伴,这些东西都收入朕的内帑吧,地契和古玩珠宝你回京以后就让人变卖,至于那本医书,捐给太医院好了。”朱厚照身为天子,显然对这些古玩珠宝没有一点兴趣,再好还能好得过宫里御用的吗。
“对了,去告诉那华文强,他家的医书朕恩准他抄写一份供其后人学习,但是只给他今夜的时间,明天一早朕就要启程了。”朱厚照终究还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有些事情规矩就是规矩,错了就是错了。今日朕能对你华静强开恩,那日后岂不是人人心存侥幸,没有了法律的束缚,国家又如何长治久安?
朱厚照想了一会,决定给这个原本的湖广布政使江若琉一个机会,毕竟此人也算是有才干,也并非穷凶极恶之人,只是一时之差罢了。要是让他就这样自暴自弃,那对国家也算是一种损失。
“传江若琉。”朱厚照吩咐道。
“记住,是请,不是拿。”想了想朱厚照生怕这群亲卫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只好补充了几句。
虽然对陛下为什么要传一个罪臣感到不解,但他们身为亲卫,存在的意义就是服从,主子让他们抓狗就绝对不能撵鸡,让他们往东就绝对不能往西。总而言之,听命就是了。
……
“草民江若琉,叩见陛下。”江若琉刚进门就朝着朱厚照跪下了。
朱厚照也不废话:“朕念你是个能吏,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等回京以后朕欲设计一个名为“大明日报”的机构,想让你负责,你可愿意?”
这可是一个为天子贴身办差的事情,总比自己回家赋闲好吧,但是这“大明日报”是什么呢?江若琉开口问道:“陛下,不知这大明日报是何物?其主要职能又是什么?”
“大明日报和我大明的邸报一样,都是负责宣传,让百姓知道天下在发生什么事的报刊读物,但是又与这普通的报刊不同,朕办这个大明日报就是为了将笔杆子拿到朕的手中,不让那群清流官员单一的引导舆论。”朱厚照对眼前这个罪臣是很放心的,不然也不会说的这么直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向来都是朱厚照用人的宗旨。
能在千万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士的人,脑子自然不用说,而能被朝堂诸公赏识,外放为堂堂二品布政使的人,心思又是何等活络。
江若琉当下就明白了朱厚照的心思,直接拜倒,郑重地说道:“愿为陛下门下走狗,听从陛下驱使!”
“好!”朱厚照对他的直截了当十分满意,当即亲自将几分钟前还是罪臣的江若琉扶了起来。“爱卿只要在朕的麾下好生办事,是没人能动得了朕的人的,将来重新为官一方,也不是不可,大丈夫当如是也。”
第一句话是为了让江若琉放心办差,不必为自己改换门庭成为朱厚照的“走狗”而引起朝堂诸公不满所担忧,第二句话则是给江若琉画了个大饼,告诉他只要用心办事,朕是绝对不会亏待你滴!这就叫恩威并施,这就叫御下之道,这就叫帝王权术。
谈妥以后,朱厚照就让两个豹房亲卫护送江若琉回家收拾行李,明日随圣驾出发。而朱厚照也暂时解决了自己手底下无人可用的局面,自然也心满意足的安然入睡了。
……
第二天约莫早上七点左右,朱厚照带着刘瑾和随行的医疗队来到了东南角的屯兵之处,这群将士们知道陛下会亲自来,早早的就整装待发,等候朱厚照的指令。
“同志们好!”朱厚照朝着他们挥了挥手。
那几个负责送到的亲卫早就告诉了这群南京城的士卒朱厚照的新“玩法”,听到朱厚照的声音,五千多人立即齐声开口道:“陛下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陛下服务!”
这一问一答,朱厚照十分满意,心情愉悦的挥了挥手中的马鞭:“启程!”说完就径直自顾自的打马向前,众人看到陛下出发了,大军也当即开拔。
……
经过一天的赶路,从湖广地区经过安徽,随后就到了南京城下。
这安徽凤阳是明朝的“中都”,中都有中天而立之都的意思,这是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也算是朱厚照的“老家”,而朱元璋的父母就葬于此处。
提到这“中都凤阳”就不得不提一件有趣的事。话说当时明朝初立,大开科举为朝廷招揽人才,但是当时的科举试卷全国都是统一的,而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水平自然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北方人考不过南方人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北方人的性格大都是比较爽豪爽的,论打仗,南方人比起北方人可能不行。可是论考试,论读书,北方人又不行了。所以在中国北宋以前,中国的帝王将相几乎都出自于北方,没有南方什么事。比如湖南一带,在唐玄宗以前,连一个进士都没有出现过。在唐玄宗时期,这一带才出现了第一位进士,而“破天荒”这一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后来随着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北方的读书人就落后了,因为政治和教育文化中心都向南方转移,在科举考试层面南方人也占据了绝大的优势。据说在1397年的时候,一次进士选拔中,考上进士的二百多个人竟然全是南方人!
北方人一个都没考上,北方的学子顿时就被激怒了,联名上书朱元璋大喊不公。经过了这场闹剧,朝廷只好决定开设“南北榜”,其中还对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开了一个“中榜”,保障了各地学子的权益,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和全国三卷”一样,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
为什么要来一下这南京城呢?首先,要把这群士卒送回去,其次呢,朱厚照也想看看这传说中的“金陵”,最后,当然就是找我们的徐鹏举小公爷讨讨债,喝喝茶了。
距离南京城还有二十里左右的路程,朱厚照突然下令全军休息整顿。
“刘伴伴,从查抄华府的那批银子里拿出钱来犒劳诸位将士,普通士卒一人一两银子,小旗五两,百户二十两,千户五十两,若是不够你就先垫上,回去以后朕从内帑里还你。老规矩,你跟豹房亲卫负责派发,不得出现贪没克扣的现象!”想到自己迟早有一天要与这群南京城的权贵发生冲突,不妨趁刘瑾将南京城里四分之一的兵力带出来的这个机会,收买一下军心。毕竟皇帝的招牌比起那群国公侯爷,还是重了许多的。
交代完后朱厚照又扭头对自己随行的医疗队成员道:“此行大家都辛苦了,你们都是朕的好帮手,是百姓们的大救星!待回到京师,朕就下令赏赐你们,一人五十两银子,同那千户一样!回去以后朕在批准你们一人三天假期,好好陪陪家人吧!”
众医疗队成员听到陛下没有忘记自己的功劳,纷纷觉得自己跟对了人。有的御医想到了自己的妻儿,又多了几分伤感。
“将士们,陛下赏赐了!普通士卒一人一两银子,小旗五两,百户二十两,千户五十两!你们的功劳,陛下都记在心中,还望你们好生替陛下办事,升官进爵指日可待!”刘瑾和众亲卫将朱厚照的话原模原样一层一层穿了下去,五千多名士卒纷纷感叹皇恩浩荡。
……
花费了大概两个多小时,五千多人的赏赐才发放完毕。那近万两银子就这样摆在面前,看到陛下居然拿出了如此多的银子犒赏自己,众军上下从此只认识朱厚照,而不认识魏国公了。
朱厚照也是肉痛,自己内帑本就不是很丰裕,好不容易查抄来的八千多两银子就这样白花花的流出去了。好在想到这五千多名士卒至少有大半能为自己所用,又想到了驻颜坊的日进斗金以及南京城这块大蛋糕,朱厚照心里才算平衡了不少。
“既然大家都休息够了,那就出发吧,进南京城!”朱厚照下令。
“陛下有令,进驻南京城!”那名千户将命令一一下达,随着大军的启程,身后又扬起了漫天的黄沙。
……
“报!陛下正带着从南京城出去的五千多士卒朝着南京城进发,说要在这南京城落脚。”南京城的权贵们和各大官员都得到了消息。有人欢喜有人愁,毕竟这既是一个接近天子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如果得到天子赏识,说不准立马就能一飞冲天,但同样也是一个可能犯下错误的机会。总而言之,风险与机会并存。
但是最为苦恼和忧愁的莫过于我们的徐鹏举小公爷了,毕竟自己还欠着当今天子三千六百万两银子呢。如果陛下直接跟祖父魏国公徐俌要银子,自己恐怕得被打死吧。
……
未过多久,朱厚照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南京城。看着这个大明朝曾经的都城,朱厚照不由得吟诵起了后世伟人的巨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果然好的作品无论是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经典,都是传奇。听到朱厚照口中蹦出来的金句,身旁众人大呼“此句只应天上有”。连看着朱厚照长大的刘瑾也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突然,一群人恭恭敬敬的朝着朱厚照的方向走了过来。
……未完待续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60847391_51377699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