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唐便利店 > 076 宰相怎么都喜欢往上河村跑

076 宰相怎么都喜欢往上河村跑


“还可以这样?”

朝堂之上,戴胄看着杜如晦侃侃而谈,不由得发出了感叹。

今天一上朝,杜如晦就提出最近各地民众领到鸭苗以后消极饲养的问题。

然后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其中对于民众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还有预期收益的分析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但是细想之下却太有道理了。

现在民众养十只鸭子,只能免除十天的徭役,然后在杜如晦的计算下,养十只鸭子付出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远远超过了十天的徭役对民众收入带来的影响。

大家同样都是读的四书五经,为何克明兄突然就如此优秀了?

“世人皆逐利,当以利使之!”最后杜如晦总结道:“民费百钱之力,获十钱之利,何以使之?”

“臣附议!”房玄龄站了出来:“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

接着几个朝臣都纷纷表示了同意,李世民当然没什么说的了,这事儿只有几个大唐朝廷的核心成员知道,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克制蝗虫,缓解即将到来的蝗灾。

如果养鸭人自己消极怠工,不让鸭子出去多多捕食蝗虫幼虫,那么他们用铁矿换来的鸭苗就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只是杜如晦为何会突然了解这么多东西?李世民在龙椅之上频频看向杜如晦也百思不得其解。

“杜相,陛下有请!”退朝以后,杜如晦就被一个内侍给叫住了。

房玄龄给了他一个眼神,杜如晦点了点头,就跟着去了显德殿。

“克明,坐!”

“臣不敢!”杜如晦躬身:“今日朝堂上所说之言,并不是臣想到的!”

要知道在朝堂上,李世民当时可是大大的夸奖了杜如晦一番,当时是不方便说,可是这会要是还不先解释清楚,那可就是真的有欺君的嫌疑了。

“哦?那不知克明是听谁说的?”其实刚才杜如晦说的时候,李世民就有所怀疑了。

因为很多用词,完全就不是这个大唐应该有的,而最近最多出现这类词语的地方,就是上河村了。

“乃是上河村一个小丫头所说!”其实说起来杜如晦都有些脸红。

这民众对饲养鸭苗积极性不高都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满朝文武却一个人也拿不出好办法来。

究其原因还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想法。

大家身居高位,都觉得免除了十天徭役,已经是恩德了,民众再帮着朝廷养鸭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压根就没有往提高民众收益那方面去想。

“一个小丫头?”李世民也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哈哈哈哈,是唐平的那些学生吧?如果没猜错,应该是二丫!”

他去过唐平那里几次,也见过唐平上课,对唐平那上河村一群孩子里面那个叫二丫的还特别关注过,那丫头确实是机敏过人,学什么东西都比别人快,在唐平的学生里面,是仅次于李白的存在。

杜如晦点头说是,心下却已经了然,陛下如此了解上河村唐平的事情,看来自己和房玄龄的猜测果然没有错。

只是现在大唐已经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也不知道多出来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私生子对于大唐来说,时好时坏啊!

两人又闲谈了一阵,杜如晦就被放了出去,和房玄龄一样,出来以后已经是一身冷汗,涉及皇室幸密,每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而他昨天在上河村本来还非常期待见上唐平一见,现在也熄灭了这个想法。

自己身居相位,唐平又身份敏感,自己还是少和他有瓜葛为妙!

李世民批了杜如晦的奏折,也有些发愁。

自己的宰相,怎么一个二个出城都喜欢转到上河村去?那里风水好还是咋滴?

但是自己总不能下令说,谁都不许往那里去吧?那不是欲盖弥彰了吗?

思来想去,也没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只能暂时顺其自然了。

只有唐平这个当事人还不知道,他居然已经成为了“房谋杜断”心目中的私生子了。

也不知道自己居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这会正看着自己系统里面的一组数字懵逼呢。

“小空,这1568是什么意思?咦,又变成了1602了!”

“这是你推广数学的进度,这个任务你随时可以结束,奖励会根据结束时的数据进行结算。”

“也就是说现在因为我,这些数学理论已经开始被推广开来,越到后面影响越大,奖励也就越好,对吧?”

“是的!”

这样唐平就明白了,反正自己现在也不急着要什么奖励,就让它这么挂着呗,就像手机上的挂机游戏一样,等到需要资源的时候再点收取好了,就是这个奖励是盲盒,具体是什么,现在不知道。

很快,一纸文书被放往了大唐各地,帮朝廷养的鸭子,在半年以后上交一半,剩下一半又各家各户自己解决。

这文书一到,不少人居然都有些不敢相信,和衙门里面的差役再三确定以后才肯定,这居然是真的。

“去,做些竹篱,把咱家的田围起来,鸭子放进去,他们爱怎么吃虫子怎么吃,吃完一片再围一片!”

“三娃,快去叫你哥一起,去河里捞些河虾来喂鸭子!”

“爸,你看我挖的这些蚯蚓能喂鸭子吗?”

就像杜如晦说的,世人逐利则以利使之,这一下子,那些领了鸭子的人都热情高涨起来,朝廷提供鸭苗,他们只用负责饲养就能分走一半。

就算有的鸭子可能中途夭折,但是怎么算也比原来只能抵十天徭役要划算啊!

而很多原本没有领到鸭苗,嘲笑自家邻居吃力不讨好的,也纷纷前往当地的衙门,询问还能不能领的到。

在得知以后养鸭会半年一批成为常态以后,才悻悻离去。

是的,这一次大唐高层通过计算发现了养殖业的甜头,那么以后当然就要长期推广下去了。

甚至门下省已经在考虑不只是局限与鸡鸭,而是各种家禽家畜都可以采用这种国家与个人联合养殖的新模式!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6465597_7347502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