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熙挥军追击葛尔丹
1684年,康熙皇帝刚刚收复台湾,心情无比激动,孤悬海外多年的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是,康熙皇帝乘兴之时,又有一连串让他败兴的消息传来:“蒙古准格尔部首领葛尔丹最近祸害四邻,为害草原,反叛朝廷之意显现,望朝廷严加注意其动向。”
听到这个消息,康熙皇帝倒吸了一口气。当时,同沙俄军队的雅克萨战役正在进行,又要兴兵讨伐葛尔丹,朝廷面临两头作战,对于刚刚恢复元气的朝廷来说,是很不利的。
康熙一时陷入忧虑之中。这是,大学士明珠出班奏道:“启奏皇上,蒙古人口众多,所占地域宽广,民风凶悍,难以驯服。自太祖时期起,就对蒙古采取联姻、怀柔策略,现在雅克萨战争正酣,是否考虑暂不进行兵戎相见,稳定为宜!”
但是,户部尚书索额图看了看明珠,出班奏道:“启奏皇上,据这段时间来自草原的消息,葛尔丹在草原为非作歹,吞并各部的草场,若不及早制止,会酿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据说,沙俄政府也在暗中笼络葛尔丹,在这个情况下,打掉葛尔丹,也是斩断沙俄窥伺我国利爪,臣认为,朝廷硬派兵打葛尔丹!”
他们总是这样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
康熙听了他们的所奏,心里更加烦躁。他已经有所察觉,这两位大臣已经在朝里搞宗派,搞派系争斗,弄得朝里乌烟瘴气。
康熙心里烦躁,生气地摆手大声说:“你们不用说了。”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认为康熙是因为葛尔丹的事情而烦躁,殊不知康熙烦躁的缘由,在于其他。真是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
康熙面色严峻地下了朝,回到养心殿。但是,康熙是一心扑在朝政上的一个皇帝,下了朝也在心思早朝上的事情。这个葛尔丹真让康熙心烦意乱,他强占草原各部的草场,使得北部边境动荡,沙俄有可能乘虚而入,若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执事太监报告:“启奏皇上,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求见。”
康熙一听大喜,在清廷内,理藩院是主管民族事务的,在理论上,葛尔丹的事情属于理藩院的管辖范围。阿喇尼这么晚求见,康熙料想他可能有什么事。康熙就让阿喇尼进来。
阿拉尼跪在康熙面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看了看阿喇尼问道:“爱卿有什么事,这么晚了要求见朕?你起来说话。”
“皇上,臣以为,现在雅克萨战役在即,如若发动征讨葛尔丹之战,朝廷两头作战,过于冒然。臣主张,不如派人去调停一下草原各部落的争端为宜。”
康熙一听,眉宇展开,是啊,这是个好办法,先礼后兵嘛,再征讨葛尔丹也有理在先。
“准奏,朕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可以兵不血刃解决问题。那么派谁去调停呢?”
“解决草原争端是理藩院的事,臣愿往。”阿喇尼作为文官却铁骨铮铮,康熙用赞赏的目光看着阿喇尼,点了点头。
康熙即命阿喇尼为钦差大臣,处理北部草原问题。康熙愁绪绵绵的葛尔丹问题,终被胆大心细的阿喇尼所破解。
阿喇尼到了草原,以朝廷钦差大臣身份着急冲突各方:即喀尔喀各部和葛尔丹举行会盟。阿喇尼很高兴,刚要给朝廷奏报这一喜事,和平局面很快又被葛尔丹的图谋打乱了!
葛尔丹已经举兵攻击喀尔喀各部。草原上一时烽烟四起,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草原各部的混战全面爆发了!
钦差阿喇尼没办法了,他制止不了葛尔丹分两路进攻的三万人马,也制止不了草原上的血腥杀戮。阿喇尼望着死尸成堆的草原,给康熙写着充满了悲怆的奏折:草原上的争端非我辈所能解决了的,朝廷只有发兵,制住葛尔丹,草原也许能得到安宁。
但是,康熙认为葛尔丹正在锋芒毕露,此时朝廷派兵,只能引起更大的一场战斗,再说眼科撒战役还没有结束,还是以安抚为主要手段。他命令阿喇尼以朝廷钦差的令葛尔丹回到原来他的边界以内。
阿喇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葛尔丹的军营中。傲慢的葛尔丹看了一眼阿喇尼,问道:“你来有何贵干?”傲慢至极的葛尔丹连坐都没让坐。
阿喇尼虽说是个文人,但是胆子很大,他大胆地向葛尔丹宣布:“皇上下了谕令,命你
部西归原草场,退还所占喀尔喀各部草原。”
听了阿喇尼宣布的皇帝谕令,葛尔丹一撇嘴,竟然笑了:“一个孩子的话怎么能当谕令呢?回去告诉康熙,他的谕令我知道了。”往下他也没有什么动作。看来他是一心想与朝廷做对了。
阿喇尼想得很对,葛尔丹学成吉思汗,妄想同意草原,统一整个蒙古。
后来阿喇尼了解到,葛尔丹多次与沙俄协商,妄图借沙俄的力量南攻大清!葛尔丹的军队已经深入漠南蒙古的中部掠夺财物,霸占土地。这一情况非同小可。阿喇尼感到事态严重,赶紧回到京城,面陈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认为,必须稳住沙俄,不能让葛尔丹与沙俄联手。如果沙俄也参与草原的争端,那么草原之争就升级,变成国际争端,那么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办。
这时候雅克萨战役已经结束,朝廷与沙俄政府正在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康熙决定继续与沙俄谈判,割让大片土地给沙俄,以换取沙俄的中立。沙俄也表示不愿参与葛尔丹的军事行动。
康熙认为征讨葛尔丹的时机已到,于是决定起兵征讨葛尔丹,扼住他的势头,以根绝后患。
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出班奏道:“皇上,上次臣没能完成使命,致使朝廷威名扫地,臣愿带兵前往,攻打葛尔丹!”
康熙一看,阿喇尼是个文官,从未上过战场,但一见他的决心很大,就说:“好,朕给你六千骑兵,赶到乌珠穆沁部,去抵挡葛尔丹的南侵!”
“是!”
康熙不放心阿喇尼,告诫说:“记住,跟葛尔丹打仗要小心,葛尔丹诡计多端,不要上当!”
“是!”
清康熙二十九年(1689年),阿喇尼率领六千骑兵日夜兼程,到了乌珠穆沁,漠南蒙古各部派兵相助,阿喇尼军将士一时达到两万人,与葛尔丹军差不多。
阿喇尼带领朝廷将士与葛尔丹军在乌珠穆沁的乌拉盖河大战,双方人数相当,都是骑兵,战斗打响,只见刀光闪闪,马嘶阵阵,尘土飞扬,杀声震天,别有一番景象。起初,阿喇尼的军队获胜。但是,喀尔喀部军急于夺还其被俘的人和牲畜,因互相争夺而阵脚大乱,阿喇尼的军队反被葛尔丹军所击败,五百辆战车和全部武器都被抢走,葛尔丹取得全面胜利。
望着溃败的朝廷军队,望着众多的战利品,葛尔丹哈哈大笑,“康熙的军队也不过如此,看来,谁也挡不住我的铁骑。”他认为,大清的势力很弱,很容易打败。于是葛尔丹下令继续往南进军。
葛尔丹军半道上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他带领所部渡过辽河,长驱直入接近北京,进至北京以北350公里的乌兰布通。北京震动,为之戒严。
康熙得到这个消息,吃了一惊,这个葛尔丹是要威胁我大清啊。康熙是有魄力的,葛尔丹非要消灭不可,他决定御驾亲征。
他看出葛尔丹的战斗力很强,非要集结很大的兵力,把他消灭在草原旷野上。他决定集结10万军队集结在长城一线驻守,防止葛尔丹军攻击北京。
康熙皇帝决定集聚清军主力,动用英勇善战的皇亲国戚等国之栋梁。康熙要动用全国的力量来对付葛尔丹。
1690年9月2日,康熙皇帝命令皇兄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惿为副将军,率领集结在长城古北口内外的清军为左翼军,并由古北口往北进击。命皇弟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为副将军,率领集结在长城喜峰口内外的军队为右翼军,由喜峰口北上进击。
内大臣佟国刚、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等均总从征参赞军务。康熙皇帝为了整个战役的万无一失,又命盛京将军和吉林将军各率所部和科尔沁等蒙古八旗军,进入西辽河、桃儿河流域,从侧翼协助主力军作战。
康熙皇帝随后随主力跟进。整个军队行列的布置,可说是万无一失,葛尔丹必败无疑。
可惜,康熙皇帝突然身体不适,无法再指挥作战,整个作战计划就搁浅了。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5171_2006639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