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 第122章 第 122 章

第122章 第 122 章


《驸马如手足,  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一百二十二章

        穆明珠提到“管仲”与“乌龟”,思政殿内诸人都是一愣过后恍然大悟。

        昔日管仲相齐,曾有金龟换粮之奇谋。他先是派人提前在地里埋下一只普通的乌龟,  随后命人将之挖出来,为这原本普通的龟编织故事,  又让齐桓公派出许多名使者迎回此乌龟,散布这乌龟乃是东海龙王之子的流言;同时封那挖出乌龟的人为高官,  每日以四头牛血祭这乌龟。如此一来,  这只原本平平无奇的乌龟,摇身一变成为国家至宝。后来齐国战争,  齐桓公将此乌龟赐给国中一富户,  以之“借”粮,换得军队三五月所需之粮草。

        一只乌龟,  原本值不了几个钱,经过管仲的一番谋划,  却能为国家换来三五个月的军粮,  如何不让人惊叹。

        贵重的并不是乌龟,  而是国家的信誉与王权之势。

        管仲只是通过一只乌龟,  把无形的权力“变现”了。

        若不是一只乌龟,而是一只飞鸟,  又或是一株兰花,  效果也是一样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有文字以来,  如管仲金龟换粮这等谋略,在历史长河中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胜枚举。在座的不管是皇帝穆桢、女官李思清、右相萧负雪还是谢钧,都是饱读史书之人,  于春秋战国时的典籍就算不能倒背如流,却也能做到尽知其中典故。但是从前历史上的计谋千千万,史书上看过是一回事,能灵活用到当时当下又是另一回事。

        因而虽然穆明珠一提到管仲与乌龟,殿中诸人都恍然大悟;但若没有穆明珠提起,旁人却也不易想到。

        谢钧转眸看向穆明珠,目光中好似探出许多双无形的手,要把眼前的公主殿下从内到外都翻看清楚,口中沉声问道:“不知殿下欲以何物为‘金龟’?”

        穆明珠迎着他的目光,不避不让,微微一笑,在诸人注视下,甚至有几分难辨真假的恭敬之意,道:“世人皆知谢氏流经六朝,家中有藏书万卷,多为古时真迹绝本,千金不换。”她不紧不慢道:“谢先生近日来清点家中藏书,可曾发现什么数百年前的绝版真本?譬如先秦时的《论语》、《尚书》等典籍……”

        时代毕竟不一样,民智开启,若是此时还效仿管仲从地里挖出一只乌龟又或从湖里捞起一尾金鲤来运作,断无可能只一次便换得三五月所需的军粮,除非是像后世的“小罐茶”,炒作某个州的乌龟、某处湖泊的金鲤,以千百倍于成本的价格大量售出,费时久一点也能赚到大笔资金。但国家毕竟不是富商,如此贵不实之物,搅乱民生,得不偿失。取之于万民,不如取之于一豪族。

        时人最贵的还是书籍。本朝以前的书籍多是手抄,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全然不同。同样的典籍,不同的版本各有价值,一般而言,最贵重的当然是原版。

        虽然太|祖昭烈皇帝时已经发明新纸,大幅削减了书籍的价格,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垄断。但是人们的观念改变往往是滞后于现实变化的。哪怕是寒门子弟也有了读书出仕的途径,但在天下人眼中看来,世家仍旧笼罩着一层魅惑的光环,是高贵的、典雅的、不流俗的。同样在朝为官,能往上数三五代的仍是高人一等、叫寒门子弟艳羡的。

        天下人的这种艳羡,这种仰望,即为谢钧之“势”。

        而穆明珠要借的,正是谢钧这股“势”。

        话说到这个程度,殿内数人都已经彻底明白。

        穆明珠的法子,乃是借谢钧世家之首、士族之望的身份,要他献一卷足够分量的典籍给皇帝。而皇帝会如昔日的齐桓公赏赐献龟之人一样,赏赐于谢钧——因为面对梁国骑兵的威胁,朝廷要依靠世家所掌的西府兵,封谢钧为一品太傅的旨意本就已经在酝酿之中。等到时机合适,势头做足,皇帝便会把这异常珍贵的典籍赏赐某一豪族,以此“借”得伤亡将士所需的抚恤资金。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借”的举动会很模糊,世人看到的乃是皇帝赏赐典籍,被选中的豪族“感激涕零”,为报答皇恩,主动献金——造就一段佳话。

        鉴于朝廷早已准备许谢钧以太傅之位,穆明珠这番谋划,可谓空手上阵、套谢钧这匹白狼。

        穆明珠话音未落,上首皇帝穆桢已经开口。

        “公主这法子真是过份了。如《论语》《尚书》等典籍,即便不是真本,只是数百年前的抄书,也已经是大族传家之宝,若非本族子弟,甚至不会轻易由人翻阅,更何况是献出来?”皇帝穆桢佯怒道:“快别胡闹了,下去再谋它法!”

        若穆明珠果真是十四岁的小公主,听不懂皇帝真正的意思,此时怕是要委屈生气了。

        皇帝穆桢的话,看似是在训斥穆明珠过份、看似是在为谢钧解围,其实是在对谢钧说“你看,你若果真献出这典籍,你做出的牺牲与贡献,朕都清楚”,这是对谢钧的另一种逼迫,同时表面看来为谢钧说话,就维持住了当下的局面,杜绝了谢钧翻脸破局而去的可能。

        穆明珠听了皇帝穆桢的话,心中会意,面上只是追着谢钧,口中连声道:“谢先生每常教导我们,要心怀家国大义。如此献一册书,救千万人的善事,先生岂会不做?”又道:“若果有那价值连城的真本,谢先生也不必献出来。只从那次一等的典籍里选一本出来如何?谢氏族中藏书万卷,舍一卷救万民,流芳百世呐。便譬如那管仲金龟换粮,千年下来,我们仍熟知其事,极赞其能。谢先生今日献书之高举,焉知不能流传万代呢?”

        道德绑架这一招,谁用谁知道。

        穆明珠与皇帝穆桢一唱一和,三言两语之间就把谢钧给架起来了。

        而谢钧若想维持住他忠臣良民的假面,这等为国出力的事情,自当奋勇争先。

        若是寻常人处在谢钧这个位置,多半会变了面色,纵然口中答应了,也难掩心中不甘。

        谢钧显然并非寻常人。

        只见他优雅一笑,多情目中尽是从容,先欠身对上首的皇帝道:“强敌犯边,谢氏既为大周之臣,自当竭尽全力。陛下勿怪公主殿下,臣应当感谢公主殿下给臣机会、以报家国。”

        穆明珠没忍住,轻轻挑了一下眉梢,噙着笑看谢钧表演。

        谢钧转过身来,看着穆明珠,大约是因为身高差距,他忽然轻轻一歪头——这动作在一个年近三十的男人做来,怎么都有几分故作天真的味道,但他皮相实在生得太好,随意做来只是风流多情。

        可惜穆明珠欣赏不来他的风流多情,也学着他的样子一歪头,流露在面上的是玩笑,藏在底下的是嘲弄。

        谢钧并不在意——至少看起来不,他重又转向上首的皇帝。

        “世人皆知《周易》为六经之首,《易》之经本有三部,上古时的两部久已失传——其实不然,”谢钧慢悠悠道:“小臣不才,托赖祖上余荫,族中藏有上古天皇氏所作的《连山》半部,从未示人,乃谢氏一族不传之秘。值此天下板荡之际,臣将这半部《连山》献于陛下,以此先天易,为大周辨吉凶、判旺衰,使大周之气运,如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果应《连山》之名。”

        这一下大大出乎诸人预料。

        思政殿上一时寂然。

        首先,《周易》为六经之首,其地位重要可想而知。而关于《易》有三本,也是有前朝典籍证明的,譬如东汉时便有学者记载“《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等语,而且不只是一处典籍记载;也有的说《周易》其实是脱胎于《连山》《归藏》。不管哪种说法,至少《连山》《归藏》是曾经存在过的。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许多内容已经佚失,早在前朝时便不再有详细内容的记载。

        所以此时谢钧忽然宣告谢氏一族还留有半部《连山》,单以民族文化而论,就是一项重大事件。

        在此之上,谢钧竟然还愿意献出这半部《连山》给朝廷——已经大大超出了穆明珠所求!

        哪怕不经过运作,这半部《连山》本身就价值连城。

        而他突然献出如此贵重的半部《连山》,无形中消解了穆明珠巧用“金龟换粮”所展示的能力,正是经济财政上的“一力降十会”——你有万千花招又如何?我有真财富!

        满殿寂然似乎是让人愉悦的事情,谢钧噙着那一抹优雅的笑容,转身向穆明珠看来,再度歪了歪头,慢悠悠道:“多谢公主殿下给的机会,使得谢某能为国出力。”

        穆明珠维持着表面的镇定,淡笑道:“谢先生客气了,还要多谢您舍得割爱。”她轻轻深呼吸,手在袖中握拢成拳,心中暗暗发誓——早晚有一日,她要让谢钧这太过灵活的脖子永远弯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午安!明早见!

        感谢在2021-08-15  00:53:34~2021-08-15  14:43: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斸颡  20瓶;粮友、很乖、23074058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3426816_1913090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