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二 然而,岳翻生死不明
杀人了,皇帝杀人了,之前杀六贼是民心所向,但是这一次,杀掉的两个人中,杨维忠就算了,是个武人,但是黄潜善可是正规的进士!士大夫!皇帝杀士大夫了!太祖皇帝明言后世子孙不可杀士大夫,但是皇帝杀人了!杀士大夫了!
黄潜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着哀求,喊着诸位同僚救我一命,我是士大夫,我是文人,太祖皇帝明言不能杀士大夫的!
可是所有文官的心里都是凉飕飕的,看着皇帝冷冷的面容,联想到皇族被出卖,差一点就要被带去金国受辱的事情,便心下了然,皇帝在发泄自己的心中的怒火,那就让他发泄吧,黄潜善反正也不是什么人物,死就死了,关键是要让皇帝顺心,皇帝顺心了,大家的好日子才能回来,要是皇帝不高兴了,不让他发泄,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黄潜善就这样成为了张邦昌第二。
刽子手大刀落下,黄潜善和杨维忠人头落地之时,每一个文官和每一个没有在这场劫难中尽心竭力的人,全部都觉得心头掠过一丝凉意,然后是一点点轻松的感觉,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皇帝并不是在单纯的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在准备一场大的变革。
被臣子出卖的皇帝和和皇族,对整个文官体系和大宋的官员组成都产生了巨大的不信任感,赵桓心中的终极目标是要血洗官场,选拔一批自己绝对可以信任的臣子来担任重要职位,然后变革大宋体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大宋帝国!
所以他要迅速把他可以信任的臣子招来,尽量可以在他大开杀戒之后,填补官场和权力的空缺,好让他安心准备北伐复仇,要让一群连打仗都不敢的软蛋执掌了权利和军队,那么北伐和自杀就没什么不同了。
兹事体大,赵桓出于一些考虑,还是决定和赵佶说一些事情,赵佶一听此事,本就苍白的面色瞬间变青,惊诧了好一会儿,才犹豫道:“兹事体大,事关祖宗颜面,皇儿,此事……此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毕竟,这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留下的遗命,大宋代代相传不断绝,先帝们从未逾越,更兼此刻我朝风雨飘摇,此刻若大开杀戒,那么……”
赵桓强忍怒气,说道:“父亲,此事非做不可,东京城里,这些文官是如何对待父亲的,父亲难道忘了吗?为人臣者,居然出卖皇族,出卖皇帝!把我等送给金人!古往今来,可有这种事情发生!这种事情被记在史书上,那是要遗臭万年,做人家的笑柄的!”
赵佶一愣,随后面露凄然之色:“想必是为父不修德行,做了太多错事,为上天所弃,所以才……但是,皇儿,此事万万不可啊,此事若是做了,大宋朝可就不再是大宋朝了啊!那是背叛祖宗的做法啊!皇儿是我朝皇帝,断断不能如此行事啊!”
赵桓站起身子,大怒道:“是啊!我做了此事大宋朝就不是大宋朝了!可那张邦昌早就不做大宋之臣了!大宋都没了!若不是岳卿拼死奋战,哪还有你我父子今日在应天府饮酒!”
赵佶吓了一跳,仿佛不认识赵桓一般,从开封南下以来,赵佶敏锐地察觉到了赵桓的变化,他变得太厉害了,整个人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动不动就会发怒,以前整个人都显得软弱可欺,可现在整个人都变得暴躁易怒,赵佶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了,只是听着赵桓不停的怒骂那些朝臣:“国朝待他们太优厚!太好!以至于他们都忘了他们是臣!朕才是皇帝!是皇帝!一言九鼎的皇帝!一国至尊!!!好啊!好啊!好啊!一群混帐!混帐!他们简直都忘了他们是谁!忘了咱们是谁!要是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东京之难,为时不远矣!”
赵桓红着眼睛,整张脸也都红了,与之相对的是赵佶苍白的面色,好一会儿,赵佶才小声说道:“皇儿若要做,小心便是……”
赵桓看了赵佶一眼,慢慢平静下来,行了一礼:“儿遵命,还请父亲多多休息,孩儿告退!”
赵桓走了,临走前把阮小五留下来,暗中吩咐阮小五,调派了五十名岳家军将士把守赵佶居所,不得有误。
之后,赵桓开始慢慢的改组自己的政府,同时不断派人北上去查探关于岳翻的消息,三十日,从北方归来的那些曾经被派出去帮助岳翻的“勤王之师”陆续归来,北道部总管赵野、河东河北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曹楙、徽猷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知颍昌府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赵子崧(赵宋燕懿王五世孙,崇宁五年进士及第,时任淮宁知府)、徽猷阁直学士江淮等路发运使兼经制使翁彦国、都水使者荣嶷……
全部都说是因为路途艰难,军队良莠不齐,甚至还出现兵变,所以北上迟缓,害的忠良身殒,实在是罪该万死!其中以北道部总管赵野为首,一应人等全部谢罪。
赵桓面无表情的赞同了他们的想法——好,全部去死吧!
诏——赵野、范讷、何志同、赵子崧、翁彦国、荣嶷等一十七人,怯敌不前,坐视忠良之臣死战而不救援,抗旨不尊,罪大恶极,现命斩首示众!
十七个文官统帅就这样被赵桓下令斩首,就在不久之前黄潜善被斩首的那个地方,还是那群刽子手,还是赵桓亲自观看,周围围观的文臣武将们只觉得自己在这温暖的阳春三月里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看着面无表情的赵桓,他们似乎感觉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如果是为了泄愤,皇帝需要杀那么多人?
哭声震天,求饶之声震天,周围官员面色凄然,却无一人敢于站出来救援这些人,他们看着赵桓身边站立的两个人——岳翻的部将吴用和公孙胜,很明显,这两个人现在是赵桓最信任的人,连太监都没有他们受到赵桓如此之大的信任,原因就是他们是岳翻的部将。
岳翻,岳翻,岳翻!这个三年前在东京乃至于整个大宋掀起大风潮的三元三绝之人,三年之后,再一次掀起了大风潮,国存我死,为国而死,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不知是谁说出了这句话,或许就是岳翻本人也说不定,被他的部下带回了南方,广为流传,国存我死四个字,几乎成为了岳翻的代名词。
道德维系的社会里,这四个字就是顶峰,岳翻因此而得到了崇高的赞誉,尽管他不在这里,或者他已经死了,但是,他俨然成为了忠臣和英雄的代名词。
三十一日,一支从黄河以北南下的军队抵达了应天府,为首之人自称是殉国之臣刘韐之子、岳翻曾经的部下刘子羽,他带回了将近四千具尸体和一些战旗,以及他在战场上寻找到的一面特殊的旗帜……
一面血迹斑斑,残缺不全的旗帜。
但是那四个大字,赵桓绝对不会认错,那就是岳翻亲笔书写,曾在他面前猎猎飞扬的战旗!国存我死!
刘子羽一直在河北,真定失陷,父亲殉国之后,刘子羽一直率领余部转战,发誓要为父亲复仇,听说了赵桓发出的勤王令之后,他率兵疾驰南下,途中一路恶战,耽误了不少时间,结果就听说皇帝被俘,又被岳翻救了出来,大悲大喜之下,他加急赶赴东京,但是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了人间地狱……
黄河南岸有十座京观,北岸一片狼藉,尸积成山,血流成海,黄河为之变赤,黄被北岸之土为之变赤,战场上找不到活人,他们遍寻当场,也只是发现了将近五千具大宋士兵的尸首,其中有将官打扮的尸首三十多具,与此相对的,是将近三万人的金兵尸体!!!
一切都已经确定了,岳翻的最后一战,以却月阵死战金兵,以五千军队全军覆没为代价,击杀金兵三万!
“岳卿何在!岳卿何在!!”赵桓死死抓住了刘子羽的肩膀,只是不断询问,他还有一丝丝的渴望,渴望他可以得到岳翻还活着的消息。
刘子羽泪流满面的表示他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他找到的将官尸体里,有不少是他认识的岳翻麾下的军官,还有一些士兵他也认识,但是,他没有找到岳翻的尸体,遍寻当地,掘地三尺,他也没有找到岳翻的尸体,但是战场上发现了很多破碎的器官,甚至他还发现了火药的痕迹。
他猜测,岳翻使用了火药对抗金兵,有贼兵被火药炸碎了身体,但是他就是找不到岳翻,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岳翻,所以岳翻不知生死……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31_16217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