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六百六十七节 美国往事(1)

第六百六十七节 美国往事(1)


加拿大美国是想要的,但为此跟中国开战,美国宁可不要。

        这个美国指的是美国北方联邦,南方的联盟国已经自成一国,由于双方都在自己国名前冠上了美利坚三个字,所以外界开始以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net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分别称呼这两个国家。

        内战结束,分裂之后,不管是合众国还是联盟国,其实都陷入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战后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都是政治上的。由于南北双方都欠下了巨额外债,他们的税收一度甚至无法支付利息,因为两个联邦制政权,中央权力都太弱小,州权又太大,联邦政府征税的能力太弱,基本上只有一个关税是稳定的税源。

        北方相对还好一些,他们有强大的工业实力,财政实力相对较强,尽管偿清外债遥遥无期,可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还是有的。

        南方情况就十分恶劣了,他们不但欠下了巨额的外债,战后经济近乎崩溃,联盟国美元信用荡然无存,币值不及战前的百分之一,而且还在快贬值,基本上南方联盟国的美刀已经彻底成为了废纸。

        另外战场主要位于南方境内,所以南方损失的物质财富十分巨大,还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

        庞大的无力偿还的巨额债务,崩溃状态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满目疮痍的连片废墟,这是战后南方面对的三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因此战后南方自己几乎要崩溃,战争中给予了一百万黑人自由人身份,可还有五六百万黑人在法律上还是奴隶,可事实上,许多黑奴因为战争,已经脱离了奴隶主种植园的束缚,他们成了游荡在外的奴隶。战后出台的,保护奴隶主利益的犯案,要求将这些奴隶归还原主人,结果过百万壮年奴隶逃到北方。留在南方的奴隶,以及那些得到自由人身份的黑人,因为没有生存的能力,很快生活艰难起来,于是社会治安极其混乱。

        战后前三年,别说偿还外债了,南方联盟国政府多次面临破产的边缘,许多州因为不肯承担外债,甚至险些再次生分裂。后来得到一笔又一笔来自中国的紧急政治贷款,才让他们维持了政府的存在。

        三年之后,情况才慢慢稳定下来,稳定的原因,这些政治贷款只是很小一部分,政治贷款只能维持政府运作,保持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情况改善的最大原因,是开始有国外资本大量涌入,这些涌入的民间资本,重新激活了南方的经济,经济改善,才是社会稳定,政权牢固的根基。

        由于南方缺乏矿产和展工业的条件,涌入的资本主要是农业资本,主要的资本,正是来自于密西西比河对岸的中国资本。

        密西西河西边的中国领土上,早就诞生了相当雄厚的一批农业资本,不过最早向美国南方投资的,并不是这些农业资本,因为大量自由黑人、印第安人,在战争之后,都成了不安定因素,社会治安十分混乱,混乱的治安显然不是投资的好场所。

        第一批涌入的资本,其实是十分被动的。由于在小石城一带,展出来规模可观的棉纺织工业,以生产南京布、平纹布为主要支柱,棉纱厂和织布厂规模都十分庞大,他们的原料中,除了一部分自产之外,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来自密西西比河对岸的美国,来自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

        当地棉纺织业因为这些关系,战争的影响,让联盟国的棉花生产陷入停顿,这让这些棉纺织工业原料不足,可是他们跟那些种植园主是有业务联系的,为了尽快回复原材料供应,一些纺织厂就以预付定金甚至借款的方式,来自支持跟他们关系良好的种植园主。

        但社会秩序的动荡,大量黑人释放和逃亡,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战争中许多种植园主持有的债券也因为金融崩溃,变成废纸一般,所以尽管得到了一批贷款,可许多种植园主还是破产了。

        破产后,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也就是种植园,有的被政府查封,进行拍卖,用来偿还债务人,可是在社会秩序混乱,奴隶逃亡的情况下,农业展很不被看好,即便是底价,依然有大量地产无人肯接手。

        为了挽回损失,一部分纺织业资本家咬牙接收了这些土地,有了种植园后,就是想办法恢复生产,可没有奴隶。幸好他们是中国人,农业文化深入骨髓,而且没有使用奴隶的习惯。中国地主习惯的经营方式,是雇佣长工,或者租让土地。

        于是有的地主开始雇佣自由黑人,有的地主则选择招募佃农。长工制和租佃制开始在联盟国推广,并且度过最艰难的两三年后,开始挥效果。

        事实上,雇佣黑人的成本,比维持奴隶高不了多少,雇佣自由劳动,尽管短期成本看似比持有免费劳动的奴隶要高,但却不需要支付一笔昂贵的购买奴隶的固定成本,初期投入很低。租佃制就更没有风险了,土地分成一块一块出租给黑人家庭耕种,收取固定的地租,效益不高,但很稳定。

        尝到甜头之后,大量中国资本开始组团涌入联盟国,一开始他们寻找那些无人问津的破产土地,后来这些土地都被人瓜分殆尽后,他们又开始成片成片的购买土地。这种抄底一样的投资,持续了三年,直到地价几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这才渐渐平息。

        这些涌入的商业和农业资本,三年内席卷了南方三分之一的耕地,不过对联盟国也有很大的好处,大量涌入的投资,成为流入联盟国经济体中的一股资金流,这股活水激了联盟国的经济。同时涌入的资本,也重塑了联盟国的农业经济,让联盟国的支柱产业,棉花种植渐渐恢复。

        最难熬的三年过去了,经济开始恢复,延期的债务也开始慢慢偿还,政府税收不但足够维持自己的运作,还可以拨款修缮一些基础设施了。

        但联盟国经济,已经被中国基本控制,大量动辄十万亩以上的大农业资本在这里形成。长工制和租佃制,开始慢慢取代奴隶劳动。即便是那些依然在使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主们,也渐渐现,与其花费重金购买奴隶,还不如在自由劳动市场上雇佣长短工,战争中得到自由身份的百万黑人,是这个自由劳动力市场上的第一批劳工。接着大量的逃跑奴隶也通过出售劳动力生存。

        尽管还没有宣布完全废奴,可一些种植园主们,也渐渐开始主动释放奴隶。主要是一些作为负担的老弱黑人,他们几乎是被赶出种植园的,他们成了第二批自由劳工。由于战前奴隶制盛行,导致南方缺乏一个完善的自由市场,早期获得自由的黑人奴隶又普遍遭到歧视和排挤,这些黑人大量拥挤进一个狭小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导致工资被压的很低。相比密西西比河另一侧的中国领土上,优势巨大。

        于是在三年后,治安环境日趋稳定之后,已经在联盟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第一批投资者看到了机会。第一批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正是纺织工业资本家,他们现黑人劳动力非常便宜,并且通过跟黑人的接触,现这些做过奴隶的黑人其实相当驯服。于是在成功通过雇佣黑人,恢复了棉花种植之后,有些资本家开始将工厂向联盟国境内转移。此时这种投资十分划算,一方面是黑人工资下降,另一方面是联盟国金融崩溃,导致金本位的中国货币在这里购买力严重高估,投资的成本极低。

        唯一制约的是,黑人的技术能力很差,他们逐步逐步的转移工厂,先是轧棉,接着是纺纱,五年后,联盟国出产的棉纱,就已经在北美领地上占据了巨大的份额。

        由于距离的关系,小石城所在的中南省最方便将本地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了联盟国境内,这里的低端产业,经过短暂的兴盛,在高劳动力成本下迅转移,但兴盛时期积累的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投资。另外纺织业从这里走过,也并不是片叶不沾身,他们留下了一套工业体系。纺织业走了,当年因纺织业展起来的机械工业还在,纺织业走了,但当地的产业链不是断掉了,而是升级了。

        当然,产业转移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但迹象很明显,趋势出现了,不顺应这个趋势的,要么退出,要么淘汰,最后只会留下高端纺织业,留下设计、制衣,机器设备等高附加值的产业。

        大概用了五年时间,中南省大量的棉纱厂转移到了河对岸,转移到了新奥尔良为中心的路易斯安那。

        伴随产业转移,联盟国经济转好的过程中,是奴隶制的进一步破产。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2566_1928968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