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发兵广东
科林收到信是十五日之后,他收到信后思考了一夜。
这封求援信,让科林的心十分复杂,但大多是兴奋、激动这类情绪,因为他从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
让他不由想到当年克莱武在孟加拉进行普拉西战役的故事,当时孟加拉当时拥有7万名军队,53尊法国东印度公司送给他们的大炮和40名法国炮手。克莱武的军队只有900名英国士兵和2000名印度士兵,如此悬殊的兵力,克莱武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战斗,这种战斗本身就已经让人热血沸腾,更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克莱武还打赢了。
打赢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就已经足够吸引科林的了,更让科林兴奋的是,克莱武打败孟加拉王公之后的收获,他个人从孟加拉的国库中掠夺了几十万英镑的巨额财富,对于财富的渴望科林并不强烈,可这场战役后,英国控制了整个孟加拉的结果,却让科林兴奋的难以自抑。
普拉西战役已经过去了四十年,现在的英国人已经对这场战役的价值有了充分的了解,可以说英国在东方世界之所以有如今的优势,全是拜这次战役所赐,而克莱武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英雄,获得了爵位。
建功立业,才是对科林这种贵族子弟最强烈的吸引,当然能发财同样很好,没有钱那叫什么贵族。
科林之所以联想到克莱武,是他觉得他现在的境况,跟克莱武当年十分相像,克莱武面对的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科林现在则要面对同样古老的中国清王朝,克莱武在孟加拉打了一仗,结果获取了整个孟加拉,那么他科林去广东打一仗,是不是能获得整个广东呢。
一想到广东,他顿时就想到了茶叶、丝绸、瓷器,以及无穷无尽的财富。
他跟克莱武唯一的不同,那就是当时克莱武不但是英军统帅,还是孟加拉总督,现在可怜只是在中国的英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却没有其他身份,可打赢了这一仗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他会得到什么?广东总督,不,应该是中国总督!
一想到自己现在得到的这个机会,将是成为整个东方最有权势的英国人,科林就忍不住的兴奋。
对这一点他毫不怀疑,因为这封求援信是马嘎尔尼写的,寄托了这两年英国人全部想象力的马嘎尔尼亲自写信请他援助,一旦他成功帮助了马嘎尔尼,他知道,他的功绩,将直接传入英国最高层,会直接放在英国议会、英国首相、英国内阁面前,会有无数的权贵讨论他的功绩。
至于英国国王,哦,那是个傻子,但摸着他的头顶册封他为伯爵的画面,一样美丽。
至于自己能不能打赢这个问题,科林心里没有一丁点的怀疑,他觉得他现在比克莱武当年的力量更强大,克莱武不过拥有不到两千軍队,而科林现在可是有四千多人的雄厚兵力,一千五百欧洲人和印度人组成的雇佣兵,以及他成功招募的三千多人的中国士兵,这股力量足以让他打败十万中国軍队了。
兴奋了一夜之后,科林才冷静下来,立刻軍队命令出航的准备,同时他派人来联系打鼓港的周琅。
这让周琅颇为意外。
科林要去广州,这不意外,这是周琅破釜沉舟计策的结果,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身份完全暴露在满清官府面前,目的就是为了拖英国人下水。
让广州官府对广州的英国人下手,以周琅对这时期的满清官府的了解,知道那些当官的可都不是什么讲理的主,而且跟鴉片战争后的情况完全不同,此时满清官员对洋人的态度充满了不屑,澳门县令打葡萄牙总督板子的情况从明朝开始就有了,至于英国人,也只有英国人自己把自己当回事,那些官老爷没几个知道英国的。
所以只要让广州官员知道是英国人参与了台湾叛乱,那么他们肯定会行动,这时代的满清官员对英国和英国人不屑一顾,可是随着实力的强大,英国人已经开始形成他们独特的自豪感,自认为在欧洲都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是不可能任人宰割的。
两个同样傲慢的组织产生冲突,结果很容易走向激化,周琅估计,满清官府抓英国人审讯的概率在八成以上,而英国人不肯束手待毙,采取抵抗措施的概率同样高达八成,也就是有八成可能,广州官府会跟东印度公司产生冲突。
产生冲突之后,两个同样傲慢的家伙,又绝不肯轻易向对方低头,那么事态肯定会有一波扩大化,都会针锋相对选择对抗,满清自不用说,他们在广东地方的兵力就很雄厚,可英国在东方能调动的軍队,最近的正是在台湾,他们不调动科林手里的軍队,还会调谁的?
因此这一切完全是周琅计划好的,现在也在按照他的计划来,至于事态最后发展到什么地步,鴉片战争是不是会提前爆发,周琅已经顾不上了,破釜沉舟的意思就在这里。
这让周琅心理是有一定负担的,因为这意味着他提前将英国势力引入了中国,中国的命运会怎么样就说不好了,这就是周琅的心理负担,他不认为任何人有权力将民族和国家推入危险的境地。
为此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毕竟现在英国的国力还没有鴉片战争时期强大,印度也没有完全被英国统治,他们能用到中国的力量比鴉片战争时期要少得多,而中国也没有咸丰时期那么虚弱,乾隆的个人能力说到底比他儿子和孙子要强一些,在英国实力没发展到顶峰,满清势力没有虚弱到谷地的时候,让他们碰撞一下,也许结果会有些不一样。
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英国打赢了战争,结果又会如何,顶多像鴉片战争一样,割地赔款,想必此时的满清比几十年后的满清也更能承担损失。更何况还有周琅存在,满清被削弱,但英国又无法打垮满清,更没力量统治中国的情况下,周琅在中间获得的空间,也许更大一些。
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周琅将来能成事的基础上,如果他失败了呢,那么他现在的行为,就是引狼入室,他将比吴三桂的行为更加可耻。
就在周琅心情复杂的时候,科林突然派人来了。
派人来周琅也不意外,因为科林手里掌握的軍队,名义上是属于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作为中国公司在中国地区负责人,没有周琅的同意,科林调动軍队在程序上不合法,除非科林想要撕破脸,那么他就会来征求周琅的同意,反正这也不过是走一下过场,周琅同意当然好,就是不同意,他依然会调动軍队。事实上周琅并不知道,科林来征求周琅的同意,是马嘎尔尼在信中要求的,科林这种军官可以不在乎程序的正义性,马嘎尔尼这种外交官却认为很有必要,所以提醒科林尽可能征求周琅的同意,当然周琅不同意,科林也是要发兵的,只是那样就跟中国公司撕破脸了,这对马嘎尔尼来说,是一种损失。
让周琅意外的是,科林竟然请求周琅一起发兵,他竟然希望周琅能带打鼓港这里的一千多士兵跟他一起去广州作战。
这是周琅没想到的,以他对科林的了解,这个年轻傲慢的英国军事贵族,充满了自信,怎么还会看得上自己手里这点兵力。
而且按照周琅之前的计划,他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卷入这场东印度公司和满清地方官府之间的冲突中来,计划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东印度公司从台湾把科林弄走,然后给周琅腾出足够的发挥空间。
可现在科林却希望自己跟着一起去广州,这下子让周琅犹豫了起来。
但他只犹豫了片刻,他就决定要去广州,还是心里那道坎过不去,他无法说服自己把民族和国家推入未知的风险,而自己却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所以他要去,尽管他去了可能也没什么用,但他心里总觉得,他去了总能做些什么,说白了还是为了内心好受一些。
于是科林在准备出航,周琅也开始准备出航。
理论上来讲,周琅可以一次性将出击士兵都都送上船,因为他手里有一艘栽种五百英吨的幸运号,满载运兵的话,最多能挤下一千人,而周琅手下目前就只有一千两百士兵,还要留下防守打鼓港的兵力,所以能一次全部出航。科林就不行了,他手下现在有三艘武装商船,其中一艘是从澳门来报信的,另外两艘是之前就留在左营的,都是载重五百到八百英吨的大船,一次性装载三千士兵是足够的,可是科林手里有四千人,除了最开始的三百华人士兵,还有一千五百印度援军,以及新招募的三千新兵,总数将近五千人。
但最后双方都决定分两次运载,原因很简单,哪怕是周琅现在部队,也不再是简陋的拿刀农民了,而是有一定分工的軍队,有步兵,有炮兵,如果拉上必要的武器装备和一些补给的话,一次运输就太紧张了。
周琅决定留下三百人来防御打鼓港,就留下赵文带领的两百多士兵,以及之前训练出来的一半炮兵,另一半五十个炮兵,则让陈逆直带领着一起去广州,周琅需要自己的部队积累战斗经验,这次跟科林指挥的軍队一起作战,是非常好的刷经验的机会。
准备了三天时间,已经到了1月底,周琅终于下令兵发广州!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2566_1692523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