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最近生的一连串事情,阿沐、柯泽舟、马小奎,心情很不爽。今天天气晴好,“宁哥”约阿沐、柯泽舟、于昕怡、汪弘等七八个人,徒步来到斧山游玩散心。斧山是一孤山,海拔438米,山顶一座千年古刹,殿宇层叠,楼阁峥嵘,佛塔对峙。高山以古寺作幽雅的饰品,古寺凭高山添雄浑的气韵。
一条七,八百级青石阶山道蜿蜒盘叠通达山顶。石阶左边一条从山顶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小溪,溪水清清澈澈,晶莹剔透,像块会流动的水晶玻璃。小溪踏着沙粒,抚着卵石,潺潺湲湲,叮叮咚咚。那些倒影映在水中翠绿的小草,夹杂着三三两两不知名的野花,浅黄、淡蓝、粉红、微紫,像眼睛,像星星。偶得一场大雨过后,那条原本平静的小溪,一下子水流淙淙,撞在青石上,溅起一束束洁白的水沫,飞起又落下。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平静的小溪有马尾松在风中吹动的音韵,有森林上空太阳对杉木林的赞美诗情,有山谷子的种子和杉果被风吹着,落在坡上的声音,有整座森林呼唤太阳的哗响。“宁哥”拉着阿沐的手,汪弘并着于昕怡的肩,柯泽舟、马小奎等欢呼雀跃,一路憧憬一路歌,不是欢声即语声,拾级而上,一路苍松夹道,青霭虬盘,菖蒲涧溪水自山巅而下,泠泠之声与松璜对鸣,如歌如乐。两边,山涧潺潺,林间,小鸟啼鸣,眼前,万杆翠竹,耳边,百尺松涛。情人嫌路短。不经意间,到了山顶,映入眼帘的是“洗眼池”东、西两端两棵“相思树”长得一模一样,恰似一对情侣日夜相守,不差分毫,汪弘悄声对于昕怡打趣的说,
“这就是我们两个!”
于昕怡嘴角一翘,“想得美!”
跨进山门,进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虔诚的跪在佛像前,佛像两侧被香烟熏得黄的对联:
坐虎帐,眺湖水东流,纵浪卷千层,难淘尽英雄遗恨;登凤台,望塔山西峙,虽云遮万里,莫隔断兄弟深情。他们三叩三拜。于昕怡看着佛像,又低头看脚下的石头,
“这佛像是石头,我们脚踩踏的不也是石头吗,为什么他们就这么大区别?”
“宁哥”说,“之所以佛像是佛像,石头是石头,是因为一块石头忍受极大痛苦,被人千刀刻,万刀剐,雕塑成佛像,供千人顶礼,万人膜拜;而另一块,则贪图享受,不经任何磨砺,就只能是石板,给人踩踏。”
于昕怡若有所悟,“是啊,不经寒冬磨砺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绕过屏门,后进就是大雄宝殿。
“问斯楼几历沧桑,鸳鸯一梦;
看今日重开图画,烟雨万家”。
大殿正上方供奉三尊大佛,南北供奉伽蓝十八罗汉,殿后一尊自缅甸进口的汉白玉释迦牟尼卧佛,重达9吨多,堪称希世之佛、罕世真宝。
他们来到“伏虎洞”,洞口不大,洞深五丈余,十几平米。相传,隋朝时,有一双目失明的孩子被母虎奶大,并用爪刨泉,为孩子洗眼睛,终使孩子复明。孩子长大遂结茅庵于山顶,与虎同隐循修,德行高洁,禅理圆通,昌隆鼎盛,仅一年间,受戒弟子就达8oo之众。他是斧山开山祖师,带虎修行,香客们就叫他“伏虎禅师”。唐昭宗李晔闻之,敕封其为:孝慈伏虎禅师。自此斧山声名远扬。历唐、宋、元、明、清至今。千年古寺闻名遐迩,却又历尽兵燹、天灾、改朝换代之沧桑,几度中兴几衰亡。
“观音门”前正好一块平地,是野炊的极佳,汪弘拉开背包,取出帐篷、食材、炊具,忙活起来,不一会,一餐美味齐全。“宁哥”等在帐篷里围坐一圈,品尝汪弘的手艺。欢声笑语伴随“百尺松涛”在山间回荡。于昕怡建议收起帐篷,他们手拉手伴随欢快的《圆舞曲》跳起欢乐的舞蹈。
下午,正好有一道场,一位禅师正准备开讲时,一位大法师来到座前,献上一朵“菠萝花”,行礼之后,退坐一旁。禅师拈起这朵花,意态安详,一句话没说。前来聆听说法的人不知其意,面面相觑。这就是:纯正的禅法,清净的禅心,安详的拈花,会心的一笑。小太爷曾赋:
登斧山追怀净根上人
第一高人第一峰,斧山天半隐芙蓉。
独留净土脏僧衲,无限苍烟接晚钟。
古洞生风疑伏虎,空潭印月冷蟠龙。
寺门修竹青如许,何处拈花一笑逢。
(本章完)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50929_1610300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