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逆转笑傲之我是田伯光 > 第五十四章 见到一个真历史名人

第五十四章 见到一个真历史名人


  求人得有求人的态度,最起码要准备一份厚礼。比如,带上一百斤大明还没有的土豆,还有辣椒。

  田伯光没有直接送辣椒,他手里有精盐,特意捕了一船鱼,挑选肉厚刺少的用辣椒花椒水腌制起来。鱼肉吃透了味道,先上锅蒸熟,再晒成鱼干,用木箱装起来,丝绸装饰好木箱,顿时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礼品。最少最少,那也比后世的辣条强十倍。微辣的鱼干下酒,其中的盐正宗无异味,辣椒味道正宗,稀释了辣味后,小孩子老人都能吃。

  田伯光觉得,自己的这些礼品是很能拿的出手的。

  向姑苏出发之前,田伯光先到了龙田快刀门,吩咐门下弟子,一,买粮。二,收拢失地农户。三收购硝石。四,找寻各种工匠。找到以后,哄也好骗也好,都给送到皋熊去。

  到了姑苏顾氏大宅,顾家家主亲自相迎。那大掌柜顾南陪着从福清县出发,一路当做向导,客客气气的讲了一路的生意经。仿佛真是好朋友一样。

  见到正主,田伯光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目的。顾家家主也没客气,直说自己官场商场都有后台,找几百个铁匠不难。不过顾家在江湖之中缺少高手,屡次被一些江湖门派寺院道门为难。听闻田伯光是先天宗师,武力超群,一定能帮上顾家的大忙。便也不客气的讲了顾家的条件。

  田伯光就问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

  其实也很简单,姑苏如今属杭州府,杭州府有灵隐寺等十多个寺庙,庙产丰厚,势力极大。近年来多有养蚕人依附这些寺院,寺院里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将蚕丝涨价一倍。原材料这一涨价,丝绸生意的各个环节都在涨价,搞的现在生意很难做。而顾氏家族,一向都是以丝绸为主要生意,蚕丝价格翻倍,这损失当然让人咬牙跺脚,恨不得把哄抬物价的寺院都给拆了。

  顾家几次找人游说那些寺院的主持,方丈等人,可是游说无果。乌斯藏如今流行绸缎印经,流行哈达礼佛,对丝绸需求量很大,那边有喇嘛过来求到了各个寺院。都是佛门一脉,其中还不少赚钱,寺院的和尚不是傻子,当然愿意帮忙。顾家在做丝绸生意不假,可大和尚们也有私心,怎会把生意让给顾家。故此两方起了龃龉,闹上了矛盾。有和事佬从中斡旋,劝说大家不要乱来,涨价只能白白便宜了那些泥腿子,定下来一个较为合理的蚕丝价格,份额各占三成,余下部分,可以用比武解决分配的问题。

  那些寺院信众极多,合起来势力只在顾家之上,官面上无法撼动,商场竞价,那些寺院也都财大气粗,真要不计后果硬要竞价,难免两败俱伤。想来想去,只能同意比武。

  可是那些个寺院都有武僧,和尚练武,可不是少林寺的专利。十几个寺院都有高手,信众当中也有几个小门派支持寺院。几年下来,顾氏一族争夺蚕丝份额都失利了。

  顾氏一族名义上是耕读之家,一家子都是读书人,以饱读诗书自傲。当然,说是读书人,读书读不进去的也多的是,那些不成才的族人自然而然的进入各行各业,以经商的居多。

  顾氏一族武力不彰,也是事实。那些寺院正是看到这一点,才要以比武决定当地蚕丝的份额。要是吟诗作赋,大和尚们直接认输好了。比武顾氏已经连输三年,眼珠子都输红了。

  所以今年顾氏聘请了不少江湖高手。但是,文人看不起武人,武人看文人也是不顺眼的,顾氏请的人虽然够多,愿意过来捧顾氏臭脚的却很少。大家不对路。

  田伯光不同,田伯光文名响彻大明,本身还是秀才,说起来是文人一方的自己人。偏偏这家伙武艺极高,都开宗立派了。一两年间,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快刀门都有了不小的名声。顾家这才刻意结交,若是田伯光不来,顾家家主都想派亲儿子去请了。

  田伯光有事相求,正中顾家家主下怀。不仅答应的痛快,还一个大子都不要。煽动匠户逃跑,只要指一条路,提供一点帮助,比如路引,比如干粮,愿意逃脱匠户身份的小民那可多的是。几百铁匠,小事而已。保证年前一定送到龙田快刀门。只求田伯光在腊八比武那天代表顾氏出面,狠狠地揍那些秃——僧人!

  田伯光不太愿意,妻妾都快要生孩子了,要是答应腊八参加比武,势必错过两个宝宝的降生。两个孩子的预产期都在十一月,往返劳累田伯光不在乎,可路途遥远,还隔着海峡,谁知道能不能及时赶回来。唯有等在姑苏才保险。那可是要等两个月的,太磨人。

  可要是不答应,好像也不太好。田伯光想要海外称王,打交道最多的怕就是像顾家这样的大海商了,运输物资、钱粮,还有最最紧缺的人口,都得看这些大海商的脸色。田伯光盘算了半天,只好委屈孩子了。

  田伯光道:“顾大人,你的事,学生应下了。”

  顾家家主名顾隆,景泰年间进士及第,做过户部浙江清吏司员外郎。英宗朱祁镇复位成功,对景帝朱祁钰旧人不太友好,顾隆被调为思明府主簿。那样边远穷的地方顾隆哪里愿意去,便辞了官,回到老家经营家族。前几年顾隆被再次启用,任金华府同知。

  同知是五品官员,可惜还没过足官瘾,顾隆老母去世,只得辞官回家丁忧。再想起复,恐怕遥遥无期,只能穿着官服过过干瘾。

  顾隆对田伯光很客气,让小儿子腾出院子给田伯光住。男女佣人二十多人伺候。

  田伯光来到杭州府,没几天就有不少人慕名来访,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少不得觥筹交错,交际应酬。说不上多烦人,可是各种无意义的车轱辘话说多了,也是影响心情的。

  田伯光逛街躲避客人。打听各种物价,寻找稀奇物件。他酒量还行,可天天喝酒太没有意思了。尤其是客人还要吟诗作对,题字画画,这就太讨厌了。

  田伯光走街串巷,走到哪算哪,宁可漫无目的的瞎逛,也不愿意和那些酸溜溜的秀才举人玩了。

  这天逛的渴了,迈步进了一家唐氏旅店,这家刚刚放鞭炮,明显是新开业的,别的可能没有,免费茶水一定是有的。田伯光随便坐下,就有一个十岁上下的孩童给送上一碗茶,小大人一样的道:“客官请了,看你老风尘仆仆,你是打尖呢还是住店呢?”

  田伯光道:“我啊,既不打尖儿,也不住店。我看这里新开张,正好走的累了,进来凑凑热闹,混一碗茶喝。”看着这个孩子虎头虎脑眉目清秀,心里就多了一份喜欢,随手掏出个玻璃珠子,放在这小家伙手里。道:“不白喝你的茶,送你个小玩意儿。”

  这是田伯光让弟子们闲暇时候研究玻璃的失败品。但花里胡哨圆溜溜的,倒也能卖几个小钱。田伯光见这珠子当暗器准头好不跑偏,随身带了一把。正好可以给小孩子当礼物。

  小男孩喜形于色,连声道谢,拿着珠子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这时两个小女孩跑了过来,一个叫道:“哥哥哥哥,你怎么又跑前面来了。爹爹让你滚回去看书!”然后看到男孩手里的玻璃珠子,顿时睁大了眼睛。另一个女孩眼睛也睁的大大的,看着这淡绿浅红相间的玻璃珠子,叫道:“唐寅哥哥,这是什么?”

  唐寅?田伯光听到这个名字,也是睁大了眼睛。

  (‘觥’这个字,老衲一直以为这个字念guang,结果打不出来。查半天才知道念gong。错了三十多年了。😭~画个圈圈烧给语文老师。)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8571_63890716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