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248章 战争艺术

第248章 战争艺术


第248章  战争艺术

        对于乔安娜的问题,郭康其实不太好解释。

        说实话,他对曹建拉来的新兵,不报什么乐观态度。别的不说,他和乔安娜说了一会儿话,那边却还没反应,说明这些人连列队行进都困难,曹建现在估计正头大着呢。

        不过,这话他倒是不好意思说出去。如果旁边是狄奥多拉,他可能忍不住想吐槽,这些人就算带去埃及,也只能作为军队劳工用。不过这边的人毕竟没那么熟,回头让曹建听见了总归不太好……

        而这个话,确实说起来很长。哪怕对一个塞里斯人来说,可能都不太好直观地理解。

        比如,紫帐汗国的士兵为什么要进行这个长度的训练?

        因为按照习惯,军团士兵是从各地调集来的,而且要求颇为严格。

        一名男性公民成年后,就会按照户籍,被当地军区登记,每年从事不脱产的民兵训练,掌握基本的武器使用法,了解简单的战阵规则。当然,最重要的是,习惯罗马上下一直在大力提倡的纪律性,和规则严明的集体生活。

        再过两年之后,这些年轻人就要从事一年的脱产训练,再加入当地的地方战团,担任一年的军区守备兵。由于紫帐汗国边境漫长,到处都是敌人,所以这一年里,几乎所有人都能实际打几仗。

        这一年的守备也结束之后,普通士兵才有资格加入正规军团。在正式入编之前,还要经过半年的附加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具备大军作战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这半年的训练也合格之后,才算是一个入了门的“军团新兵”,可以在各军区的主力大队,再服役三年。如果期间发生大战,需要组建军团,他们就会受命组织起来,外出作战了。

        这也是为什么,想往军团里塞罗斯人,会显得这么麻烦,得柱国出马,打通各路关节,才能给一个特例——因为哪怕普通公民,想加入军团都得费些力气。军团兵确实看不起外人,可惜的是,人家也确实有这个资格和底气……

        在郭盖那个时代,军团兵和地方守备军队,区别还不太明显,因为紫帐汗国打的基本都是防御性战争,有时候主动出击,一般也是大家并肩子上,讲究不了这么多。但现在家底厚实了些,也就可以挑挑人,提高平均素质了,所以自从军区制度确立之后,大体上就一直是这个方式。

        这个训练时间,是从何而来,有多种理论。不过郭康比较相信的,是他家自己祖传的说法——郭盖等人,当时其实自己也不是很懂。训练两年这个规则,是他们直接从古代史书里抄的……

        据说,汉朝的时候,古人就是这么征召士兵的。经过两年的训练,已经可以充当正卒,充当军队的主体了。在这种模式下,汉朝可以长期保持一百个编户民供养一个士兵的比例。紫帐汗国的耕作技术,再怎么说也比那时先进,还是养得起的。

        不过,随着战争日趋激烈,这些两年训练的士兵也不足以满足要求,所以后来汉朝又建立了服役时间更长的募兵。但这些,对如今的形势来说,其实用不上。

        因为在欧洲,“训练”都是个很奢侈的东西。长期以来,大家就没有这个概念。

        佣兵首领们一般就是随便招募些人,规定一些基本纪律。各种技巧,最多靠队伍里的老兵,自行教育传授,而没有统一的规范。大家也都相信,与其浪费时间和金钱进行训练,不如直接把新兵拉上前线。反正只要打几场活下来,他们也就成老兵了。这比训练可省事多了。

        而且,不止过去和现在,哪怕未来也是一样的。

        大概二百年后,荷兰的莫里斯亲王制定了一套操典,用来规范士兵的训练,从此,西欧军队才有了统一的规范要求。但这件事,实际作用却并没有后世欧洲军事学家们说的这么大。

        首先,操典并不是个陌生的概念。别说东方了,就隔壁的东罗马,当年也有操典;海对面的马穆鲁克,同样也有这种东西。这在整个世界,都不算新鲜东西,也就欧洲人自己不懂,才整天大惊小怪的。

        而且,操典规定的重点,只是“士兵应该以何种方式作战”,而不是“用多长时间、采用何种方式,让所有士兵做到这种程度”。这倒不是后者不重要。实际上,莫里斯等人也有不少训练方面的技巧,那个年代也有一批相关的书籍。但在当时欧洲的现实条件下,把它们以标准化的方式铺开,是不太可能的。

        欧洲人长期采用雇佣和承包的制度,像莫里斯亲王自己的兵,就天南地北哪儿都有。这种情况下,驱使他们听从命令,以更高效的阵列和作战方式行动,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根本没法要求太高。

        而在实战中,虽然多次击败西班牙敌人,但从结果看,更可能是政治上的胜利,以及莫里斯本人的指挥水平在发挥作用。

        他的士兵,在训练上明显不如西班牙人,莫里斯对此心知肚明,谨慎地避免与西班牙名将带领的主力军团决战。然而,在莫里斯晚年,为了救援重要的布雷达城,他还是被迫迎战精锐的弗兰德斯军团。

        即使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莫里斯组织的两次解围行动,依然都以惨败告终。急火攻心之下,莫里斯吐血而亡,布雷达城也在一个多月之后向西班牙投降。

        而西班牙人呢?其实他们也没有专门的训练规则。不过,西班牙有一套很聪明的轮换制度。

        新兵加入军团之后,会首先去意大利之类的地方,待个一年左右。当地的战斗比较简单,可以让新兵在危险相对较小的环境中熟悉战争。等虐菜一年,有了些经验,再调去尼德兰之类的棘手地方。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相对可靠的士兵了。

        虽然看起来很质朴,但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西班牙军队,已经是当时欧洲的天花板了——甚至比他们之后的时代,士兵的素质都要高。

        和传统印象相反,中世纪后期以来,欧洲士兵的素质并不是线性提升的。在西班牙人之后,很长时间里,欧洲国家的军队更接近“垃圾海”战术,靠的是人多。在素质和训练上,反而持续下滑。

        比如,很多人觉得,火枪时代的步兵是不能随便趴下躲子弹的。而当时的很多军官,也确实这么认为。因为只要趴下,士兵们就不乐意起来了,也就别指望这支部队还能正常发挥了。

        但西班牙军队就经常用这种方式,不止一次有“跪地躲避子弹”的记录,而就算这样,他们依然还能保持队列,再站起来进行战斗。

        1634年,西班牙军团与瑞典军队在诺德林根交战,再次用这种方式躲避火力,最后在盟友纷纷溃败的情况下,逆转战局战胜了对方。瑞典军死伤惨重,最精锐的“黄色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这支军队,是古斯塔夫组建的近卫军,也是这些以颜色命名的瑞典军队里,最重要的一支。大概等于瑞典正黄旗被歼灭了,可见影响的巨大。而这之后,瑞典就基本退出了争夺。

        所以别说东方,哪怕欧洲自己,也绝不是简单的“不同阵势线性进化”这么简单。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8489498_10649467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