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清穿红楼]四爷穿成贾赦后 > 第19章 韬光养晦

第19章 韬光养晦


第十九章、韬光养晦

        荣国府的马车一路往皇城去,途中路过几大王府,门庭比敕造荣国府还要华丽显赫,雕花的屋檐刷了朱漆,尽是朱门酒肉臭的朱门。

        再往前去,又见一院落有人进出,门上红漆斑驳,门环的铜锁都被砸断。

        “这是赵家,上月判了流放抄家。”

        雍正爷向谢氏说到,“前儿他们家中流了几样古董出来,价格不高,可惜爷不敢要。”

        才出了事卖掉的东西,多半是偷盗而来,另有一些是抄家的大人私自贪昧。虽说圣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官员留了几分油水。

        雍正爷也不想去趟这趟浑水。

        谢氏低头笑道,“大爷也算长了年纪,我才嫁进来时,同大爷头一回吵架,就是大爷要买黑市上的宝贝,我劝了大爷两句,大爷就不开心。”

        贾赦看着有几个壮汉从大门里抬出一张拔步床,又道,“早前是爷不像,你莫要放在心上,你瞧那床可是同咱们家中的一样?”

        谢氏顺着贾赦指的方向看去,那一张紫檀拔步床,和她陪嫁的那一张一般无二,只有门面上的雕花有细微差别。

        “家里的床是从江南请的巧匠,想必赵家奶奶嫁人时,家人预备陪嫁很是上心。”

        如今人去楼空,若不是此物檀木珍贵,多半要被劈开当做柴火。马车缓缓使过,雍正爷看着围墙上长出的荒草,心疼起被烧毁的园子来。

        今日赵家惨淡收场,不知明日又是哪家粉墨登台。

        兴致宫门,打点了守宫侍卫几封银子,荣国府的马车被放了进去,再入一重宫门,就只能下车步行,接引公公开路,两人被带到偏殿等候。

        今日进宫谢恩的不只荣国府一家,前儿南安郡王家新立世子,恰好也在。

        二人上前见礼。

        所谓富贵再天,南安郡王府上原本那一位世子冬日里受寒病重,吃了一个来月的药没救回,一命呜呼。次子得到机会,南安郡王世子的位置落到他头上。

        雍正爷暗自忖度,想必此人有些能耐,不然南安郡王也不会再升一阶,摇身一变成南安王。

        南安郡王世子生得高大,典型武将模样,见贾赦过来,也带了世子妃近前行礼。

        这位妃子几十年后和南安太妃一道进贾家,笑盈盈送上天大的恩典,收了二弟还未出世的姑娘探春当义女,把她送上南下和亲的行船。

        世子妃比谢氏年长,容姿清秀,皇家□□过的人,礼节更是端庄。

        但贾赦感觉得出来,这二人心中对着容国府略有些瞧不上。除却当下荣国府爵位降了一阶,更是瞧不上贾家后继之人。

        见礼之后,两家各自落座,一家占了屋子一角,南安郡王两夫妻交头接耳低声说话。

        谢氏也同雍正爷小声道,“我未嫁进来的时候就听过,敬大爷为着和已故世子争一个戏子,曾有过口角,还请了皇子调停。”

        雍正爷笑道,“那是东府的事,与咱们有什么相关,若他们因着一桩成年旧事不与我们打交道,如此度量,也不值相交。”

        说话见掌事公公来传话,圣上已是料理完毕朝事,着几人觐见。

        南安郡王夫妻先行,贾赦夫妻由另一公公领着跟在其后。

        行至勤政殿门口,两个公公用托盘托着几封奏章退出来。

        雍正爷数了数,统共加起来不过二十,这皇帝当的真是轻松,这个点儿就批完了折子,偌大的国土,难不成就只得这几件事?

        殿内公公传话,几人又进殿中,给天子行过大礼。

        当今圣上已是五十又六,圣上十六岁时得嫡长子,立为太子。

        雍正一算太子的年岁,状况与二哥相差无几,太子当的太久,是件极为熬人的事,难怪最后会走上谋反之路。

        当今太子,正是后文中谋反的义忠亲王,雍正十分期待那一日的到来。

        圣上要几人免礼,见贾赦和南安郡王世子一笔,像是一文弱书生,荣国公早年勃发英姿不在,还有些可惜。

        不过也只是一霎的念头,他开口道。“国公走得匆忙,朕甚为心疼,念及他惦念二子学业,特允公府幼子入国子监进学,望你敦促幼弟学业,莫负圣恩。”

        就算到了圣上这边,也还是惦记着二房,毕竟圣上知道史家在此吃了大亏。

        而后的安排与雍正所料没多少出入,宫中下旨命贾赦辟府而居,着荣国公二子贾政奉养老母。

        宫中下旨给大臣分家,可见圣上对世家的忌惮之心,就连荣国府这等看得见头破败人家,也不放过。

        贾母领着两个儿子接旨,行至荣禧堂,叫了贾政在跟前不由滴下泪来,对二子贾政道:“你父亲终归念着你,将来入国子监刻苦进学,必有你的出路。”

        贾代善给二儿子安排的才是一条好路,荣国府家产多归贾政所用,又能去国子监进学,将来只要贾政能金榜题名,凭着国公府和史、王几家的人脉,贾政今后定能平步青云。

        如今贾母对长子袭爵一事,心中少了怨气。贾赦这个不争气的模样,早分出去早好,免得今后做出出糊涂事,牵累二房。

        此事雍正也算和贾母想到一处,第二日就叫人开始动工,搬砖砌墙,从荣国府分直直切去三分之一,预备将自己另卖的两排屋子也划进来。

        这次必然不会将马房安置在此处,但他出入也要车马,不想同二房搅和一处,就又买了两个小院子,专做此事,从公中支取几回银两,王夫人想到将来老太太的荣禧堂归二房所用,大度一回,并未克扣银两。

        过得一个来月,诸事齐备,贾赦开府另装一道大门,可惜有个敕造荣国府匾额在,贾赦又无实权,没得脸面弄一个将军府的匾额,又在孝中,连大红灯笼也挂不得。

        贾母冷眼瞧着大房窘迫,心中甚是快意,积压多年的郁气一扫而光,又叫人去看日子,要儿子贾政般进荣禧堂里住。

        料理完家事,贾赦就关了门守孝,再不出门寻欢作乐,只在家里读书。

        贾母听说大儿子如此行事,更是将先前与贾政偷偷摸摸狎昵的几个丫鬟都打发了,嘱咐王夫人时常劝谏,让贾政好生守孝,莫要传出不好的话来。

        一晃三年孝期过去,荣国府在京城之中越发没了姓名,万幸还有一个宁国府在,京中之人提及宁国府,总会想起荣国府,这才不至于让世人将荣国府淡忘。

        才出了孝期,雍正爷当即就拿上荐签,又包了银两,往督军衙门去谋事。

        贾代善走得早,还未来得及带着长子各处衙门活动,故而督军小吏不认得他,见他拿的银子不少,以为是哪家来谋事的公子哥,很是客气。

        “当下天已是渐渐热了,每日都要巡城,不知小爷身子受得住受不住,若是累了使点银子叫人代班就成。”

        雍正爷谋的差使,便是督城军队卫,负责巡城治安,他自然不是最底层的火头军,也算带了百十来人的小队。

        若是雍正爷去某个贾政当过的员外郎,依着前世劈了几万奏章的经验,必定如鱼得水。可惜雍正爷已经拥有了这份能奈,不必再练。

        如今故意往督城军来,目的在于摸清京中守军各方势力,若想改朝换代,手头无军,饶是你批阅百八十万奏章,同样不堪大用。

        此处瞧着平平无奇,实乃京中风云之处,圣上不是傻子,不愿一家独大,禁卫军和都城军渊源极深,雍正爷目前不敢露出染指禁卫军的念头,只身来此某差,只愿能找到一条出路。

        雍正装出一副没怎么见过世面单纯模样,谢过小吏。“家中给了银子就是要我来做点实差,总得混过几月,介时还望小哥能指条道儿。”

        小吏满口答应,又拍马屁道,“大爷做事恭谨,实属难得,一会小的将衣裳送到府上,明日便可来应卯,只愿愿意花钱,也可找人调班,天气好时再出去,免得将您一张俊俏白面晒黑,反是不美。”

        说白了,还是要钱,送衣裳过去要讨赏,你也可以花钱调班顶班。

        雍正爷面上为难,摇头道,“我家中长辈严厉,花用一项管得紧,劳烦小哥取了衣裳来,在下自己带回便是。”

        几番交锋,小吏觉出这人不是个家底厚的,大约敲不到几分银子,态度也随意起来,取了衣裳给贾赦,又道。“若是大爷穿不惯这等粗衣,可让家中缝一套相近的,军中管的不严,不必着甲。”

        雍正爷心中冷笑,护卫的军士不见软甲,不是京中管得不严,怕是朝中拨款的军费被贪墨大半,勉强凑出几样兵器,哪里还有银子去造盔甲?

        督军处的军备,比预料寒酸太多。

        贾赦取了衣裳,自己抱着离了衙门,督军衙门见此人竟是一个下人也无,料定他要么家境平平,借了一声能看的衣裳撑门面,要么就不得长辈看重,随意找个差使打发。

        几个小吏顿时失望,原本还以为来了生意,白费半日时光,几人将贾赦递上的孝敬银子分掉,各自散了。

        贾赦走过一条街,转进巷子里上了自家马车,招财将那衣裳包起来,闻了闻上面的酸臭味。

        大爷究竟是谋的什么差,这衣裳是人能穿的?

        “大爷为何不叫我们上前去接。”招财赶紧将衣裳包好,递到外面叫马夫背着。

        贾赦晃着扇子,对招财笑道:“今日大爷只花了十两银,若是叫你跟着去,指不定要花五十两银,再有这样的马车接送,恐怕百两不止。爷多走几步,就能省下百八十两银子,何乐不为?”

        招财神色黯然,想不到大爷竟是这般节省,自从那边分了家,大房这边日子就不如早前好过。虽说不短月例,但大奶奶管家细致,想要捞到油水难上加难。

        原先顾着守孝的名声,减省一些也就罢了,如今出了孝期,贾母那边渐渐热闹起来,贾赦这边却还是一如既往,一直与荣国府那边有所串联的一些下人,早就坐不住了!

        雍正爷才进家,入了二门,就见一溜下人跪成串,贾母身边最为倚重的赖嬷嬷站在谢氏身旁絮絮叨叨说话。

        有意思,不知贾母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7192740_1275939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