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普通的国庆阅兵
大元驻大宋公使海花辛天没亮就被侍妾叫醒,他是年初接任了前任大元公使乌里不花赤职位的新任公使。海花辛公使平日里有很重的起床气,然而今天他没有骂,更没有打。带着极为不爽的感觉,大使命道:“拉我起来。”
乌里不花赤公使在大宋数年,别说碰大宋正经人家的妹纸,连大宋歌妓的手都没机会碰过。气氛的乌里不花赤公使就在大元使馆里面带了侍妾,海花辛公使就从中受益,终于有了女人服侍。他的两名侍妾是金碧眼的色目女子。色目女子身材高挑,先拉了个头不足165的大元公使起来,接着服侍着公使入浴。
整个人浸泡在温热的洗澡水里,海花辛公使先是感觉有些紧张,片刻之后就忍不住舒服的叹口气。享受着泡澡的感觉,海花辛公使忍不住觉得有些羞愧。能来当公使的在蒙古贵人里面都不是一般人,海花辛公使在交接的时候曾经讽刺过乌里不花赤前公使‘变得跟南蛮子一样’。在杭州待了这么几个月,海花辛公使现自己也不知不觉间就习惯了南蛮子的个人卫生标准。在几个月前,这种卫生标准正是他嘲讽乌里不花赤公使的理由。
因为有些不好意思,海花辛公使让身体下滑,让整个人都浸泡在水中。憋了半分多钟,他从水中冒出来。喘了几口气,他就感觉到鼻孔中的臭味。掬起一捧水,海花辛公使把鼻子埋进去,缓缓把热水吸进鼻孔,然后向着木质浴桶外喷去。如此两三次,登时觉得呼吸都畅快起来。
泡完之后由侍妾给搓澡,又用香皂洗了头,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身体之后,穿上经肥皂洗的干干净净,又熨烫过的衣服。在穿衣镜面前站定,海花辛公使看到的是一个胡子刮的干干净净,一身漂亮笔挺的蒙古装束的利落汉子。
简单的吃了早饭,宋国礼部已经派了引领人员到达。海花辛公使以及公使馆的人员随着宋国人员乘车出门,直奔在皇城外的阅兵广场。此时全部警察以及五个师的部队负责维持秩序。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看着极为壮观。
五月还没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大宋乃是火德,旗帜为赤色。赤色的大旗沿着大路一面面插过来,按照标准,中央是白色圆圈,里面是黑色‘宋’字,看着庄严肃穆。
八点半,海花辛公使在引领下入观礼台。这是搭建的一排排阶梯式观礼台,上面坐的都是大宋的高官、干部以及他们的亲属。此时受检阅的各军已经进入广场,海花辛公使只是看了一眼,心中就是一震。
站立的这帮人如同刀砍过一般,身高齐刷刷的。每个方阵是1o*1o,一拉溜有十几个方阵。从站立姿势上看,这帮人都不是架子货。那股子内敛的杀气,应该都是上过战场的。
到了八点五十分,观礼台上一阵轰动。许多人纷纷站起,没多久就见到赵嘉仁赵官家出现在主席台上。
‘主席’是一个非常文雅的古语。中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也颇讲究,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跟现代的椅垫和蒲团差不多。
在这种礼节中,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因此,这就是‘入席’的由来。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后世常说的‘酒席’、‘筵席’‘酒筵’,是从大小不同的筵、席来定名酒宴。
所以赵官家所在的高台很自然就是主席台,在大宋文人和百姓们眼中,主席台这个词是完全土生土长的中华称呼,熟悉,亲切。
在观礼台众人忍不住想靠近主席台,负责维持治安的立刻要他们坐下。瞅着这帮穿飞鱼服的,有人不服气。定睛一看,为的乃是刑部尚书司马考以及一些侍卫头子。这帮人这才不情不愿的回到座位上。
八点五十五分,阅兵司令到了主席台前。‘司令’同样是中国传统名词,‘司’是掌管的意思,‘令’是指挥命令,‘司令’指的就是掌管号施令的官员。这个是差事而不是职位,颇为符合此时阅兵的状态。
“报告官家,部队已经准备完毕,请官家视察。”司令员在台下大声说道。
赵官家点头,下了主席台,翻身上马。在阅兵司令的带领下从一个个方阵面前经过。广场在平地上,今天天气晴朗,附近的山上,路边都满是人。在场能够看到赵官家隐隐身影的人得有过十万。在这么多人眼中,大概分不太清楚赵官家。因为他身穿军服。若是在近距离上,军服的种种标志都能清楚的让众人分清赵官家的地位。然而从远处看去,那些细节根本无从分辨。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区别在哪里。现在他们只能根据马匹的前后去判断到底谁具有更高的地位。
在如此之多的瞩目下,赵嘉仁行若无事。他经过一个个方阵,与部队用口号互相呼应。军队的装备气势在赵嘉仁这样的老军人眼中一看就能看出好坏。以赵官家看来,宋军的状况比2o世纪的kmT军强。和pLa就没办法做出明确的比较。
海花辛公使听不到赵官家的声音,却能听到宋军方阵整齐划一的应答声。那股子气势就震的海花辛的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
等赵官家视察结束,他重新回到主席台。军乐队奏乐,行进式开始。
最先过去的是依仗兵方队。最前面的三位旗手与护旗手身高19o,后面的依仗兵身高统统185。看得身高165的,在蒙古军中不算矮个的海花辛公使暗生自卑。
大宋男子平均身高过17o,禁军要求身高172以上。前来参加阅兵的则是有北宋时代的一等禁军标准,统统是身高18o的军人。他们身材修长,装束整齐。采取标准举枪礼的姿势前进,方阵如同刀砍斧剁般整齐。那股子军队森严之气让观礼的人都下意识的闭上了嘴。
在台上的人多数都没有从军经历,军队对他们而言是个陌生的存在。密集的队形,高度的纪律性,都让这帮人感到了自本能的警觉乃至恐慌。
海花辛大使更是如此。他作为少见的蒙古文官,并没有参加黄河战役。所以他只能听别人讲述宋军的悍勇。此时亲眼所讲,那些故事立刻就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脑补。根据参加了黄河战役的将领所讲,宋军在战场上不急不躁,无论蒙古军如何的骚扰挑战,他们始终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战场上行动。便是有战友被流矢射杀在面前,他们也根本不为所动。
此时海花辛大使终于知道那种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然而他却有些怀疑,这样的队列看着很死板,真能有那样无往而不利的威力?
步兵过去,接着就是炮兵。海花辛大使不懂火炮,能确定的只有大宋的火炮样式比较多。火炮大小比蒙古军的大。从色泽上看,大宋有些火炮是铁铸的,还有一部分是青铜火炮。
这些通过之后,大宋骑兵方阵登场了。海花辛大使远远看着马匹,立刻就觉得自己可以居高临下的好好评价一下大宋骑兵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等骑兵走近,海花辛大使就觉得失去了评价的愿望。
见到赵官家的高头大马之时,海花辛大使觉得赵官家的马,自然得是万里挑一的良驹。就如同蒙古大汗的马必然是最好的马。宋军检阅骑兵的马匹也同样是高头大马,比起赵官家的马匹并没有低矮的感觉。
蒙古军平均身高165,肩高12o-135的蒙古马对于蒙古军挺般配。肩高15o的大宋马匹配合了身高18o的大宋骑兵同样合适。
作为精于骑术的海花辛大使,他并没有从宋军策马的水平上看出什么明显劣于蒙古骑兵的能力。那些马匹都训练的极好,步行姿态非常稳定从容。作为蒙古人,唯一可以批评的就是马匹带了粪兜。所以在经过主席台的时候,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瞎讲究什么啊!到战场上还关心这些咸淡事?海花辛大使心里面忍不住腹诽。不过他自己其实很清楚,宋军真到了战场上,一定不会在乎这样的咸淡事。他的嘲讽只是因为不安而已。
最后经过的则是各种花车行进队伍。队伍里面有公务员代表、英雄以及模范代表,工人代表,农民代表。每个花车队伍里都有男有女。看着倒是颇为热闹,也让现场被军队行进式弄到森严肃杀的气氛得到了缓解。
整个阅兵仪式结束之后,海花辛大使等被招待参加国宴。在工作人员引领下离开看台的时候,海花辛大使忍不住生出疑问。便是如此规模宏大的活动,大宋的现场没有出现任何跪拜的礼节。
在大都见惯了三拜九叩之类的大礼,海花辛大使对此非常不习惯。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4601_1634332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