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一枪刺回大唐 > 第208章:安排谁合适

第208章:安排谁合适


  落座后,崔希逸打开这份用麻纸写成的书卷,仔细地阅读起来。

  ——祈愿吉祥如意!

  为有益于讲蕃语的人众,我等前来唐地。受到唐方的邀请,我等不是用脚赶路而来,而是用真心;我等不是因为恐惧而来,而是因为情谊……

  已有许多蕃人学习汉语及汉人技术,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学习。有唐蕃双方的真诚存在,释佛的教法就可以传遍四方,使得众人普惠。

  吐蕃与大唐相生相伴,既有和亲之欢,又有争端之憾。吐蕃以为拥有勇士无数,现在知道大唐有天助火器……

  ……我等遵从佛陀的喻示,听从大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建议,遵行大唐的法度,力求周到。

  这是对蕃地诸族都有利益的好事,若不遵从,将会造成难以补救的后果……

  金城公主仍然健在逻些,也垂泪恳求唐蕃永为和平。

  ……我等想要得到大唐的礼遇,就先要表示真诚对待唐人先予以礼遇。这样做,对我们双方有益无害,对我们都有福运。

  ……此次前来,贡品为金、银、象牙、珍、珠蕃地红花、木香、牛黄、虎皮、豹皮等。

  有黄金即能如愿。

  请贵方答允。

  祝愿吉祥!

  ……

  看过之后,崔希逸久久没有说话,更还没有一点举止做出。

  身处室内的唐人官将,不禁都感到疑惑,猜测是蕃人的书牒内容,可能不够真诚;

  蕃方的人员见到崔希逸的状况,都显得很是紧张。

  乞力徐犹豫一下,正要说话,却被崔希逸略微摆手阻止。

  重新看了一遍书牒,崔希逸慨叹一声后,把书牒交给身边的王维:“按照原样照抄一份。这份原本书牒,立即送往京城!”

  说完,他起身走到乞力徐的面前;乞力徐也连忙站起来。

  二人对面站着,许久没有说话。

  各自擦拭了眼角,崔希逸感慨地说道:“大相,我们莫名争执了多年。从此以后,再不会有兵祸发生了。”

  乞力徐躬身施礼后说道:“吐蕃心向神佛,做出的承诺必然遵守。”

  两人说话间,宋通暗中示意。

  崔希逸微笑着示意他但说无妨,宋通随即大声说道:“务必解除吐蕃的武装,令他们不得有统一的部伍!”

  蕃人听了,立刻合掌肃立。

  乞力徐暗诵佛号后,点头说道:“赞普已经答应在蕃地划分各族的领地,佛教各宗派、诸苯各宗派,皆可自由传道。”

  这话说出,在场的唐人馆将都是放心。

  随后,崔希逸再拉着乞力徐的手臂,一起走出屋子,前去瞻礼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塔。

  法器奏鸣声中,唐蕃双方人员都合掌静立于塔下,暗祷着天下安定。

  天下安定,必有强势一方在武力、道义的支持下,对于混乱的世界进行调理。

  大唐建立以来,最大最难以对付的对手,就是吐蕃。史书记载:“西戎之地,吐蕃是强。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以此看来,对于突然在高原崛起的吐蕃王国,大唐遭受了它的袭扰之后,虽然与它大战了数次,但并未有更好的战果,这也就使得吐蕃更加骄狂。

  此消彼长。信心强大的天平,就倾斜向了吐蕃一方。最终,吐蕃自己没有更加迅速地强盛起来的同时,把大唐也拖得陷入了泥潭。

  现在,这个问题得以解决,两方真诚地表示了永久和平的祈盼。大唐的注意力,就不再是南面的吐蕃,而是北面的大漠了。

  蕃方的书牒传回京城,立即造成了朝廷,以及天下的震惊。

  一战之后,就能使得疆域广阔、凶顽骄狂的吐蕃臣服,这是从百姓到皇帝做梦也不敢想的。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到火器的威力。

  作为皇帝的李隆基,却深知这里面必有奥妙。几次详查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这是那个为武惠妃诊病的宋通,在河西军府制造出了强大新式武械使然。

  既然如此,李隆基当然要把这种武械收为国有——也就是他的皇权控制范围内,以免有人(或许就是宋通)藉此反叛。

  那样的话,大唐还能叫做大唐吗?可能就要叫做大宋了!

  朝廷接连的牒报发至凉州,崔希逸为难地对宋通说道:“这是要收回火器营的兵权了。”

  宋通微笑着说道:“火器营的兵将,我要带去大漠!待我扫平了大漠,再回长安面圣!”

  崔希逸知道他早有平定大漠的雄图,也劝阻不了,就只好再写书牒上呈朝廷。

  李隆基得到确定回报,心中不禁恼怒。本想降旨怪罪,但又担心真的逼反了宋通。

  一时难以决定,他为此肯定愁眉苦脸。

  李林甫既然是口蜜腹剑的机灵人,就赶紧建言:“崔希逸久居边地,若是长期待下去,恐怕军权在握,朝廷也是难控。他又是宋通的岳父,不如这样。”

  李隆基听他说完,只好表示同意这个折中的方案。

  崔希逸调回京城;宋通带领火器营的兵将,从凉州北面出击大漠的东突厥汗国!

  崔希逸接到牒报,立即就要启程。宋通笑道:“这是把岳父当作了人质!”

  崔希逸固然知道也是如此,但朝廷召唤,岂能违命?

  宋通劝说道:“总要把凉州军政等事安排好,大使才好返回。”

  怎么安排?

  意思就是由崔希逸,举荐能够接任凉州节度使的人选了。

  谁合适呢?

  可挑选的人很多。比如尽在咫尺的哥舒翰、伏地南等人。朝中可选择的,也有此时初露锋芒的高适、岑参等人。

  对此,宋通思忖过后,提出了自己的人选:“哥舒翰做节度使,李白前来做节度使府长史,杜甫为节度使府的判官书记。”

  哥舒翰当然可以做节度使,而另外那两人可以吗?

  李白倒还听说过,杜甫藉藉无名之辈。这二人最多都是吟诵诗句之人,怎么可能做得了这样的大事呢?

  崔希逸肯定疑惑不解,宋通自信地笑着说道:“从此以后,河西哪里还会有战事?有的只是诸族牧马时,马匹吃了农家的庄稼这样的小事!既然如此,李白生性豪放,自然可以大度地化解这些小争端。”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3504489_67282219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