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朱慈烺崇祯 > 第1161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一)

第1161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一)


欣慰、庆幸之外,朱慈烺忽然又再一次的想起身在敌营的高文采。

去年冬季,就在义州之战进行的同时,军情司在锦州的接头点,不幸暴露,接头人被建虏抓获,后来壮烈殉国,高文采虽然没有出现在被建虏处决的名单中,应该没有遇害,但从建虏其后狂风暴雨一半的肃奸行动来看,他的处境大概率不是太好。

“对锦州义州的屯田,停止骚扰,”朱慈烺给军机处密令:“任由他们种田,今秋之时,他们所种之粮,正可为我大军的补充。”

“另,派人加紧联系王佐。”

王佐,高文采的代号。

……

四月。

一个令隆武帝欣慰的消息传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军情司终于再一次和高文采接上了线。

高文采安全无虞,虽然曾经被怀疑,一度被监视,但现在已经恢复自由了。

据高文采汇报,虽然有马市风波和奸细的疑云,但阿济格并没有怀疑他,待他依然如故,他在王府的行动,没有受到任何限制,每日传授跤术,进出自由,只是,阿济格好像更谨慎了,府中每进行军政会议,内外都是重兵把守,完事之后,各人也都是守口如瓶,再没有人敢多废话,如此一来,他探寻情报的困难,增加了不少。

因为奸细事件,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佟图赖,受到了多尔衮的严厉责罚,

罚银五千两,所有职务都被免去,变成了一个庶人。

接替佟图赖职务的,正是李率泰。

除了是汉军正蓝旗的固山额真,李率泰也继续为锦州查奸的直接负责人。

比起佟图赖,李率泰更精明,更有效率,很不好对付。

此外,还有一个绝密消息。

沈阳方面,多尔衮曾经想要放弃锦州和义州,并一连派了很多人到锦州来劝说阿济格,但都被阿济格痛骂回去了,阿济格甚至说,老十四如果做不好辅政王,就换我来做好了。头可断,血可流,锦州不可丢。

最终,在阿济格的强硬之下,建虏收回了放弃锦州的打算。

为了加强锦州的防御,阿济格加固城防,在城外又增建了四座墩台,又学习大明战术,在锦州义州两地,大肆挖掘壕沟,截断道路,遏制大明骑兵对两地屯田的骚扰。

“锦州城防坚固,绝非强攻可下,王师若要攻取锦州,需做好万全准备。”

高文采说。

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文采在汉军旗中,也秘密发展了一位不忘根本,心存大明的中级军官,但是时机来临,他就可以率部反戈一击。

最后,高文采说了秦师爷的事情,为秦师爷请功,恳求朝廷查访秦师爷的家人。

……

得到高文采的消息,知道他无恙,朱慈烺欣慰的松了一口气。身在敌营,步步惊心,在探寻情报情报,还要想方设法的策反敌将,高文采实在不容易。

对于高文采的请求,朱慈烺全部答应。

而多尔衮试图放弃锦州,但因为种种阻碍,最后没有能成功的消息,则是令朱慈烺心中警惕。

多尔衮,毕竟是有眼光的人,已经看出了锦州的困局,对这样的枭雄,绝对不能小觑。

幸运的是,多尔衮只是辅政王,而不是建虏的皇帝,不然建虏兵马现在肯定已经从锦州撤退了,大明想要决战,就得劳师千里,往辽阳沈阳去了。

这一次,多尔衮被建虏宗室掣肘,谋略无法施展,论起来,也算是上苍帮了大明一次。

“知会三家西洋商行,就说朕十分关切,京惠商行购买的军粮和物资,务必如期送到天津!”

……

五月。

天津港。

帆樯如云。

大船源源不断的靠港,卸下各种粮草物资,更有一些货船直接去往宁远觉华岛,将军前所需,一批又一批的运送。

……

六月。

各部准备齐当,辎重粮草也内阁户部的无尽努力之下,成功筹集了大半,见建虏那边,也没有大的动静传来,隆武帝朱慈烺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各部总兵也陆续抵达京师,于是六月十六日这一天,朱慈烺在京郊大校场举行了一次大阅兵,检阅即将出征的各部总兵和将士。

盔明甲亮,刀枪如林,兵马雄壮,旌旗招展之中,他对一雪前耻,收复松锦,更有信心。

“万胜,万胜!”

数万将士齐声呼喊,

其声,震动天地,久久不绝。

……

六月二十一日。

隆武帝在皇极殿召集百官群臣,慷慨诉说复辽心志,然后发下圣旨,令武英殿大学士,军机首辅,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孙传庭,总督天下兵马,赐王命棋牌,尚方宝剑,率领四万京营,虎大威、马德仁、贺赞、董琦、李顺部;两万秦兵,高杰、牛成虎、李过部;蓟州总兵佟翰邦部,宁远骑兵营吴三桂部,保定总兵王允成部,昌平刘良佐部,密云陈永福部,玉田刘耀仁部,永平王光恩部,山海关刘肇基部,宁远总兵马科部,共计十五位总兵,兵马十三万,战马七万匹,兵出山海关,征讨建虏,收复松锦。

又密令宣大总督张国维督帅宣府总兵黄得功部、大同总兵姜镶部、大宁总兵李定国部、加上土默特蒙古骑兵一万三千人,张家口塞外三部一万人,哈刺慎右翼三千骑,共计三万七千人,以为偏师,从草原出发,攻取义州,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辽南经略高斗枢率领周遇吉阎应元等将在鸭绿江和辽南以为佯动,牵制建虏。

旅顺水师和天津水师的巨舰大船,骚扰攻击复州盖州,天津水师的小型船只全部调往宁远觉华岛,以为大军后勤补给运输和岸上火力支援。

大明三路齐出,兵马将近二十万,号称三十万,如泰山压顶,浩浩荡荡,向建虏压去。

----注:张国维是秘密进军,明廷保密,竭尽全力,不为建虏所知,因此不宣扬。

……

隆武帝朱慈烺亲自祭天,以为大军送行。

是日,平虏檄文广告天下。

……

“建虏本我属夷,太祖皇帝将其安置在辽东赫图阿拉,春给炊种,冬予暖叚,盖大明仁德天下,圣光普照之无余。”

“然,虏酋不思大明养育之恩,反怀狼子野心,乘天灾乱变之时,盗甲欺边,屠我百姓,占我边城,窃取辽东。”

“后又寇关进犯,数次入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呜呼,凡有血气者,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也!”

“今朕派孙传庭为天下兵马总督,率兵马三十万,出山海关,救生民于水火,复汉廷于辽东。”

“福临,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代善,济尔哈朗,但使尔等能顺应天时,洗心革面,休屠归汉,朕仍可视之一体,以百姓待。若执迷不悟,昆山纵火,顽抗到底,必玉石俱焚!”

……

孙传庭率领三十万大军,兵出山海关,收复辽东的消息,震动天下。

整个天下都沸腾了。

从京畿,河南,山东,一直到湖广南直隶,所有人都震动,所有人都议论。

这是万历四十六年,崇祯十三年,继萨尔浒,松锦之战后,大明罄尽国力,举全国之兵的又一次大战。

京师《三文日报》,头版刊登平虏檄文,一连七天纵论此事,并号召天下人为战出力。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名句,提前十几年出现,随着《三文日报》的发行,广为传播。

“又是国战啊……但愿这一次能肃清建虏,克复辽东。”

因为前两次的惨败,很多朝臣的心里都留有阴影,对于大明倾国而出,开赴辽东,在信心之外,却也有说不出的巨大担忧。

“诸位多虑了,建虏早已经不是过去的建虏,民穷国困,缺医少药,兵马疲惫,我朝卧薪尝胆六年,陛下谋划有方,我军兵马雄壮,粮草充沛,孙白谷善于用兵,岂是当日可比?我料,此战我大明必胜!”

兵部,年轻的职方司郎中蔡道宪高声道。

……

锦州。

英亲王府。

一个汉官正在小声的诵读。

“……福临,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代善,济尔哈朗,但使而等能顺应天时,洗心革面,休屠归汉,朕仍可视之一体,以百姓待。若执迷不悟,昆山纵火,顽抗到底,必玉石俱焚。”

“伪署八旗汉官,本系我大明赤子,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察其本怀,宁无隐忍?”

“至如辽人,受我朝三百年之豢养,遭建虏二十载之摧残。祖父既受其刑毒,母妻甚被其宣淫。留二三孤儿,尚为旗下之奴;百千弱女,竟作胡中之妇。”

“报仇雪耻,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

“但使幡然醒悟,则张良报韩,先挥博浪之椎;朱序归晋,遂成淮淝之捷!”

“如蒙古、女真,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千古勋名,争之顷刻;眷恋穷城,碾成齑粉。”

“勿谓言之不预。”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

注:博浪之椎,张良刺杀秦始皇之举。

……

不等汉官念完,坐在堂中的阿济格就听不下去了,他瞪着杀人的眼睛,愤怒的挥手,吓的诵读的汉官急忙跪拜请罪,然后仓惶的逃出。

等到所有人都退出,身边只剩下次子傅勒赫和两三个亲卫时,阿济格终于是忍不住了,右手猛地捂住嘴唇,剧烈的咳嗽,再张开时,手心一滩鲜血。

原来,三年前,渤海所之战时,阿济格为火炮所伤,在榻上养了三个月,方才渐有恢复,只是外伤虽然愈合了,但内伤却一直没有愈合,时不时就会发作,以至于这几年来,阿济格身体虚弱,力不从心,无法再像过那般,亲自冲锋陷阵,去年义州之战时,若非是身体不允许,阿济格早就冲到前线,而不是派伊尔登去骚扰明军粮道了。

今日听了隆武帝的檄文,他气怒攻心,激动不已,旧伤一时就又复发了。

“主子,主子!”

“阿玛!阿玛!”

傅勒赫和亲卫都是惊叫。

傅勒赫又吼:“还不快去叫医官?”

一个亲卫急忙往外奔。

“站住!”

阿济格忽然大喝:“给我回来,我没事,我的病,谁也不许透出去!”

亲卫和仆从都定住了,傅勒赫眼圈发红,他们每个人的眼神都都透着担心,更有人落了泪,为主子的安危担心。

“傅勒赫,你去召集众将,商议迎战之事……”

“班泰,你速去义州传令,除了都克喀礼和全部步兵留守之外,其他人,内大臣图尔格、正蓝旗副都统宜巴里、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喀喇沁右翼亲王杜陵,见我命令,立刻率领所有骑兵,前来锦州,听我调遣!”

“再急报盛京,请辅政王定夺!”

阿济格缓口气,竭力镇定的连续发出命令。

其实,半个月前,就有明军出兵山海关的风声了,但因为有去年隆武帝亲征的假消息,阿济格以为明军故技重施,又想要骗他调兵,以耽误了军屯的整理,因此没有搭理,但没有想到,这一次是真的。

南朝的万千大军,真的是兵出山海关,向锦州扑来了。

……

下午,孙传庭的大纛已经来到了山海关,而作为大军前锋的吴三桂率领宁远骑兵营和宁远总兵马科,已经出现在了距离松山不到十五里的高桥。

---当年,松锦之战时,擅自撤退的王朴吴三桂等人,就是在这里被建虏伏击的。

当年的尸山血海,仿佛还在。

道边的草丛和沟壑里,隐隐还能看到累累地白骨。空气里好像还能闻到血腥气。

旧地重游,吴三桂心中都是感慨,这是崇祯十五年、松锦溃败、他死里逃生之后,第一次来到高桥。

物是人非,草木萧瑟,他不忍目睹,又忍不住有些后怕,当年若不是他跑的及时,现在怕也已经是这草丛里的累累白骨了吧?

其实高桥并不险峻,也不适合埋伏,只是明军突围的时候正好是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建虏又提前挖掘壕沟,于黑暗中隐藏,加上明军慌不择路,各部没有配合,各自为战,所以才会被杀的血流成河,溃不成句,九边的精锐,多少善战的将士,就这么被人割草一般的牺牲在了这里……

————求月票啊~~~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1962103_1906371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