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李承乾看着吃惊的李世民,微微点头,“儿臣在绥州时,曾与一隐居山林的老神医学过医术,只是一直未在人前展示过罢了。”

此话,也算是他找的由头。

不然,堂堂一国太子,在所有人都不清楚的情况下,突然成了神医。

这未免令人匪夷所思。

孙思邈恍然大悟道:“原来太子曾师承山隐神医,那便也不奇怪了。”

自古这世上便不乏能人异士,只是那些大能者,都愿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这倒也说得通。

不过李世民此时已经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他忙不迭道:“那...那你倒是说说,你母后的病有的医吗?”

事关长孙皇后的生死,李世民也有些慌乱了。

李承乾淡淡道:“父皇莫急,母后的病,儿臣可医。”

李世民连忙抓住他的手臂,“那就赶快开始吧,你母后这病可耽搁不得了。”

片刻。

李世民将寝宫里的闲杂人等全都清了出去。

李承乾着人将自己定制的医疗箱拿了过来。

这是他得到天师医术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在鲁班阁制作出来的。

李承乾打开医疗箱,从中取出一套细银针来到了长孙皇后床边。

孙思邈看着李承乾手中的银针,惊愕道:“太子殿下,您这是...针灸疗法?”

他身为大唐的名医圣手,对针灸疗法颇有偏爱与研究。

孙思邈正在著作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便有对针灸的真知灼见。

李承乾点头应道:“正是,针灸之法,疏经络,调阴阳,扶正祛邪。”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摸出一根银针,“母后,您稍微忍一忍,儿臣马上就好。”

长孙皇后面色苍白,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微微点了点头。

嗖..

一根根银针,在李承乾的手中,好似有了生命一般,在他指尖纷飞舞动,活灵活现。

孙思邈和一众老太医看着李承乾那胸有成竹的表情与神来一般的手段,瞪大了双眼。

这是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圣手。

就连李世民这个不懂医术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李承乾这一番手段着实有些功夫。

孙思邈几人更是看的入神,仿佛顿悟一般。

只片刻。

李承乾手中八长,十五短,二十三根银针便精准的刺进了长孙皇后的穴位中。

紧接着,长孙皇后脸上慢慢有了血色,气色渐渐好。

李承乾对她道:“母后,您安心休息吧,儿臣稍后为您配上几副药,饮用几日便会大有好转,但根除,还需要调养一段时间。”

长孙皇后浅笑道:“承乾,辛苦你了,母后没想到,你的医术竟然如此了得。”

李承乾回应道:“母后言重了,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与此同时。

李世民急忙从一旁跑到床前,紧紧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心疼道:“爱妃,你感觉如何?好些了吗?”

“陛下放心。”长孙皇后轻柔声道:“臣妾感觉好多了,陛下不用惦念。”

李世民激动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你安心歇息吧,朕便不打扰你了。”

少倾。

长孙皇后便静静的睡去了。

此时,孙思邈还沉浸在李承乾那高深莫测的医术中,“神...真是神一般的手段,老夫此生能见如此高超的医术,真是不虚此生啊。”

不多时,李承乾一一取出长孙皇后身上的银针。

紧接着,他对李世民轻声道:“父皇,让母后安生休息吧。”

闻言,李世民默默点了点头,“我们走吧。”

说着,两人便带着一众太医退出了长孙皇后的寝宫。

到了外厅,李承乾看见李世民那还有些颠痛的腿说道:“父皇,您这风湿病让儿臣为您医治一番吧。”

“嗯?”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后老脸一红,有些尴尬。

刚刚他还对李承乾极度的不信任,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

而李承乾此时却没有丝毫在意的神情,还要为他医治风湿。

他看的出来,李承乾也并非取悦与他,只是捎带脚为他医治。

“呵呵...”李世民轻笑道:“那就有劳皇儿了,这风湿,还真是令人疼痛难忍。”

他本欲拒绝,可这风湿饶他多年,又无人可医。

此时也只能寄希望于李承乾了。

孙思邈和一众太医闻言,羞愧难当。

他们行医多年,都自认为是大唐医界中的佼佼者。

可如今这皇帝和皇后的病,全都令他们束手无策,着实令他们汗颜。

最关键的是,他们医不了的病,在李承乾面前,都显得那般简单。

李承乾取出银针,撇头道:“孙神医,你们几位也在这里看下吧,我为你们演示一遍,以后父皇这风湿病便靠你们几位了。”

几人听了,兴奋异常,“谢太子殿下。”

能有机会得到李承乾的传道,那是他们的福分。

只片刻。

李承乾便将消过毒后的银针刺入了李世民的腿中。

孙思邈几人在一旁仔细的观摩着。

半个时辰后。

李承乾便离开了立政殿。

李世民经过李承乾的针灸,倍感舒爽,心情舒畅的回了东宫。

.....

翌日。

李承乾带着秦风去了白鹿书院。

科举考试他要着手恢复了。

李世民刚刚继位,大唐百废待兴,官位全在世家门阀的把持中。

科举制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主张有教无类,任贤为用的李世民早就想重建科举制,只是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李承乾也愿助李世民一臂之力。

这是也他开办白鹿书院的初衷。

“太子殿下,您来了。”

白鹿书院门前,陶宜修满脸堆笑,早早的便在此恭候李承乾了。

他平日里是一个十分高冷,不苟言笑的人。

不过他对李承乾的敬佩之情,那是发自内心的。

没有李承乾,陶宜修这一身的学识恐怕此生也没有授予他人的机会了。

他在白鹿书院担任院长这数月,是他这一生最高兴,过的最充实的一段时间。

白鹿书院三千学子,终日勤学苦读。

让他也看到了大唐教育发展的希望。

也看到了实现有教无类的曙光。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0805885_355019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