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长安城。

寒冬已至,雪花飘零,给长安城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今岁的天气十分严寒。

李承乾的水泥厂刚刚开始建设,便停工了。

皇宫。

朝堂。

今日的气氛格外凝重,李承乾破天荒的来参加早朝。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紧蹙,不怒自威。

朝堂中站有一名驿卒。

李世民站起身来:“你下去吧。”

“是,陛下。”驿卒拱手,转身出了朝堂。

李世民在朝堂中踱步,目光扫向朝堂中的文武百官:“营州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竟有上千人神秘失踪,如今没有丝毫线索。

如果再这样下去,营州可就乱了。”

这消息便是刚刚那个驿卒送来的。

营州百姓失踪,已经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刚开始,只几个人失踪,大家都没在意,也没放在心上。

可这三个月中,营州百姓开始大量神秘消失,对营州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这事,登州刺史孙英武派人查了三个月,可至今没有一点头绪。

只好将此事上报朝廷。

房玄龄走上前道:“陛下,依老臣之见。

其一要稳定营州民心;

其二将营州军调派至营州各城周边的村镇,加强巡逻;

其三沿路多设关卡,严查可疑人员。”

李世民摇头道:“这些事,孙英武早就着手干了,效果确实有,但仍然有巡查空白区域的百姓神秘消失。

甚至,就连落单的营州军巡逻小队,都消失了两支。”

“这可如何是好,连营州军都束手无策,怕不是闹妖怪吧。”

“不知道,这事实在是太蹊跷了些,这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

“此事,一定要尽快彻查,还营州百姓安定。”

朝中文武百官,纷纷议论着。

李承乾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牛鬼蛇神。

这幕后,一定有黑手作祟。

李世民看着陷入沉思的李承乾叫道:“承乾,此事你怎么看。”

李承乾回应道:“儿臣以为,此事背后一定是某个势力在作祟。

这势力的来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大唐内部,二是大唐外部。

若是内部,江湖势力定然没有这等本事,那就是有可能是地方军势力。

若是外部,便有三种可能,与大唐毗邻的奚国,契丹与高句丽。

这四方势力,有最主要的怀疑。

但只要是人为,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我们一面严防,一面抓捕,定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文武百官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世民沉吟道:“皇儿说的甚有道理,但此事宜早不宜迟。

他们这是对我大唐权威的挑衅。

朝廷若还没有举措,只怕民心会愈加不稳。

边陲百姓的日子,本来过的就苦一些。

朕怎忍心让他们每日活在恐惧中。”

他此话说的倒是在理,自古边境百姓的日子过的最不安稳。

不光是帝国军队,流窜的劫匪,山贼亦不在少数。

紧接着李世民望向朝堂,垂眸道:“各位爱卿,谁愿去营州复命,将此事给查个水落石出”

李道宗上前道:“回陛下,老臣愿往,老臣身为刑部尚书,料理此事有些经验。”

“你不行。”李世民摇头道:“你身为刑部尚书,掌大唐重任,此时若让你前往,岂不是让人笑话我大唐无人。”

李道宗无奈:“这...老臣遵旨。”

顿了顿。

李承乾上前拱手道:“父皇,儿臣愿往。”

李世民依旧摇头:“你身为太子,大唐储君,事必躬亲,那朕养这一朝文武,岂不是吃干饭的。”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脸臊的通红。

李世民说的确实在理,朝中一旦有棘手的难题,李承乾永远冲在第一个。

若是什么简单上手,又能捞功绩的事,就是顶着李承乾的脑袋让他干,他都不干。

李承乾的心性,确实让朝中文武信服。

“陛下,末将愿往。”

“陛下,老臣愿往。”

“陛下,微臣愿往。”

......

李世民这话都说了,朝中文武纷纷拱手请愿。

能站在朝堂中的,都是大唐有头有脸的人物,这脸面总还是要些。

李世民扫视一圈,沉声道:“秦叔宝,李世海,朕命你二人率三千左武卫军前往营州,彻查此事,不得有误。”

闻言,朝中站出两人拱手道:“微臣领旨。”

秦叔宝是武将,李世海是刑部郎中断案能手,思维缜密,洞悉能力强,极善大案,是刑部炙手可热的人物。

李承乾还是不放心,对方连唐军都敢动,来者不善。

他上前道:“父皇,将白袍军的王玄策与他麾下火字营一并派去吧,顺便让他们摸一下周边各国边防。”

须臾。

李世民点头应道:“准奏。”

紧接着。

李世民又转头看向礼部尚书:“政会,你礼部派人,去奚国,契丹与高句丽三国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有类似情况发生,亦或者他们最近有什么大动作。

如有异动,即可上报,不得有误。

此事,不容小觑。”

礼部尚书刘政会上前拱手道:“老臣领旨。”

李承乾站在朝堂中暗自思忖,心中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山雨欲来风满楼。

早朝散罢。

李承乾去了白袍军驻地,与王玄策交代一番便回府了。

秦叔宝,李世海与王玄策率领左武卫军,白袍军火字营向大唐东北边陲营州而去。

这一去便是四个月。

他们去了营州后,案情没有丝毫进展,但那股势力,也没了动静。

营州重归于宁静。

三月已到,春暖花开。

时间已经到了贞观二年。

李承乾的水泥厂与农场在长安城西郊正在建造。

水泥厂交给了郑钱去筹办,农场则由孙柳川负责搭建。

大唐境内的土豆与辣椒经过两年的培育,已经逐步向全国推广。

国库粮食储备,越来越富足。

李承乾将回收的土豆,辣椒与新得到的玉米种子,放进了农场的仓库中储存。

他准备圈几万亩良田,等到播种的季节便开始着手种植。

不光是农业,畜牧业李承乾也想发展一下。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0805885_355014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