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小荣儿密报消息
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暗中的较量更是如火如荼。这其中的动向凡是涉及李鸿章的,凡是涉及张日新、苏萍的,苏萍在太后身边的眼线都及时密报给了苏萍。
苏萍来清朝为时不多,居然在太后身边安插了眼线?其实就苏萍来说完全没这个必要,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回到苏萍刚进宫的那两天。
原来苏萍的眼线不是别人,就是太后身边的敬烟宫女荣儿。最初李莲英带苏萍和张日新进乐寿堂进贡时,苏萍一眼就认出给太后敬烟的小宫女就是《宫女谈往录》一书的主人公荣儿。及至看到荣儿打火、点烟的繁琐操作,便想到自己的双肩包里的打火机。其实他俩都不吸烟,这个打火机是专为郊游时野炊用的。回到住处就把这个打火机找出来带在身上。
第二天太后午睡时,太后身边的人都四出游玩,小慧陪着苏萍来到知春亭,碰巧荣儿也坐在这儿看昆明湖的野鸭子。
“荣儿!”苏萍轻轻叫了一声,荣儿和小慧都吃了一惊。
“萍主儿怎么知道我叫荣儿?”荣儿想,这萍主儿昨天才进乐寿堂啊,怎么会认识我?
“我认识你姑姑。”苏萍当然不可能说我看过你晚年的访谈录,于是扯了个谎。
太监、宫女都得有人教、有人带,教给小太监规矩和技能的都是较有经验的老太监,官称“师傅”,那么培训宫女的则多是较有经验的将要出宫的宫女,官称“姑姑”。
“我姑姑回老家蓟县了,萍主儿也去蓟县了?”
“是啊,你姑姑说她当初对你太严厉,纯粹是为你好,希望你别记恨她。”
“哪能啊,我一辈子都得念她的好儿。”
“来,我变个戏法儿,你们瞧着。”苏萍说罢取出打火机握在手里,轻轻一按,“啪”窜出小火苗来,接着又把火苗调大、调小,荣儿和小慧惊奇地睁大眼睛,荣儿更是凑到近前,两手握着苏萍的手,仔细端详:“神了!这叫什么?”
“这叫打火机。喜欢吗?送你了。”
“真的?”荣儿接过来,学苏萍的样子,打着火,把火苗调大,调小,乐得合不上嘴,然后站起来,整了整衣衫,恭恭敬敬给苏萍请了个蹲儿安:“谢萍主儿赏!”
后来荣儿瞅准了一个机会,乐寿堂里没了外人,老佛爷正在低头闷坐的时候,荣儿说:“老祖宗想瞧戏法儿吗,奴婢给您变一个。”
太后惊愕地抬起头来,这丫头平时从不多说少道,今儿要抖什么机灵?
荣儿见太后注视着自己,这就是默许的意思。她退后两步,平举着早就握在手里的打火机,“啪!”火苗出现了。又用拇指调火焰,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她偷眼瞧太后,太后已是目瞪口呆。
“是取灯儿吗?”太后问。
“不是取灯儿,这叫打火机。”
“哪儿淘换来的?”
“萍主儿给的,让我拿这个伺候老祖宗。”
太后低头暗忖:又是这个丫头。
“来,试试吧。”
荣儿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跪下,托起水烟袋,待太后含住烟嘴,“啪!”打出火苗,对上烟锅,熟悉的咕噜声响起来,成功了!这次连纸媒儿都不需要了。自此以后荣儿就淘汰了火镰、火石、火绒、纸媒儿,改用打火机了。
说到这儿读者可能要问了,“取灯”是什么玩意儿?
原来这时火柴已经问世,而且曾经传入宫中,民间也有。由于可以用它点灯,而这个新事物还没有名字,那时的人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取灯”,北京前门外居然还有一条以此为名的胡同。又由于这个东西是从外洋传进来的,后来又叫“洋火”。解放后逐渐淘汰了一些含有“洋”字的名称,“洋火”改成了“火柴”。取灯就是洋火,就是火柴,是火柴或洋火的祖宗。
同样地,许多从外洋传进来的新事物,早期的名字都和现在的不一样。如:前文提到李莲英把相机叫“照相匣子”,此外,望远镜叫“千里眼”,再晚些的留声机、收音机一开始都叫“话匣子”,水泥早期叫“洋灰”,等等。
既然甲午年已经有了取灯儿,为什么在宫里还用火石、火镰呢?这倒不是因为清廷的人保守,而是早期的取灯不安全,有时处理不当或因摩擦或因震动,它自己就燃着了。一、两根还无大碍,若是一盒取灯自燃可就危险了。所以宫里严禁用取灯。至于不会自燃的所谓“安全火柴”的问世,则是20世纪上中叶的事了。——扯远了,这都是题外话。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打火机赢得荣儿的无限好感,用她的话说:“萍主儿真疼人!”
是不是苏萍用小恩小惠刁买人心呢?倒也不是。在清朝的封建体制下,下层民众最珍惜、最在乎的倒未必是物质利益,而是对他人格的尊重,因为下层的百姓可能终其一生也得不到一回尊重。荣儿如是,小慧亦然。如果哪位“大人”肯平等对待一个“下人”,他真的会感激涕零。
这么一件小事拉近了荣儿和苏萍的距离。再往后,苏萍与小慧姐妹相称、情同姐妹已经不是秘密,使得荣儿对苏萍只有敬仰的份儿了。需知在封建宫廷里主奴之间姐妹相称绝对是破天荒的。但是苏萍对小慧说的“姐妹相称”的一番话,却不敢对其他宫女说。她深知若是由她挑头扰乱了封建秩序,这个社会必不容她。
最早荣儿给小慧透漏的消息是太后给苏萍指婚。那回是礼亲王的福晋来给太后请安,闲扯淡时触动了太后的灵感,想要把苏萍指配给萨穆多萨贝子。荣儿在一旁听了由衷的替萍主儿高兴,瞅准个机会把这事告诉了小慧,临完了没忘记找补一句:“你就说是你听说的,可别把我卖出来,要不然我担的沉重可大了。”这才有了前文小慧那句话:“姐姐大喜了,我听他们御前的说,老太后要给姐姐指婚了。”
这之后军机处报称萨穆多阵亡,太后指婚落空,趁太后惋惜烦闷的当儿,李莲英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奴才斗胆多嘴……”把太后的目光引向张日新,这才有了后来的颐和园合卺这场热闹,这一幕一幕,荣儿比谁都看得清楚。
这一天有位秦御史觐见。进了乐寿堂欲言又止,往左右看了看。太后明白了,对周围这些人说:“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无声地退出,但是太后手里还托着水烟袋,荣儿只好征询地看了看她,太后朝她点了点手,意思是:你留下。
这位御史参奏的是李鸿章结党营私。
秦御史是清流派的人。他说长期以来李鸿章贿买权臣、贿买地方大员,广植党羽已是尽人皆知。说李鸿章一向无中生有夸大敌情,靡费国帑购置军火,既扩充自己实力,又贪污中饱。还专门提到李鸿章近来和一个新招募的张日新上下其手沆瀣一气,假借研发新兵器之名虚报成本疯狂敛财,而张日新之妻苏萍现已成为李鸿章安插在太后身边的卧底和耳目。此外还着重说到李鸿章吃空额、克扣军饷、借买军舰和大炮之机吃洋人的回扣,其家资早已超过前朝的和珅。总之吧,都是要命的罪过。
最后秦御史说:“当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而今国库空虚度支艰难,臣呈请朝廷将李鸿章明正典刑,清洗其党羽,抄没其家产以充国库,庶可解当下财政之艰难。”
其实太后素知清流派和李鸿章积怨甚深,所以每回清流派的人数说李鸿章的种种不是,她在心里都要大大的打个折扣,未必全信。唯独秦御史所言“抄没家产充实国库”着实让她心里动了一动。她想到了颐和园和她的寿典。
最后太后和颜悦色地说:“我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今儿个说的,可不许对外边乱讲。”
李鸿章是死是活荣儿才不管呢,问题是李鸿章若是倒了少说得牵连几百人,萍主儿的男人张参领是首当其冲的,这事得尽快让萍主儿知道,以便及时想办法。她怕小慧学舌不清,所以第二天还是在太后午睡时、还是在知春亭把这事告诉了苏萍。
苏萍听了低头沉思许久,想,要说抄没李鸿章家产,历史上并无此事,直到他死后也没有籍没抄家的事。即将发生的中日战争只能靠他,战后的议和仍然只能靠他,他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正史只记载大事件,暗中曾否清查他的党羽,暗中曾否调查他的家产?这都难说。尤其是秦御史撺掇太后查抄他的家产充实国库,这对朝廷是多大的诱惑!要是日新在其中担了什么嫌疑,人家把他抓起来审一通甚至当个替罪羊,也是难免的……
想至此苏萍深深谢了荣儿,心里思绪万千,想,日新再进宫时无论如何也得劝他快点儿结束手里的工作,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防止夜长梦多、事久生变。
停了一停荣儿又说:“有件事我早想提醒萍主儿,派给你们的小太监小满子,靠不住。有一天我看见在德和园北墙外边的夹道里,宁亲王在跟小满子说话,小满子毕恭毕敬垂手听着,连连点头,见我从东边经过就立刻停住了。宫里的规矩,不允许内侍和外官勾结,这是祖宗的成法,谁也不能违背,若被人发现要送敬事房的。萍主儿您想,小满子要是没有什么贪图,能不顾宫里的规矩跟宁王走得那么近吗?再说了,他不是御前,宁王能通过他探听什么?怕是盯上萍主儿了吧!”
苏萍听了这话只觉得浑身发冷,联想到小慧说小满子特别留意自己的双肩包,看来今天荣儿的猜测不无道理。
最初见到小满子的时候,苏萍很可怜他。苏萍想:在我的时代,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正在读高中,正是贪玩儿的年纪。他不幸而生在清朝,被净身为奴送进宫里,过的是没有尊严的生活,若不是因为家里有迈不过去的坎儿,他的父母何至于忍心让他走上这条道儿?所以苏萍一直善待小满子。
苏萍还注意到,小满子很巴结小慧,口口声声叫她姐姐,小慧却不待见他。
虽然同为宫里的奴才,小慧的地位却稍有不同,她的编制属于御前宫女,属于上差。太后把她指派给苏萍以后她的身份仍没改变。她的穿戴与别的宫女稍有区别,例如她的鞋允许绣花,别的宫女却不许,这就是身份的标志。如果走在御街之上,除了有品级的太监以外,其余的太监不论长幼都得给她让路。年长的太监对待御前宫女都会和颜悦色而且有求必应,小太监则以认御前宫女作姐姐为荣。只是小慧为什么不待见小满子,苏萍一时也猜不透。
苏萍想:就算小满子真的监视我,我也不该怨他,毕竟这种互相监视的做法是这个畸形社会的痼疾。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40194755_1514468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