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逆势屠龙 > 第1638章

第1638章


而后,他便同内阁诸人,带着钱谦益张忻凌义渠三法司的首脑,手捧着今日审讯的记录,匆匆来见陛下。

“阁老。”

一会,司礼监秉笔太监田守信从殿中走了出来,向蒋德璟拱手。

蒋德璟连同李邦华钱谦益等人,急忙还礼。

田守信直起腰,环视众人,满脸微笑的说道:“陛下说了,如果你们今日论的是政务,现在就可以进入了,如果论的是马嘉植一案,那就请回吧。在审理结果出来之前,陛下不会干涉,更不会有任何的旨意,一切都等三法司做了决断之后再说。”

左都御史钱谦益微微抬起头,眼神里的愕然十分明显---陛下竟然是真的不管?这不但和世宗皇帝,也和历朝历代的皇帝完全不同啊,历朝历代,辱骂君上,那都是一等一的大罪,轻则下狱,重则斩首,所有皇帝都把自己名声的维护,当成了天大的事情,出了这样的事情,暴躁的皇帝会直接拿人抄家,甚至满门斩首,即便是平和的皇帝,也会派人紧盯审理进程,防止文官系统放水,大罪轻放。

但今上却是不同,不但没有派宦官坐镇监督,事后居然也不听三法司的汇报,这什么意思啊?

难道锦衣卫已经所有的经过,都密报给了陛下,所以陛下不想再听他们的废话了?

蒋德璟却是默默,身为首辅,在陛下身边四年,对于陛下的决定,他已经有所预料。

----陛下不打算插手马嘉植的审理,那就意味着,内阁必须把所有的一切都承担起来,绝不能让马嘉植玷污了圣名。

因此,对马嘉植处置不能轻,只有这样,才能泯平陛下心中的怒气。

至于马嘉植死不死,就看陛下的心志了。

相信以陛下的仁慈,应该是不会处死马嘉植的。海瑞的前例在那里摆着呢,当初海瑞没有死,如果这一次马嘉植死了,岂不是说陛下的仁慈不如世宗皇帝?

……

皇帝不见,众臣只能离开,回到内阁值房继续商议,但谁也不知道的是,左都御史钱谦益却没有回都察院,而是秘密返回乾清宫,再次求见隆武帝。

这一次,隆武帝准了。

钱谦益进入,谈了很久,再出来时,眼角带笑,满面红光。

……

一日后,马嘉植的审理继续进行。

这一次,不止是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也有人下场质问了,而且不是别人,正是都察院第一人,左都御史钱谦益!

钱谦益乃是当世大儒,标准的东林,不论声望还是辈分,都足以碾压马嘉植,马嘉植是御史,又是东林中人,他万万没有想到,牧斋先生竟然会亲自下场,不顾身份的驳斥自己,一时悲愤,语言结巴,钱谦益能言善辩,口才了得,几下就说的马嘉植无言以对,只能是满脸涨红的捂着胸口。

第二日,钱谦益继续下场。

歇息了一天,马嘉植缓过了一点精神,但在钱谦益的滔滔诘问之下,依然是没有还口之力……

“钱牧斋,好一张利嘴。”

乾清宫。

朱慈烺放下手中的审讯记录,微微笑。

……

        次日,《三文日报》再发评论,对马嘉植的奏疏,再行批驳。

刑部大堂之上,钱谦益又一次对马嘉植进行提审。他引经论典,滔滔不绝,几乎是将马嘉植辩的无话可说。

马嘉植面色涨红,气的摇头又跺脚。

钱谦益是东林大儒,虽然很多人对他这一次的表现有所不齿,认为他不顾身份,亲自下场和马嘉植进行辩论,为皇帝的行事和政策做辩解,完全就是在“长君之恶”,少去了东林的风骨,但钱谦益毕竟是声名在外,桃李满天下,他对马嘉植的辩叱,对天下舆论依然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而在辩驳之中,所谓的西洋邪说,也渐渐登堂入室,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

江南的刘宗周听闻之后,气愤不已,亲写了一封信,令人送到京师,交给钱谦益。

“牧斋公,可记得“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的奸相严嵩吗?”

当年,原本只是一个刑部尚书的严嵩,能够忽然崛起,取代夏言,成为大明的首辅,并且持续掌权十几年,靠的就是逢迎嘉靖帝。

但是嘉靖帝所喜欢的,不论对错,严嵩都一意执行。

后来恶迹败露,严嵩削籍为民,家产被抄,隆庆元年(1567年),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刘宗周将钱谦益比作严嵩,其实是一种相当大的侮辱---你钱谦益上蹿下跳,是想要做第二个严嵩吗?

接了刘宗周的信,钱谦益倒也不敢怠慢,急忙写了一封长信进行辩解,同时将信中的内容散播出去--这封信不止是向刘宗周解释,也是要向天下人解释。

……

钱宅。

柳如是轻叹:“刘宗周这般迂腐,见识怎么还不如我这个妇道人家呢?”

……

马嘉植之案,在刑部紧锣密鼓进行审理的同时,塞外茫茫草原之上,一支骑兵正在向北疾驰,风雪之中,裹着棉甲戴着皮帽的李定国不住的扬鞭,目光坚定无比……

……

十一月初。

隆武帝朱慈烺亲临讲武堂江南将官第一期肄业礼,和即将肄业的将官几面。

这其中,就有襄阳总兵黄得功,凤阳总兵刘良佐,郧阳总兵王恩光三位赫赫有名的总兵。

张献忠覆灭之后,江南平息,朝廷在严令史可法、马士英整饬各地兵马、留强汰弱、实行京营军制的同时,也将江南总兵一级的将官召到京师,进入讲武堂学习---一来,这些人走后,史可法可以不受掣肘的整训兵马,二来,在朱慈烺的认知里,领兵武将的素质,是非提高不可的,现在江南平息,将他们调到京师学习,继而选派有用之人调到辽东使用,是当务之急。

---对于武将进入学堂学习,朝中是很大意见的,有明一代,都是以文统武,武将不需要有什么学习,不识字甚至是最好的,只要听从指挥、作战勇猛就可以了,从左良玉到黄得功都是如此。

但今上继位之后,在京营正式成立了讲武堂,培训京营各级将官,传授兵法和治军之道,非是军功升任千总的,都得在讲武堂学习一年,方才有实际领兵的机会。

这实在是开天辟地,从未有过的做法。

从一开始,就有朝臣上疏反对,认为武将学了兵法,长了学问,在手握兵权,怕是会生起野心,于稳定不利。

但朱慈烺不理。

每次学员毕业,他都会亲临并亲自颁发证书。

继位四年以来,在他的强力支持之下,讲武堂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不但接受京营将官,全天下的副总兵以上的将官,也要分批分次到讲武堂来进修。

讲武堂的学员需要学习的范畴很广泛,从阵列阵法,兵法策略,火器使用,步炮配合,全部涵盖。所用教材除了《练兵实录》《纪效新书》之外,还有《武备录》《火攻挈要》《骑战》,以及汤若望所翻译的《工事修筑与菱堡守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隆武帝朱慈烺亲自编写的《军人思想操守》,是为学员每日必读。

至于讲武堂的师资,军机处五臣陈奇瑜高斗枢等连同两位行走大臣和李季泽江启臣刘子正等经验丰富的参谋都是讲武堂的讲师,此外还有退休老总兵侯世禄、王世钦、王世国,吴襄等老武将和焦勖等火器专家现身说法,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37151723_1904374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