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梦想涟漪 > 怎样培养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给女儿待人接物的36条建议

        1.遇上父亲的同事或朋友不知如何称呼时,以“叔叔”、“老师”称之。**当年就要求儿子毛岸英称比自己小6岁的李银桥为叔叔;

        2.逢遇长辈、师友,即使异性,也当早点大方地伸出手来,否则会令对方进退两难;

        3.进电梯,有师长在,最好后入梯内,出电梯可以先出,但需作导引人;

        4.师长同车,让师长坐在司机身后座位(与师长关系特别亲密的人亲自开车除外),自己最后上车,坐车内空余的座位;

        5.与师长同行,可让客人走中轴线,自己侧后随之;

        6.在马路上与师长同行,则可把较安全的一侧留给客人;

        7.上楼梯、台阶,在湿滑处、易碰头处,均应及时给师长提示;

        8.有可能的话记得为师长提行李,如自己的行李有师长帮助去提,可以成全其绅士风度,但不宜让自己双手空空;

        9.上妆迎客是正常的,但知识女性不宜化妆过重,也不要当客人的面补妆;

        10.赴宴不要过早上席位,跟随上席先坐末座,而最终客随主便;

        11.在不用分座次的情形下,最好不坐光线过强的地方;

        12.会客不要穿崭新的衣服,最好也并非刚做的发型,但衣服缺纽扣或袜子有孔洞也很不好,万一有此情形,应在对方注意到之前微笑道歉,却无须一直遮掩;

        13.作为小字辈,刚走上社会,倒茶、斟酒之类,多做无碍;

        14.在正式会客或交流中,包括宴席上,尤其会议桌上,不要玩手机,包括发短信,不得已要用手机,也应离席并向主持人或身边人示意致歉;

        15.咳嗽、打喷嚏、擦口鼻、弹衣上脏物之类,尽可能背过身去处理,假如动作过大又来得及,可离席处理,之后轻声致歉或以微笑示意;

        16.师长有抽烟习惯,不要表现出不习惯,但可以健康理由建议其少抽,如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则提示其换至吸烟室;

        17.说话语速适中,不宜过快;

        18.与人交谈,应去掉一些学生化口语,比如“然后”、“再就是”等;

        19.说话可以手势助之,但幅度不宜过大,比如挥手不过头,横摆不过肩;

        20.对话中或陪客时,如因专业不对口或知识结构不具备,可以少说话,但不可缺少会意的点头和微笑;

        21.对英语不好的交流对象,最好不要插入英文单词,实在必用也当随之译出中文;

        22.师长交待事项,最好以纸笔记下;

        23.接待你的人如接待条件稍次,倒的茶水也一定要喝,虽然不一定喝完;

        24.任何情况,酒都可以不喝,但应有替代品,且应征得或说服主陪同意;

        25.如有跳舞场合,大方出场,谁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或客人是多才多艺的,但适可而止,切忌卖弄或垄断现场;

        26.受到师长的接待,离开后应于下飞机或下火车时向其报平安;

        27.对师长的劝诫、建议或批评,事中表示接受,事后如可能应以短信之类方式向其表示感谢或言明自己进一步的理解;

        28.师长来短信应回复,哪怕“知道了”、“好的”、“明白”、“OK”也行;

        29.与人去短信,应留下自己的姓名,如对方连你的姓名也可能记不住则应留单位或相识之场合(确认非常熟悉并一定存有你的号码者除外);

        30.收到转交或邮寄来的礼物,应及时告知收到,并真诚地表示喜欢或言明对此礼物的理解;

        31.与客人告别,可大方握手,但德高望重之长辈或领导则应让对方先伸手;

        32.离席时,应将座椅推入桌下;

        33.出门时,应轻放回弹之门;

        34.关车门,需一次关牢,但不宜产生重重之声响,不要使人误以为你扫兴而去;

        35.分别时,有人送你,应放下车窗玻璃告别,挥手示意;

        36.客人离去,应送至楼下或电梯口,如送到车旁,应待车开动后目送客人离开可视范围为止。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待人接物的36条建议,看似寻常小事,却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甚至家长自己都忽略掉了。能够得体地待人接物,让他人觉得被尊重,自己也不尴尬,不仅是高情商的体现,也会让孩子受到他人的喜爱。这是孩子们应该补上的一课。补充链接:记者答问(来源网络)

        记者:请问您为什么会写《给女儿待人接物的36条建议》这样一篇文章?

        汪中求:这篇文章其实是我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记得女儿正在读大三那年的暑假,因为要参加社会实践,所以就跟着我一起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虽然女儿从小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也很讨人喜爱,但那些天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她在待人接物方面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吃饭的时候,有时我被安排在主客的位置,我的身边常常坐着一些重要的陪同人员,需要和我谈些事情,女儿就常常被安排在离我较远的座位,她看上去总是有些手足无措;我身边的男性朋友较多,刚认识时互相介绍,女儿只是朝别人点点头,当对方向她伸出手去时,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坐小汽车时,女儿也不知道自己该坐在哪一个座位上;甚至外出走路时,对于自己该走在哪一边,她也不清楚。总之,在这些社交场合,女儿突然变得不知所措,这引起了我的重视。

        记者: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些关于发短信的礼仪,对今天的年轻人尤其有意义。

        汪中求:这也是出自我的亲身体验。女儿在上大学时,我有时想对她说些话,就给她发短信,但是常常石沉大海,没有回应,所以我就有意识地把发短信的礼仪也写在其中。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这就是待人接物的出发点。

        记者:您认为礼仪、家风这些中国的好传统,怎样才能得到传承?

        汪中求:在我小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经常把一些日常的礼仪挂在嘴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并且通过言传身教,使我们懂得了不少待人接物的规矩。而如今这方面的教育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尤其是教育观念。我曾经为一本商务礼仪书籍写过一篇序言,据研究考证,在孔子时代的“六艺(礼、乐、御、射、书、数)”也就是六门课程中,礼仪是最重要的一门课。但现在的小学教育中,竟然缺失了礼仪教育的内容。我对一位韩国朋友所说的话至今记忆尤深,他说:“我的儿子学习怎么样,我不关心,但他的礼仪怎么样,我很在意。如果他将来读了博士但是不懂礼仪,不懂得尊重人,那还是有可能会过得潦倒;如果你没有读博士却懂得礼仪,懂得怎样与人交往,那还是会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合作,而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才华。所以,读博士在我眼里没有学礼仪重要。”

        至于如何传承好的传统,我认为应从小事做起,就像这36条建议,很具体、很实用,如果每一条都做到了,孩子们的待人接物自然会得体,会让人心生欢喜。

        作者:汪中求(华商学习网特约讲师,著有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

        文章来源:《细节决定成败Ⅱ》

        ~~~~~~

        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

        奉上九杯酒,

        甜美到永久,

        九九重阳节,

        祝福我来送,

        甜蜜你来收,

        幸福储存下,

        快乐转发中。

        重阳节快乐!

        祝福祝福!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3563_108556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