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那年月的老辈们
别看顾明月娇小玲珑,架着夏硕的力气丝毫不小。
并且由于这丫头心里兴奋,有1种诡计即将得逞的期待感,所以劲头越发十足,架着夏硕走的飞快。
乡政府驻地,1般都有招待所。
由于基层财政资金紧张的缘故,乡镇招待所的建筑比较简陋,大多是用来担任宿舍,解决未婚青年的住宿问题。
9十年代初期,各地基层都穷,像青山乡这样的山沟子,对比之下显得更加穷。
整个招待所1座小院,总共6排十8间屋,其中第1排的3间是管理处,后面5排十5间是宿舍。
十5间宿舍,听起来规模不小。
但如果有在农村待过的经历,就会知道这规模其实并不大,分明就是个小院子而已,里面坐落着几排小宿舍。
这宿舍简陋到啥情况呢?
有过基层工作经验都知道。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提供给未婚青年的宿舍能有多好?未婚青年1般都是刚入职人员,无论人望还是级别全都处于最底层,乡里能够提供住宿的地方,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再加上青山乡穷困的原因,导致招待所的修建资金紧张,所以哪怕是小小的十5间宿舍,竟然也不是1口气修建完成的。
前前后后,据说经历了30多年,最老的1排房子赫然是60年代修建,垒砌墙体之时使用的是最廉价沙灰。
所谓沙灰,不含水泥,仅仅是用河沙掺杂石灰,勉强充任砖头的粘合剂。
不得不说,那年代确实很穷,国家干部也节俭,花钱的时候很少大手大脚。比如这乡政府驻地的招待所,建筑质量甚至比不上老百姓的民房。
最老的1排是60年代,中间的两排是70年代,剩下还有两排比较新,分别是80年代中期和后期。
小小1个招待所,前后用了3十年,这种情况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没别的原因,单纯就是1个穷。
但这招待所并不是全都简陋,其中有两间屋子乃是大瓦房,不但窗明几亮,而且家具齐全,比如沙发软床之类,以及电视机柜和文件桌,甚至床头柜上摆放着电话,屋子隔间里面有着洗澡间。
那年代配置这种待遇,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1听就懂,这两间屋子根本不是普通宿舍,而是专门留出来作为贵客留宿之地。
原因很简单,那年月的领导勤下乡,不但县里经常有人下来,市里干部的干部也不鲜见,甚至偶尔遇到抗旱救灾的大型项目,连省委级别的领导也能见到身影。
领导跑的勤,关心是民生。
后面时代的领导也许不再喜欢下乡,但是在以前那个年月属实不算出奇。
尤其是建国之后的第1批高级干部,其中1部分人1直工作到9十年代初期,他们出身寒微为国征战,心怀苍生体恤疾苦,并不因为自己已经走上高位,所以就把基层百姓扔下不管。
那些开国1代的骨子里,从未忘却自己是个农村人。
正是由于这种缘故,干部们下乡很勤,并且越是穷困僻壤之处,越是能看到高级干部的身影。
青山乡不但贫穷,而且属于革命老区,所以过来这里领导也多,县里市里甚至省里的都有。
领导来了,不可能当天就走。
那年月的干部崇尚务实,下乡调研绝不会走走过场,而是亲自走入田间地头,亲自去攀山越岭。
钻山沟沟,钻树林子,他们努力掌握基层情况,借以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
有时候上级领导干部下乡视察,经常会在1个乡镇住上78天,这种情况之下,住宿肯定难免。
接待领导是大事,并不是为了献殷勤,而是因为有些老领导的身体已经多病,偏偏下乡视察之时要去钻山越岭,关键他们留宿之时睡的并不踏实,经常会突然翻身而起拿着文件起草。
那群第1代的开国者,毕生夙愿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自己工作的时候不顾身体,总想着能活1天就玩命干上1天,但是基层官员们心惊肉跳,生怕老领导累死在自己地盘上。
所以,提供1间好点的宿舍很重要。
偏偏青山乡由于穷困潦倒,自己无法搞出高端1点的宿舍,所以只能到处化缘求助,东凑齐凑勉强配置了两间。
比如招待所的这两间大瓦屋,盖房之时用上了县里水泥厂的水泥,钱是肯定不给的,写个条子赊欠的,5年多的时间过去,这笔水泥债款1直没给。
又比如屋里的沙发,是那种老式的布艺沙发,这是从省委讨要的,据说是上上1任书记厚着脸皮去要的。
当时去讨要沙发的时候,专门从山里请出来1位老红嫂,那位红嫂是个聋哑人,战争时期用乳汁救活了1个小战士。
老书记带着老红嫂去到省委后,坐在大门口处擦眼抹泪哭穷,那场景吓的省委1群干部脸都白了,当天下午就给送来了沙发茶几。
电视机是从市里化缘弄来的,那1趟出动的是1位老红军,抽着烟袋在市委门口1坐,嘴里喊着市委书记的乳名,骂骂咧咧的,张口讨要10台电视机。
可怜那1任的市委书记堂堂正厅级,被人喊着小名却不敢有任何不悦,反而要1口1个‘老叔您饶了我吧,10台电视机不如把我卖了’。
最后讨价还价,10台变成了两台,老红军笑的咧开嘴,心满意足的抱走了电视机。
然而老爷子根本不知道,当时整个沂城市里都穷,市委书记弄来的那两台电视机,其实也是打着他的幌子去省委讨来的。
并且讨要的时候极为嚣张,1张口就要至少4台电视机,如果省委不给,就让省委自己面对老爷子。
事儿办的很成功,省委可不想让1群老红军堵门骂街,毕竟革命老区最不缺的就是老爷子,个个身上都有弹片子弹当做免死金牌。
但其实省里市里也难,因为像青山乡这样的乡镇实在太多,革命老区腹地,当年曾经出动百万人拥军,用小车推动了历史,用乳汁养育了革命,华夏3大战役的打响,战士们吃的是这片山区百姓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口粮。
除了百万拥军之外,这地方直接参加战争的也有23十万,十户人家里面至少3家上过战场,却在建国之后默默无闻重新回归地方。
不向国家邀功,不向政府要待遇,而是自己回乡耕田,过着祖祖辈辈的穷日子。
越是如此,上面越是尊敬,所以从上到下有个共识,对于革命老区的老百姓必须重视。
但是这片地域的有功之人实在太多了,整个沂城市的各县各乡几乎遍地都是,如果每个都来伸手,每个都来化缘,省里市里漫说不富裕,就算富裕也扛不住这么干。
这种情况之下,只能化主动为被动,平日里绝不主动去关怀,而是默默的被动等候着,1旦有老人上门,立马想办法解决诉求,哪怕省里市里艰难,想尽1切办法也要满足。
通过这种办法,缓解了不少压力,否则如果所有有功之人全都照顾,以现在的财政能力根本照顾不过来。
青山乡的上上任老书记由于脸皮厚,所以出动老人化缘的次数比较多,也正是由于出动了各种老辈人物,所以青山乡的化缘之路算是挺顺畅。
盖起了两间大瓦屋,配置了相当不错的家具。
沙发有了,电视机有了,并且专门安装了电话,还在屋里弄出了洗澡间。
从那以后再有老领导下来视察,这两间‘高档宿舍’就成了老领导的住宿地,虽然乡镇干部们仍心惊肉跳,担心老领导累死在自己地盘上,但他们至少做出了努力,能够做到的已经全都做到。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老领导依旧累死在这里,那么事后即使被追究问责,最起码问责的棍子也会打的轻1点。
况且老领导们日理万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这里,全国那么多的省市,那年月各地都穷,老领导们的目光盯着全国,到处奔波的脚步也在全国,1年两年之内,青山乡顶多也就摊上1次。
所以这两间大瓦屋除了招待大领导,平日里也用作各级领导的招待和留宿,省里来人住这里,市里来人住这里,如果县委领导前来,同样也还是住这里。
作为青山乡政府的门面,这两间大瓦屋争了不少光。
如此习以为常之下,只要有贵客过来就往这里塞。
顾明月身为南方的投资客商,这1趟过来手握着400万元的巨额合同,她虽然只是个少女,青山乡上上下下却极为重视。
按照过往惯例,必然动用这两间大瓦房。
这里清净,没人打搅,顾明月架着烂醉的夏硕,感觉自己的胸口砰砰乱跳,眼见4下无人,这丫头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抬脚直接踢开房门,架着夏硕直接进屋。
“生米做成熟饭,我看你还敢不敢畏畏缩缩,等到我挺着大肚子的时候,看你还有什么借口不愿负责……”
“嘻嘻,姓夏的,你就算再怎么谨小慎微,终究还是着了我这小美女的道。”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33166696_2020197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