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四十节 南洋大发展

第四百四十节 南洋大发展


renaya会议刚刚结束,澳大利亚政府就通过了给与皮尔巴拉地区5万华人移民的配额,这才是英国人付出的代价。

        同时杨潮跟沃尔特完成了一系列资产的交换,杨潮用皮尔巴拉铁矿项目29%的股份,交换了汇丰银行41%的股份,加上过去持有的汇丰10%股份,完成了对汇丰的控股。

        从南洋问题,石油问题,英镑本位问题,到现在的铁矿问题和银行问题,中国经济和英国经济进一步捆绑,两国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开始进入一个超级蜜月期。

        5月多renaya会议结束,不到一个月时间,中英之间的一系列经济协议就开始起作用,首先受影响的是南洋地区。

        准确的说是南洋的橡胶经济。

        南洋的橡胶种植业,主要是荷兰人、英国人和中国人在经营,其他国家虽然也偶有涉及,但是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早在南洋开展橡胶经营的是英国人,橡胶树种苗都是英国人从葡萄牙统治下的巴西偷来的,华人一直到1896年,晚了英国十多年后,才有华侨商人陈齐贤在新加坡第一次尝试种植橡胶树。

        随着美国汽车业的发展,世界对橡胶的需求急速增加,欧美洋行纷纷介入这个领域。

        此时主导者是英国人,因为橡胶业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从种子种植到割胶需要6年时间,没有雄厚的资本根本就难以经营,华人的资本不算雄厚,而且经营理念比较保守,所以始终发展不大。

        英国人则善于利用金融市场融资,可以直接开辟大型种植园,进行长期经营。而华人则主要以中小型橡胶种植园为主,在产量上不可同日而语。

        英国人的橡胶园还请专业的经理人管理,分包给印度人干活,经理监督印度包工头。包工头监督工人。因此英国认橡胶园往往修剪整齐,科学管理。英国认的种植园更大,管理更现代,种植更规范。有价格和利润优势。

        另外英国人还控制了南洋的贸易,无论是英国人的橡胶园还是华人的橡胶园,出产的橡胶都是卖给英国洋行的,这更是让规模大的英国种植园优势明显,因为他们的议价能力更强。能拿到比华人更高的收购价。

        种种不利条件下,导致1910年马来亚54万英亩橡胶种植园中,洋人占据其中的七成,华人只占据三成。

        但是华人的忍耐力是洋人远比不上的,事情就怕一个认真和一个忍耐。

        华人的经营模式也更为灵活,洋人的管理虽然科学,给工人发工资,专业经理人管理,但却不够灵活,而华人的橡胶园虽小。却大量采用分佣制度,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地主和佃农制度,双方是合作关系。

        有钱的地主出资本,将土地承包给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者,前者是园主,后者是承包人,园主放手让承包人全权处理橡胶园运作,收成后根据约定的比例分享利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园主和劳力利益是一致的,都尽心尽力期待收获。

        而放手让佃户经营。华人在农业的聪明才智也就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土地的收益,橡胶收获要6年时间,于是他们在这期间。在橡胶园中套种其他作物,比如黄梨,在等待橡胶出产期间,黄梨等作物的出产维持了橡胶园的运作,甚至还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那就是南洋的黄梨罐头产业。

        这就是为什么陈嘉庚那些大种植园主都开办罐头厂的原因。

        英国人科学而死板的管理。在长期竞争中慢慢就落后给了华人灵活的经营模式,华人橡胶园虽然规模小,可是运营成本低,管理不科学但是管理成本也基本为零,很多人都是雇佣自己家的亲戚,让亲戚一家在种植园中工作,这样的家庭作业也更人性更稳定。

        路遥知马力,华人的忍耐力慢慢战胜了英国人的资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等1916年的时候,马来亚橡胶园种植面积扩展到了123万英亩,这时候华人占有的份额已经到了53%,小种植园变成中种植园,中种植园扩张为大种植园,此时华人已经可以跟洋人分庭抗礼了。

        华人的小庄园集约经营,战胜了洋人的大庄园科学管理,事情就是这么邪门。

        而且华人也慢慢扳回了贸易上的劣势,同样是用灵活战胜教条。

        新加坡是英国人管理的,比较规范,随着橡胶的发展,开始以规范化经营,所有的橡胶园出产的生胶都是一个规格,从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三个口岸出口。

        但是荷兰殖民地上的管理还很不规范,出口橡胶的口岸就有41个,橡胶种植又分的很散,于是华商开始到印尼将这些散胶收集起来,集中到新加坡加工、分类后转销出去。

        通过这种方式,华商不但开拓了大中小型种植园,还切入了橡胶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等下游产业,用了十年时间,打通了橡胶产业的整条产业链。

        到了今年,华人已经占据了南洋橡胶产量的七成,彻底逆转了跟洋人的市场份额,并且不断的向高端产业链冲击。

        上游是种植园,种植橡胶和套种水果,下游就是橡胶加工和罐头厂。

        但是下游产业往往需要更大的投资,这又是华人的一大劣势,当中英之间签订了条约之后,尤其是杨潮收购了汇丰银行后,通过汇丰的渠道,联合上海银行团喀什向华商大量放款,这时候华商发现,英国人背后有个伦敦,原来他们背后也站着一个上海。

        在贷款的支持下,加上中国经济的繁荣,南洋华侨办工厂的愿望很强烈,一时间大量的罐头厂、橡胶加工厂开办起来。

        新加坡华侨领袖,刚刚被英国人任命为新加坡议会华人议员的陈嘉庚,雄心勃勃的带了一个代表团来到中国,现在上海进行了一番活动,跟多家银行达成了贷款协议,接着就杀奔山东而来。

        “轮胎厂?”

        对陈嘉庚这种民族情结浓厚的爱国华侨杨潮还是很尊重的,哪怕他曾经跟炮哥走的很近,就冲他愿意出巨资支持在祖国建设学校,杨潮就得见他一面。

        陈嘉庚希望能得到技术支持,他们打算直接在新加坡开办轮胎工厂,将新加坡出产的橡胶制造成轮胎出口,利润会比直接出口原胶要高一大截。

        显然这个华侨领袖对华人在南洋地位的提高心生豪情,大有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劲头。

        “是的,如果我们建了轮胎厂,就不用白白把橡胶低价卖给美国人,我们直接卖给他们轮胎!”

        陈嘉庚慷慨激昂的刚说完,突然想到山东也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汽车工业,不然他也不用来山东寻找技术帮助了。

        于是连忙道:“当然,我们依然会给中国提供足够的橡胶,祖国的汽车工业绝对不会因为缺乏橡胶而受窘。”

        杨潮摆摆手笑道:“没有这个必要。你们的想法很好,但是也不要光靠华人的力量单打独斗,可以跟英国人联合,控制南洋橡胶资源。向美国高价出口轮胎和橡胶,这样是最有利的。”

        杨潮将卡特尔的概念告诉了他们,组建一个类似欧佩克的橡胶组织,何乐不为,反正喝的是美国人的血,一想到美国人开车都要向华人多掏钱,杨潮还是很高兴的,让你们嚣张,让你们号称汽车王国。

        杨潮接着道:“至于轮胎工厂的问题,我是全力支持你们的。你们要搞独资,我可以给你们转让技术,你们如果愿意合资,我可以派技术人员过去直接跟你们合资在南洋开办轮胎工厂。”

        陈嘉庚忙道:“杨大人要入股,我们当然欢迎了,南洋的华人都会欢迎的。”

        杨潮道:“那就好。对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巴西开拓种植园,我们在亚马逊雨林中圈占了一大片土地,你知道橡胶就是巴西原产的,所以那里的气候不用说是很适合橡胶种植的。但是我们没有懂技术的人员。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提供一些熟练工人我们一起合作。相信你们在南洋控制了橡胶产业,美国人不会那么妥协的,他们肯定会自己寻找橡胶来源,巴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就连巴西的橡胶行业也控制住,让他们别无选择。”

        陈嘉庚点头:“我们当然愿意与杨大人合作。大人指哪里,南洋华人就打到哪里。”

        国家强大了,这些华人的凝聚力现在空前提高,海外华人那种民族自豪感比国内更甚。

        两人一拍即合,杨子财团跟南洋华人的联合,让这个群体资金、技术全都不缺了。

        可以预见,南洋大发展的时机到了。

        而随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空前的,可以想象南洋那些华侨肯定会通过各种关系,亲友、相邻、宗主,动员国内华人大量移民南洋,有一个下南洋的热潮必将掀起来。

        而这一次的热潮注定跟以往不一样,不再是活不下去的苦力去南洋谋生,而是资本在寻求新的发展,就好像摩根家族从英国移民美国一样,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事业。

        ————————————

        30推荐票加更。月票还差一票了。(未完待续。)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311_174945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