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 35、考卷

35、考卷


  自朔望日宣讲圣谕广训之后,白贵和三名同窗也入了白鹿书院做了学生,

  白鹿书院每旬日一次考试,考的有帖经题、墨义题,以及最重要的制艺文,考的数量也与科举考试几乎趋于相同。

  这一次,考试过后。

  “又是榜末,可怜我什么时候才能到前面去。”白孝文哭丧着脸,看着自己的放榜的成绩,第四十三名,位于榜末。

  白鹿书院有着近七十多名生员,但凡考取了秀才功名的,都要到府学或者县学学习,不过一般而言,只有四五成才会留在书院继续苦读。

  那些早就对科举无望的老秀才已经早早谋了生路,或去给人当西席,或去私塾当塾师,秀才虽是功名最底层,但就业也无虞,学习好的补廪膳生还有县里或者府里发的廪膳,每月粮六斗,每年饩银四两,富庶的州县还有各种补助。要知道此刻亩产粮食一年也不过五六斗罢了。

  因此县学总是不满员的,除了一些前途无望的老秀才,还有位列三等以上的生员不用就学之外,其他生员能入学的都会入学。故此白鹿书院有生员三十一名。

  除了他们四个之外,还有八名学生学以实学。

  滋水县的玉山书院倒是有实学老师,听说是从皖省学堂回来的肄业生,被请到玉山书院教学。但学习实学之外,也需学习一些经书。

  于实学的学生而言,白鹿书院有点像是中学,而关中书院改造的秦省第一师范则有若大学,需考试入内。白鹿书院的实学学生往往要到玉山书院请教学学问。

  “帖经题错了三道,都是孟子,可见你的孟子没有学到家。”

  周元挤了进来,得意道。

  在张贴名次的红榜旁,另有一处,是专门张贴试卷的墙壁,上面按照榜单名次依序贴好,以便人阅览。他刚刚看过白孝文的考卷,此刻胸有成竹,所以开口嘲讽。

  帖经题就是后世的填空题。起源于唐朝,唐朝的明经科在考试的时候,考官任意选取经书的某段,用纸条遮住,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帖经题是试卷考试最容易的,比单纯的墨义题(默写)更简单。

  “哼!你笑我,可你的排名也比我只高了,一……二……三……七名而已。”

  “而且你学了这么多年的经学,还没贵哥的排名高呢。”

  白孝文撇了撇嘴,没好气的说道。

  周元能在学院的榜单上不落到后四名,完全是因为另外的八名实学学生成绩不行,他们只是循例考四书五经,但这只能算是他们学习的一道科目,落后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白贵的名次则紧紧跟在三十一名生员其后,位列三十二名。

  “白兄记性过人,经学娴熟,帖经题和墨义题他一道也没错,而且我看了他的考卷,现在的书法也已经颇有章法了,只是太过呆板,没有灵性……”

  周元忍不住啧啧惊叹。

  对于白贵这种记性好的“神通”,帖经题和墨义题就算送分题,这两道题也不阐明圣贤微言大义,只需按照记忆作答就行,唯一能克扣的点,就是字迹是否潦草。

  而白贵的字迹虽不是大家风范,没有灵性,但却工工整整,挑不出任何毛病。这种字迹,虽不会惹主考官喜爱,但也不会失去卷面分。

  “此次县试你我还差点火候,但贵哥一定会中的。”

  鹿兆鹏走了过来,笃信道。

  虽然白贵这第三十二名和前面三十一名生员的考卷相差有些远,但随着朱先生教导制艺之道后,差距肉眼可见的缩小了起来。

  “县试只要文章可堪一读,往往不会罢落,但是到府试,院试就难了。”

  他补了一句。

  滋水县文风不盛,通过县试不算多难的事情。但想要取得较高名次则是有些难度。简单来说,就是滋水县普遍儒生的水平不高,但还有一些儒生自幼就接受高水平教育,水平很高……

  就好比穷乡僻壤的地方每年都可能出几个清华北大,但落了几名的学生甚至连个九八五学校都上不了,二一一够呛。

  他们也算是高水平的徐秀才教导,天然领先其他儒生一大截,又有朱先生这名早年秦省解元教授制艺之道,短时间超过大部分的儒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但是到头几名,这就得日积月累的功夫了。

  白贵没有理睬外边的喧嚣,他正在埋头看书。

  他早就过了和同龄人比肩学业的年纪了,以前大学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几天之后才会翻看。而且现在去看人潮拥挤,也太过浪费时间,差了半响,再去看,亦能有所得。

  不过很快,他的同窗就帮他将考卷摘了回来。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大!”

  满是朱笔批话的考卷上,当先就是时文题的题目。

  这句话意思是说:孔子对颜回说:“被任用就施展自己的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号,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一点吧。”

  “白兄,你这好破题啊,‘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周元拿着考卷,颇为敬叹的说道。

  “圣人”指的是孔子,“能”代指的是颜回,“行藏之宜”指的是恰到好处的行藏。“微示”则指的是孔子和颜回之间的关系,也突出了颜回的悟性,响鼓不用重槌鼓。

  在考卷上,朱先生也用朱笔画了一个圈,意思是这句的破题不错。只不过后面的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七个部分再也没有圈了,而是代以尖、点、直几个符号,但幸好没有错号。

  为了防止舞弊,在科举考试中,阅卷官评判卷子的优劣,并不能用文字直接评价。而是用一定的符号表示。例如清朝殿试,就用“圈”(○)、“尖”(△)、“点”(、)、“直”(I)、“叉”(×)这五个符号表示。

  错号,就是语义不通,或者犯了忌讳。而其他的符号,只是优劣罢了。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7127324_67371321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