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糜汉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

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


汉章武六年十二月,建邺皇城内的孙权,收到了两封奏疏。
  听闻是刚刚抵达永安的周鲂有奏疏送到,孙权连忙让是仪呈上来。
  当是仪将两封奏疏放在孙权身前的御案上时,看着两封奏疏上的些许血迹,饶是一向凉薄的孙权,也忍不住叹息道:
  “周子鱼,真忠臣也!”
  孙权没有第一时间拆开奏疏预览。
  他先是问是仪道:
  “为子鱼送奏疏的是何人?”
  听到孙权的询问后,是仪回忆起方才所见身上带伤的周益,由衷的佩服说道:
  “是周御史的胞弟周益。”
  “周益受的伤可重?”
  孙权听说周鲂竟派出胞弟送信,心中对周鲂的爱重不禁又多了几分。
  “从外表看并无大碍,臣刚刚已召御医为周益诊治。”
  是仪的处理,让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眼下大吴正处于风雨交加之时,更不能寒了忠臣的心。
  为了获得更多大臣的忠心,孙权思索片刻后沉声道:
  “你一会拟一道诏书,封赏子鱼为关内侯。”
  是仪见孙权心情貌似不错,连忙躬身领命。
  当决定完对周鲂的封赏后,孙权才将目光放在身前御案上的两封奏疏上。
  从奏疏的封面可知,两封奏疏中一封是周鲂写的,一封是吕岱写的。
  两封奏疏都呈现未开封的状态。
  孙权本想先看看吕岱的奏疏,可最后他还是先拿起周鲂的奏疏看了起来。
  周鲂奏疏中的内容并不多。
  只是孙权在看完后,眉头却皱了起来:
  “臣观吕岱有跋扈之态,更有拥兵自重之嫌。”
  当看到周鲂对吕岱的这句评价后,近来本就有些疑神疑鬼的孙权,精神立刻紧绷了起来。
  孙权派周鲂前去永安,一为宣达诏令,二为监军。
  而孙权知道周鲂的为人,他素有智计,若不是瞧出一些端倪,周鲂是不会贸然有这番判断的。
  更何况孙权记得,周鲂与吕岱之间还有姻亲的关系。
  想到这,孙权的眉头皱的越来越紧。
  怀着几分疑虑,孙权伸手展开了吕岱的奏疏。
  相比于周鲂的奏疏,吕岱的奏疏内容可就长了。
  待孙权耐着性子看着时,他的脸色正变得越来越差。
  及至最后,孙权的脸上已然是一片铁青之色。
  被吕岱奏疏中内容气到的孙权,直接伸手一甩,将吕岱的奏疏甩到了下方的是仪身前。
  是仪好奇孙权为何会动怒,他连忙捡起地上的奏疏看了起来。
  “汉军势强,恐中糜旸奸计,臣以为不若按兵不动。”
  “永安之要,不在柴桑之下。若臣能守住永安,则亦对国家有益!”
  孙权冷笑几声后,念出了吕岱奏疏内的部分内容。
  “朕是要他宜缓不宜急,可他倒好,竟直接不想动了。
  他竟然还敢说什么,将在外诏令有所不受。
  他以为那两万余吴军,是他吕氏一族的私产吗?
  好个吕定公,好个“忠臣良将”!”
  忠臣良将这四个字,孙权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可见吕岱的话,显然已经触碰到他的逆鳞。
  是仪看完吕岱奏疏的内容后,他的脸上浮现了惊色。
  “这...”
  是仪看向孙权铁青的脸色,心中连道不好。
  定公真是糊涂呀!
  明眼人都应该看的出来,孙权要吕岱宜缓不宜急,为的不是担心吕岱的安全。
  孙权是担心援军会被围点打援,从而令柴桑不保。
  哪怕吕岱心有担忧,又怎可透露出不想援救柴桑的心思呢?
  这不妥妥触碰到孙权的底线了吗?
  要知道之前同样受到诏令的吕范,也曾送了一封奏疏。
  尽管孙权同样要吕范宜缓不宜急,可吕范在奏疏内还是表现出一副急切的模样,保证待兵马集结后,就立刻向柴桑进发。
  有些话孙权可以说,但身为臣子的吕岱,绝不可顺坡下驴,得寸进尺!
  至于“将在外诏令有所不受”这句话,更是有些大不敬了。
  是仪与吕岱同为淮北士人,今是仪见吕岱的奏疏引得孙权不喜,他立刻出言维护道:
  “陛下息怒,定公跟随陛下多年,一向忠臣爱国,他绝不会有不臣之念!”
  “这封奏疏,或许另有隐情。”
  吕岱是建安初年就跟随孙权的,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在,是仪下意识地怀疑这封奏疏有些猫腻。
  是仪的本心是好的,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孙权的性格。
  孙权性格鲜明,当他信任一人时会恩爱备至。
  可要是他怀疑一个人了,那孙权就会让那个人知道,什么叫做刻薄寡恩,雷霆之怒。
  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很贵重吗?
  “另有隐情?
  你是觉得这封奏疏不是吕岱所写?
  还是你觉得,心怀鬼胎、出言不逊的吕岱是忠臣,为朕流血的子鱼,为了大吴安宁甘冒生命危险的子鱼,却是奸臣?”
  孙权的两句反问,直接噎的是仪脸色通红。

  奏疏内的话是大不敬的无疑,要想帮吕岱辩驳,只能在奏疏的真实性上辩驳。
  可这两封奏疏,都是周鲂亲自送来的,怀疑奏疏的真实性,就是怀疑周鲂的忠诚。
  而周鲂的忠诚...
  敢怀疑他的,当初孙权要人冒生命危险去永安时,他怎么不站出来呢?
  好,退一万步讲,就算周鲂是奸臣。
  可周鲂与吕岱,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两者之间还有姻亲关系,周鲂为何要陷害他?
  太多无法讲通的地方,这让孙权怎么会往这方面想。
  在驳斥完是仪后,孙权看向是仪的目光亦变得危险起来。
  孙权是记得,是仪与吕岱是一个派系中的人。
  “就算没有这封奏疏,吕岱的忠心难道就是无暇的吗?
  永安距离柴桑,只有咫尺之遥!
  吕岱一定比朕先得知柴桑有危,吕岱多年宿将,他会不知道柴桑对大吴的重要性吗?
  他为什么不及时发兵救援!
  他在等什么?
  这足以证明,早在之前,吕岱心中就有拥兵自重,坐观成败的想法!”
  三国可不是小宋。
  三国时期之所以名将辈出,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将领一般都有较大的自主权。
  在孙权看来,吕岱手握两万精兵,若是他能在收到豫章有变的消息时,就第一时间率兵驰援,他的援军是有可能比汉军先到达柴桑的。
  而要是有两万精兵入驻柴桑,孙权还担忧柴桑的安危作甚?
  事前孙权倒没想到这一点,可现在仔细一思量,孙权只觉得吕岱的想法,让他遍体生寒。
  “或许以前的吕岱不是这样的。
  可放在以前,朕亦不会相信韩综会背叛朕!”
  人心在时局的变化下,是会跟随变化的。
  是仪从孙权的这番话中,听出了孙权已然丝毫不加掩饰的猜忌。
  帝王猜忌,往往带着杀机!
  孙权的眼神中,寒意正在不断积攒。
  “吕岱以为,他远在永安,朕就没办法牵制他了吗?
  那两万余精兵,可不都是他的部曲。”
  “立刻拟招,一诏为明,另一诏为密。
  明诏给吕岱:朕不想再给他任何理由拖延,让他在收到诏书之日起,即刻发兵救援柴桑!
  密诏给子鱼:要是吕岱再有观望之心,他可直接凭借此诏夺他兵权!”
  孙权的话让是仪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是仪知道,孙权主意已定,再难扭转了。
  明白孙权心意的是仪,本要离开拟招。
  可没想到他还未走出大殿,孙权阴寒的下一句话语,如一阵冷风般,吹入了是仪的身体中。
  “事若急,杀之亦可!”
  孙权深知万一发生兵变,会发生怎样严重的后果。
  为不让最坏的情况发生,他就不能心慈手软。
  孙权新的命令,直接将是仪吓得呆立当场。
  就算心有猜忌,可数十年的君臣情,孙权竟连一个当面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吕岱吗?
  是仪到底还是小瞧孙权了。
  历史上的陆逊怎么死的?
  被心有猜忌的孙权,送来一封封辱骂的书信,活生生骂死的!
  历史上孙权,何曾给过陆逊解释的机会。
  “你还在等什么?”
  呆立颤栗中的是仪,被孙权的这句话惊醒,他吓得连忙退出了殿外。
  当是仪离开大殿后,望着身前堆积的奏疏,孙权再无半分处置的心情。
  想起吕岱在奏疏内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孙权再也忍不住,他气的直接一把推掉身前的所有奏疏。
  “为什么一个个都要背叛朕?
  既然你们不忠,那就不要怪朕。
  不要怪朕!”
  ...
  周益本还在被御医疗伤。
  可不久后他就看到,是仪手捧两道诏书来到他的身前。
  是仪在对着周益讲完这两封诏书,分别是给谁后,便一脸死灰的离开了周益的身前。
  是仪在走之前,只留下了一句话:
  “陛下要你,即刻出发。”
  是仪的声音有力无气,加上他那灰暗的神色,尚年轻的周益一时之间无法判断,周鲂的计策到底成功了没。
  不过年轻人有个好处,那就是腿脚麻利。
  周益在收好诏书后,当即就带着随从再次驾船朝着永安赶去。
  在周益的船只,驶入永安外的水域时,他发现远处有一队船队正朝着他的方向前来。
  为了不节外生枝,周益选择了暂时靠岸避让。
  躲在岸上暗处的周益,借助着良好的视力,隐约看出拱卫在那支船队周围的,都是难得一见的精锐水军。
  “难道又是什么汉军的大人物,要前往柴桑了吗?”
  心中的念头稍纵即逝,待那支船队远离后,周益带着随从重新登船朝着永安的方向继续进发。
  第二日,一路紧赶的周益就回到了永安城外。
  周益回来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周鲂。
  在看到周益的那一刻,周鲂忍不住抚掌笑道:
  “天佑周氏,吾计成矣!”

  周鲂可不是周益。
  周鲂知道若他的计策败露了,那么重新回到永安的,绝不可能是周益。
  尽管事前就觉得有八成把握会成功,可在得知结果的这一刻,周鲂还是喜不自胜。
  周鲂连忙从周益手中取过,孙权给他的那封诏书。
  在看完诏书中的内容后,周鲂满意的暂时放入怀中。
  至于孙权给吕岱的那封,现在周鲂无须提前看了。
  随后周鲂就以使者的身份,直接来到吕岱的大帐中。
  这时吕岱尚在与几位亲信将领议事,见周鲂突然闯入,他有些猝不及防。
  “子鱼,这是?”
  看着吕岱疑惑的目光,周鲂昂首挺胸,沉声道:
  “请将军称使者!”
  周鲂认真的神色,让吕岱意识到很可能是孙权最新的诏令到了。
  在遇到公事时,周鲂都是这么一副板正的模样。
  意识到这点后,吕岱不敢怠慢。
  他起身来到周鲂身前一拜道:
  “使者有何吩咐?”
  “召集诸将,陛下有新的旨意到。”
  周鲂的话,让吕岱心中有些喜意。
  他与孙权数十年君臣,深知孙权的英明。
  他相信他的那封奏疏,足以劝说孙权做出一些改变。
  喜意一生,吕岱倒有些迫不及待了。
  按照周鲂的吩咐,吕岱下达将令,让营内的各位吴将都来到了他的大帐内。
  等到各位吴将都到来后,周鲂取出那封孙权给吕岱的诏书。
  于众目睽睽之下,周鲂弄掉诏书上的蜡封,当诏书在手中完全展开后,周鲂将诏书中的内容给念了出来:
  “...柴桑国之藩篱,你何故拖延不救?
  朕与你相交数十年,从未有负,你若负朕,必天人共诛..
  柴桑若失,永安何用?
  接诏之日,便是你出兵之时。
  若再违诏,决不轻饶!”
  或许是孙权不想直接逼反吕岱,在诏书内并未有太多辱骂之语。
  可诏书的字里行间,却无不在透露出孙权对吕岱的猜疑。
  当诸位吴将听完诏书的内容后,脸上无一不带震惊之色。
  陛下,这是动了真怒了!
  而吕岱在听完诏书中的内容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
  吕岱不敢相信,他心中那位一向英明的主君,竟会对他起了猜疑之心。
  在不可置信后,感受到孙权压力的吕岱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
  涕泗横流间,吕岱的呼喊声响彻在整座大帐内:
  “陛下,陛下臣...
  臣的一片丹心,为何您就不懂呢!”
  吕岱希望他的哭喊能够被孙权听到。
  但这是不可能的。
  见吕岱只顾哭喊不肯接诏,周鲂慢慢将手伸入怀中。
  “将军,这诏你接还是不接!”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5842779_2020124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